长沙融城医院骨科 湖南 长沙 419119
[摘要]目的:分析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骨外科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纳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设为观察组(n=35)及对照组(n=35)。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情况(VAS评分)以及纠正脊柱后凸畸形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后凸畸形情况比较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研究发现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而言是一种可行、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方式,可缓解疼痛、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改善脊髓神经功能,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性高,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胸腰椎骨折:效果
目前对于胸腰椎骨折主要手术方式为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1],其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长期卧床所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及脊柱畸形[2],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及纠正脊柱后凸畸形,逐渐取代了传统手术方式。因此,本文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70例骨外科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的手术效果,以做临床参考,现将具体内容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患者为我院骨外科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分为观察组(n=35)以及对照组(n=35)。观察组35 例,男 17,女 18,年龄 55 ~ 83 岁,平均( 64.58 ± 2.37 )岁;对照组35 例,男 19,女 16,年龄 62~ 84 岁,平均( 68.24 ± 1.87 )岁。两组患者在上述一般基线资料比较上不存在影响手术治疗对比的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手术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手术方式: 后路切开复位,而后进行椎弓根内固定,常规行后侧植骨融合术。
1.2.2观察组 采用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常规全麻,让患者保持俯卧位,腹部悬空,胸部和髋部放置软垫以免腹部受压。先定位骨折椎体棘突,在C型臂X线机定位的帮助下,定位需要固定的椎体的椎弓根投影的具体位置,可使用标记定位网定位,于每个椎弓根投影位置外侧约1.5cm处以记号笔在棘突两侧皮肤上标记各个进针点位置。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被,在C臂透视下从棘突两侧各个进针点以带芯穿刺针穿刺至椎弓根外上缘位置穿破皮质骨,于穿刺部位皮肤坐小切口,退出穿刺针内芯,然后将开路器插入,行椎弓根探孔,并将开路器移出插入导针至椎体前2/3—3/4位置,C臂透视正侧位位置满意后。顺导针将扩张管插入,并按照顺序进行软组织扩张,取出内部扩张管留最外层扩张管作为工作套管,将丝攻插入攻丝,攻丝过程中注意手下感觉以免破入神经根管、椎管、前缘皮质,攻丝完毕后移除丝攻和空心套管,将空心椎弓根螺钉顺导针拧入,并保持列状,先于一侧联通螺钉软组织通道,再沿软组织通道插入连接棒,拧上螺母并在套筒保护器保护下先锁紧一枚螺母固定连接棒,然后撑开复位骨折椎体锁紧其余螺母固定连接棒,同样的方法将对连接棒装好并锁紧固定。生理盐水冲洗切口,不放置引流条,逐层缝合深筋膜、浅筋膜和皮肤。
1.3 术后处理 术后嘱平卧位或侧卧位,一般不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前出现神经症状者使用地塞米松、甘露醇及营养神经等药物。
1.4 观察指标 (1)术中手术出血量;(2)平均手术时间;(3)手术前后疼痛评分情况(VAS评分);(4)手术前后脊柱后凸畸形改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获取胸腰椎骨折患者效果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手术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比较:经过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67.45±13.7)ml以及平均手术时间(142.34±12.3)min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73.34±12.3)ml、(243.24±27.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VAS评分及后凸畸形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后凸畸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17±1.6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6±1.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畸形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见表2.
3 讨论
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而言,主要是因为椎体骨折、椎管狭窄等问题引起神经受压,且这增加了脊柱的不稳定性等许多不良问题,甚至引起截瘫的风险增高,虽然传统手术方法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上述症状,但是属于开放性手术,且手术创伤大、预后差、并发症例如感染、切口出血等出现可能性大[3]仍是问题,因此外科逐渐采取微创手术是一种必然趋势。随着医学发展,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逐渐采用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胸腰椎骨折患者往往表现为胸腰背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肌肉紧张,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活动。微创手术损伤小、出血量少、安全性高,术后康复迅速,能够明显改善后凸畸形及椎体前缘高度,减轻手术对周围组织及骨性结构的损伤,降低了对椎旁组织小动脉、小静脉的损伤,减少了不必要的出血,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周围组织及神经,从根本上改善脊柱生理功能[4],逐渐被外科医生所接受。不过也应熟悉掌握手术适应证,如①不适宜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且椎体前高度压缩>50% ;②后凸严重者;③腰椎双柱骨折、胸椎双柱骨折不用进行椎管减压等,应当优先考虑选择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但如果椎管内存在神经压迫、骨折部位已经脱位、骨折存在小关节绞锁、存在陈旧性骨折并且后凸严重、椎管内存在骨折碎片,即使矫正后仍可能损伤神经等,应当首先选择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5-7]。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凸畸形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因此,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而言,实施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与传统术式同样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够减少出血量和平均手术时间,减少对手术伤口周围组织损的伤,对疾病所致疼痛有明显改善。但是在实际临床应用时,应严格控制适应症,术前术后都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安全下进行手术。
综上所述,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尽早回归社会、家庭以及工作,改善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永顶,林俊桂,吴卫源.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吉林医学,2015,13(22):2747.
[2]刘俊涛,王小勇,黄建军,等.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1):71.
[3]江伟,刘兵,余游,等.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21):4112~4114,4138.
[4]汪 涛,潘选平,唐先红.胸腰椎骨折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松动断裂的原因分 析[J].贵州医药,2016,(3):292.
[3]陈有昌,饶海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7):1196.
[4]周永顶,林俊桂,吴卫源.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吉林医学,2015,36(13):2747.
[5]陈环球,陈钢,黄健,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7,38(5):817.
论文作者:申远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腰椎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畸形论文; 微创论文; 统计学论文; 脊柱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