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思九 四川荣县双古中学 643118
【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标准和数学学科素养的要求,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则是要求用数字符号和图形推论进行相应的描述,从而初步建立起学生的思维感知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得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能够较好地通过抽象逻辑想象思维得出数学知识和结论。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维;培养策略;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1-087-01
新课标提出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空间概念的认知,以便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逻辑推理能力对学生进行问题和概念的演绎示范;使学生能够在逻辑推理中对数学知识有更加形象的认识,推理逻辑的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应对数学甚至其他学科的学习,最终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和深化,形成敏锐的思维能力。下面就当前数学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性地探讨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理念与策略。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 初中生对数学的学习缺乏兴趣
初中数学一直以来都是许多学生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科,由于在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多以直观感知思维为主要,而进入初中阶段数学知识多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形成较为复杂、抽象、逻辑性强的知识体系,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对学习初中数学失去惯有的兴趣。有些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中,由于不理解知识点从何而来,只能通过公式生搬硬套,而不愿意研究其中的逻辑推理关系,造成学生数学知识点的基础薄弱,造成这部分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更加丧失信心和兴趣。此外,初中数学的内容与知识点分门别类,较为复杂多变,之间的逻辑关系紧密相连,这就造成了学生若有其中一个知识点不会或掌握较为薄弱,势必会影响下一个知识点以及后期的学习情况,会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找不到存在感,而丧失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对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意识不强
由于一些学校还在沿用之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认为学生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生搬硬套”的给学生进行机械讲解,从而忽略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的学校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但由于教师有升学率等压力,从而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意识不强,很多教师都积极主动认真去备课,学生的出发点也是认真听课,这样的课堂氛围虽然融洽,但却使学生缺乏自主发挥思维想象的环节,学生的思维还是在禁锢当中,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从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会真正得到体现。初中数学教师一直以来都充当着课堂的主导,教师认为学生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教师往往习惯性地给学生进行知识灌溉,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和固化,因此很难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教师过于注重课本理论知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只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培养,通过“填鸭式”教学对学生进行讲解,这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起不到任何推动性作用,而且还容易挫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自主的思考问题与学习,自然而然也形成不了自己的思考方式,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二、培养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情境教学是近几年来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它可以通过一定的情境设置,让学生“身临其境”直观的感受到抽象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加精准的把握理解数学当中的抽象概念。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形式,使学生通过PPT的播放和演示,能够直观感知到数学知识点,而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有趣的课堂组织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理解程度,还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使他们更加利于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掌握知识,使知识更加牢固,学生的主动性增加,利于今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合理开展。
(二)教师应树立正确、全面的教育教学观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需要教师本身就拥有一种创新思维。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不断丰富自身的教育素质,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教育的出发点,灵活地采用多种教育手段与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念,让他们明白自身的义务与责任体现,同时也充分地给予他们学习的权利。随着新课程体制的不断优化,教师应为学生构建一个民主、平等、开放、幽默的环境,善于去发现学生优点、长处,采取创造性的技巧,将大部分的思考时间留给学生,知识的传授应当注重质量而不是只注重数量。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积极思考,并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创造性思维去思考。
(三)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数学作为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学科,它源于生活,同时作用于生活,在生活实际中,可以找到很多东西以数学为原型。作为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运用生活的案例,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相连,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去理解,让学生可以通过对理论的学习,运用到生活当中。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良好地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还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价值的理解和体验,进一步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三、结语
初中阶段是一个学生养成正确学习观的关键时期,此时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通过自身的逻辑思维去积极主动思考数学知识,从而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获取经验,在不断总结和反思汇总寻找出适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模式,最终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做出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参考文献
[1]赵绪昌.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J].数学通报,1996,(04):4-5.
[2]周俊明.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4(07):86.
[3]谢小芳.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03):43.
论文作者:曹思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思维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11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