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教学;教学策略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数学知识的内部结构有着一定的连续性和渐进性,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不能单纯依靠机械的记忆,而是要学会发动思维,展开深入的探索,参与到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去,才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优化学生学习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数学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的我们应当提高对思维教学的认识,努力跳出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积极探索各种创新的方法与策略,来将思维教学贯穿教学的始终,从而有效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一、创设思维情境,注重思维的诱导
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诱导是教师的职责与使命所在,同时这也是组织开展思维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转变过去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肯定并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为学生提供充足且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启发者,实现对学生思维的科学诱导,而不是将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质疑,充分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例如,在教授《探索平行的条件》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利用同位角相等判别直线平行的结论,为了促进学生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们充足的自学空间。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会鼓励学生们大胆提问,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表达出来,当学生们提出自己的疑惑后,笔者再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并给予学生们一些思考的方向,让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样一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思维情境,注重思维的诱导,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抓住问题本质,培养思维深刻性
问题通常是学生思维的启发点和活跃点,通过科学问题的巧妙设置和提出能够有效启迪学生的思维,并促进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教材课本的基础上来向学生提出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并促使学生能够对问题展开层层分析与探究,抓住问题的本质,挖掘其中所蕴藏的各种隐含条件,实现深层次的学习,进而牢牢把握问题相关的数学知识和实质性规律,培养并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在教授《平方差公式》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学会推导平方差并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同时,为了培养学生们思维的深刻性,笔者根据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们设置了提问环节,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当问题提出后,笔者再给予学生们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们经历规律发现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收获知识。这样一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抓住问题本质,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深刻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克服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灵活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机械性的数学知识教学和练习很容易致使学生在思维上形成固定性的成见,这种消极的思维定势则会直接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并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练习,依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状况来创新性地设计练习内容,包括阶梯性练习、开放性练习等等,注重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充分激发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挖掘学生思维当中的潜力,促使学生能克服思维定势,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
例如,在教授《反比例函数》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为了培养学生们的思维灵活性,笔者将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元素进行融合,通过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思维转变。如,笔者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模型,引导学生们通过生活经验分析问题,逐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一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克服思维定势,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总而言之,思维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力。因此,广大的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顺应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把握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规律和特点,通过创设思维情境、抓住问题本质与克服思维定势等策略的运用,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让思维教学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于秀娜.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展现数学课堂风采——论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策略[J].才智,2019(22):23.
[2]张惠.发展数学思维,展现课堂风采——论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8(20):119-120.
论文作者:赵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0
标签:思维论文; 学生论文; 学生们论文; 笔者论文; 反比例论文; 深刻性论文; 定势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