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讨论文_张锦丰

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讨论文_张锦丰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脚步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与生活理念不断提高,对交通道路建设及使用的质量提出更高标准。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构成内容,和生活生产等活动紧密相关。结合市政道路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其施工范围较广、工作量较大以及工期较长等特征会加重实际建设难度。基于此,本文结合市政道路施工中安全管理的现存问题展开分析,进一步提出改善道路施工中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为今后市政道路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管理措施

1.市政道路施工中安全管理的现存问题

1.1施工安全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市政道路安全施工重要保障。现阶段,国内已经推出诸多管理制度与法规,各个施工单位陆续制定内部规章和操作规范。但是,结合实际情况而言,施工单位的规章制度操作性与实用性较低,难以实现预期管理效果。施工执行阶段没有得到全面落实,更是无法满足现代化市政道路的安全施工需求。

1.2安全管理的措施落实不全面

市政道路的施工单位主要是当地建设部门或者所委托行政单位,受到工程项目传统管理模式和施工单位权利影响,造成项目整体建设流程没有严格按照招投标、合同管理以及安全施工等管理制度要求,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发生部分工程先施工、直至上级检查的时候再补办相关手续的问题。此外,地方政府及管理部门过于追求政绩和减缓道路周边民众的生活影响,片面压缩施工工期。施工设计过程中部分功能没有得到实现,造成工程投入使用之后发生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

1.3安全管理的人员素质较低

道路建设人员整体素质过低,正式施工过程中阳奉阴违,没有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具体工作,并且安全管理意识相对较低。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阶段,相关工作人员没有深入施工现场展开安全监督与检查。由于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隐患认识不够全面,造成安全防范的措施缺乏合理性与针对性,施工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控制和解决。

1.4安全管理意识相对薄弱

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意识相对薄弱,集中体现在施工单位没有配置正常劳务来协作一线施工人员。部分施工单位在获得道路项目之后,直接将其分包或直接转给其他施工团队。然后,由施工单位指派部分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使得安全管理整体工作的人员配备不足。道路施工管理意识的漏洞,难以对施工现场给予科学指导。

2.市政道路施工中安全管理有效措施

2.1完善和调整安全管理制度

不断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力度,确保所有一线工作人员均符合带证上岗标准。实际施工之前组织相关学习和培训,要求施工人员掌握安全施工的用品操作流程。全面了解市政道路现场施工各种危险因素,帮助施工人员科学处理和应对安全问题。现场施工必须配备安全标志与警示牌,针对移动施工情况应该结合道路路段调整安全标志。升级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按照施工前控制、施工全过程控制以及施工后控制的流程来制定现场管理标准和制度。

2.2组织安全管理学习与培训

由于市政道路现场施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施工单位为了控制建造成本聘用廉价农民工,而公民工通常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学习培训,在正式施工环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所以,施工单位必须正确认识到安全管理学习和培训的重要作用,严格按照安全管理措施与相关规章制度来约束安全施工管理人员与一线工作人员,结合市政道路施工案例来总结与积累管理经验。提高一线操作人员对道路施工危险因素的熟知程度,并且结合施工安全隐患来制定管理措施,从本质上提升工作人员应变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学习培训之后进行相关考核,将奖惩制度与培训考核结果有机结合,只有通过考核之后才可以上岗工作。针对考核成绩较好的人员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全面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2.3构建安全管理一体化模式

市政道路实际施工阶段需要综合性考虑现场各项影响因素,明确划分施工人员与安全管理人员权责,构建出安全管理一体化模式。通常情况下,市政道路的施工处于不封闭或者半封闭状态之中进行,在极大程度上加重了安全隐患。市政道路工程本质上属于移动性施工作业,这要求安全警示牌设置工作不能够与固定作业安全警示牌相似。所以,现场施工出现安全问题机率不断提高。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现场施工的监控,营造更加安全和理想的施工环境。将市政道路合理分段包干,根据路段实际情况来制定安全管理方案。通过增设专门人员负责施工材料堆放工作、消防器械维护工作、施工人员住宿安排以及周围道路的交通制度管理等内容,营造更加舒适和安全的施工环境。

2.4合理选择安全施工技术

道路施工阶段应该将安全施工技术落实到位,防止对道路施工人员及后期使用者带来无法估计的损失。例如:基坑顶边进行废土堆放环节,土堆高度不可以大于或等于1.3米、坡脚到基坑的上边缘距离不可以超过1.1m。针对需要施工建造的市政道路电缆、燃气以及排水管线埋设操作,应该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技术进行开挖,将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危害降到最低。

2.5增设安全管理的评价标准

安全评估结合国家相关法规制度,对设施、设备以及生产环节具体操作进行考核,进而了解其是否满足相关技术标准。按照考核最终结构对道路项目各个方面进行安全分析,综合性排查安全管理体系内安全隐患以及预测可能发生的后果。概况来讲,安全管理的评价标准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决策工作的主要参考信息,能够对道路工程制定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提供更加全面的参数和依据。

2.6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

首先,认真仔细的检查现场施工设备。现场施工管理作为市政道路工程安全管理整体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实际管理环节应该深刻认识到施工设备种类繁杂,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施工单位正确对待设备机械安全隐患,定期检查机械设备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杜绝不合格机械产品进入到施工现场。同时,重视施工设备保养与维修工作,及时记录设备异常信息,针对具有安全隐患或者老化设备应该及时替换或修理;其次,科学调配道路施工现场各项工作。市政道路正式施工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车辆通行印象。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安全程度,要求施工单位全面了解施工道路车辆行驶情况,设计出可行性高、合理程度高的人流量分配制度。施工单位对道路整个工程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把控,统一调配施工作业内容;最后,改进安全管理的评价制度。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做好市政道路各项施工工作基础条件,这要求道路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管理标准展开具体操作。地方政府和施工单位共同参与市政道路施工法律规定、安全施工规范等制度建立工作中,提高与实际道路施工情况的匹配程度。明确划分安全责任,实现管理人员积极负责的展开现场管理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安全作为市政道路项目建设的质量影响因素。如果发生安全事故,会对整体施工带来极大的影响。想要实现市政道路能够顺利施工直至竣工,离不开施工单位对整体施工操作的管理与监督,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机率。从本质上提高市政道路施工效率与质量,为施工单位与国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靳勇智.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有效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0):68-77.

[2]董桃元.对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的几点分析[J].城市建筑,2015(11):282-282.

[3]裘校锋,戴明峰,朱鑫强.对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的几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6):54-55.

论文作者:张锦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讨论文_张锦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