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技术在电力生产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沈鹏

(国网常德供电公司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工作流技术是通过调用相关信息及人员协调业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来实现业务过程自动化的。在我国电力企业中,工作流技术可以应对相对复杂的电力工程生产管理工作,它恰好解决了电力工程生产管理中所存在的“业务流程”与“职能内容”协调问题,实现了对其的优化。本文借工作流技术探讨了在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中工作流模型的研究设计及应用技术实现,证明该技术对生产项目管理的影响性。

关键词:工作流技术;电力生产管理;工程;工作流模型;设计;应用实现

将工作流技术应用到电力工程项目的生产管理过程中,不但可以解决现代管理业务流程体系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也能丰富工作流自身的业务处理能力,确保电力企业业务能够实现稳定、及时的运营流转。本文也是希望借助工作流技术能将电力工程项目生产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化、规范化,从而提高企业综合生产效率。

一、关于工作流

(一)工作流的基本概念

一组工作流除了一组活动之外,还包括各个子活动之间的顺序关系、过程及启动终止条件以及对每一项活动的具体描述。实际上,工作流技术能够组建多个管理系统,这些管理系统多数运行在多个工作流引擎之上,对企业管理工作进行定义、设计和实现。对于企业工作人员而言,工作流技术属于交互技术,它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推进和提高生产管理工作效率,并配合监控机制,使工作流技术在实施过程中更加透明可靠。

(二)工作流管理系统执行流程

一般来说,工作流在管理系统实施之初要对客户业务需求展开分析,根据客户的长期发展方向来定夺目标,最终实现组织机构所提出的要求。

按照客户的需求对工作流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后,就全面进入了工作流真正的实施阶段,可以说,工作流的真正实施阶段包括以下3个阶段,分别是:①模型建立阶段:主要工作是利用工作流的建模工作来完成的,并且根据企业的运作情况对工作流模型进行处理。②模型实例化阶段:主要工作是在每一个过程中对运行中的数据进行设置,并且按照各个过程所需的资源情况对其进行分配。③模型执行阶段:主要是对执行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分析,当执行过程中的所有任务都完成人机交互应用之后,就可以对工作流流程活动进行相关监控与跟踪,它也有提高数据处理精确性的作用,进而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如图1.

图1基于工作流技术的企业管理系统实施三阶段示意图

(三)工作流在生产管理中的实现技术

从技术角度讲,工作流所主要考虑的是怎样为生产管理设计底层支持技术,进而实现对企业管理系统的柔性及可靠性提高,另外它还能处理一些大规模且复杂的应用分布性问题。按照这一思路,目前的工作流实现技术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5种。

第一,以Loutus Notes软件为主的底层支持系统,它的优点在于能够为企业生产管理提供对复杂文档的处理能力,而且安全性较高,所以可以用来支持群组工作并实现以工作流为基础的生产管理体系。

第二,以CORBA软件为主的分布式工作流管理系统。

第三,基于Web技术所实现的工作流管理系统,这一点上它的优势明显,这主要得益于它在系统方面的友好人性化及运用灵活性。

第四,基于消息队列与TP Monitor系统的消息通讯及维护机制。

第五,主动数据库为主的技术体系下,通过运用数据库技术,提供有效且充足的底层支持技术。

总体来说,上述关于工作流技术的相关内容可以为电力企业工程生产管理设计建立一定的理论基础[1],并且对企业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实现起到关键指导作用。

二、工作流模型的设计研究

(一)引入工作流的电力工程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分析

工作流技术是将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业务流程按照过程逻辑与应用逻辑完全分离开的,它实现了对业务系统功能在不修改状况下就能改变系统功能,是对业务流程的全部集成管理。所以,电力企业常常会利用工作流技术将业务企业电力业务流程中的应用程序部分单独分理出来实施管理,即使业务流程发生变化也不需要修改整个应用程序模块,仅需要修改业务流程模型就能解决问题。基于以上所描述的电力企业工程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应该如图2。

图2引入工作流的电力企业工程生管理系统示意图

由上图2可知,电力企业的工程生产管理系统中的业务流程信息化管理是由运行机制实现的,它在工作流技术下将项目的业务具体流程进行定义,之后通过计算机信息转化为能够处理的形式,通过执行特定的项目任务实现系统的工作管理体系,如WFMS中对项目业务流程的模型实例化,等待用户请求或主动发送任务给用户,实现生产管理交互应用。

因此可以说,上述文中所提到的应用流程逻辑是可以完全从系统应用程序中脱离开来的,并委任系统进行集中式的工作流系统管理。如此一来,电力企业的客户端就会形成三层C/S结构即:用户界面层、中间业务过程逻辑层和后端数据逻辑层。这三层中所体现的大部分过程逻辑都会集中于单一一台应用服务器上,并且在技术集中后被明确划分为表示逻辑、过程逻辑和数据库系统。它的三层C/S设计也决定了它系统成本维护与升级的低成本特性和高应用效率性。

从技术分工角度讲,电力工程生产管理系统所采用的C/S三层结构其中用户层负责针对用户的交互功能应用,工作流管理层负责系统调度和对生产管理过程的定义解释、过程实例创建和执行,而数据库管理层则主要负责数据库维护工作。

(二)工作流模型的设计

工作流技术下,通过具体业务来将其视为是工作流的具体针对活动,进而确定生产管理项目的过程逻辑,从而实现执行调度服务的目的。本文所研究的过程模型是面向电力企业普通用户的,该模型具有较强的过程描述能力,可以做到对各种生产管理过程逻辑的定义,并在多种不同结构的过程模型中实现实际操作,且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对电力企业而言,它是最直观且自然的过程表达方式。

基于状态的过程模型设计中遵循了模型语义的模糊性,使过程模型在表达能力上略显不足。所以要建立一种以显性逻辑表达为辅助的隐性表达方式,这有利于过程模型适应复杂的项目业务流程处理。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过程模型设计建立可以为电力企业生产管理实现独立核算,并同时提高工效、压缩成本,实现超值建设成果。同时,它也能控制企业内部的材料设备管理,兑现对企业资源及工作人员的有效组织[2]。

三、基于工作流过程模型的应用实现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过程设计模型一共有4种:任意式模型、指定式模型、安排式模型和往复式模型。这4种模型都能够模拟现实工作中对电力企业生产管理文档审批的业务流程,实现对企业业务过程类型的字段标识,达到管理目的。所以电力企业技术人员应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应用哪一种过程模型,其审批表单也会按照预先定义流程在审批过程中流通,可以说过程模型简化了技术人员的工作流程,使电力工程生产管理过程更加高效化。

举例来说,如果技术人员选择指定式模板,就要根据流程层次来对业务进行定义。技术人员利用系统中图形化过程模型的建模工具,基于节点定义来实现诸如新建、编辑、保存与删除信息文档等工作流程,并定义工作流的各个节点。在系统窗口中,工作流过程模型为树形结构[3],其结构上方存在6种节点类型,它包括了原子活动、开始节点、结束节点、子过程、与节点以及或节点,只要任意点击某一个节点,就可以弹出编辑窗口,技术人员按照企业业务流程属性来实现编辑。在这其中,有执行活动的活动参与者,它也可以基于角色管理来简化企业用户的工作操作步骤。而在生产管理中一旦某一环节出现变动[4],则只需要修改工程项目工序与角色定义,就能实现对现实工序的实时操控,且这一过程也不会涉及对过程定义的修改,相当便利[5]。

结束语

工作流技术属于综合性极强的跨界技术,对它的研究与应用必须考虑企业本身的机构组织特点和管理内容,以科学的角度来设计模型并合理应用,实现对企业生产管理效率的提升。笔者认为,将工作流技术应用到电力企业工程生产管理过程中,有利于实现电力企业过程管理的电子化审批功能,且由于该系统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也使得它能够适应电力企业管理的持续完善化需求,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赵伟.工作流技术在电力用户工程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9.22-23.

[2]郑玉军.论电力生产管理中工作流技术的应用[J].决策与信息(上旬刊),2012(12):239.

[3]杨鹏.浅议工作流技术的电力生产办公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5):1324-1324.

[4]李郑刚.工作流技术在电力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4):83-84.

[5]高毓.工作流技术在电力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10):50-50.

论文作者:沈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4

标签:;  ;  ;  ;  ;  ;  ;  ;  

工作流技术在电力生产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沈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