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吉林中正司法鉴定所 130000
【摘要】本文基于对脑血管疾病的了解,提出相关的治疗方法,并且论述护理方法。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293-01
一、关于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通常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
1、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1)脑栓塞,可由多种疾病所产生的栓子进入血液,阻塞脑部血管而诱发。(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又叫小中风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其病因与脑动脉硬化有关,是脑组织短暂性、缺血性、局灶性损害所致的功能障碍。(3)脑血栓形成,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动脉炎、外伤及其他物理因素、血液病引起脑血管局部病变形成的血凝块堵塞而发病。
2、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1)脑出血,系指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不包括外伤性脑出血。(2)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脑表面和脑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
二、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1、扩张脑血管治疗:
脑梗死组织周边存在半暗带,即使是脑梗死早期,病变中心部位已是不可逆性损害,但是及时恢复血流和改善组织代谢就可以抢救梗死周围仅有功能改变的半暗带组织,避免形成坏死。因此,血管再通复流是最合理的治疗方法。而扩张脑血管药物是通过扩张血管改善脑部循环,增加脑部供血供氧,特别是针对由血管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脑病尤其有效。同时,近年的研究表明,一些扩张脑血管的药物还具有脑保护的作用,如法舒地尔等。法舒地尔可以通过直接抑制缺血性损害中神经细胞的变性,促进神经元轴突的生长,抑制炎性反应等起到多途径的神经保护作用。
2、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
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建议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噻氯匹啶、氯吡格雷、奥扎格雷等。腺苷受体拮抗剂噻氯匹啶主要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在增高PGI2水平的同时可降低TXA2的水平。氯吡格雷与噻氯匹啶化学结构相似,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因此这类药比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更强。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应需要根据患者的接受程度及实际情况(包括经济情况等)做出合理选择。
3、溶栓药物的治疗
目前认为溶栓治疗是用于3h以内的超早期或6h以内的早期,经CT证实无低密度灶也无出血灶,无出血倾向,无凝血功能障碍、抗凝治疗、手术、妊娠等,有溶栓指征又无禁忌证的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治疗使用的溶栓药物主要有5种:链激酶(SK)、尿激酶(U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甲氯苯甲酰化纤维蛋白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APSAC)、重组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scu-PA)。其中以UK、rt-PA最为常用。
溶栓剂按作用机制分为两大类:①纤维蛋白选择性溶栓剂,如r-PA、rt-PA、scu-PA等;②纤维蛋白非选择性溶栓剂,如UK、SK等,前者易发生再梗死,后者易造成全身溶栓状态而引起皮肤黏膜出血和脑出血。
溶栓方法有:①静脉溶栓:本方法不需特殊设备,可及时用药,较常用。②动脉溶栓:药物用量一般主张个体化。其优点是药物用量小,可直接监测溶栓效果,并可在溶栓的同时选择血管成形术。
其缺点是需要DSA造影设备,准备和操作时间长,价格昂贵,不易推广。
4、抗凝药物治疗:
目的在于防止血栓扩展和新血栓的形成。目前常用的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等。可用于进展性卒中、溶栓治疗后短期应用防止再闭塞。治疗期间应监视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还须配备维生素K、硫酸鱼精蛋白拮抗剂,以便处理可能出现的出血并发症。
三、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1、物理疗法护理
物理疗法是应用声、光、电、磁、水、温度及力等物理因素来治疗疾病的。治疗前,治疗护士要做好治疗性沟通,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该治疗的目的、恢复、改善或重建躯体功能,并正确评估患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方法,确认患者身份,保证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应用电、磁时首先检查仪器的安全性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精准把握治疗时间和部位,并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应立即停止治疗并通知医生。每次治疗结束后,所用物品做好消毒处理,定期评估康复治疗疗效,热疗时,注意温度的调控,为了发挥最大效果和避免烫伤,热疗器材温度不宜过高,一般45 度最合适,每次热敷时间15—20分钟,同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颜色,患者体位舒适,无过热,心慌,头晕等感觉。
2、作业疗法护理
作业疗法可以帮助患者产生职业前劳动,而且通过具有目的性的作业活动来促进患者基础日常生活活动的恢复及发展,并维持其功能,预防残疾。实行作业疗法应强化正确操作,注意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有目的的做运动。此处针对恢复期患者,训练患者坐起,先从健侧卧位坐起 再到患侧卧位坐起,从需人帮助到独立坐起,之后进行坐位平衡训练,两腿下垂,坐在床边,待可下地坐椅后,进行站位平衡,迈步和上下台阶训练。上下台阶时应注意遵循健腿先上,病腿先下的原则,采用按、拿、搓、摇等手法刺激关节运动。用小皮球练手指的屈伸、并拢、分开动作,反复伸屈膝关节和髋关节及活动足趾关节,逐渐达到能上抬瘫痪肢体4-6次/min。
3、言语疗法护理。言语疗法主要适合脑血管病所出现的失语症,构音障碍,发声障碍和口吃等。康复治疗时对患者言语障碍进行评定,给予刺激,使患者做出正确的反应。
四、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对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的护理,采取将患者头部抬高30度的斜坡位,有利于减轻脑血肿,此时要保持患者呼吸通畅,不能进食,避免短时间内输入大量的液体,防止加重脑水肿,还要避免胸、腹腔内压增高,当患者用力排便及咳嗽时胸和腹的内压会增高,防止患者感冒,如果便秘可采用低压小量灌肠通便,切勿让患者用力摒弃排便,对脑脊液漏的护理,须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脑脊液漏患者按无菌伤口处理指导患者正确的卧位姿势,保证脑脊液漏的引流,让患者尽可能少的咳嗽和打喷嚏,防止患者颅内感染和积气,禁止鼻饲,遵照医生的嘱咐给予患者抗菌素。
参考文献
[1]郭红,田军,万巧琴.住院脑血管病老年患者陪护人员对跌倒预防知信行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03:270-272.
[2]郭红,李红云,杨雅威,金烨,徐冬梅,彭海静,张贺.住院脑血管病老年患者跌倒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02:147-150.
论文作者:刘洋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患者论文; 溶栓论文; 缺血性论文; 药物论文; 脑血管病论文; 脑血管论文; 血管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