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园林景观绿化设计来说,植物造景技术就是对园林景观绿化的表达。应用植物造景技术对提升园林景观绿化水平和绿化质量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设计者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植物造景技术,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园林景观,并且要充分了解植物的习性,同时遵循生态原则和美观原则,从而构建一个生态、健康、美观的园林景观,为人们提供一个和谐、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造景;技术应用
一、植物造景技术的含义和意义
1.1植物造景技术的含义
植物造景技术以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的种类、组合结构、搭配层次和形态为基础,通过生态搭配和艺术设计的手法,充分发挥其生态、形态和色彩等自然美进行创作,形成综合景观,并且能够让人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的方法。同时植物造景技术本质上是一种以“天人合一”的园林绿化技术,本着崇尚自然和优化环境的设计理念进行的园林绿化景观的再造和配置。而且要以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为依据,同其他园林要素形成一定的空间、时间关系,配置成一定的植物艺术空间。所以植物造景往往是设计者对于美的理解,他们在设计时不仅要发挥园林植物的综合作用,而且要根据植物生态要求处理好种间关系。
1.2植物造景技术的意义
园林植物造景技术是形成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市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应用植物造景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预留场所,而且能够保证园林工程更具有观赏性特征。所以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发挥植物造景技术的优势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可以学习国内外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中西结合创造具有特色的植物造景美学艺术。一个城市的园林景观代表着城市的区域文化和风格特点,是评价一个城市环境的重要标准,因此在园林景观绿化中我们也要充分考虑植物造景的地域性特征,充分体现植物造景的区域地域
二、园林景观绿化的基本原则
2.1生态原则
在应用植物造景技术时,首先要坚持生态原则。在现有资源条件基础上加强设计,尽量不要破坏和污染环境,要融入生态学理念,根据园林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环境进行设计,尊重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重视植物在园林环境中的生态变化,尽量对不同植物进行合理搭配,营造生态平衡、可持续的园林景观。设计人员要充分利用生态学理念,注重植物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设计出高质量的园林景观工程。
2.2美学原则
园林景观绿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美观,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遵循美学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原则是协调性原则,它是指在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比如规则式园林植物种植可以尽可能的选择对植和列植的种植方式,选择形态比较规整的、具有几何形态的园林植物;而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可以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方式,选择形态比较自然随性的园林植物,充分体现植物独特的自然姿态。此外还要保证植物整体造型、色彩和风格上的协调性,让人在视觉上感到统一,从而增强园林景观整体的视觉效果。第二个原则是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要从总体入手,在平面上要注意种植的疏密程度和整体轮廓,同时要注意树冠线,并开辟透景线。第三个原则是对称与平衡原则,它是指在景观绿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各个部分的协调度,尽可能达到一种和谐与对称的美感,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三、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
3.1园林景观绿化中对植物的选择
(1)生态群落植物。植物群落不是植物个体简单的拼凑,而是一个有规律的组合。生长在一起的植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相互关系包括生存空间的竞争和相互依存,比如对光能、水分、土壤和矿物质的利用。因此在园林景观绿化时要按照生态群落合理选择植物。比如将乔、灌、草相结合,落叶树和常绿树相结合,不仅能够相互弥补,而且能够达到生态效益和美化环境的双重作用。
(2)具有乡土气息的植物。乡土植物可以使园林景观呈现出当地的特色,表现当地文化。近几年,乡土气息、地方特色也成为园林界的共同呼声。因此在设计时可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寻找灵感,从当地的植物群落中挖掘特色、利用本土特色植物构建景观从而形成特别的乡土气息景观。
(3)具有文化底蕴的植物。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它承载着丰富的中国传统精神文化。所以在园林景观绿化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文化底蕴的植物。比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它们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通过这些具有文化底蕴的植物不仅可以激励人们,给人以精神慰藉,同时也是继承和发扬古典文化的重要体现。
3.2植物造景技术的基本手法
(1)明确整体布局主次。所谓明确整体布局主次就是要尽可能的使用自然的方法,坚持自然和谐的理念,尽量避免明显的人工痕迹,做到“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境界。为此,在进行园林景观绿化时先从整体入手进行布局,然后在针对局部进行雕琢,最后形成一个整体美观和谐的园林景观。此外,在设计框架以及一些细节时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有趣味性和创新性的效果,给人以更多的体验和美感。
(2)注意植物的季相变化。了解植物四季的形态变化也是园林景观绿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充分了解植物的季相变化才能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造景。为了展现园林植物景观的季相特征,在景观绿化时可以突出本季节的特点,结合植物的季相变化、色彩和形态特点,进行合理配置使园林景观能够达到因时而异、移步换景的效果。比如在春季,可以选择开花的乔灌木,展现春花的效果;在炎热的夏季,可以选择一些高大林荫的乔木,给人以清凉舒爽的体验;在秋季可以选择色叶植物,展现秋季缤纷的色彩效果;在冬季可以选择姿态优美的乔木,展现植物优雅的形态美。
四、加强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4.1 加强对植物造景技术水平的提升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植物造景技术方面的研发和资金投入,要注重对植物造景技术人员的选拔,最好是找一些具备园林知识和景观设计知识的人才,要定期对这些人才进培训,讲授各种植物造景技术理论知识,聘请优秀的植物造景技术人才进行讲座,增长植物造景技术人员的知识视野,要通过鼓励政策,积极鼓励相关人员加强对植物造景技术的创新与研发,要能确保我国植物造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4.2 利用植物造景技术创新园林意境
园林景观工程存在的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观赏,更在于园林的意境之美。自古以来,我国园林景观工程就开始融入古典艺术文化,至今保存较好的就是苏州园林和颐和园。在现代园林景观工程中,要充分利用植物造景技术,对植物进行合理配植,通过对植物造型修剪,充分发挥出植物造景的艺术之美,提升园林景观工程的整体意境。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造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植物造景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园林设计的基础,将各种艺术手法运用到植物造景中去,使园林更有观赏效果,对园林环境进行优化,从而为人们提供更优质舒适的休憩场所,使人们可以得到身心上的放松。
参考文献:
[1]申小霞.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探析[J].现代园艺,2016(14):77-77
[2]杨荣.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J].南方农业,2016(15)
论文作者:刘维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植物论文; 造景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园林论文; 技术论文; 生态论文; 形态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