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影响世界文坛的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坛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819年的一天,巴黎莱斯杰奇街9号的房子里,突然来了一位头发蓬乱、身体粗壮的年轻人。他在房东太太的带领下,登上陡窄摇晃的楼梯,穿过木板拼就的破门,又在黑暗中摸索了好一阵子,走进了一间低暗的、冬天寒冷而夏天闷热的顶楼。他环顾了一下这间简陋到不能再简陋的鸽笼般的房间,便爽快地以每月5法郎的租金租下来。这个青年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而此时,他才20岁。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于1799年生于法国的杜尔城。父亲在拿破仑发动对外战争过程中发了财,是一位有钱的官吏和金融实业家。母亲原来也是一位银行家的千金。
巴尔扎克7岁那年,被父亲送到旺多姆学校读书。在这所纪律森严的教会学校里,巴尔扎克因为不喜欢所学的课程,经常受到责罚甚至禁闭。幸运的是,在十二三岁时,他遇到了一位工艺学院图书馆的管理员,得到了借阅各种文艺书籍的机会。他以一种不可抑制的如饥似渴的欲望,阅读着文学、哲学、历史、科学、神学等各类著作。别的学生去蹲禁闭的小黑屋,都是抱着毯子、带着家里送来的糖果。巴尔扎克去小黑屋,别的不带,就带书。两年里,他几乎把小图书馆里的藏书读了个遍。那些书籍成了巴尔扎克的救星,不仅减轻了学校对他的各种折磨和屈辱的压抑,而且还为他的博学多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14年冬,巴尔扎克随父母移居巴黎。两年后,他一边在大学法科学习,一边在公证人事务所一位名叫巴塞的律师手下工作。巴塞是一位颇有名望的律师,在巴尔扎克父亲看来,只要巴尔扎克取得学士学位,正式当上这位名律师的助手,一旦巴塞告老或归天,他儿子就可以成为很有社会地位的大律师了。然而,1819年春的一天,巴尔扎克却离开了公证人事务所,抛开了摊在他写字台上的卷宗,以极其坚定的意志宣称,他再也不当律师,不当公证人,不当法官,不接受国家的任何职位,而决心成为一名作家,凭借他未来的杰作,去取得独立和名望。
巴尔扎克的声明,犹如晴天霹雳,着实使他的父母吓了一跳。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父母只好暂时让步。巴尔扎克终于和他父母达成了一个奇特的协议。这个协议的大致内容是:他的父母将以每月120法郎的生活费资助他两年,作为他在寻求不朽声誉的航程中的生活费;如果满了这个期限,他还没有成为著名大作家的话,那么就必须回到公证人事务所去,否则的话,他们就不再供给他生活费。他那工于心计的母亲,还特地陪他租了莱斯杰奇街上那间即使在巴黎的贫民窟里也可算是最蹩脚的小阁楼,以便软化他的决心和动摇他的意志,逼他回到巴塞的律师事务所去。
然而,他们的估计完全错了。巴尔扎克全然没有理会这种种艰难。在这间仅有一张硬板床,一只上面覆盖着破皮革的橡木桌子和两把旧椅子的阁楼中,他着了魔似的日夜伏案写作,经常三四天足不出户。即使出门,也只是跑到附近的杂货店去买些面包、咖啡,然后,又赶紧奔回去,潜心笔耕。冬天逐渐临近,在这四面透风、不生火炉的顶楼里,他用父亲的一条旧毛毯盖住双脚,用一件法兰绒背心护住胸部,用从他姐姐那里要来的一条旧围巾裹住双肩,继续伏案写作,在文学的王国里驰骋。
巴尔扎克的第一部作品是诗体历史悲剧《克伦威尔》。此时他正值21岁。对于还不善于找辙押韵和遣词炼句的巴尔扎克来说,要写出全剧的一千多行诗句,这实在是件难事。再加上他对剧本所反映的那段历史又不够了解,因此,他如痴如狂地辛苦了4个月的这部作品彻底地失败了。在他父母组织的家庭批判会上,他滔滔不绝地念了三四个小时,听众却差点睡着了。请来的法兰西中学的教师、作家昂德里乌先生的评价更令人沮丧。他对巴尔扎克的父亲说:“令郎可以尝试各种职业,就是不要搞文学。”
初试的失败,并未使巴尔扎克灰心让步。他以惊人的毅力,用20年的时间,写下了96部小说,塑造了近3000个人物形象,为人类建造起一座结构精巧、气势宏伟的《人间喜剧》的艺术大厦,以他那幅包罗万象的法国社会“风俗画”,震动了整个世界文坛。
巴尔扎克的青少年时代虽未写出惊人之作,但他后来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除了他的勤奋、顽强,在很大程度上还得归功于他在青少年时代的那一断然决定。所以有人说,巴尔扎克在青少年时代的这一重要决定,是一个影响世界文坛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