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沉井顶管施工出现流砂现象,会带来地下水土的流失,管线出现局部沉降,从而造成路面塌陷,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沉井顶管施工出现流砂问题原因、总结经验提出有效防止措施。
关键字:沉井顶管;流砂;原因;防治措施
目前,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环境提升,地下排水管网普遍采用沉井顶管施工。由于管道位于流砂地质层,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不到位而发生管道下沉、路面塌陷等现象,大大影响了沉井周边地面环境、道路交通安全。
一、工程概况
均安镇污水收集管网二期工程第一标段,第一标段建设管长约15.89公里,管径为DN400-DN1000。采用沉井顶管方式施工,顶进管道采用III级顶管用钢筋混凝土管内衬PVC胶顶管,埋管深度4.5米-10.0米,沉井四周采用Ф550水泥搅拌桩作止水帷幕桩,桩距为400mm。沉井地基处理采用Ф550水泥搅拌桩加固,桩距为1000mm。
根据勘察报告工程地质组成,包括人工填土层、冲积层、残积层。各岩土层特性如下:1、素填土:由粉细、中砂、粘性土及中风化岩碎石、块石等组成,全场地分布:层厚0.70-4.60米,平均厚度2.49米。2、冲积层:①粉砂,层厚1.00-6.80米,灰黑色,饱和松散,含腐殖质、细砂;②淤泥质土,层厚0.50-13.90米,灰黑色,流塑,含腐殖质,夹粉细砂、淤泥;③粉土,层厚1.10-4.70米,浅黄色,饱和,稍密,夹粉质粘土;④粉细砂,层厚1.20-13.70米,浅黄色,灰色,灰黄色,饱和,松散为主,局部稍密;⑤淤泥质土,层厚2.00-10.40米,灰黑色,流塑,含腐殖质,夹粉细砂;⑥粉砂,层厚1.5-6.20米,灰黑色,灰白色,饱和,松散。3、残积层:砂质粘性土,层厚1.00-10.65米,黄色,棕红色,细粒土状态,硬塑,为花岗片麻岩残积土。
二、流砂成因以及危害
流砂指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粉细砂、粉土等土层,在自下而上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土粒处于悬浮状态,且土体随水流动的一种地质现象。当污水管道沉井顶管施工中,因管道、检查井、沉井等存在裂隙、孔洞,在地下动水压力和自排水的作用下,该土颗粒即随水流动形成流砂进入管道内,导致管体外土层被掏空、管道失去承载力,发生管道沉陷、顶面路面塌陷,危害性极大。
三、沉井施工流砂问题分析与防治
根据地质情况和管道深度,一般选择钢筋混凝土沉井作为顶管工作井,而在沉井施工过程中出现流砂现象的,在沉井范围是极易发生管道沉陷、路面塌陷的范围,依据沉井施工的流程,针对每一个环节查找原因,具体以下几点:
1、采用水泥搅拌桩对沉井周边止水处理效果不佳,水泥搅拌桩入土深度不够、间距过疏,未能形成连续闭合的止水帷幕,造成因沉井下沉出泥桨过程,形成沉井里外水位差,从而造成砂质土流动,出现流砂现象;
2、沉井制作不规范,混凝土强度等级低,在下沉及顶管作业时易开裂。沉井制作前未对基底土加固,出现未挖土下沉即发生倾斜、开裂。
3、沉井外表粗糙、混凝土胀模严重,下沉阻力大,通过底部土超挖或沉井外局部取土急沉等方式,影响了沉井后期的稳定性。
4、沉井下部位于富含水的流砂土层,未采取井点降水,大量流砂涌入井内,沉井基底土壤变软,影响沉井稳定性。
5、沉井封底前,底部松软土、淤泥未彻底清除或有大量积水,影响封底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和闭水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沉井施工流砂现象的预防措施:
1.重视沉井周边地基处理质量控制,根据不同沉井位置地质状况,有效控制水泥搅拌桩入土深度和间距。
2.沉井制作时,构筑物模板平整、拼缝严密、支架稳固,对拉钢筋应设止水钢板,分节浇筑应设防渗施工缝,保证结构强度、稳定性和外表平整等。
3.沉井下沉时,沉井挖土必须按照先中间、后四周均匀分层退土,长臂挖机取土作业仅能挖去坑中央土体,沉井刃脚下的土体只能利用人工对称掏土方式,严禁基底取土超深现象。沉井下沉前,必须采取井点管降水,并保证降水后的地下水顶面标高在沉井底下50cm,以免井内涌砂,扰动沉井底部土体。
4.严控沉井封底混凝土质量,素混凝土封底必须满足沉井下沉并稳定、降水措施正常、坑底无积水、涌砂等条件,清除基坑底部浮土、淤泥,素混凝土封底必须经分层浇捣密实。底板钢筋绑扎时,应将底板钢筋与沉井预留钢筋焊接牢固。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方可停止井点降水,检查沉井底板是否有地下水渗漏。当沉井成功封底后,应对沉井外侧土体进行压密注浆以增加沉井下沉阻力,有利于沉井稳定。
四、顶管施工流砂问题分析与防治
该工程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机械,但在流砂层地下水位较高的状况下,容易在顶管施工中发生管道沉陷,究其原因有:
1.进出龙门洞口未采取有效止水措施;
2.顶力控制不严,顶力过大导致管道破损、沉井后靠壁开裂等;
3.触变泥浆减阻不到位,出现管道沉陷;
4.管道纠偏不及时,大纠偏或急纠偏,管口开裂渗水等。
顶管施工流砂现象的预防措施:
1.采用3排高压旋喷桩在沿龙门洞口形成止水帷幕,有效止水。在顶管机进出龙门洞时应力求快速出坑并切入土体,以免桩体破坏导致流砂侵入。同时,于龙门洞口沉井内壁上安装橡胶止水圈,利用膨胀螺栓与夹紧铁固定于沉井混凝土壁上,保证止水圈轴心准确,止水圈可以紧紧裹住管道外壁达到防止流砂渗入;
2.顶管施工前,必须根据工作井形式、管材规格、管道长度、地质情况等验算管材的容许顶力、工作井的容许顶力、工作井后靠土体的土抗力及顶进油缸的推力等,取其较小的作为控制顶力。依据控制顶力确定是否采取触变泥浆减阻措施和设置中继间等。同时在顶力估算时亦尽量留有足够的安全余地;
3.在流砂层中长距离顶管,触变泥浆减阻措施十分必要,既可大大减少顶进阻力,又可以通过注浆填补管道与土体之间的空隙,起到支撑作用,减小土体变形。首先根据管道长度及地质情况确定预埋注浆孔管道的设置位置,保证压浆孔满足压浆连续要求。一般顶管机尾3节都应布置压浆孔,而后按5~7.5m间距布置。注浆应对称、连续、控制好压力和注浆量,杜绝沿管道单侧注浆或压力超标现象。
4.顶管过程中应当加强监测频率,发现偏位及时进行纠偏,做到“勤测量、勤纠偏、微纠偏”的原则,避免大偏差纠偏对管道接口的影响。一旦发生较大偏位时,不能采取剧烈纠偏,应控制每次纠偏角度变化值在0.5°内。在曲线顶管中,测量工作尤为重要,应设多测站联测,控制机头偏角,并视情况增加纠偏装置。
5.管道成型后,应当清洗管道内接口,利用油麻丝嵌塞管道接口,而后利用水泥砂浆进行内接口勾缝,做到勾缝密实、牢固。龙门洞口井壁与管道间处理 接触面必须清洗干净,有条件的应凿毛处理,而后利用膨胀混凝土填补洞口,保证管节与沉井壁的封堵密实、不渗漏。
6.污水检查井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形式,管口经凿毛处理后伸入检查井墙体模内,保证混凝土经充分振捣并紧紧裹住管口。当管道进出洞后出现部分偏位,应尽量移动检查井位,而不要强行移动管口,以免管道另一端接口松动、渗水。
五、结语
污水管网沉井顶管施工质量有效控制,大大减少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较好的施工安全和经济效益。根据工程实例经验,重点阐述管网沉井顶管施工中流砂现象的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以此为鉴,互相学习,总结经验,为日后工程实践做好积累。
论文作者:欧阳志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沉井论文; 流砂论文; 管道论文; 顶管论文; 混凝土论文; 细砂论文; 现象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