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称谓发展中的国家群体——对第三世界的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称谓论文,群体论文,国家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任何一个术语的产生、演变和被认同、被广泛采用都与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潮流密切相关。对发展中的国家群体有两个被广泛采用的术语,一个是第三世界,另一个是发展中国家。这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二者相比较,目前采用发展中国家这个术语无疑更与时代的主题和历史发展的趋势相适应。
一、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术语的由来和发展
无论第三世界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指那些在历史上受过殖民统治和剥削,独立后经济落后,在国际政治经济中处于不平等的被动无权、受剥削和压迫地位,在地域上大多数位于南半球的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它们也被称为民族独立国家、南方国家。这些术语同时被用于世界政治和经济之中,所指代的是同一类国家群体。这类群体占当今世界总人口的4/5、世界土地面积的2/3强,共有160个国家和地区。
在这些术语的使用中,涉及概念和称谓两个问题。所谓概念是指反映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成为概念。所谓称谓,是根据事物某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它在某种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而得出来的名称。
从概念意义上讲,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民族独立国家、南方国家具有共同的本质特征,反映了这个群体特有的属性。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几乎完全一致。因此,在使用中可以互相替换,而不影响涵义。
从称谓意义上讲,第三世界原指它与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的关系,反映的是它在两大阵营、两极国际政治格局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独立于两大集团之外的身份。由于这种关系和地位,第三世界具有更浓的政治概念的色彩。发展中国家原指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反映的是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它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状况。因而,发展中国家具有更浓的经济概念的色彩。民族独立国家表明的是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地位的变化。南方国家则指的是其与北方国家的关系,表明的是它在地理位置上位于南半球,因而具有更强烈的经济地理概念的色彩。由于它们各有对应的关系,因此,其使用具有对称性。值得注意的是,当这些术语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历史事件相联系时,必须谨慎使用。如我们常讲“第三世界的崛起”,而不宜说“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因为,第三世界作为一个政治群体的崛起是一个历史的事实,而发展中国家还面临不少问题,至少从经济上还谈不到崛起。
第三世界这个术语产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建立之时。第三世界是较早用来称谓这类国家群体的术语。尽管对谁首先使用这个术语的争论很多,但是人们普遍接受的是, 这个术语是1952 年法国人口学家、 经济历史学家阿尔弗来德·索维创造的。 (Brian Clive Smith:Understanding Third World Politics, P19,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6.)他在《三个世界,一个星球》的文章中写到:“我们常说有两个对抗的世界(自由世界与共产主义世界),常说它们可能发生战争或能够相互依存等等,却常常忘记还有一个第三世界。这两个世界感兴趣的是如何征服第三世界,至少是如何把它们拉到自己一边。”(转引自刘金质、梁守德、杨淮生主编:《国际政治大词典》,5页,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索维创造第三世界这个术语,是受到法国大革命时期第三等级术语的启发而萌生的。他认为,20世纪50年代初的国际形势与18世纪末的法国有一个明显类似的现象,这就是第三世界像第三等级一样遭到了忽视、剥削和鄙视。他为第三世界鸣不平,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获得独立的新国家鸣不平。由于这个术语反映了战后国际社会的实情,所以,1955年亚非会议以后,第三世界这个术语逐渐被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所接受。联合国也在1955年正式使用第三世界的术语,并认为它是指经济不发达地区。1964年,联合国第一届贸易发展会议,首次使用发展中国家的术语来指代这个国家群体。
20世纪70年代,第三世界这个术语被广泛使用。1973年9月, 在阿尔及尔召开的有75个第三世界国家参加的第四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正式把第三世界的术语写进会议的纲领性文件《政治宣言》中。《政治宣言》是这样提到第三世界的:“会议强调指出不结盟国家必须采取更加坚决的行动,以便把以第三世界为战场的冲突找到一种紧急解决办法,在那里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实力政策和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合法愿望是不可调和的。”(《不结盟运动主要文件集》,114页,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
1974年2月,毛泽东主席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 提出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他指出:“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都是第三世界”。(《毛泽东外交文选》, 600、601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同年, 邓小平同志在联大特别会议上作了关于“三个世界”的发言,他说,“现在的世界实际上存在着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个世界。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于这两者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邓小平在联大六届特别会议上的发言》,载《人民日报》,1974—04—11。)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和邓小平基本上是把“第三世界”与“发展中国家”等同使用的。
尽管西方学术界有关“三个世界”的划分和毛泽东的划分不完全相同,在如何界定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上存在分歧,但在第三世界的划分上是一致的。而且,双方都把“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这两个术语等同使用。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这两个术语都被世界各国、各种国际组织、国际会议、报刊媒介以及广大民众广泛使用。但是,使用第三世界的频率高于使用发展中国家的频率。
冷战结束后,第三世界术语的使用频率明显下降。其原因就在于:
第一,随着发展观的发展变化,发展问题已不仅仅是个经济发展的问题,而是一个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综合发展的问题。发展概念内涵的扩大,使发展中国家这个术语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术语。当前,使用发展中国家这个术语,比使用第三世界术语更能反映这类国家的实际情况。
第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一方面,政治经济彼此交融的现象更加突出,第三世界浓厚的政治概念色彩和发展中国家浓厚的经济概念色彩正在消失;另一方面,各国在进行对外活动时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因素,经济发展已成为这些国家在国际社会进行各种活动优先考虑的问题。由于经济和发展问题密切相关,使用发展中国家这个术语就明显地多于使用第三世界这个术语。
第三,由于东欧的剧变,苏联的解体,毛泽东所讲的属于第一世界的苏联已经一分为十五,其中大多数国家在经济和政治发展水平上属于第三世界,原属于第二世界的东欧国家,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程度也在发展中国家之列。其他的第一、第二世界都是西方国家,但因其与发达国家所指代的是同一类国家群体,因而,基本上用发达国家来指代这一群体。更重要的是,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把意识形态、安全和军控的重点由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转向第三世界国家,它们与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政治领域的矛盾日益突出。不仅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而且新殖民主义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还出现了新干涉主义。所有这些,矛头都是指向第三世界的。但由于称谓上的对应关系,使用发展中国家术语的频率明显升高。
二、继续使用第三世界称谓这个群体已没有实际意义
第三世界术语使用频率的减少,表明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人们正在选择更加贴切的术语来称谓这个国家群体。从现实和历史的发展趋势看,继续使用第三世界来称谓这个群体已没有实际意义。
第一,第三世界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中间地带”。
在两极格局中,第三世界作为独立于两极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和“中间地带”,为在两大集团对立中求生存谋发展,它们团结起来,向集团政治、大国主宰世界的国际政治旧秩序提出了挑战,使整个世界发生了有利于人类进步事业的深刻变化;它们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反对新老殖民主义,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维护世界和平;它们积极发展民族经济,以经济独立巩固政治独立,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美苏两霸,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随着苏东剧变,华约解散,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第三世界已不具有“中间地带”的战略地位,与之直接相对的是美、日、欧等发达国家。随着南北政治矛盾日益突出,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着被发达国家直接控制的危险。发达国家通过各种借口和手段,干涉其内部事务,侵犯其独立和主权。在这种情势下,再用第三世界称谓这个群体已无实际意义。
第二,随着两极格局的终结,第三世界术语已经不再具有凝聚这个群体的魅力。
在两大集团对立的旧格局中,第三世界国家不愿参加某个集团,不愿受某个大国的控制。它们聚集在第三世界的旗帜下,奉行和平、中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60年代诞生的“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以及它们在冷战时期的斗争,就是第三世界旗帜凝聚力的具体表现。
两极格局终结后,第三世界所面临的来自东西方的军事压力得到了相对缓解,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各国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尽相同,因此,第三世界这个术语已不再具有凝聚这类群体的魅力。因此,使用这个术语已失去了实际意义。
第三,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第三世界整体作用的减弱和力量的分散,使第三世界术语失去了特殊作用和意义。
第三世界是一个内部结构相当松散的群体。它不像第一、第二世界(为分析方便起见,这里采用了西方三个世界的划分方法)那样,有使其成为严密整体的军事机构,如北约和华约;没有密切联系集团内部成员的经济体系,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更没有维系集团内部成员政治关系的制度和意识形态,如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和西方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尽管第三世界也有像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这样的全球性组织,但与第一、第二世界的组织相比,它们相当松散。第三世界因其整体性,曾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因其松散性,这种作用常常受到限制,使它整体上很难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极力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松散性随时都有可能导致这个整体的分化。
两极终结后,第三世界松散性又有发展。原因在于:(1 )在两极格局中被掩盖的发展中国家间的领土、民族、宗教矛盾凸现出来,同时,西方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推行民主化、多党制和私有化,诱发了新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影响了第三世界国家在政治上的团结。(2 )在新格局的重构过程中,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为寻求成为未来国际政治格局中的一极力量,正在调整它们与西方大国,以及与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这些调整更多地注重它们自身的利益,而并非第三世界整体的利益。(3)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出现了五个不同的发展层次。不同的发展层次意味着它们在发展经济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同,当前所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各异,再加上各国千差万别的国情,它们难以在发展问题上采取共同的行动和举措。尽管多年来,发展中国家在进行南南合作过程中,建立了一些区域集团组织,但这些区域集团的一体化程度不一,难以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步调一致。因此其整体合作受到制约,在南北对话中,难以用一个声音说话。(4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国际竞争加剧,第三世界国家间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竞争进一步加强。尽管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但它们毕竟有着不同的国家利益。特别是对于经济互补性较差,出口产品相同的发展中国家,其竞争更加激烈。此外,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同样起着分散发展中国家整体力量的作用。
上述原因只说明第三世界术语已不再适用称谓这类国家群体,并不表明这类群体不存在,或已经消失。这类群体的客观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首先,这类国家的数目继续扩大。一些前苏东国家加入第三世界后,使第三世界国家的数目达到160个。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群体, 是不能无视它的存在的。
第二,这类国家的共同特征并没有改变。从历史角度讲,它们有被殖民主义剥削压迫的共同历史遭遇,有战后仍受新老殖民主义剥削的经历。从现实角度讲,它们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不高,经济发展水平低,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并存的多种经济成分,弱小的民族资本和严重的对外依附等问题,严重地阻碍着其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三,这类国家所面临的共同任务并没有完成。其共同任务主要有二:一是反帝、反殖、反封、反霸,维护世界和平;二是发展民族经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冷战时期,这两大任务既是第三世界团结合作的基础,又是第三世界联合斗争的目标。冷战后,完成两大任务,更加紧迫和复杂。
第四,联合国的面貌仍需继续改变,它仍是改变联合国面貌的主力军。多年来,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国的面貌大为改观,已成为一个伸张正义、反对强权、维护公理的不可替代的国际组织。然而,联合国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还不能完全反映这类国家的意愿。因此,它们仍需继续努力,使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更多地反映它们的意愿、维护它们的利益。
从当今世界的实际情况看,这类群体的客观存在不容置疑。从今后世界的发展看,它们必须继续加强联合与合作,以完成它们面临的共同任务。目前的问题是,应该为这类群体选择一个更加合适的称谓。
三、用发展中国家称谓这类群体符合时代主题和历史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有两个突出的特征:一是和平与发展的两大时代主题;二是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多极化的两大发展趋势。
从和平来讲,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相互依存的加深,世界处于相对和平时期,但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并未放弃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殖民主义还在肆虐,新干涉主义气焰嚣张,世界和平依然没有保障。发达国家将意识形态和安全、军控的重点转向发展中国家后,不仅使南北关系中的政治矛盾日益突出,而且使世界和平受到威胁。更为复杂的是,发展中国家内部的民族冲突、宗教矛盾和领土边界纠纷,不仅使局部战争有增无减,地区和平难以保证,而且给发达国家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部事务提供了可乘之机,威胁着世界和平。
从发展来讲,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不得不进行深刻的调整和改革。对大多数国家来说,将从内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外向型的发展模式;从进口替代发展战略转变为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或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或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这些战略的有机结合;从以计划为主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经济体系;从与前宗主国的经济相分离转变为与以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相融合。这一切都是为了与世界经济接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同时,也为参与世界经济新规则的制定,获得与发达国家较平等的权利。然而,这一切都仅仅只是发展民族经济的一个新起点,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仍需相当长的时间。
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方面,发展中国家仍然任重而道远。自20世纪80年代南北对话由于美国的阻挠陷入僵局后,这么多年来几乎毫无进展。如今,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更使它不可一世。这种旧秩序不仅是美国今天保持一超地位的基础,而且是它今后维持领先地位的前提。事实上,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了80年代“失去的十年”的打击之后,已经采取了一些可行的发展途径——南南合作、集体自力更生,以及与发达国家进行跨区域的对话与合作。其最令人瞩目的成果是,在亚非拉的广大地区形成了几十个区域一体化组织。尽管这些组织的大多数还处于初级阶段,一体化的程度也不高,但它毕竟已成为与经济全球化并行不悖的发展趋势。同时,由于发达国家间竞争的加剧,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跨区域的对话与合作。然而,南南合作、集体自力更生,以及区域南北关系的发展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仍相距甚远。只要国际经济旧秩序存在,发展中国家就是旧秩序的受害者。只有改变旧秩序,才能使发展中国家获得经济和政治上的解放。
在国际政治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在独立、发展和国际地位方面前所未有的挑战。
独立,首先是国家主权的独立。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国家间的相互依赖,发展中国家主权受到牵制和制约的程度更甚;全球化改变了国家主权的行使范围和空间,发展中国家落后的科技水平难以捍卫“信息边疆”;经济全球化带来经济霸权的现实威胁,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经济一体化导致了经济主权行使权的让渡,发展中国家难以与发达国家在主权平等的基础上实现经济主权行使权的让渡和共享。
发展,经济全球化给发展带来了机遇。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世界资源的最优配置。这就为发展中国家后来居上,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经济地位提供了机遇。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利用有利的地域和资源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可能性;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国际分工的发展,产业的转移,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为发展中国家弥补本国资本、生产要素的缺口,利用后发优势,迅速实现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科学技术前所未有的发展,为发展中国家利用人类新科技成果提供了机会。然而,经济全球化并非一概地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披荆斩棘,又可能伤及自身。为了发展,必须对全球化作出积极反应。然而,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诸多问题。在内部,有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不合理的经济体制结构改革、落后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弱小民族资本发展壮大、单方面依附关系改变等问题;在外部,有国际经济旧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跨国公司不公平竞争、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干涉、经济殖民主义等问题。
国际地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能否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能否继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否成为国际政治中的重要力量。多极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整体国际地位有所削弱,而经济集团化和一体化的发展,却在加强亚非拉各区域集团的力量和国际地位。地区性南北关系正在呈现发展的趋势,而全球性南北关系正在削弱。面对两大发展趋势,这个群体将发生分化。抓住机遇者将进入发达国家之列,或成为将来多极国际政治格局中的一极;丧失机遇者,则会更落后,更加边缘化;介于二者之间的,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处在中心和边缘之间,成为未来的发展中国家。
面对当今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多极化的两大发展趋势,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大小,对各国政治和外交战略影响极大,同时也决定这类国家群体在本世纪世界经济和政治中的地位。在格局重构时期,发展问题对这类群体能否在未来国际政治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或使某些国家成为将来多极格局中的一极,至关重要。而和平与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经济的不断增长将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无论是时代的两大主题,还是历史的两大发展趋势,对发展中的国家群体来讲,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前所未有的最紧迫、最现实、最艰巨、最复杂的头等重大的问题。因而,用发展中国家称谓这个群体,既符合时代的主题,也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而且,事实上,人们已经选择了发展中国家这个术语来称谓发展中的国家群体。
标签:发展中国家论文; 经济全球化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政治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