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编辑起源于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与邵益文同志商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印刷术论文,同志论文,编辑论文,邵益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53(2009)03-0025-04
近日读到邵益文同志所著的《30年编辑学研究综述》① 一文。作者对30年来编辑学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从中不仅可感受到作者那种纵横捭阖、探赜索隐的深厚学术功底,以及历史资料透露出来的厚重和作者的深沉思考,也可窥见30年来出版人对出版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对建设编辑学的不懈努力。读罢感觉受益匪浅。但对其中编辑起源部分不敢苟同。为了让编辑学的研究走得更远、更加坚实,笔者不揣浅陋,冒昧求教于方家,也欢迎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1 编辑起源于春秋真的合乎历史逻辑吗?
邵益文同志在文中说:“以孔子时期为编辑活动的起源,应该说是比较合理的,也是合乎历史逻辑的。”②果真如此吗?
众所周知,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并六国,前后五百多年,王室日衰,诸侯争霸,七国称雄,史谓东周,又称春秋战国时期。“乱世则学校不修”。然而官学的衰落不等于教育发展的中断,以孔子为代表,包括孟子、荀子、墨子等在内的一批杰出教育家,忧“礼崩乐坏”,怀“治国治民方案”,遂办私学,以践行其主张。因此,私学蓬勃兴起,“学在官府”演变为“学在四夷”。办学校少不了教材。于是,孔子删《诗书》,定《礼》《乐》,演《周易》,作《春秋》以供教学之用。儒家的经典传说都出自他手③。而这又怎能说是无可辩驳的编辑活动呢?如果这也是编辑活动,那么,毫无疑义,广大教师也是编辑了,因为很多教师都参加了教材的撰写。例如,由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和十二省小学语文教材编委会共同编写的四年级上册《语文》④,主编王均、杨曙望,副主编赵班胜、卜兆凤,除此之外,编写人员还有高全军、严硕、郑建华和胡蝶妹。但他们是这本书的编辑吗?显然不是。他们的活动是编辑活动吗?也不是。他们是教材里作品的作者吗?也不是。他们只是教材的汇编者。但他们跟孔子一样,也在整理、传播、弘扬中华文化,为培养下一代尽心尽力。又如大家所熟知的、由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⑤ 的主编是王立名,编著者有陈浩元、丁光生、范捷飞等人。他们是这本书的编辑吗?不是。责任编辑是冯江东、傅锡占和于延斌三人。而这正是我们感兴趣的。我们探讨编辑的起源,自然探讨的是类似于像冯江东、傅锡占、于延斌这样的编辑的起源,而不是像王均、王立名这样的“著作主编”的起源。而孔子却类似于王均、王立名这样的“著作主编”而不是冯江东、傅锡占、王延斌这样的编辑。圣博纳文图拉(SaintBonaventura)描绘了印刷术发明前的作家做书的四种情况:
有一种人抄写别人的作品,依样画葫芦,不作任何添加和改变,这种人仅仅被称作“抄写员”。……另一种人抄写别人的作品,添加一些别人的意见,他被称作“汇编者”。……另一种人既抄写别人的作品,也写自己的,但以别人的作品为主,添加一些自己的解释,他则被称作“评注者”。……还有一种人既写自己的作品,也写别人的,但以自己的作品为主,加别人的是为了证实自己的看法;这种人,应该被称为“作家”⑥。
比照一下就可发现,墨子“述而又作”当属“评注者”,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其“定”“删”“改”活动仍未摆脱著作范畴,不是起到类似期刊主编、出版社总编那样的“出版主编”的作用,属“汇编者”,仍是非编辑范畴。这表明“编辑起源春秋说”不能被证实。
2 “三条”能成为确定编辑起源的标准吗?
对编辑活动的起源,作者还进一步作了理论阐述,提出了判断编辑起源的三条标准:① 必须要拥有“收集整理材料”这种起码的编辑实践;②进行编辑活动时应有一定的目的和主张;③以上两项必须有史书的明确记载。
彼得·卡尔佛特说:“一个定义,这并非是一个枯燥的智力练习,而是严肃思考问题的真正基础。定义是取得任何进一步认识的基础,而要使定义有用,我们必须限其含义”。因此,对第一条,我们要追问的是,“收集整理材料”是编辑活动独有的吗?创作活动需要“收集整理材料”,那么创作活动是否也是编辑活动呢?作者独著的《30年编辑学研究综述》也需要“收集整理材料”,然而这种“收集整理材料”能属编辑活动吗?同样,写总结、做统计、出黑板报,哪一样不需要“收集整理材料”?然而能说它们是编辑活动吗?如果这些都是,这意味着包括文艺创作等著作活动在内的各种各类的学术文化活动及其从业者的活动都属编辑活动。以这样的观点能清楚阐述编辑的起源、编辑的本质及属性吗?以这样的观点建立起来的编辑学有解释力吗?它的前途又在哪里?
对第二条,我们要追问的是,这是一个真命题吗?有没有目的的编辑活动吗?马克思说:
“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⑦
又说:
“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⑧
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引用马克思的话,是因为马克思的话清楚表明,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如果能见于史书,那一定是很有成绩的。可见,有一定的目的、主张是进行编辑活动的题中之意。因此第二条是一个无用的标准。
对第三条,我们要追问的是,这是探讨编辑的起源还是编辑家的起源?当一个命题的前提条件有误时,那么这个命题还正确吗?即便如此,按照作者的说法,得到的结论应该是编辑起源于殷商时期。因为,商朝的学校不仅有古籍记载,而且有丰富的地下发掘文物作为实证。据《礼记·王制》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注云:“右学,大学,在西郊;左学,小学,在国中王宫之东。”又注:“殷曰学,学者,觉也,觉民者,所以反其质,故曰学。”)殷墟考古发现了大批甲骨文“卜辞”,其中有许多资料证明商朝已有较完备的学校教育。甲骨文中有笔字,像手持笔形;有册字,像一长一短的竹木简扎在一起。证明商朝已有较成熟的文字和较便利的书写工具,周人也说:“唯殷先人,有册有典。”(尚书·多士)所以这个时期应有较为成熟的编辑活动,编辑应起源于殷商时期。当然,这种观点是不对的,笔者已有批判⑨。这里就不再多述了。
综上所述,编辑应该还有更深刻的内涵,这“三条”是不能成为判断编辑起源的标准的。
3 编辑起源于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
以上研究表明,编辑起源的“春秋说”解释力十分苍白,带来的问题远比解决的问题要多,同时还存在巨大的“安全漏洞”,因此系统的安全升级十分需要。探讨编辑的起源,方法论非常重要。我们认为,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不仅是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人和人类社会起源问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且其提供的分析框架对科学探讨编辑的起源具有方法论意义。我们认为,编辑起源于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理由如下。
首先,诚如作者所说:“编辑活动既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又是一种历史现象。”这说明,在编辑产生前,作者和编辑直接发生关系,不需要中介人。毫无疑义,编辑之所以产生,文化交流、传播一定要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就是一次这样的“革命性变化”。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传播媒介传播技术的发展史,历史上每一次传播技术和传播媒介的革新与突破,都会引起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巨大变化,给人类的社会活动带来影响,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⑩。尽管印刷术在今天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传播史上的一次里程碑,但印刷术的巨大历史意义和作用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肯定和揭示。奇怪的是,出版界对此也有意无意地加以忽视,这是耐人寻味的。“印刷机是让人类卷入争夺优先权和竞争国家占有权的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西方文明史上的知识生活的状态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它的影响迟早会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部门中被感受到”(11)。马克思幽默地借用了希腊画家阿佩莱斯的话来表达这种进步所产生的巨大作用:“‘鞋匠,管你自己的事吧!’——手工业智慧的这一‘顶峰’,在钟表匠瓦特发明蒸汽机,理发师阿克莱发明经纬织机,宝石工人富尔顿发明轮船以来,已成为一种可怕的愚蠢了。”(12) 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这时的作者要做的不再是手抄这种“可怕的愚蠢”了,而是把书稿交付印刷厂,但由于印刷本的错误不像手抄本那样容易被修改,因此,保证印刷之前的书稿质量极为重要。这样一个集印刷、发行,又能对书稿质量把关的部门——出版业便产生了,编辑自然就产生了。从这可以看出,编辑的产生是印刷书使用的内在要求。
其次,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作者。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抄写文化既无视知识产权,也忽视知识个性,因此很难产生真正的作家。然而印刷术发明之后,作者惊喜地发现,出版,意味着他的作品得到鉴定和“公证”,那一刻,他的作品被凝固,谁也无法掠走它。他不仅可以名利双收,而且还可以流芳百世。因而出版社是他的舞台,编辑是他的天然盟友。我们之所以不认为孔子是编辑家,是因为他既不能保护作者的著作权,也不能保护自己的版权,作品被改写的命运同样随时都可能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孔子的地位的降低,恰恰相反,他编纂整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属著作范畴,其历史地位当更高。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编辑是毫无意义的,编辑的发生,就意味着知识是谁生产的就得到了确定。
第三,印刷术同样地也改变了读者。在印刷出版“创造”作家的同时,它对读者也创造出对书崇拜的态度(13)。“印刷的书,比其他任何设备都更能把人从此时此地的控制中解放出来……印刷品使事件变得比它本身更有影响……印刷形式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其余的世界往往变得更虚无缥缈”(14)。因为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人们更喜欢交谈或去茶社听书。但自从有了编辑,有了经过编辑、印刷的书籍之后,一种新的风尚开始了,读者相信书本,喜欢阅读。读者看到他想要的书时,想到的已不是去听书或请“经生”手抄,而是去书店购买,这不仅是因为耗时短,成本低,书本质量高,更是因为他认为他买到了原著,而手抄本由于可任意删改添加而难以使他认为买到了真正的原著。
第四,更为重要的是,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为知识创新建立了权威的传播和储存机制。
在手抄本年代,人人可以写作,作品也可以自由传播,这就像今天我们写书信和发手机短信,但这些作品良莠不一,鱼龙混杂,读者要找到一本好书并不容易。然而,印刷术出现以后,情况却大大不同了。由于编辑可以拒绝那些“冗余的、无趣的、不重要的、有害的”稿件,而选择那些“激荡思想、促进交流、闪烁新知、让人茅塞顿开”的作品,同时通过删除、修剪、装饰等手段来改进稿件质量,因此,编辑出版传播是高效率、高质量的,是一种权威表达。正如张积玉同志所说:“高效率、高质量的编辑活动主要体现在将那些具有真正文化价值的精神文化产品,经过策划、审理,迅速输入社会文化传播体系,使其成为人类共有的思想文化成果。”(15) 而这样建立起来的文献系统不再是“杂草丛生、废物堆集”的地方,从而真正富有文献意义。因此,文化发展也要求建立权威的传播和储存机制,而这离不开编辑。
当有人在赛博空间里大喊“编辑死了的时候”,我们却在热情地探讨编辑的起源,这也许就是事物的悖反吧。当前,我国的出版业正处于一个极为深刻的转型与变革的时代,一个几乎一切出版观念和出版活动都在面临挑战和发生变革的时代。这种变革不是零敲碎打的,而是整体的;不是表面形式的,而是根本的。因而,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对出版业的最基本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编辑的起源问题就是这样的基本问题之一。因为只有知道它“从哪里来”,才可能知道它“到哪里去”,我们才不至于走错路。同时编辑起源的正确结论也是建立编辑学的基石。但这些问题往往因为被看成早已解决的不成问题的问题而被忽视,然而,出版业改革需要的恰恰是对这些基本问题的思考。这种思考是改革的基础,也是建立编辑学的基础。
(收稿日期:2009-03-06)
注释
①② 邵益文.30年编辑学研究综述[J].编辑之友,2008(6):95-103
③ 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1
④ 语文:四年级上册[M].北京:语文出版社出版,2006:164
⑤ 王立名.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M].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⑥ Eisenstein,Elizabeth.The Printing Press Asan Agent:of Change[M].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119-122
⑦(12)马克思.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C]//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2,535
⑧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C]//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47
⑨(13) 苏良亿.编辑起源探新[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27-130
⑩杨芳芳.浅论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J].理论月刊,2006(6):84-86
(11) Gilmore,Myron.The World of Humanism[M].New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1976:186
(14) Mumford,Lewis.Technics and Civilization[M].New York:Harcourt,Brace & World,1934:136
(15) 张积玉.编辑学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