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尺度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地理论文

中学地理尺度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地理论文

中学地理尺度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尺度论文,地理论文,思想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尺度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地理学作为研究地点、地方、区域……全球尺度的特征和尺度间关系的科学,尺度思想(空间尺度、时间尺度、时空尺度)就成为地理学思想的要义之一。[1]《重新发现地理学》中也谈到,地理学的视角之一是通过地方、空间和尺度的透镜来观察世界。可见,地理尺度思想是透过尺度的透镜观察和理解地理事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观念。一般来说,地理尺度思想包括尺度划分、尺度匹配、尺度关联、尺度效应、尺度选择和尺度转换等内容。在地理尺度思想引领下的地理教学,对于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发展地理学科能力、获取地理方法、培养情感和形成观念等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就目前状况而言,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并不特别重视地理尺度思想,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也往往忽略渗透地理尺度思想。因此,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尺度思想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且势在必行。

      当前,随着地理教育界对地理学科教育价值、地理教育研究“真问题”的明晰,突出学科特色的地理教育研究呈逐渐升温之势,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尺度思想研究也逐步开展起来。本文试图将2004年至2013年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尺度思想研究的现状作一梳理,总结其成果,反思其问题,展望其未来。这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尺度思想研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使地理教师在地理尺度思想的引领下,科学、高效地驾驭中学地理教学,并形成正确的地理教学思维方式。

      一、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尺度思想研究的主要成果

      1.地理空间尺度思想的内容梳理

      地理空间尺度思想的内容划分,见仁见智。袁孝亭在全国高师地理课程与教学论2010年学术研讨会上指出:“地理空间尺度思想可从两方面加以理解和阐释:一是地理空间尺度有大有小,并有一定的等级,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要对尺度大小进行选择;二是大小尺度间相互依存,深入了解地理过程和现象要在大小空间尺度之间作相互转换。”周美娟将地理空间尺度思想分为具体空间大小思想、抽象空间大小思想、不同尺度空间转变思想、同尺度空间转变思想、单一空间多视角思想和单一空间内地理变化思想。张立峰认为,地理空间尺度视角的内涵主要包括空间尺度划分与尺度间依赖,具体包含划分区域是认识地理环境复杂性的一种视角和方法、划分成等级不同大小不等的区域、尺度的恰当选择、不同尺度之间的依赖性、时空尺度依赖等内容。[2]尽管这3种观点的分类结果不一,但都关注到空间尺度的划分和空间尺度的变换等方面。地理尺度不仅包括空间尺度,还包括时间尺度等,因此需要梳理同时兼顾地理时空尺度的地理尺度思想的“谱系”。

      2.地理尺度思想的教育价值研究

      地理教育工作者对地理尺度思想的教育价值的认识,影响着其对地理尺度思想的重视程度。徐国民认为,地理教学中关注尺度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用科学的视角认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还利于找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正确方法。[3]袁孝亭系统归纳了空间大小在发展学生地理空间思维方面所具有的教学价值。李晓红认为,通过对地理空间尺度大小的把握可以起到辅助地理空间定位的作用。除了空间尺度大小的划分外,地理空间尺度还包含其他方面内容。徐志梅进而提出,通过地理空间尺度教学有助于组织地理空间信息、描述空间特征、实现从现实空间到地图空间的转化、进行差异性度量、发展空间思维、建构地理探究方法等。张爱娣认为,通过区域空间尺度的变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能力。总之,学者们充分肯定了地理尺度思想的教育价值,尤其是突出研讨了地理空间尺度思想在培养学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地理特征分析能力、提出地理问题能力和整理地理信息能力等方面的价值。

      3.地理课程中的地理尺度思想研究

      地理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为地理课程标准和地理教科书。研究者分别围绕这两个方面,对地理课程中的地理尺度思想展开了研究。其一,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尺度思想的关注研究。在世界地理“认识区域”部分,课程标准明确按大洲、地区和国家3种空间尺度分列“标准”,且地理要素是基于不同尺度的区域来呈现。在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注意选择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并引导学生认识对区域地理研究的重点和视角随空间尺度不同而不同。王小禹立足国际视野,认为不同国家地理课程中区域地理有不同的空间尺度,最常见的空间展开顺序为从地方到全球。可见,地理课程标准中区域地理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都非常关注地理尺度思想。其二,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尺度思想研究。研究者肯定了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比较注重渗透地理尺度思想这一点。韦志榕指出,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特别关注分析问题的时空尺度,力求增强科学性。王向东认为,高中地理教科书在区域选择上考虑了不同尺度区域的有机结合,相比而言,人教版教科书更加强调对不同尺度区域的认识。还有研究者开展了比较研究。例如,杨克非认为,中国的图册与地理教科书在图像区域尺度方面的差异显著,英国的差异程度比中国更大。张怡晨通过比较内地和香港高中地理教科书,提出今后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应当善于运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审视地理现象和过程,且用易于理解的方式将这种尺度性表达出来;陈红通过介绍尺度思想在英国教科书Earthworks中的体现,对我国地理教科书中如何渗透尺度思想提出两条建议,包括关注不同尺度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精心设计学生活动。[4]由此看来,学者既肯定了地理教科书中渗透着地理尺度思想,又对其提出了编写建议。

      4.地理尺度思想的教学理论研究

      (1)地理尺度思想对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研究。地理尺度思想对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地理尺度思想教学指明了具体的方向和思路。我们根据此指向性要求,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可提出地理尺度思想的教学目标。其一,作为地理学的重要概念,让学生理解和运用尺度概念便成为地理教学的任务。张素娟指出,尺度是中学地理的基本概念,高中地理中“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人口与城市”等单元都包含尺度这一学科基本概念。其二,把握地理空间尺度的划分对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袁孝亭从微观着手提出了地理空间大小教学应达成的三方面教学目标。[5]尺度概念和地理尺度的划分都是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尺度思想研究的基础部分,今后需要全面探讨地理尺度思想对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

      (2)基于地理尺度思想的专题内容教学研究。对于很多地理教学内容,在教学时特别需要关注地理尺度思想。其一,关于地理空间格局教学。由于空间格局对尺度具有依赖性,抛开尺度去谈空间格局是无意义的。因而,地理空间格局教学需注意尺度。徐志梅、袁孝亭指出,地理空间格局具有层次性,学生在观察和描述地理空间格局时要注意尺度的大小,辨识不同尺度下地理事象的空间格局,认识不同尺度空间格局的镶嵌关系。其二,关于区域地理教学。张素娟认为,中学地理教学要通过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研究,建立区域差异的观念,学会概括区域特征,分析和认识区域联系;注意不同尺度下地理问题和地理规律的差异和联系。高菲认为,区域地理教学可运用空间尺度变换进行地理演绎,将不熟悉的小尺度的地点转换到大尺度背景中,在大尺度上运用演绎法讨论其地理规律等。可见,区域地理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在不同空间尺度下认识区域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和解决区域地理问题。其三,关于人文地理教学。何妮妮指出,应从不同尺度观察人文地理现象,同一事物的不同尺度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结构。[6]认识人文地理的过程、特点和规律,要分清是在什么尺度下看问题,才能真正认识问题的本质所在。在区位内容教学时,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尺度观。蒋程程、熊晓东认为,考虑空间尺度下的区位分析才更加科学客观,因为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下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党为民更具体地指出,空间尺度不同,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不同;大尺度空间的主导因素约束小尺度空间的发展,而小尺度空间往往成为促其发展的、特别的主导性因素。[7]由上可知,培养学生尺度观念在区位教学中非常重要。

      (3)地理尺度思想的培养策略研究。地理尺度思想的培养策略是开展地理尺度思想教学的方案、方式。袁孝亭结合案例提出了地理空间大小的教学策略——设计引导性问题或认识任务。徐志梅认为,地理空间尺度教学策略的着眼点在于:学习分析不同空间尺度的方法,研究各种尺度间的关系,认识不同空间尺度的功能效应。[8]由于地理教学内容在空间尺度上的广阔性和时间尺度上的漫长性,会给学生带来学习困难,因此有必要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韩金荣指出,运用Google Earth变换空间尺度大小,能够更细致地观察地理空间分布的形状、大小和范围。此外,还有学者探讨了卫星遥感图像、WWT(World Wide Telescope)软件、多维模拟动画等辅助地理尺度思想的教学。综合如上观点,学者们立足任务驱动、认知路径和信息技术等,提出了地理尺度思想的培养策略,为我们今后探索、总结地理尺度思想的培养策略及其研究提供了思路。

      5.地理尺度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有些地理教师设计或实施了地理尺度思想的教学。首先,关于侧重时间尺度的教学。李卫红在“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节教学设计中,通过“各种尺度上的气候是如何变化的”等问题的引领,让学生阅读教材后将文字内容转化成表格形式,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其次,关于侧重空间尺度的教学。张胜前、李家清介绍了美国的地理教学设计案例“美国人口透视”,这节课关注了不同尺度上美国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并让学生制作不同尺度上的美国人口密度图。李春艳以“日本的地理环境特征”为例阐明了“尺度不同,区域分析的切入点就不同”的教学认识,又以“台湾”一节教学为例说明了“小尺度区域要放在大尺度区域中进行分析”的道理。可见,在区域地理教学时,变换空间尺度来认识同一个区域,更能深刻、全面地认识这一区域特征。最后,关于兼顾时空尺度的教学。陈玉以“全球气候变化”一节和尼罗河谷地生产棉花的区位内容教学为例,总结出在地理时空尺度教学时,从不同的时空尺度去分析地理问题所得出的结论不同,也只有从不同的尺度分析问题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

      二、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尺度思想研究的不足之处

      由于我国开展中学地理教学地理尺度思想研究的时间并不长,加之学界对地理尺度思想关注不够,使得相关研究进展缓慢。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地理尺度思想“谱系”的梳理尚不充分

      至今,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地理空间尺度思想的“谱系”进行了初步梳理,但仅梳理了地理空间尺度思想的基本内容,并没有很好地观照时间尺度等内容。虽然地理学视角的持久视野在空间尺度,但地理学依然对时间尺度很关注,且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地理学家在对地理事件和地理过程研究中,不仅涉及其空间特征,还涉及形成这些特征的时间概念。空间与时间相伴而发生,地理尺度不仅包括空间侧面,还包括其时间侧面以及两者所叠加的时空侧面。倘若只梳理地理空间尺度思想内容,而不顾及地理时间尺度等内容,那么学生对地理时空尺度的匹配内容将不予理睬,对尺度选择、尺度关联、尺度效应等内容的认识也有失偏颇,进而对地理尺度思想的理解和运用亦不完整。

      2.对地理尺度思想的教育价值认识仍不足

      地理教师的地理尺度思想素养包括地理教师对地理尺度思想的认识、对地理尺度思想知识的掌握、开展地理尺度思想教学的能力等方面。然而,地理教师的地理尺度思想素养并不高。其中,地理教师对地理尺度思想的教育价值的认识很有限。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时,往往不能充分利用地理尺度帮助学生评价地理位置、分析区位因素、了解地理过程、认识区域特征、理解地理规律等。部分地理教育工作者对地理尺度思想及其教育价值认识不足的原因,除了对地理尺度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外,也可能是未特别注意地理课程标准和地理教科书中对地理尺度思想的关注。

      3.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尺度思想研究缺乏

      地理教科书作为教师开展地理教学、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材料和重要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尺度思想内容。然而,研究者很少涉足地理尺度思想在地理教科书中的体现状况研究。地理教科书中地理尺度思想内容的编写状况,以及地理教师对地理教科书中地理尺度思想的显性和隐性内容的把握情况,直接影响着地理教师能否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尺度思想。

      4.地理尺度思想的教学研究力度有待加强

      虽然有些研究者开展了地理尺度思想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但成果远谈不上丰富。概括已有相关研究发现,地理尺度思想对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并未全面总结,地理尺度思想的培养策略探讨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地理尺度思想的教学实践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制约这些研究走向深入的重要因素,是地理尺度思想“谱系”梳理的基础性工作尚未完成。

      5.研究方法上多理论思辨而缺乏实证研究

      综观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尺度思想研究成果,其所运用的教育研究方法中,理论思辨者居多,实证研究者较少。张立峰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分析了地理空间尺度视角的具体内容分别对中学地理教师的适用性。这是已有相关研究中鲜见的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的成果。实证研究方法运用较少的现象,与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尺度思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直接关联。在研究的起始阶段,采用文献法、经验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开展相关研究,是可以理解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当研究走向深入时,就必须考虑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用数据解释现象和说明问题。

      三、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尺度思想研究的应然走向

      在不断求索、努力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地理教育理论体系的今天,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尺度思想研究的未来走向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全面梳理地理尺度思想的基本内容

      全面而科学地梳理地理尺度思想的基本内容,是开展地理尺度思想教学及其研究的基础。笔者建议,从3方面着手梳理中学地理尺度思想的基本内容:其一,扎实学习和研读国内外地理学基本理论中地理尺度研究的相关文献,初步提炼地理尺度思想内容。其二,扩大原有梳理对象(地理空间尺度)的范围,兼顾地理时间、空间尺度内容。其三,查寻、挖掘国内外地理课程标准和地理教科书中所蕴含的地理尺度思想内容,分析近年我国地理高考试题中地理尺度思想的考情,以把握好地理尺度思想内容的适切性,遴选出作为基础地理教育任务的地理尺度思想内容,确保所梳理的地理尺度思想为“中学”地理尺度思想。

      2.充分认识地理尺度思想的教育价值

      充分而深刻地认识地理尺度思想的教育价值,是开展地理尺度思想教学及其研究的前提。为了摆脱部分地理教育工作者对地理尺度思想的教育价值认识不足这一现状,今后的研究应当系统总结地理尺度思想在培养学生构建认知结构、发展地理学科能力、获取地理方法、培养情感和形成观念等方面的教育价值,并善于使用地理教科书中的实例或地理教学中的鲜活案例说明。

      3.加强教科书中的地理尺度思想研究

      全面而深入地挖掘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尺度思想内容,是开展地理尺度思想教学及其研究的载体。可采用多角度对地理教科书中地理尺度思想内容的编写状况展开研究,如改革开放以来人教版地理教科书中地理尺度思想内容的编写特点分析、4种版本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地理尺度思想内容的编写状况比较、台湾龙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地理尺度思想内容评介、国外地理教科书中地理尺度思想内容的编写特点及启示、地理教科书中地理尺度思想内容的编写策略研究等。

      4.继续深化地理尺度思想的教学研究

      为探寻地理尺度思想的教学之路,应当深化地理尺度思想的教学研究。目前研究的重点侧重于3个方面:其一,明确地理尺度思想对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引领地理教师顺利开展地理尺度思想的教学。其二,构建地理尺度思想的教学设计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包括地理尺度思想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等。其三,加强地理尺度思想的教学实践研究。在研讨地理尺度思想教学理论的同时,必须关注教学实践,将研究重点指向实践,以不断地检验和发展理论。

      5.注重教育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与互补

      当前地理教育研究的主要趋势之一,便是大力倡导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开展地理教育研究。唯有注重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才能推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尺度思想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例如,可采用测量法编制中学生地理尺度思想水平测验量表,调查中学生地理尺度思想水平状况,分析中学生地理尺度思想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地理尺度思想的培养策略。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地理教育界对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尺度思想研究逐渐重视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虽然专门开展此研究的成果还十分有限,但笔者相信,在今后的中学地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地理思想方法研究之树会越长越繁茂,地理尺度思想研究之枝亦会愈长愈健壮。

      原标题:中学地理空间尺度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标签:;  ;  ;  ;  ;  

中学地理尺度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