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家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00)
摘要:文章主要以时间为主线和理论归纳的方式,对企业战略思维、规划模式以及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梳理。并着重对企业战略规划方法的应用展开了研究分析,最后对后期该领域的研究趋势进行简单的展望。
关键词:企业战略思维;规划模式、方法;展望
一、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一直处于高速上涨阶段,进而推动了我国综合实力的上升。中国已然成为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内的多数企业早就有了较高的核心竞争力,但在实际运行中依然存在着额外价值低、核心技术滞后等方面的问题,进而导致了“中国制造到底可以走多久?”的困境。在目前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提高企业创新水平早已是国内科技发展的战略中心和调节经济构架、转换经济提升方式的重要环节。确定好企业的战略部署是提高企业创新水平,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看,战略部署是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目标的,并把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思路应用于企业的运行过程中。
二、企业战略思维分类
企业战略思维随着企业战略理论的持续发展,大体上可划分为下列三种战略思维模式:
(一)、“环境”战略思维模式。
该模式是诞生于新古典经济学市场的竞争环境中,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占有主要位置。其思想理念是企业在确定发展战略时,需要思考以下两个层面的因素:一是企业自身的优缺点。其是企业是否可以顺利实行战略的内在前提。二是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它确定了行业的竞争背景和企业的发展趋势。在SCP范式的基础上,以迈克尔・波特为典型的“环境学派”,几乎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归功于企业的市场优势。”迈克尔认为利用对隐形竞争对象、代替品的影响、行业内的竞争以及经销商和客户之间的讲价水平等方面的研究,来辨别、评估和选取符合行业特性的战略模式,进而确定节约成本、任务集中的战略思维。
(二)、“资源能力”战略思维模式。
该模式诞生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其学派中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为鲁梅尔特、沃勒菲尔特以及巴尼等,这些代表人物认为“环境”的战略思维模式是体系化的行业背景。这种模式下会让企业走入利润高,但与自身优势无关的行业中,在这当中开展众多不相关的多样化经营最终造成战略规划的失败。针对这种状况,“资源能力”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应当从企业内寻找自身的行业优势”。“资源能力”战略思维模式在思考企业战略问题时,应当从企业的内部资源入手,企业的根本性质就是资源和能力的综合体。一方面,企业应以企业内的资源与能力为起点,来寻找自身的产业竞争优势,并利用资源和能力的不断累积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还应从自身的资源与能力现实情况为落脚点,来确定企业的运营区域、工作范畴及发展方向。
(三)、“集成”战略思维模式。
这种模式起源于上个世纪末期,“资源能力”战略思维模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逐渐显露出很多的问题。一是科技的不断提高使得企业资源越发容易被效仿。二是企业资源不具备流动性,很难构建高效的价值估算体制。三是根据“资源能力”战略思维模式进行相应的战略制定缺少对市场需要、竞争环境的动态认知,不能得到有效地实行。对于这种情形,大多数企业在实行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战略规划的问题,并在企业的资源水平和竞争环境中构建一种持续优化的战略思维模式。
三、企业战略规划模式的理论基础
在理论的分析过程中,不也一样的战略思维模式存在着不同的战略规划模式,从总体的角度来看,企业战略规划模式主要以“环境”为起点、“资源能力”为起点和“整合环境、资源”为起点的三种战略规划模式。
以“环境”为起点的战略规划模式是以环境为基础,进而建立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以“环境”为起点的战略规划模式利用企业对市场环境、竞争环境及行业环境的研究评价,来发现“环境”当中所含有的发展机遇。在分析竞争环境及选择产业的基础之上对战略规划进行精准的定位,并对选择的行业,利用成本节约、差异性和集约化三种战略模式树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规划具体的战略实行计划。以“环境”为起点的战略规划模式,其考虑的内容主要是市场中的竞争,它以产业魅力来当作企业战略目标的取向,主要思考的是怎样击败竞争对象或怎样做的比对手好,但其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几乎不被考虑,这就极易造成企业的非理性扩大,进而产生决策性的错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以“资源能力”为起点的战略规划模式,其首要任务是对企业的资源与能力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来评价企业目前所具有的优点和缺陷。再充分使用所具有的优势来选取环境和产业,并确定了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相关的实行计划。同时,利用战略的实行来累积资源与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此可以看出,以“资源能力”为起点的战略规划模式几乎没有对环境要素的进行思考,这种规划中心是增加企业的资源累积和优势,但这种战略规划模式非常有可能因忽略环境的转变而进入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以“环境―资源整合”为起点的战略规划模式,是将“环境”与“资源能力”的战略规划模式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在综合分析企业内外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最后依据战略实行的成效进行相应的战略调节。这种战略规划模式可以很好地避免仅从环境或资源等方面入手的战略规划而带来的严重问题,非常符合企业的战略本质,因而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四、企业战略规划方法应用研究
随着研究内容、目标以及战略思维的不但转换,其战略规划的运用方法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上个世纪80年代前,战略规划多数以“环境”为起点,当中使用最多的方法为定性法,这种形式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市场,是从市场环境出发去了解和研究企业的战略举措与战略成效。但企业的战略规划应当关注选取正确的产业和比对手更加深刻地理解市场竞争力。
上个世纪80年代,企业的战略思维逐渐转向“资源能力”,经济学、博弈论等方法逐步被运用到企业的战略规划当中。
本世纪初,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崛起,具备“动态集成”特征的方案逐渐被应用于战略规划当中,比如体系、路线图等方法。彼得・圣吉在他的文章《第五项修炼》当中,就使用了体系结构的分析方法,从总体和局部的关系去分析问题,剖析企业体系的内部功能,总结企业内部资源与外界环境的联系,分析企业在开放背景下的适应程度。
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世界上大多数知名公司都具有自己特点的战略规划系统和战略规划方案。文章“艾默生的战略规划及启示”当中就详细了说明了艾默生企业规划系统的创新内容、创新组织和创新工具等内容。艾默生公司所规划的“三重创新”企业战略,使得企业在发展与效益、预期与学习、确立与实行、普及与特性等方面实现了统一,进而使得公司的效益可以长时间维持上升状态。
五、研究展望
企业战略的理论研究诞生于欧洲,企业战略理论会产生多样化的原因在于他们所关注的企业,其实际状况有着非常多的问题和挑战。我国企业的战略规划研究必须以“现实状况”为主导,不可以只停留在理论的应用和分析上。因此,在今后企业战略规划的理论研究过程中,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于企业战略规划与实行方面的研究
一方面,要解决过度关注“战略目标”的眼界限制,把企业的战略规划与实际的竞争环境相整合,总结出企业各阶段的战略需求、确定出战略目标的中心。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选用的规划方案及程序,同时掌握规划人员、监管人员和执行人员等工作的不同效用。
(二)、对于企业战略规划与企业业绩关系的研究
一方面,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种类以及不同的战略规划模式都会对企业的业绩带来不一样的影响,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能给战略规划与企业业绩间的联系提供可信的理论凭据和证明。另一方面,对战略规划对企业业绩的量化性研究,有助于优化企业战略规划方式和提高企业业绩。
(三)、对于企业战略规划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企业战略规划的研究过程中,早就具备了多种比较可行的方法,但每种方法都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以及适应的环境和条件,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必须综合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从而避免仅用一种研究方法所带来的漏洞。具备“时效”、“动态”、“综合”等特性的企业战略规划方法是往后理论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涂智苹,宋铁波.制度压力下企业战略反应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11).
[2]谢荷锋,刘姿,牟腊春.高管经验、权力与跨企业战略学习——基于知识转移视角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7(02).
[3]谢荷锋,牟腊春.高管流动与跨企业战略学习中的“马太效应”——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华东经济管理.2017(03).
[4]冯振山.以执行力为核心的管理[J].企业管理.2008(07).
论文作者:陈斌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企业论文; 战略规划论文; 战略论文; 模式论文; 资源论文; 环境论文; 能力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