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伦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伦理论文,文明建设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15)05~0016~(07) DOI:10.13852/J.CNKI.JSHNU.2015.05.002 生态环境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全局性的重大课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已经形成共识,然而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却需要深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广,是一项系统性的大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制度建设、政策调整的问题,还有更为基础性的工作,就是消费伦理观念的革命。没有消费伦理观念的革命,就没有生态文明建设。 一、消费伦理观念的变革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提出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是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为未来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敲响了警钟。尽管当时对这份报告有着不同的评价,但历史的进程已经充分证明了它的重大价值。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宣言,即“斯德哥尔摩宣言”。1992年,为纪念第一次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大会召开20周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宣言”的基础上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这一宣言明确提出:“为了实现持续发展,使所有的人都享有较高的生活素质,各国应当减少和消除不能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1](P30)中国政府领导人出席了里约热内卢会议,并签署了相关文件。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对生态文明建设地位的认识不断提高。党和政府确立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并提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①几十年的历史发展表明,人类社会已经形成了共识,即必须在生产和消费两方面做出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消费问题是环境问题的核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正在产生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并威胁着地球的承载能力,从本质上说这种影响是通过人们使用或耗费能源和原材料所产生的”。[2](P13)为了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进一步追问,如何认识当代世界生产和消费关系的新特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人类社会的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需求,消费通过动力机制和导向机制反作用于生产。消费的这种反作用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情况下有着重大差异。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生产的产品仅仅只能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需要的时候,消费的这种反作用是较弱的。当社会生产力进入到较高水平的时代,情况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0世纪初,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流水线驶下了第一辆汽车,它标志着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方式的一个里程碑。大规模的生产必然要求大规模的消费,消费制约和影响着生产的发展,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瓶颈”作用日益凸显。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现代社会,只要有消费需求,生产几乎是无所不能。换言之,当代世界生产和消费关系的新特点是消费的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成为决定的作用,称现代社会为消费社会,难以言过。法国著名社会学家鲍德里亚说:“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物包围的世界里。”世界为什么会生产出那么多物品,以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压力?追根溯源,无节制的消费需求是重要原因,而市场经济中资本对利润的无节制追求,又加剧了这种压力。对生态文明问题的认识,首先要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来分析,将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变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思路的基本出发点。换言之,要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做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加强消费伦理建设,倡导消费观念变革,反对消费主义,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人们一般把消费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性消费,另一类是非生产性消费。在现代社会对生产和消费关系的研究中,消费更多地指后者,主要是居民个人消费。在人们的日常意识中,常常把消费仅仅视为经济现象。但消费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文化现象,是伦理现象。如果把消费仅仅归入经济范畴,这是不全面的。人们诉诸某种消费方式,不仅仅在于经济的考量,而且也在于文化和伦理的因素。国际著名经济伦理学家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指出:“消费者的自由意志的表达、消费主权决定着经济行为的协调。消费主权作为市场经济标准的基础是这样一种东西,即人必须愿意。”[3](P152)消费者的经济能力是消费行为的基础,没有经济能力就不可能实施消费行为。但在消费的过程中,消费什么,消费多少,何时何地消费,还取决于消费者的意愿。消费者的意愿是文化心理的表达,是道德义务感和责任感的体现。消费的伦理观念对消费行为有重要制约和影响。毫无疑问,消费是“能不能”、“愿不愿意”和“应该不应该”的统一,是经济与伦理的统一。但这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认为花钱是个人的自由,谈伦理道德、社会责任感是多余的。事实证明,没有消费伦理观念的支撑,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消费行为、消费风尚就难以形成。当代中国,就大多数人的经济能力来说,消费已经摆脱了温饱的羁绊,更多地系于消费者的个体选择。而这种选择有经济的考虑,但消费者的“意愿”更多地基于消费者的文化和心理因素,特别是消费的伦理观念。 在对外开放的形势下,西方各种追求消费和享乐的思潮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了中国,对社会各阶层的消费伦理观念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以现代营销观念开拓市场,为消费者设计生活,其中不乏鼓吹多多消费,追求欲望的满足和人生的快乐的理念,这使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找到了蔓延滋长的温床。在当下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为生活而消费”和“为消费而生活”两种不同的消费伦理观。前者以满足人类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为特点,强调节约或适度;而后者以“符号消费”为特点,消费的动因是为了炫耀,是为了满足人的虚荣心,与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紧密相连。当然,“为生活而消费”的伦理观念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内容,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更必须重视“为消费而生活”的消费伦理观带来的大量负面影响。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攀比中,人的消费欲望不断扩张,同时也刺激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这些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的商品仅仅是满足了人们的“虚假”的消费需求,而大量的消费势必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从消费的内容看,“为消费而生活”必然追求时尚和新潮。随着商品升级换代的加速,商品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无疑会造成大量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的处理要花费大量的资源,往往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例如手机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广泛使用,短短的几年,手机从通话、发短信的普通通讯工具发展成为有着强大功能的数码终端,升级换代的速度惊人。一个普通的家庭有几块旧手机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有些青年人为了追求时尚和新潮,几乎年年换手机。手机中含有一定的铅、砷、镉、铜、锌等重金属,一块废旧电池的污染强度是普通干电池的100倍。另外,现代的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商品的包装越来越精致,以夺人眼球。但过度的包装又大量浪费了资源,增加了废弃物。如何分解处理废弃手机等电子产品和减少过度包装,成为解决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课题。而推进这一课题的研究,从转变人们特别是青年人的消费伦理观念入手,减少手机等电子产品废弃数量,杜绝过度包装,也不失为一个重要方面。 概而言之,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扮演着拉动经济的重要角色,在一定条件下起关键作用。必须走出消费仅仅是经济行为的传统观念,从消费也是一种伦理文化行为的角度出发,认识消费伦理观念的变革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推动社会成员消费伦理观念变革,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奠定群众基础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包括两个基本内容,即生产方式绿色化和生活方式绿色化。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就是要变革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使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成为社会发展新的生长点。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就是要“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②。不言而喻,生活方式绿色化的核心是消费伦理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总数达到14亿,占世界第一位。14亿人口,消费多少,如何消费,对生态文明建设将产生重要影响。每人节约一点资源,就是一个可观的大数目。特别是水、木材、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意义就更为重大。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增长。许多社会成员进入了“不差钱”的新阶段,手头宽裕了,在社会生活中的消费就更为“任性”。其中,不少消费者认为“我只要有钱,消费什么是我的自由”。然而,自由与责任是不可分割的,作为一个文明社会的合格公民,还必须做一个“负责任”的消费者。当一个消费者在消费行为的选择时,不仅应该考虑经济能力和经济效率问题,还应该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做到绿色消费。一张纸、一度电、一立方水,在经济支出上微不足道。但14亿人都争做“负责任”的消费者,节约用纸、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累计的数量就非常可观,生态环境的压力就会大大减轻。又如,一次性纸巾等商品方便了消费者,价格也不高,但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每年消费的一次性纸巾等商品是个天文数字,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可小觑。对于习惯使用纸巾的消费者来说,手帕是“不便利”的,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却是有利的。在日本、欧美等国家,手帕的使用率大大高于我国。例如,在日本各大百货商场的一楼设有手帕的专卖区,由此可见日本人对手帕的购买和使用是频繁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其背后是生态环境意识、资源节约意识的不同。在生态价值和便利价值方面,日本、欧美等国家公民将前者置于优先的地位。 此外,在经济繁荣、人口拥挤的大城市中,如何有效实行垃圾分类,减少环境污染,是城市治理中的难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垃圾分类对于市民个体来说有时仅是举手之劳,但大城市的人口有几百万、甚至几千万,要动员其中的大多数居民在商品消费后,自觉地、积极地支持这一公益行为,并非易事。特别是持之以恒做好垃圾分类工作,需要绿色消费观念的强有力的支持。简言之,绿色消费要做到人人有责,事事落实,时时坚持,就必须从消费伦理观念变革入手,大力加强绿色消费的社会风尚建设。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操作层面上,制度建设是重要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历史的过程,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逐步形成,但离完善的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但绝不能忽视生态文化的重要支撑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也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不仅需要顶层设计,建立和完善制度,也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是制度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的统一。在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过程中,消费伦理作为生态文化的核心内容,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价值取向是多样化的,特别体现在消费观念的价值取向上。青年人和老年人不同,不同经济地位的人不同,不同性格的人不同……消费观念的价值取向有着明显的差异。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但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人们的消费伦理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在价值观上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重个体、重享受、重权利,在一定的道德维度内,有其合理性。在人类的消费活动中,应该给个体、享受、权利以一定的地位和空间,但同时又不能把社会、责任、义务置于脑后。具体说来,消费行为的伦理评价,不仅要讲消费的自由、消费的民主,但也要讲消费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和义务。消费不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求,同时也要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是现代社会公民文明素质的标志之一。有些消费,在传统观念的视野里是无可厚非的,但用现代生态文明的尺度来评价,问题就呈现出来了。例如,一些商家举办“共谱梦幻浪漫的萤火虫之夏”主题公园活动,从各地运来了数以万计的萤火虫。届时,夏夜的天空,繁星点点,公园里,萤火虫在身边飞舞。在这一梦幻浪漫的美景背后,却是萤火虫的大批死亡。为了营造这一消费文化环境,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社会上各种批评的声音接踵而至,以至于主办方不得不取消该主题活动。这一事件的结果表明,当下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正逐渐增强。 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转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必须大力加强绿色消费的宣传教育。这种宣传教育要从青少年做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青少年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可塑性很强。青少年时期接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学校、社会和家庭必须大力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当下中国社会多数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为青少年的消费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支持。家长对子女的成才寄予了莫大的期望,并常常用消费的杠杆激励子女的学习。青少年对消费的渴望和家庭、社会提供的氛围,使青少年消费伦理观念教育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在中国亿万消费人群中,青年人崇尚新潮,是消费的主力军。许多青年人事业有成,收入不菲,恰值人生消费旺盛期。对许多高档“奢侈品”的消费,他们总是乐此不疲。也有些青年人,虽然收入有限,但他们以“月光族”为荣,过度消费,常令人吃惊不已。在青年消费群体中,崇尚个性和新潮、追求享受和体验,绿色消费的伦理观念难免被边缘化,他们是绿色消费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 绿色消费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以低碳、环保为特点。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消费的升级换代,人类生活对能源的依赖性大大加强。能源的大量消耗,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引起了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安全面临巨大的压力。要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费,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这就要求人们以低碳、环保伦理理念为引导,变革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尽可能减少“生态足迹”。这势必涉及日常衣食住行以及生活废弃物的回收等问题。节约水、节约电、节约汽油、废品回收,不仅具有经济的价值,而且有利于低碳、环保,具有生态的价值。单就个人而言,这些行为产生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形成社会新风尚,整个社会都行动起来了,产生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就是难以估量的。 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崇尚低碳、环保的绿色消费方式,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要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国家、社会关系的内容,而且要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可分为国家、社会、个人三大层面,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应该有第四个层面,即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管在倡导“文明”、“和谐”中已经涉及生态文明的内容,但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单列一个层面,突出包括低碳、环保的绿色消费方式在内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导向。 三、鼓励消费与引导消费相结合,协调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问题常常困扰人们对社会发展的思考。当代中国的发展不仅要实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收获更多的“金山银山”,而且要建设美丽中国,让“绿水青山”遍布神州大地。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的携手发展,必须深入研究。消费伦理无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还是经济建设都有着重要影响,在操作层面上,用理性的、健康的消费伦理观念引导消费,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双赢的重要一环。 经济运行有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大环节。消费是生产的终点,也是再生产的起点,在经济运行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瓶颈”。自古以来,消费拉动经济的原理已经为思想家所认识。例如,在《管子獉侈靡》篇中,作者认为“兴时化如何?莫善于侈靡”。观点虽然偏颇,但也包含着真理的颗粒,即消费是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在近现代西方思想史上,曼德维尔、凯恩斯在消费拉动经济方面的观点和论述,成为经济伦理思想史上重要的一页。历史证明,中国要从经济大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必须将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主要放在国内需求上,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近几年来,政府将消费置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的首要地位,并强调扩大消费主要是在“大众消费”上做文章,即“扩大消费要汇小溪成大河,让亿有万群众的消费潜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③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 为了扩大消费,拉动经济的发展,必须通过消费观念的变革,鼓励大众消费,使社会释放消费能量。随着消费的扩大,是否会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这种担忧不是没有根据的。但消费的方式和内容是可以选择的,通过引导消费可以减少这种压力,在最小的生态环境代价中获得最大的经济发展。换言之,在鼓励消费,拉动经济的同时,也应该强调引导消费,尽可能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第一,引导大众追求资源节约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内容。大众在生活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消费方式来达到消费的目的。例如,在城市交通出行中,应该鼓励市民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的方式来出行。资源可分为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汽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在私人轿车选择中,应该鼓励更多地使用小排量的轿车,以节约汽油。应该鼓励市民使用电动轿车,减少社会汽油的消费。中国曾是自行车的王国,自行车是城市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具有低碳、环保、健康的特点,为了改善大城市大气污染的状况,让更多的自行车重新回到街头,也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它贯彻的是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它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线型经济发展成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环状反馈式循环经济,不是抑制消费,而是强调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这种经济模式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代表着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统一的社会发展方向。它要求消费者支持废品回收和再生资源的使用,并且诉诸日常生活。在消费伦理观上,这必然要求社会引领消费者增强社会责任和确立以环保为荣的消费理念。 与其他消费内容相比较,文化消费所占用的自然资源较少。鼓励消费,要更多地鼓励文化消费,发展文化产业。中国已经从“温饱社会”走进了“小康社会”,人们在满足物质消费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这种更高的生活质量突出地体现在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上。在全国各大城市兴起的广场舞,正是社会精神文化需求的表达。文化产业相对发达的美国或西欧地区,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的30%左右,而我国的平均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的7%左右,沿海重点省份占比超过15%。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消费还很不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文化消费作为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内容广泛,市场空间巨大,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诸方面。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消费的发展,既满足了大众精神文化的需要,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又有利于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可见,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文化消费展现了广阔的美好前景。 第二,以“适度消费”为伦理原则引导大众消费。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两种极端的消费情况,即“消费不足”和“消费过度”。前者难以拉动经济的发展,使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后者加大了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要站在时代发展的制高点上,以社会发展全局的视野,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协调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适度消费”的伦理原则,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平衡。生态文明建设在理想状态下,是可以统一的,也是应该统一的。但在现实的条件下,我们不能回避两者之间可能产生的不协调,在消费拉动经济的同时,要考虑可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负效应,而在消费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避免对经济的负效应。适度消费是理性的、现实的、明智的选择。 中国古代主张节俭,但在节俭中也包含着适度的含义。从“节”字上分析,《周易》曰:“节,亨,苦节,不可贞。”“刚柔两分而刚得其中”,则万事通达;过分节制(苦节),则不得其中。中国的儒家崇尚节俭,但同时又主张“俭而有度”、“俭不违礼”。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德性是适度的型式”,他还以消费中的适度为例,阐述他的“中道”思想。古代中外思想家关于“适度消费”的思想是精辟的,是当代中国消费伦理思想的源泉。尽管古人所说的“适度消费”不是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出发的,但依然为我们思考消费伦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提供了道德的智慧。 在认识适度消费伦理原则的时候,关键是如何把握其中的“度”?经济学家也谈“适度消费”,他们从经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中提出“度”。本文这里所说的“度”主要是指人类的消费量与自然承受力之间的关节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学者提出了“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是一种评估人类消费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和环境影响的分析方法。生态足迹的高低意味着人类消耗资源的多寡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足迹越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大,反之,影响较小。适度消费就是要确定一个生态足迹的关节点,在这个关节点上,自然界能够承受人类消费活动带来的压力,而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处于较佳的状况。换言之,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双赢的局面。 奢侈消费与适度消费是相冲突的。因为这种消费往往以过度消费为特征,增加了生态环境的压力。例如,豪宅名车占用或消耗了更多的土地、石油等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了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对奢侈消费进行道德批判是必要的。但奢侈消费问题有其复杂性。首先,奢侈品的界定是动态的,往往是不确定的。例如,轿车和手机曾经是奢侈品,但现在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在许多家庭中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已经细分,既有低档市场、中档市场,也有高档市场。而消费者群体由于经济能力的差异和性格的不同,消费的层次也不同。应该允许消费者有不同的选择。在我国消费需求偏低的情况下,奢侈品和奢侈服务消费的一定增长,对于经济的发展不无益处。但奢侈消费对生态环境的诸多压力以及对社会风尚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总之,对于奢侈品和奢侈消费应允许其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和发展,但又要有所限制,绝不能提倡和鼓励。 注释: ①“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_8.htm。 ②中央政治局审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见》,http://www.gov.cn/xinwen/2015~03/24/content_2837982.htm。 ③李克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http://www.people.com.cn/n/2015/0305/c347407~26643598.html。标签: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适度原则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论文; 绿色消费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