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对A股市场影响的理性思考_股票论文

沪港通对A股市场影响的理性思考_股票论文

理性看待沪港通对A股市场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股市论文,理性论文,沪港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前证监会与香港证券期货监察会联合公告称,将在6个月内正式启动沪港通,意味着内地股民届时可直接炒港股。根据细则,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每日额度为130亿人民币,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元,每日额度为105亿元。

       沪港通对于A股市场开放以及保持香港与上海资本市场的国际地位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但透过两个市场的运作与特征来看,研究认为实际上沪港资本市场存在一定的障碍或风险溢价的深度结构性影响。就目前香港与上海市场而言,笔者认为三个层面需要明确力度或深化改革,否则其不对称性对接有可能引发投资风险的产生或对接过程中出现较多的市场问题。

       首先,两市对接的股票交易机制不同。联合公告明确指出,试点初期沪股通投资标的股票范围包含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180指数、上证380指数的成份股,而基于上证180指数成份股选出50只样股的上证50指数,同理也在试点范畴内。香港市场则推出226只大型权重股票。对比两个市场此类权重股票的影响来看,的确是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比如香港的长江实业、和记黄埔、恒生银行、港交所等。但如果仔细分析,两个市场的大盘权重股票交易机制完全不同,即香港市场实行的T+0且无涨跌幅制度,而上海则是T+1且有正负10%的交易制度,如果两个市场对接,在交易标的股票上,体现出不同的交易轨迹,这显示对于对接交易构成较大的非公平交易,因此上海交易所股票交易的改革需要加快。

       其次,投资者参与门槛非对等。日前,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沪港通采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香港投资者参与内地股市无限制。但从香港方面来看,香港证监会要求参与港股通的境内投资者仅限于机构投资者及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很显然,这种非对等的交易参与门槛对未来A股市场将形成不确定性影响。

       最后,交易所运行机制不同。从此次合作的重要载体来看是上海与香港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是一个以会员制运行的组织架构,具有典型的行政色彩;而香港联交所是一家以公司制为主的上市公司,其监管体现市场经济的特色,其本身就是维护股东利益和法律前沿的公司机构,因此笔者预计,未来监管过程中,会员制为主的上海市场与公司制特色运行的港交所,将在某些交易者利益维护与体制运行上形成不和谐的概率将体现出来。

       观察认为,上述三个不同的关键点是构成沪港通能否顺利对接的关键,而在现行A股市场来看,要完成三个层面的转换并非短期所能完成。香港大型权重成份股如果以单纯的估值来看,与沪市目前的权重股估值大致相当,但研究发现,香港一些大型权重股历年的分红回报要高于A股同类型股票,许多公司实行的是一年2~4次分红,港交所这样的公司还出现过一年90%净利润分红的情况,而沪市的公司大多分红有限,这种情况会否导致沪市稳健投资者转移香港投资是难以预料的;同时,如果A股公司大比例分红会否导致业绩不佳,退位于绩差股也需观察。

       从风险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风险来自于对接过程中所体现的信息互换与投资者行业、心理等影响,从信息量出现对接来看,内地投资者会发现,香港创业板股票的股价之低或世界各国创业板股票之风险将深刻的体现出来。香港创业板是一个真正意义的买者自负市场,股票价格非常之低,仙股与角股非常之多,同时交易轨迹上所体现的绩差股零成交现象也非常普遍,退市公司的市场化消失体现的风险因素是非常明确的。

       总体而言,沪港通体现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一个信号,但对接过程中所引发的交易机制、监管机制、参与机制不对等以及结构性股票的巨大风险将明显,因此对于沪港通政策,投资者需要理性看待。一方面要看到切实能够体现分红水平较高、投资回报较好且公司运营规范的品种的机会,同时也要深入防范一些假绩优、真绩差且回报较差的股票价格回落风险的冲击。

标签:;  ;  

沪港通对A股市场影响的理性思考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