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重点研究了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质量检测和抗震鉴定方法,希望以此能够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保证房屋的质量能够满足要求。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结构;质量检测;抗震鉴定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对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为了满足对房屋的需求,就需要进行房屋的扩建。要保证房屋质量和抗震性能够到达标准,就需要对其进行专业的鉴定。
一、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质量检测
(一)地基基础检测
在对地基基础的检测难度比较高,因为基础是比较隐蔽的工程部位,而地基是处于基底的工程,尤其是已经建立完成的房屋地基,在检测上更是比较艰难,只能够通过建筑资料来进行分析。在检测地基时,可以使用钻孔的方式来进行地基附近土质的分析,也要对地基附近的地下水位进行了解,以此判断房屋的地基质量。在对粘性土和砂土土质的地基进行检测时,可以使用静力触探法和动力触探法来判断地基的承载力。在检测基础时,要通过资料辅助开挖的形式来对基础的类型和材质进行检测,判断实际的基础深度,详细检查其是否产生了裂缝等缺陷,以免影响房屋的质量,也可以使用荷载试验技术、原位取样技术、剪切波速试验技术、探地雷达测试技术、低应变动力测试技术等方式来进行地基基础检测,保证地基基础的质量和稳定,使房屋的的实际质量数据能够达到标准,满足房屋的使用条件。在房屋质量出现的问题中,很多的问题都是来自于地基不均与的沉降,使得房屋的墙体开裂,结构遭到了破坏。在检测沉降的问题上,需要设立一个观测点,定期的对地基进行观测,在沉降产生时要收集详细的数据,通过数据判断和地基观测来判断使用何种方法来解决沉降问题。
(二)上部结构检测
在进行上部结构检测时,可以使用两种方式来进行,一种是目测,另一种是仪器检测。目测就是让检测人员按照国家的工程检测标准和验收规范来进行检查,主要的检查部位是房屋的结构、布置方法、轴线是否对称、墙的高厚比例等,同时也要检查结构构件的外形是否出现损坏,砖砌体的风化程度等。而仪器检测是上部结构检测的主要方法,能够准确的对房屋的上部结构进行检查。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对房屋的所有构件进行检测,以此来对房屋的质量进行判断。但这仅存于理论之中,因为要对检测成本进行考虑,也要将检测时对房屋的破坏控制在最小,所以就要通过对房屋最薄弱的部位来进行检测,通过反馈的数据来推断出整体的质量情况[1]。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可以率先使用回弹法来对碳化深度进行检测,进而完成对结构的分析和判断,找出出现破损的部位。与此同时对重要的结构部位,比如柱梁交接的部位进行重点的排查,保证房屋结构的稳定性。检测完薄弱部位之后,就要进行房屋的进一步检测,比如:强度检测、裂缝检测、钢筋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和荷载-变形测试。在进行强度检测时,要使用超声回弹法来确定混凝土的质量;在检测裂缝时,要将整体的结构裂缝绘制成图,将裂缝的部位、形状和长度等数据进行详细的标注,选择最宽的裂缝来进行检测并且定期记录数据,最后根据数据来判断裂缝能否扩展,以此来提出解决方案;在进行钢筋检测时,要使用磁感仪对主筋和箍筋的尺寸、间距等进行测量,但是要打开混泥凝土保护层才能够得到准确的数据,这是由于磁感仪灵敏度较低所造成的;在测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时,可以和钢筋检测一起进行,同时使用磁感仪来检测,以此来控制混凝土的碳化程度。只有通过上述部位的检测,才能够保证房屋的结构和质量完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抗震鉴定
(一)混凝土框架的抗震鉴定
现有的抗震鉴定分为两个级别,第一级别的鉴定通过宏观的鉴定和构造鉴定的综合鉴定方法,第二级别的鉴定是用抗震验算为基础对房屋结构进行鉴定的方法。而混凝土框架的抗震鉴定就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来完成鉴定,以此来判断房屋的框架能否满足使用需求,通过第二季鉴定的结果来对第一级鉴定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使结构能够满足要求即可。在实际的抗震鉴定过程中,可以依照房屋的防烈度为基础进行结果计算来检查抗震措施,对照当地的防烈度标准完成抗震鉴定。在鉴定时,也要充分考虑工程的种类,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房屋分为三类,A类的混凝土房屋后续使用年限为30年,层数不能超过10层;B类的混凝土房屋后续使用年限为40年;C类的混凝土房屋后续使用年限为50年。在进行A类建筑的鉴定时要逐级鉴定,看房屋的双向结构、乙类多跨是否符合标准,如果不符合标准要进行加固,同时要检测平立面、刚度和横墙的间距,通过检测后要对梁、柱、墙内钢筋的应用进行检测,之后要对砌体结构和框架连接点进行检查,上述内容全部通过检查后,就说明房屋通过了第一级鉴定,满足抗震标准,可以不进行第二级的鉴定。在对B类建筑进行检查时,要重点鉴定房屋的结构布置。构造以及抗震承载力,看其是否能够通过第一级鉴定,同时也要对应不同程度的抗震标准进行不同位置的鉴定,6度和7度时只需要鉴定是否满足非抗震要求即可,8度就重点检测纵筋和箍筋,9度就重点检测轴压比即可。通过以上标准,就能够对房屋的抗震情况有着详细的数据记录,使房屋的抗震数据能够达到GB50023-2009建筑抗震鉴定标准规定,保证房屋的质量。
(二)混凝土构件的抗震鉴定
在进行混凝土构件的抗震鉴定时,要采取随机抽查的方法来进行鉴定。对梁、柱之类的构件进行鉴定主要的鉴定范围是在钢筋的数量、箍筋的间距和保护层的厚度来进行检查[2]。还可以利用钻芯法对混凝土柱中的混泥土强度来进行检测,保证混凝土柱的稳定和质量满足抗震标准;还要利用回弹法对梁柱进行检测保证量的质量;检测梁柱的配筋时,要使用钢筋探测仪和钢卷尺来进行,这样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并且要对房屋的梁、板、柱等构件进行碳化深度检测,主要的检测手法可以使用酚酞和游标卡尺等;还要对房屋的混凝土梁、柱等部位进行随机的抽取,以此来观测构建内部的主筋和箍筋的直径,看其是否达到标准;还要对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进行检测,看起是否符合房屋的设计初衷,保证房屋的稳定性和抗震性。在检测的过程中,要做好结构数据的统计,主要的记录数据有混凝土的强度数据、混凝土构件中使用的钢筋数量和钢筋的直径数据、混凝土的碳化情况是否符合标准范围、构建截面尺寸数据和整体房屋的外观质量是否符合标准。通过对以上数据的详细记录和分析对比,就能够得到准确的房屋抗震等级,看其是否符合地震荷载的承载力验算,保证房屋的建筑质量,满足GB50023-2009建筑抗震鉴定标准规定。如果发现数据不满足抗震标准,可以对房屋内的钢筋进行炭纤维加固,同时通过计算增加房屋的配筋数量,保证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性。
结论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的结合检测规定和鉴定规范,才能够完成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质量检测和抗震鉴定。通过对房屋资料的收集、现场检测和数据分析等方式,对房屋进行抗震加固设计,提高房屋的整体质量,加强抗震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剑榕.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质量检测及抗震鉴定研究[J].福建建材,2018(01):39-40.
[2]蒋春龙.浅谈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质量检测及抗震鉴定[J].中国科技博览,2011(4):112
[3]苗锐利.谈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房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5,41(22):207+237.
[4]王炳洪,曹辉.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质量检测及抗震鉴定[J].山西建筑,2010,36(24):70-71.
论文作者:刘广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房屋论文; 鉴定论文; 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数据论文; 地基论文; 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