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工程是高压架空线路工程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压架空线路荷载的承担者,在线路施工中属于隐蔽工程。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将对电力线路安全运行产生重要影响。输电线路铁塔具有长期野外运行、使用条件复杂、长距离分布等特点。铁塔是通过基础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中去,无论地基或基础哪一部分出现问题或发生破坏,都将对上部铁塔造成恶劣影响甚至造成重大事故。因此,对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研究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对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是电力工作当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将涉及到较多方面,是一项具有较强复杂、综合特征的工作。在实际工作开展当中,需要能够对施工区域提前进行全面、科学的设计与规划,在联系当地区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的施工流程、方法、技术、设备以及材料资源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最大程度做好铁塔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工程的高质、安全作出保障。
1线路铁塔的分类及施工中的难点
1.1线路铁塔分类
电力线路担负着运输电能的重任,多为空中架设,必然需要有支撑物,即杆塔。杆塔有直线塔、耐张塔、转角塔等。直线塔起挑起线路的作用,直接承受线路垂直荷重;转角塔主要是改变线路方向;耐张塔除了线路荷载,还要承受张拉力,以及检修维护时的荷载,所以耐张塔最容易出现问题。电力铁塔的形状呈现出多样化,如猫头型、酒杯型、干字型等,其基础作用力也呈现出多种多样。随着用电量增长、输电线路的增加,紧凑型铁塔在实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与普通多回路铁塔相比,紧凑型铁塔的输送功率更高,有利于降低成本。
1.2施工存在的难点
电力线路施工较为复杂,受环境气候影响使架设工程更加困难,线路架设中铁塔基础施工非常关键,也是线路架设的重点,要根据不同现场实际,做好设计与施工,确保铁塔施工满足供电用电需求,铁塔施工是架空线路安全运行的基础保障。用电量的增加,对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制约铁塔施工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如下:一是铁塔体积大,受工作量影响多。电力铁塔主要建在野外空旷无人区,这种施工条件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艰苦的环境与巨大的工作量,使铁塔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有一些工程需要一次性使用上百立方混凝土,可见劳动强度有多大。野外施工在一次性完成,确保质量合格,避免出现返工和二次维修。二是线路点多、面广,受环境影响大。对一些长距离传输的电力工作而言,需要进行远程供电,这类长距离的线路架设,不但会跨越很多区域,同时也受地势地形、气候温度的影响,质量难以把握,在架设过程中,经过城市区域时,还受到交通、抗震影响。三是施工情况复杂,受技术影响多。随着科技发展,各项技术不断进步,电力行业虽然在技术上也有创新,铁塔施工工艺不断改进,但面对复杂的施工环境与地区,特别是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要想使用现代化高科技设备进行架设,并不可行,先进的施工设备发挥不出作用,只能靠人工进行架设,不但影响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危险系数。
2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策略
2.1基础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好坏,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石子应选用级配良好的碎石,规格为2-4石,石子的颗粒要饱满,针、片状石及杂质含量要少;砂应选择中粗砂为宜。在浇筑基础之前,必须要把工程所需要的材料及时运到施工现场,通常而言,备料是存放在施工现场的专用场地,材料用量一定要以设计要求为准,并根据需要相应地增加备料量,一般而言,碎石量增加2%,砂增加3%;用于存放基础材料的场地必须要做好防雨、防水措施:堆放砂、石、水泥的场地应垫置防水布,而钢筋、声测管等材料应架在木方上,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在施工时,尽可能地避开雨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
要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因为基础施工质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因此,就需要结合国家国家规定的相关技术规范,选择的良好级配骨料有着较大的密实度,同时依据计算和试配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简单来说,混凝土的配合比既需要符合相关的设计要求,又需要耐久性符合相关的规定,坍落度以及水泥用量需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必要时,可以将部分的粉煤灰和外加剂添加进去,从而将混凝土性能合理的提升。在搅拌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控制配合比,在上料时,需要有人来对砂、石料的比例进行合理增减。
2.3控制基础钢筋施工的质量
要严格依据相关的设计规定来控制基础钢筋的施工质量,同时保证钢筋弯钩加工符合相关的设计妖气,在设计图纸中,已经对钢筋弯曲成型的型式、长度等进行规定,比如I级钢筋的末端设置的半圆弯钩需要在180度,要保证弯钩圆弧内径在钢筋直径的2.5倍以上,对于二级和三级钢筋末端,需要控制在90度和135度,保证二级钢筋的弯曲直径在4倍钢筋直径以上,保证三级钢筋在5倍钢筋直径以上。
2.4地脚螺栓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铁塔基础工程地脚螺栓的安装施工前,要对基础的测量以及混凝土结构等方面进行测量,如果基础施工的测量数据不符合设计或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规定,将会影响铁塔地脚螺栓的安装质量水平。因此,在进行基础浇注工序时,要事先根据螺栓大小以及埋置深度留出合适的螺栓孔。此外,转角塔、终端塔的基础脚螺栓通常规格型号是不一致的,螺栓更大,承受力更大,在施工前必须认真核对图纸后,才能准确无误的进行锚固螺栓安装,保障地脚螺栓的安装质量水平。
2.5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
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需保证其他条件都符合要求,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将模板内的杂物、积水等彻底清除,检查模板是否坚固,拼缝是否严密。浇制时,应把握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和配置比例等。一个铁塔腿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应一次性做完,尽量避免施工缝隙的出现。
浇筑过程中,需实时掌握各个部件所处的状态,包括对角线、钢筋位置、立柱模板以及基础根开、地脚螺栓等,观察这些部件是否会发生变化,并及时做适当调整。同时还应按照规定做塌落度的试验,塔腿每天需进行至少两次塌落度的检查,并做好记录。
建筑完成后以及时做好养护,一般都是12h内必须开始,若天气特殊,3h内就需养护,太过干燥时,可对模板进行遮挡,应始终保持混凝土的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需在5昼夜以上,达到养生期,可拆除模板,拆除时,保证模板的完好无缺,并且进行现场检查验收,签证之后,才能够回填。回填的过程中应符合规范,每隔300mm就得夯实一次,完成后需掩盖外露部分。
结束语:
输电线路基础的作用是保证杆塔在运行中不发生下沉或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不发生倾倒或变形。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关系极大。因此,在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中,应掌握相关的施工技术,并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线路铁塔基础的质量,进而为整个线路提供安全、质量保证。
参考文献:
[1]陈国贸.浅谈输电线路基础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2(19)
[2]曾照东.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析[J].电源技术应用,2015(9)
[3]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黄先勇.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4)
论文作者:葛正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铁塔论文; 基础论文; 线路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螺栓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