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与分类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殊教育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特殊教育就是要为特殊儿童少年的学习、行为矫正和训练创设特殊条件和特殊设备,利用特殊的方法与手段,达到掌握知识、补偿缺陷、培养能力、康复身心等目标的教育。因此,搞好特教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
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发展特教事业,提高特教质量的关键。特教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掌握普通学校教师所必须具有的科学文化和教育专业知识,而且应具有献身特教事业的高尚情操,掌握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如听力学、语言学、电脑操作、助听等)和教学能力。几年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特教中心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抓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针对个别教师存在的干特殊教育低人一等,残疾孩子难管理,进步不明显,很难培养出优秀人才,且劳而无功等偏见,用“一爱三为”(爱残疾学生,一切为了残疾学生,为了一切残疾学生,为了残疾学生的一切)和“六个标准”(补偿缺陷、矫正行为、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康复身心、自食其力),评价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如有一名弱智学生,刚来时哭笑无常,经常拉裤子、尿裤子,不安静上课,学得慢、忘得快。由于他离家比较远,星期天家长不能按时接送。几名青年教师主动承担起管理他的责任,轮流跟他吃住在一起,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练。手和脸脏了教他洗,衣服脏了教他换,还利用业余时间领他上街,让他多接触一些人和事,挖掘他的潜能,矫正他的不良习惯。这名学生很快适应了学校生活,不仅改正了原来的不良习惯,而且生活也能基本自理,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就这样,全校教职工采取“养教结合、以养促教、矫正行为、补偿缺陷”的措施,努力培养学生自理、自立和学习知识的能力,以达到教育、康复的目的,较好解决了特殊教育养与教的关系。
要教育和管理好残疾学生,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学校把“一专多能”作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标准,采取了拜师、请进来学艺和以老带新等形式,组织教师在职学习,并坚持开展“四达标”(普通话、三笔字、手语、微机操作)活动,组织“五个一”的练功活动,即:每周一页(钢笔字)、每周一练(粉笔字)、每周一篇(朗读课文)、每周一歌(手语歌)、每日一课(集体备课)。为促进相互学习,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开展基本功比赛、技能特长表演等。几年来,特教中心的教师全部过了三关(学历达标关、教材教法关、专业技能合格关),专任教师已有50%取得大专以上学历。40岁以下的教师全部进行业余进修,到1998年末,学校专任教师已有95%达到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形成了一支知识丰富、专业性强的特教师资队伍。
学校环境建设
随着我国两个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和关心残疾人教育事业。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出台了《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一系列特殊教育法规政策,并印发了《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特殊教育学校仪器配备目录》。学校抓住这一契机,成立了特殊教育办学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区人大、区政府分管主任、分管区长和教委、民政、卫生、财政、经委、劳动局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并通过建立校外教育实践基地,聘请校外辅导员等形式,争取社会各界的助教助残,把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春风引进校园。1993年,学校会同区残疾人联合会向社会发出了“向残疾儿童献爱心”的倡议,区委、区政府领导带头向学校捐款捐物。在他们的带动下,几年来,社会各界支援学校财物,折合人民币50万元,缓解了学校发展所需资金不足的矛盾,加快了前进步伐。在有关职能部门帮助下,学校利用地理优势,建成了橡塑厂、塑化制品厂、饭店等校办企业,年收入达到30多万元。同时还建成10个花坛、花池,栽种花木1000多棵,种植绿化地面积2500多平方米,开辟800平方米的经济园,校园绿化美化面积达40%,做到了布局合理、种植规范、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在绿化美化校园的同时,还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在教学楼外墙装建名言箴句,在楼道走廊安装美容镜,挂上名人画像,并按规范化学校标准建成团队活动室、黑板报、宣传栏等,使学校的美化、绿化、净化、校园文化乃至一草一木、角角落落,都发挥育人作用。
为切实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先后投资八十多万元,按照山东省规范化特殊教育学校标准,装备了实验室、仪器室、图书阅览室、电教室、家政训练室、律动室、康复训练室、微机室、卫生室、体育器材室等功能教室,室内还安装了暖气设备及电风扇。学校充分发挥了这些设施的总体功能,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重要基础。
实施分类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开展特殊教育分类教学研究与实验,是我国特教学校近几年来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几年来,学校对分类教学进行了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按学生听力、年龄特点分类教学。
针对聋生听力差异分为正常班和听力班,并在听力班重点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正常班主要是听力损失较重(全部是重度、极重度)且年龄偏大的学生。由于他们缺陷程度深,年龄又偏大,对其进行听力训练,效果已不很明显,因此重在发展他们的看话能力及书面语言能力。在教学中采取口语为主、手语为辅的教学形式,将年龄小、听力损失较轻的聋生编为听力语言训练实验班,重点对此类学生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学校争取当地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购进了较先进的语言训练设备及全套的听力训练设施,对该类学生进行科学的听力训练。另外,对于聋儿的语训,通过广泛宣传,使上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及校内教师形成了统一的认识。为促进该项工作,学校先后举办了多次语训技巧家长培训班,做到了家庭与学校紧密结合、同步发展。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学校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大力进行语训师资的培训工作,使执行该项实验的教师技术过硬、思想过硬。课堂上,教师全部采用口语教学,并且采用多种教法,如:活动教学法、演示法、逆向训练法、提示法、奖励法等,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在,该班聋生看话、说话水平提高很快,基本能用较准确的口语表情达意,并与健全人进行语言交流,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二、按能力分组,实行班内分类教学。
班内聋生智力、听力参差不齐,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学校以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针对各班实际开展了分类教学实验。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同质性分类教学,二是异质性分类教学。
1.同质性分类。即根据班内学生智力、认识能力、接受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将智力好、接受知识快的学生分为甲组;将智力一般、基本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分为乙组;将智力差、在教师帮助和个别辅导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分为丙组。这样,一个班中就形成了甲、乙、丙能力不同的三组并存的局面。在教学中,各科以集体授课为主要形式,并将对丙组的个别教学穿插其中。这种分类教学体现在:①备课时针对各组特点,设计好教学过程,教学中加强直观,多用演示法。②提问时采取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式问同一问题,使丙组学生有思考的余地,针对三组特点,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③作业布置体现分类特点:乙组布置适中的课本作业;甲组在上述题目的基础上增添扩展型和加深型的题目;丙组则布置一些最基础性的内容,并由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完成,使各组都能通过练习取得不同进步。④加强对丙组的课外辅导。以上教学,使得甲、乙、丙各组同学均能取得相应提高,效果较好。
2.异质性分类。异质性分类教学是在对学生进行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把能力不同的学生平均分配在两个组中,即甲组和乙组,两组学生水平基本相当。教学中主要采取组内互助方式,即优生完成后,帮后进生完成作业。此时老师发挥的是指挥与督促的职能,让优生帮助后进生。这样,充分发挥了优生的主动性,使其在帮助后进生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增强了能力。另外,定期对甲、乙两组学习效果进行奖励,调动其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使全班(组)学生素质都得到全面提高。
3.个别化教育。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特殊需要,制定出不同的个别教育方案,提供适宜的学习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训练,使学生的缺陷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提高自身素质。学校重点对言语障碍学生和学习能力低、成绩差的弱智生进行个别化教育,特别对严重言语障碍的学生,用训练、康复、教育相结合的办法,矫正和补偿个别学生的身心缺陷,取得了明显效果。
总之,由于特教中心近几年来充分利用国家的特殊教育政策,抓住机遇,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学校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内部管理达到了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标准。1994年,学校先后被评为区、市级规范化学校;1995年被评为淄博市教育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1996年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