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行业中的监理企业没有自己的网络信息系统,因为从业人员素质、现场条件受到限制,简单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信息管理需求。在区域保护逐渐的消失后,挂靠项目风险也在逐渐的增大,随之带来的利润率也是更少,有效的限制监理企业的发展。经过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工程监理的信息化。本文主要基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化工程监理,研究其监理机制可行性,希望对有关从业人员有着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监理机制
1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化工程监理的重要分析
1.1计算机网络监理的重要性
首先,在工程项目的需求分析阶段。绝大部分业主只是关注到本行业的知识,忽视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学习、提升,不能有效符合科学合理性和实际发展的需要。
其次,招投标阶段。因为当前还有很多公司不够了解计算机网络工程方面的信息、知识,造成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就盲目的选择公司,忽视了实际情况是否吻合,一位的扩大了标准、压价。除此之外,因为IT行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如果说一些公司不够注重自身实际情况,甚至是不顾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投标,将会造成乙方公司在实际施工、设计阶段,出现质量的不合格和设计不合理问题。
第三,设计阶段。因为在建设工程项目中,乙方单位忽视了需求特殊性,就盲目的采用一种模式进行硬套、诱导,造成设计方案不符合实际的需要。除此之外,因为设计和施工的二位一体特点,使得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阶段,通常采用了模糊手法,对其工程施工细节进行处理。
第四,施工阶段。乙方单位在实际施工中,若是不按照设计标准要求,或是施工原材料检测不符合要求,采用一些质量低劣的施工原材料。并且因为甲乙双方沟通出现的问题,使得施工进度十分缓慢,严重的造成工程施工之间的经济损失。
第五,竣工验收过程。在现阶段,已经有不少的乙方单位检测设备的缺乏,甲方单位在进行验收的时候不仔细的检查,而一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验收就变成形式化。
第六,争议双方的责任认定。因为在合同的实施过程中,双方责任认定涉及到诸多专业方面知识,在起诉到法院的时候,一些法院因为缺乏相关专业工作人员,使得法院判决结果有着不可预见性的特点。基于以上问题,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市场应该有一个有效的、科学性的、规范化的约束机制。
1.2信息化工程监理的必要性分析
实施多方利益化是信息化工程监理的主要目标,若想实现其多方利益,我们必须制定出协调利益冲突的一种机制。因为当前信息化工程监理还存在着下面的现象:信息系统投资规模和风险的不断增大,信息技术的人才缺失,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率较低,信息技术的人才分布不够均匀等,我们必须加强制定一个对其利益冲突解决的机制。
1.3工程监理应坚持的原则
工程监理角色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各方利益方沟通的桥梁,是确保工程项目顺利竣工的因素。所以,在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阶段,工程监理必须坚持下面几点原则:第一,原则性。工程监理按照合同规定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标准进行监督、管理。监理人员应该有良好地职业道德,不能为自身利益就滥用职权。第二,服务性。工程监理是建设方雇佣其监督工程质量团队,自身有着很好的服务型。所以,工程监理应坚持以服务型的原则,落实相关服务工作。第三,灵活性。因为信息系统多变性,要求我们的工程监理需坚持灵活性的原则,从多层面和多角度入手,对其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2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工程监理可行性
2.1计算机网络工程监督的可行性
我国信息技术飞速的发展下,为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工程监管奠定出坚实的基础,国家就颁布了一些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为计算机网络工程的监管工作开展提供出法律的保障,以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化发展,监理工程专业的不断进步,为计算机网络工程的监理提供宝贵的经验。经过不断增加信息化技术的人才,为计算机网络工程的监管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2.2信息化工程监理的可行性
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监理可以有效的确保工程项目建设进度、施工质量。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的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其有关法律规范,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督、控制,不仅可以确保工程质量的安全性、有效性。还可以科学合理的对其进度和成本进行控制,确保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在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时常会发生一些纠纷,监督单位可以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多阶段给出公正和公平的评价,以协调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关系,实现整个工程项目顺利的开展。
3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工程监理建设的基本思路
3.1计算机网络工程监理建设的思考
计算机网络工程监理建设的基本思路应借鉴建筑业监督机制的建设思路,即“一个系统,两个层次”。“一个系统”主要是指在组织和规章方面形成统一的系统。在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工程的监督和控制的同时,政府还应建立开放的社会监督体系。“两个层次”主要由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组成。建立工程师的监督,评估和审批资格,批准,调整和监督社会监督单位。微观层面主要指社会建设监督。
3.2信息工程监理建设的基本思路
信息化工程监理建设除了有监理单位全程独自进行监理工作的监理模式,还包括混合型监理模式,就是建设单位与第三方监理单位相结合进行监理的模式或多个监理单位共同对项目进行监理的混合型监理模式。监理单位全程独自监理这种监理模式,责任明确,权力清晰,适合监理经验丰富,技术成熟,责任心较强的监理单位,并且也适用建设单位技术力量较薄弱,缺乏相关的技术人员所采用。混合型监理模式应事先确定好权力责任的主体,与建设单位的混合监理模式费用较少,建设单位可承担一部分监理工作,而监理方的监理混合模式则费用较多,分工明确,监理责任也相对较大。
4监督管理软件使用的优点和问题
4.1优点
第一,信息共享最大化;存储在每个先前计算机中的监督数据和标准规范是不同的。办公软件实施后,所有人的规范,标准,法律法规,文件样本等都通过电子文件上传到“公共信息”菜单。所有用户都可以随时查询和下载,提高基本数据储备的质量。
第二,工作检查和文件交付是及时的;以前的检查主要是在现场进行。在使用办公平台执行文件传输之后,在网络上执行文档的中间审查和修改,并且过程控制避免出现有争议的文档。
第三,协调沟通扁平化;通过办公平台将业主和承包商纳入用户范围后,可以及时在办公平台上传达与项目有关的问题,保存记录,提高项目协调效率。
4.2问题分析
4.2.1整个软件未针对监管行业内容进行调整,由于目前出现的一般大众项目管理软件与监理工作内容和流程结合不密切,因此70%的工作流程与功能设置模块与监管业务甚至建筑行业无关。
4.2.2精确管理思想也是致命缺陷;项目管理软件始终以“准确管理”为切入点。如果你不想“准确”,就不可能使用电脑,而且在实际监管业务中没有太多“精确管理”。更多的是不断发生的事故和变化,软件无法处理。
4.2.3端口授权设置单一;OA综合管理平台软件是基于公司内部管理设计的用户授权系统,监督项目的管理更加复杂,项目管理与单位内部管理并行易出现授权与安全性问题。
5未来监理信息化需求分析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的管理软件无法满足监管业务的需要。
5.1工作界面和流程的设计专业化;监管业务的过程已经标准化,为这一标准化流程开发专业的办公软件应该是一个基本要求。
5.2系统审查智能化;没有智能的软件不能称为软件。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无论是投资资金还是技术含量,工程项目的要求都比较高。信息系统工程是一个技术性很强,范围广泛的项目。
参考文献
[1]孙继国.基于计算机信息化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思考[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8):47-48.
[2]王刚,魏峰.邮政储蓄银行金融计算机网络改造方案的设计与实现[J].河南科技.2013,(13):8-10.
[3]齐瑞俊.内蒙古自治区土地“一张图”信息化工程研究与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论文作者:李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工程监理论文; 计算机网络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模式论文; 网络工程论文; 阶段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