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根本转变的目标模式、难点与途径_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目标模式、困难和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发展论文,途径论文,困难论文,目标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0)08-0067-07

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目标模式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决定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的结合和作用以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涉及发展什么、为谁发展、主要是怎样发展的问题。资源配置,是指按照社会需求在各个经济地区、部门、单位中分配和利用经济资源,以生产各种产品和劳务。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资源配置和利用的过程,因此,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也就是资源配置的方式。1995年,中国在制定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提出的“两个转变”,即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为主向集约型为主的转变、经济体制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广义而言,在本质上都属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广义的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包括经济体制,但本文论述的不是从经济管理体制或经济运行机制即市场与计划的角度而言的资源配置方式,本身也基本上不包括所有制、企业制度、分配方式等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具体形式的作用,而主要是包括发展目标的确定和实现目标的途径、经济增长的方式、生产要素使用的类型和方式、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外经济技术联系、出口拉动或内需推动、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积累(投资)与消费关系、国内外收支关系、速度与结构和效益的关系、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发展与增长的关系、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或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发展与就业的关系、发展与民生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方面的处理和确定的方法和途径。①

由于经济发展是指经济的增长、经济结构的改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增长是指产品和服务或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增加,可见,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因此,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本文论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宏观上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不是讲微观经济发展即企业发展的方式或经营方式。

概括社会经济发展方法和途径的概念,除了经济发展方式之外,常用的还有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道路、经济发展模式。我们认为,这几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是:经济发展战略是指根据对制约经济发展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和条件的估量,从全局出发制定的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道路和方法,经济发展战略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体现;经济发展道路实际上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另一种说法,两者的内涵没有本质区别,而工业化道路、城市化道路、农业现代化道路、自主创新道路、和平发展道路等,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而言的经济发展道路或方式;经济发展模式则是经济发展方式或经济发展战略的类型,是经济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模式的内容则包括: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

由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存在严重缺陷,还没有发生根本转变,也不完全是符合经济发展方式演进普遍规律或必然趋势的合理有效的优化方式,而合理有效的优化方式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目标模式。我们这里从优化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和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改变的内容来分析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目标模式。

由于科学发展方式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迄今为止人类所认识到的理想的或最优的发展方式,所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目标模式就是科学发展方式,是集约型、协调平衡型、内外向结合型、可持续发展型、高效性发展方式的综合,集中了各种发展方式的优势和长处。主要包括以下重要内容和基本特征:(1)在粗放与集约或者内涵与外延的选择方面,以集约型为主、内涵扩大为主,数量规模合理,低投入,低消耗,技术不断进步,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科学管理实现经济发展。(2)在积累与消费关系的处理方面,积累与消费统筹兼顾、合理协调。(3)在产业选择方面,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基本处于优化状态。(4)在对外经济联系方面,实行内外向恰当结合、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合理结合,进出口物品和市场结构合理,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资合理有效。(5)在内需与外需关系的处理方面,以内需为主、外需为辅。(6)在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处理方面,节约高效利用资源,防止和消除污染,保护优化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7)在速度与效益关系的选择方面,注重质量和效益,保持发展速度合理实在,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根本转变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模式与改革开放前后经济发展方式的演进和异同,如表1所示。

二、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困难的原因

从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经济发展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向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算起,中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有二十多年;1995年,又明确提出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则提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式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际上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了,但是至今还没有发生根本转变。要想根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深入分析方式难转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

经济发展条件不仅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决定经济发展方式类型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是无条件的。比如,粗放型方式向集约型方式的转变,必须拥有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高素质的劳动力,否则,这种转变不可能实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是经济发展方式难以根本转变的重要原因。

先进的技术是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必要条件,集约型方式就是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缺乏先进技术无法采用集约型方式。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通过对外开放,发挥后发优势,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使得技术有了较大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离集约型发展方式的要求,仍然还有较大的差距。中国总体技术水平不高,高精尖技术缺乏,许多核心关键技术没有掌握、依赖进口,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和限制,大多数也不能引进,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低,使得中国很难采用集约型发展方式。

高素质的劳动力和比较科学的管理也是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重要条件,集约型方式也是以高素质的劳动力和科学的管理为条件的。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发展市场经济实践中的“干中学”和国外先进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引进,中国的劳动力素质和管理水平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但是劳动力素质和管理水平仍然不是很高,也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资金的充足与否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因素。资金充足,不仅更有条件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而且更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增加研究和开发投入,更好地自主改进和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采用集约型方式。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资金严重短缺,即使努力引进外资,仍然有限。这种情况也是中国技术进步不快和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的不利因素。

(二)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

经济发展所处阶段是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因素,因为,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不同、拥有的发展条件也不一样、产业结构也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又会导致经济发展方式也不同。

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来看,如果人们主要追求数量扩张、高速发展,采用的发展方式也必然与这种要求相适应;如果人们更加注重质量改进、效率提高,则会采用与追求数量和速度不同的发展方式。

从拥有的发展条件来看,如前所述,经济发展条件是决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因素,不同发展阶段拥有的发展条件不一样,由此决定的发展方式也会不一样。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不同,使得经济发展和竞争力形成的源泉具有差异性,因而,经济发展方式也会不一样。当一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时,劳动力、土地等自然资源生产要素往往相对充足价廉,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则缺乏昂贵,其竞争优势形成和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力、自然资源等廉价生产要素的投入。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会发生变化,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要素的价格会逐步上升而失去比较优势,技术、资金等要素逐渐增多降价而成为新的比较优势,其竞争优势形成和经济发展转向主要依靠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经济发展方式必然发生转变。

从产业结构来看,产业结构的状况也是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因素,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很低的产业结构、主要发展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资源消耗型产业,往往采用的是粗放经营、数量扩张、高消耗、低效益的发展方式,很难采用集约经营、以质取胜、低消耗、高效益的发展方式;以高新技术产业或者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较高的产业结构、主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或者资源节约型产业,必然采用集约经营、以质取胜、低消耗、高效益的发展方式,因为依靠先进技术、高素质劳动力和现代化管理就是这些产业本身的特征。由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发展方式也会不相同。

经济发展方式的演进是具有阶段性特征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或者工业化的初期,物质产品匮乏、技术也极其落后、管理水平特别低、自然资源丰富、基本没有人为的环境污染,人们迫切要求尽快增加产品数量、拼命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又只能依靠人力和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扩大规模、增加生产,更多发展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消耗型产业,而且粗放型、高投入、高消耗更简单、更容易,集约型、低投入、低消耗更复杂、更困难,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很难做到,因此,这个阶段往往采用的是粗放的、落后的、消耗高、效率低、资源耗费、污染环境的发展方式。在经济发展的发达阶段或者工业化后期,物质产品已经相当丰富、技术也极为先进、劳动力素质和管理水平也相当高、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环境问题日趋严峻,人们迫切要求全面提高包括环境质量在内的生活质量,需要而且可能做到主要依靠先进技术、高素质劳动力和科学管理,更多发展的是包括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内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实现集约型、低投入、低消耗的经济发展,因此,这个阶段往往采用的主要是集约的、先进的、消耗低、效率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主要发展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基本实现小康,劳动力充足价廉,资本在更多的时间内是严重短缺,技术通过引进有了较大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这些阶段性特征是使得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有所变化但又没有根本转变的重要原因。

(三)制度缺陷的主要约束

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或管理体制是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和演进的关键因素,广义的经济发展方式甚至包括经济制度和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方式属于人们的行为方式,制度直接制约人们的行为或决定人们的利益,进而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从而制约发展方式的选择和转换。制度缺陷是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和转变不顺的深层次根源。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取向的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实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国有国营的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变革,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改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完善,这种制度缺陷又是造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困难并且还没有根本转变的深层原因。

市场机制的不健全,资源、环境、劳动力的不完全市场定价、人为压低,使得高投入、高消耗、低工资、低消费、粗放型、数量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难以转变。企业制度的不完善,自负盈亏和优胜劣汰的不完全,技术进步制度的缺陷,创新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技术进步不快。收入分配制度存在新的不合理,收入差距的扩大,劳动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下降、过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城乡居民要存钱养老、看病、买房和用于子女教育,有钱也不敢消费,使得国内消费需求难以扩大,造成劳动和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也是高积累、高投资、低收入、低消费、主要依靠外需的发展方式难以根本转变的重要原因。宏观调控体制的不成熟,政府掌握的资源和投资太多、决策失误、效率不高,数量和速度指标硬、质量和环境指标软的政绩考核,也导致重速度、重GDP、轻质量、轻环境、高积累、高投资、数量规模扩张、低消费的发展方式难转变。对外经济关系制度的不完善,则是主要依靠出口、外贸依存度过高、外贸结构不合理、数量扩张、低价取胜而非品牌质量取胜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外贸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的重要原因。

(四)发展观念的影响

发展观念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和转变也具有重大影响。传统的发展观维护传统的发展方式,而且一旦形成,还会产生惯性,短期内难以消除,极不利于发展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形成了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传统发展观,使得追求数量扩张、高速增长、不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观念难以改变,严重阻碍了发展方式的转变。传统发展观念虽然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转变,在进入21世纪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但是传统发展观念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发展观念还没有根本转变,科学发展观还在真正树立和落实过程之中。这也是造成经济发展方式难以根本转变的重要因素。

三、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途径

(一)创造发展的有利条件

由于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国家外汇储备最多、持有美国债券最多、引进外资居世界第二、对外投资大幅度增长的国家,已经由资本严重短缺转变为相对充足,基本上能够满足技术研发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资金需求,所以创造更有利的发展条件,主要是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管理水平。

1.加快技术进步。先进技术是实现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必要条件,现阶段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禁售,中国更加需要的高精尖技术难以通过发挥后发优势引进,只能自主研究和开发,因此,中国必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动力、形成有效的创新机制,加快推进技术进步,为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真正做到自主创新,必须深化企业制度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增强自主创新动力,形成有效的自主创新实现机制;完善生产要素的市场定价机制,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合理收入,防止垄断阻碍技术进步的消极作用,避免对落后的生产和技术的不合理保护,切实发挥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作用,促使企业主要以创新形成竞争优势;建立和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保护和激励自主创新;增加研发投入,加强研发资金监督管理,提高研发资金使用效果;深化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培养科技人才,提高职工素质。②

2.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管理水平。大力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育结构,普及义务教育,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教育质量,尽快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劳动力的技能,完善企业制度和管理人员的培养、选聘、激励、监督、考核、约束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为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更有利的劳动力和管理条件。

(二)加快发展阶段的转换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目标模式是科学发展方式,是集约型、协调平衡型、内外向结合型、可持续发展型、高效性发展方式的综合,严格地说,这应该是发达的工业化阶段或者现代化实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方式,而中国目前正处在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向现代化迈进的阶段。为了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应该加快发展阶段的转变,也就是要尽快实现工业化、城镇化,跟上信息化步伐,优化产业结构,向发达工业化阶段过渡。

第一,加快工业化进程。从工业或者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2008年,中国第二产业是48.6%、第一产业是11.3%,表明中国现在已经初步实现工业化;从工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特别是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来看,2008年,中国第二产业是27.2%、第一产业是39.6%,说明中国还没有实现工业化;从人均收入来看,2008年,中国是3266美元,属于世界的中低偏下水平,也说明中国还不是工业化国家。中国还不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更重要的还表现在装备制造业比较落后,许多先进机械设备和关键的零部件还需要进口,工业总体的技术水平也不高,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比重比较低,国家基本建设和城市建设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农业还没有实现机械化和现代化。因此,中国还需要加快工业化进程,主要是尽快完成中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的基本任务,即建立起强大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实现农业机械化和轻工业的技术改造,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和城市的建设。这样才能更快实现工业化,进入发达工业化阶段。

第二,加快城镇化进程。2008年,中国城镇化率为45.7%,低于超过50%的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更是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70%以上的城市化水平。因此,中国现在需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能够大量持续扩大内需,是解决“三农”问题和缩小城乡差别的主要途径,是农民工的根本出路和缓解春运紧张以及“民工荒”的有效举措,是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也是促进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有利因素。

由于现在中国城镇化最大障碍是制度障碍、最大的困难是城镇化所需的庞大资金难筹集,所以,目前特别需要的是加快与城镇化有关的制度创新和加大城镇化的投入,重点解决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

城镇化的制度障碍主要是不完善的户籍、社会保障、就业、土地等制度。在这些制度中,人们往往认为,最重要的是户籍制度阻碍了城镇化进程,推进城镇化的制度创新最重要的是户籍制度,其实不尽然。户籍制度实际上已经不能阻止农民进城,只是阻止进城农民获得市民身份。户籍制度之所以难改、迈不开大步、有的地方加快了又退回去,困难在于和户籍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难以分离,现在还不能让进城的农民也都享有城镇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或者所有的市民和农民都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户籍制度改革是非常容易的事。因此,推进城镇化最重要的制度创新不是户籍制度改革,而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城镇化的成本或费用,不仅是更多更大城市及相应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还包括每年实现城镇化的农民融入城镇的所有费用,特别是让进城的农民也都享有城镇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的费用,因此,需要巨大的投入。笔者认为,必须多渠道筹集城镇化所需的资金,主要包括政府的财政支出、土地增值收益、雇佣农民工的企业的支出、农民工的直接支付和农民工转让承包地所得的补偿。政府的钱应用在关键点上,社会保障就是刀刃、城镇化就是关键,政府现在特别需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由于全社会统一、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非一日之功,农民城镇化的成本又非常之大,所以,中国现在推进城镇化,重点应该是让农民工市民化,而不是使还在农村务农的农民实现城镇化。这样做,成本更低、更容易、更有利,因为农民工已在城镇就业、居住、生活,更能适应和融入城市。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更高,观念更新,工作和待遇的选择性更强、要求也更高,而且没有务过农,不可能再退回农村,具有很强的市民化意愿,首先创造条件让他(她)们市民化,从根本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应该是最优的选择。

第三,跟上信息化步伐。信息化是指由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引起的工业经济社会向信息经济社会转变的过程。信息化是信息技术逐步开发和普遍运用,信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最重要的技术,信息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包括生产信息化、社会活动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生活信息化等内容。信息化意味着所有的信息、数据、资料都要尽可能入库上网,所有的经济、社会活动都要依靠、运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所有的管理者、劳动者都普遍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信息化涉及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交通、通讯、科学、教育、国防、消费、文化娱乐、企业、政府、家庭和个人等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环节和方面,会引发人们工作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的革命性变革,形成新的效率更高的方式和习惯,带来经济、社会活动的高度自动化、知识和技术密集化、多样化、高速化、高效化,实现经济的高增长、高效率、低消耗、低污染。③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谁率先掌握并高度利用信息技术和资源,在信息化方面走在前列,谁就在生存和发展中掌握主动权、占领制高点,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拥有强大的优势。所以,现在所有的国家都应该把实现信息化作为奋斗的目标。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经济时代迈进,谁在信息化方面落后,就有被淘汰的危险。信息技术是科学发展方式最重要的技术支撑,根本转变发展方式,必须紧跟人类社会信息化的步伐,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因此,中国现在必须加快信息化的步伐,努力开发和普遍运用信息技术,发展信息产业,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武装传统产业,实现生产和生活的全面信息化。

第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形成更适合于根本转变发展方式、采用科学发展方式的产业结构。现在必须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高端制造业,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

(三)建立和完善制度

1.健全市场机制。完善资源、环境、劳动力的市场定价制度,改变人为压低价格,更好地发挥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作用,促进企业精打细算、降低消耗、节约高效利用资源、减少排放、防治污染,主要依靠改进技术和加强管理来降低用工成本,而不是压低工资来维持低成本,使得高投入、高消耗、低工资、低消费、粗放型、数量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2.完善企业制度。深化企业改革,实行产权多元化,形成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真正做到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优胜劣汰,克服技术进步制度的缺陷,建立和健全创新机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促进技术进步和集约经营。

3.改善收入分配制度。由于内需难以扩大的根本原因是收入差距的扩大、劳动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过低,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又是分配制度不完善,还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因此,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当前的宏观调控中,应该重点实行加薪、减税、建社保的政策,增加一线职工的工资,改善农民工待遇,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管的收入,完善监管办法,适当减免城乡居民和企业的税收,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合理规范工资以外的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兼顾效率与公平,真正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以增强劳动和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动力,有效改变国内消费需求不足、难以扩大的现象,促进高积累、高投资、低收入、低消费、主要依靠外需的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4.改进宏观调控体制。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实现财政收支管理的民主化、公开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把钱花在刀刃上,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对有财政资金投入的建设项目,加强全程监督,坚决避免以扩大内需为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坚持科学民主决策,确保公共投资真正用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严格执行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和产业政策,切实防止重复建设。优化信贷结构,实行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有效缓解农户和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严格控制对“两高”(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强化贷后管理,确保信贷资金的合理使用。注重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实行财政对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改变政府掌握的资源和投资太多、决策失误、效率不高的状况,实行对各级领导数量、速度指标与质量、环境指标并重的政绩考核,促进重速度、重GDP、轻质量、轻环境、高积累、高投资、数量规模扩张、低消费的传统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5.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着力拓市场、调结构、促平衡,巩固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努力培育出口品牌和营销网络,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产品出口,积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重点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国内紧缺物资进口,合理实行各项进口促进政策和便利化措施,敦促发达国家放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限制;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妥善处理贸易摩擦;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等各类功能性机构,鼓励中外企业加强研发合作,鼓励外资参与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促进“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通过这些措施,推动主要依靠出口、外贸依存度过高、外贸结构不合理、数量扩张、低价取胜而非品牌质量取胜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外贸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注释:

①本文之所以首先说明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和外延,是因为发展方式转变的提出,经过了一个不断走向完善全面准确的过程,最先的提法是经营方式转变,后来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直到2007年才正式明确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目前为止,对经济发展方式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解,存在比较严重的概念混乱,还没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科学界定,也没有形成共识。

②简新华、殷保胜:《中国自主创新的动力和实现机制》,载《江海学刊》,2008(1)。

③简新华:《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1)。

标签:;  ;  ;  ;  ;  ;  ;  ;  ;  ;  ;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根本转变的目标模式、难点与途径_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