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崇阳县人民医院 湖北省崇阳县 437500
摘要:目的:多层螺旋CT与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肥厚型心肌病诊断的对比评价。方法:选取我院48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与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超声心动图诊断出25例肥厚型心肌病,阳性率为52.08%;多层螺旋CT诊断出48例肥厚型心肌病,阳性率为100%。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X2=30.247),P<0.05。结论:心脏超声心动图对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多层螺旋CT心脏检查的范围广,图像清晰,整体效果优于心脏超声心动图,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肥厚型心肌病;诊断
肥厚型心肌病指的是以心机不对称性肥厚为特点的心肌病,心肌肥厚一般处于室间和游离壁,多发生于青壮年,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化,可能无症状,也可能出现心悸、会困难、晕厥甚至猝死等,误诊、漏诊率较高[1]。目前临床中一般通过临床症状、病史、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方式进行诊断[2]。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在心脏检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利于对心脏形态的观察,且能对局部功能进行良好的评价[3]。本次研究对比了多层螺旋CT与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肥厚型心肌病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48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28~61岁,平均年龄(43.54±8.47)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8.04±1.15)年。其中6例患者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胸闷12例,气促22例,心悸17例,心前区疼痛8例,头晕17例。
1.2方法
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探头频率设置为2~4MHz,引导患者取左侧卧位,分别对左心室长轴、心底大血管短轴、二尖瓣口水平、乳头肌水平短轴、心尖部水平短轴、心尖四腔心断面进行扫查。对患者心脏内部的结构情况进行分析。
多层螺旋CT检查:采用冠状造影扫描的方式,参数设置为准直0.6mm,有效层厚0.75mm,螺距0.2,重组检测0.5mm,扫描时间13s,旋转时间0.33s,电压120kV,管电流900mAs。扫描得出图像后上传至工作站,通过相应软件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分析。
1.3观察指标
若患者心室舒张末期,心肌壁肥厚部分的绝对厚度>15mm或左心室同期厚度比值>1.5,则可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排除因高血压、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因素引发的继发性肥厚型心肌病。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通过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超声心动图诊断出25例肥厚型心肌病,阳性率为52.08%;多层螺旋CT诊断出48例肥厚型心肌病,阳性率为100%。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X2=30.247),P<0.05。检测结果显示,肌部室间隔肥厚32例,心尖肥厚12例,左室高侧壁肥厚2例,左室顶部肥厚2例。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未检出23例,其中肌部室间隔肥厚诊断18例,漏诊14例;心尖部肥厚诊断4例,漏诊8例;左室高侧壁诊断1例,漏诊1例。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目前,临床中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一般通过患者临床症状、病史、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方式。但由于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或仅存在头晕、胸闷等轻微症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等情况,确诊时间往往较晚[4]。另一方面,若患者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会进一步增加临床确诊的难度。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检查水平越来越高,为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心动图诊断阳性率低于多层螺旋CT,P<0.05。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可重复、成本低等优势,是临床中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影像学方法。超声心动图能准确且直观的判断出心室壁厚度,并对心室壁的运动以及瓣膜功能进行评估。超声心动图对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尤其是中上部、后补部室间隔均增厚患者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超声心动图的受影响因素较多,对操作人员、设备、仪器精确性的要求较高,且对于心尖部、游离壁肥厚或肥厚较轻者效果不明显。而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出现,在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多层螺旋CT能够对心脏进行多个切面、多角度的扫描观察,范围较广,能对心脏的形态以及心肌解剖改变进行观察,并进行定量分析、测量,获取准确的心脏图像,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率较高。
综上所述,心脏超声心动图对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多层螺旋CT心脏检查的范围广,图像清晰,整体效果优于心脏超声心动图,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杰,王琼.心脏超声与MRI诊断肥厚型心肌病伴感染性心内膜炎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5):1890-1893.
[2]陈宏才,席仁刚,曹建新,等.伴巨大倒置T波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多层螺旋CT诊断[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5,38(1):47-50.
[3]徐念,梁天山,郭顺华,等.多层螺旋CT与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肥厚型心肌病诊断的比较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6,29(1):116-118.
[4]赵梦林,于婕,祖凌云.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和防治进展[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7,22(5):364-368.
[5]陈丽君.超声心动图评价肥厚型心肌病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7,38(2):210-214.
论文作者:熊志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肥厚论文; 超声论文; 心脏论文; 心动论文; 多层论文; 心肌病论文; 螺旋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