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黑龙江省 大庆市 163255)
摘要:本文以大庆职业学院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例,叙述了课程的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过程及教学反馈方面的做法,希望能对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设计与实施
职业生涯规划,也称职业规划或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培训和发展计划等,并为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够使学生树立规划意识,正确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主动适应行业发展要求,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一、教学准备
1.调研对象
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学一年级新生,在每学期开课前设计调查问卷,调研学生对职业规划的了解情况、自我认知水平、对专业的认识、对课程的期望等。高职新生普遍思维活跃、个性独立、动手能力较强,渴望被认可。同时,专业选择随意、规划意识淡薄、自我认识不清、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大多数学生在中学对职业规划课程缺乏了解,希望能借助课程深入探索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知晓专业行业信息,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路径。
2.课程准备
职业规划教学要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旨在让其有计划的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进而驱动其目标行为。所以,首先任课教师要学习授课班级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了解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就业岗位、岗位能力要求等,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其次,针对学生的学情调整课程标准,制订符合各专业的授课计划,为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保障。
第三,根据教学内容,书写教案,设计教学活动,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制作PPT,并搜集最新最实用的课件资源,如测试、视频、文本等,不断更新课件资源库。此外,根据教学需要,任课教师自行录制剪辑视频,制作的新生报到、军训展示、职业规划分享等视频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二、教学过程
在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中,任课教师依据学生基础、兴趣、特长、能力等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教学,改变传统灌输式的讲授,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社会调查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新课导入生动化
做好课程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身边的生活实例和生动的视频入手,吸引学生关注,引起学生的思考,往往能快速引出教学任务,将抽象的知识生活化、简单化,调动课堂气氛。
2.知识讲解简明化
高职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任课教师严格控制理论知识的讲解,一堂90分钟的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只占20分钟左右,如果知识点较难,就分解到不同的课堂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必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授课时一步一步自然地引出新知识点,同时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3.内容设置任务化
任课教师根据每堂课的内容制作教学任务单,以“行动导向驱动”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4.训练活动多样化
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职业规划课堂中,任课教师加大实训比例,设计了多种多样的训练活动,如:成就事件分享、目标分解练习、大学生活清单、价值观想象活动、生涯人物访谈模拟、生涯幻游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教学。
5.教学手段信息化
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辅助教学,如带领学生通过手机APP进行职业性格和职业兴趣测试、查找专业岗位信息、寻找生涯访谈人物等。通过学生自己实际操作,利用手机作为教学工具,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教学任务,能够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6.作业布置新颖化
学生经过了十多年的中小学学习生活,已经熟悉了传统的纸质作业,因而职业规划课程的作业布置力求新颖独特,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如:让学生分组进行生涯人物访谈,小组经过讨论,发动每个人可用人脉资源,确定并预约生涯人物,集体进行访谈,访谈后制作PPT在课堂进行展示交流。学习了工作世界探索的内容后,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本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岗位能力要求,以此带动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
此外,不同专业的学生听课状态不同,因此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职业困惑和真实需求,针对不同班级设计不一样的训练活动,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向每一堂课要效益。
三、教学反馈
及时有效的教学反馈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促进作用。职业规划教学重视师生的教学反馈,一是加强师生沟通,在课上和课下,以面对面、QQ、微信等方式,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对教学的建议,并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二是加强与督导和同事的沟通,多方面评估教学效果,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
职业规划本身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后续跟踪调查和指导,定期监管学生职业规划的目标达成情况,帮助学生进一步挖掘个人优势、掌握职场信息、修正及完善目标、调整规划路径等。这就要求专兼职教师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教育教学和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就业服务力度,促进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莉云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青年生活201812.
作者简介:张莉云(1974.09-),女,副教授,主要从事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论文作者:张莉云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学生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课程论文; 职业论文; 教师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目标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