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各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得到建设,市政道路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本文对市政道路施工中新材料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市政道路潜在安全隐患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市政道路施工中新材料的具体应用要点。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新材料;安全隐患;具体应用要点
前言
在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都不断加快,各种新型技术和材料涌现出来,反过来推动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各种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运用,市政道路施工单位亦是如此。
1 市政道路潜在安全隐患分析
1.1 路面裂缝隐患
从市政道路路面的状况看,在其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类型的裂缝。根据裂缝的状态和形成原因,可以把裂缝分成几种特定的类型。首先,是纵向裂缝。因为路面会长期被行车碾压,加上自然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形成纵向裂缝。其次,反射裂缝,这种裂缝往往会出现在路道的底部区域,而其形成的过程往往是自底部向上层延伸。导致发射裂缝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外力与内力因素都有可能。再者,横向裂缝。对这种类型的裂缝来说,往往是因为温度原因所导致的。最后,综合裂缝,如果路基的强度达不到科学的标准,就可能使得综合裂缝出现。
1.2 车辙隐患
车辙作为市政道路工程中比较隐性的隐患类型,更多的会出现在公交站台、车辆爬坡等等地段。一旦存在车辙隐患,路面就可能因此出现变形问题。尤其是在环境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沥青混合料的弹性模量逐渐被削弱,此时形成的形变很难继续恢复原状,所以路面会出现永久性的形变问题。
1.3 松散隐患
在道路施工的阶段中,沥青胶是一种运用极为广泛的基础材料,它的重要作用是使原料能够更高效地被粘合起来。然而,因为市政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环境因素的考验,特别是在车流量比较大的路段中,路面必须承载比较大的负荷,久而久之,沥青胶的粘合作用便会被削弱,加上持续的碾压,集料可能会渐渐脱落,因此路面上会存在一定的抗槽现象。
1.4 水损坏因素
在道路上,路面有间隙是必然会发生的现象,但是水会经过间隙流入路基里层的结构中,加上车辆和空气的作用,路基里表会在水的冲击下受到损伤,路面质量因此受到影响。
2 市政道路施工中新材料的具体应用探究
2.1 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应用
对于SMA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来说,它具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根本是耐高温性能好,以及稳定性强。因此这种材料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往往会得到非常普遍的运用。而粗集料的重要特征在于嵌挤性比较好,将其融入路面后,可以大大增强路面的承载力。在SMA 中,粗集料是一种最常见的组成元素。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是,加大对SMA 的运用,能够降低车辙状况出现的几率。而且SMA 材料还有助于增强路基的稳定性,因为材料的孔隙比较小,水分必然要经过路面直接流向路基中。此外,SMA 材料的抗氧化性能也比较好,这是由于材料内含有玛碲脂,他可以降低材料与空气反应的程度,因此路面变形现象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2.2 聚苯乙烯泡沫的应用
对于聚苯乙烯泡沫这种材料而言,其优势是非常显著而多样的,包括使用寿命长、性能好、耐用等等。这种材料往往是在聚苯乙烯树脂中添加发泡剂,并且利用进一步的加热工序制造而成的,而其间会生成泡沫。加上聚苯乙烯泡沫也是一类硬质结构,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可将其视为市政施工过程中的轻质路基填充材料。由于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本身是在复杂环境中完成的,而路基的性质也会表现出巨大的差别,特别是湿软路基,很可能出现沉降问题。然而在施工中,加入聚苯乙烯泡沫材料,则可以起到良好地降低路基沉降几率和程度的重要作用。而且,将聚苯乙烯泡沫融入到桥头施工建设过程中,还能够使桥台位移的发生实现有效避免。
2.3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应用
在道路工程中,在其中某些比较隐蔽的地段,车辙状况极可能发生,比如在公交站台、红绿灯交叉口等等施工地带。在出现车辙状况的前提下,交通会因此受到阻滞,群众的出行因此受到干扰。为了降低车辙状况带来的危害程度,就需要在前期施工时才用更科学的施工材料,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就是具有显著优势的一种,这种材料性能极佳,混凝土添加剂是其主要成分,在隐蔽施工地段进行适当的运用,看使得施工操作更加便捷,同时保证路面质量。
2.4 微表处稀浆混合料的应用
对于市政道路养护,微表处稀浆混合料的应用价值非常显著。石屑、砂浆、外渗剂等是微表处稀浆混合料的主要成分。在配置过程中,需保持合理性,并混合均匀,这样才能够是该混合料的效果充分展现出来。在此材料的摊铺厚度方面,具备较为严格的要求,也就是摊铺厚度大概需维持在1 cm。从整体层面而言,基于道路施工过程中,对微表处稀浆混合料加以应用,能够使施工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是施工时间得到有效缩短。
2.5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应用
在市政路面的施工环节中,后期的维修是一个具有同等地位的重要工序。在整个维修阶段,工作人员需要铣刨路面,并且加强跟踪了解和科学养护操作,以此确保维修环节是高效合理的。但是,因为沥青混合料可以在施工场地内存放的时间有限,如果未能对沥青材料做实时处理,就可能使得材料失效,最终造成材料浪费等问题。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适当地引用再生技术,从而形成再生沥青混合料,避免材料浪费现象,也对周围的环境形成了一定的保护。地热再生技术、长拌冷再生技术、就地冷再生技术、厂拌热再生技术是常见的技术类型。不同的再生技术又不同的技术要求,比如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是将铣刨破碎的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经过添加再生剂及新集料后在厂拌设备中加热拌和使之恢复路用性能,然后重新铺筑成沥青路面的工艺过程(如下图所示)。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市政道路施工中新材料的应用问题的探讨,意义重大。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市政道路潜在安全隐患,比如路面裂缝隐患、车辙隐患、松散隐患、水损坏因素等等;在此基础上对市政道路施工中新材料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究,包括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应用、聚苯乙烯泡沫的应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应用、微表处稀浆混合料的应用、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应用等各方面。
参考文献:
[1]彭翔旻.杜锋.强夯地基处理技术及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9:203.
[2]曹文涛.市政道路施工中新材料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4).
[3]兰进平.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新材料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4).
论文作者:徐达 程伟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材料论文; 路面论文; 沥青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裂缝论文; 车辙论文; 路基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