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多层次功能的再认识_化学实验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多层次功能的再认识_化学实验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多层次功能的再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认论文,多层次论文,化学实验论文,功能论文,新课程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或进行化学知识教学的基础。其实,化学实验本身就蕴涵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化学实验的理论知识、化学实验的思想和方法、化学实验的技能技巧和素养等,将化学实验仅仅作为学习化学的手段和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必须把化学实验列为化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并要把这一思想观念贯彻到化学教学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中去,包括指导思想、课标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学目标、方法、评价和实验室建设等。

一、化学实验在化学新课程及其教学中的地位

1.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从化学的组成部分看,化学大体可以分为实验和理论两部分,化学实验本身就是化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化学的重要内容,自然也是化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化学实验是以分散的形式分布在“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等五个主题中。

2.化学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从现代教学论看,学生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主体(学生)动作于客体(化学世界)而实现的。一切经验发源于动作,化学家大多是通过动作去实现与化学世界的相互作用,从而发现和认识化学规律。学生学习化学,也应该通过类似过程掌握知识。心理学家一再强调学生知识的构建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实现的,认为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该手脑并用,主动地动手操作和实验,从而获取知识。

化学实验既是化学教学认识工具的“硬件”——化学实验仪器和设备,也是化学教学认识工具的“软件”——化学教的方法(实验法)、化学学的方法(做实验)和化学教学认识方法(实验方法),因而是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知识的重要认识工具和媒体。

3.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主要表现形式

从化学学科的特点看,在中学阶段必要的演示和讲解也是需要的,但是这不应该成为中学化学教学(尤其是初中阶段)的主要方法。学生主要靠“听”(老师讲解)和“看”(教师演示)是学不好化学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在化学学习中,化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化学认识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学生的具体操作活动和思维活动。无论是物质组成、结构、制备与合成研究材料的介绍、分析或有关知识的应用,都需要学生实验探究活动的体验,需要进行抽象、概括、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大力提倡探究学习,让学习者充分发挥参与活动的自主性,是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形成的有效途径。

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需要人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实验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化学实验中蕴涵着极其丰富、活跃的创造因素。因此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学的实践环节,大力加强实验教学。

二、化学实验的多层次功能探微

1.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

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确立人生哲学、世界观的启蒙和奠基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有重要作用。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实事求是的作风,以及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爱护公物的思想品质都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当学生走进整洁明亮的实验室,看到摆放井井有条的仪器设备、严格的操作要求和管理制度的文字说明,以及挂在墙上的著名科学家的人像、生平及格言……这些都会在青少年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科学态度是科学精神在人的心理和行为稳定倾向上的反映。科学态度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即科学的态度和对待科学的态度。主要内容有:探究的兴趣、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理论、客观、精确、虚心、信心、恒心、成就感、责任感、合作等。化学实验集中体现科学精神和态度,具有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和内容。在实验教学中,从实验目的、内容、步骤、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结果的解释到结论的得出和评价,都可以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的陶冶。

同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彼此交流与合作,更有益于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探究欲和科学兴趣,进而促进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和科学态度的培养落实到每节实验课中,通过教师的率先垂范、严格要求,通过学生注意、领悟、模仿和体会,点点滴滴、潜移默化,使他们形成受益终身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

2.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化学实验在化学新课程及其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必然导致其教学功能的不断发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不仅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主要方法,在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探究式学习的背景下,化学实验更成为实现教与学方式改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中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可归结为知识的定向选择、理解领会、记忆吸收、作业反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选择、领会、习得和巩固四个阶段,在学习化学知识这四个阶段中,化学实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实验在选择阶段的基础作用。选择阶段是知觉选择的过程,学生对教师讲授的教材内容引起注意,有意识、有选择地运用视、听知觉进行感知,获得感性认识。如初三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对化学实验充满了兴趣,但对如何观察化学实验现象还不得要领。在进行镁条燃烧的演示实验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燃烧前镁条的颜色、状态,然后提醒学生在实验进行中着重观察镁条燃烧的火焰、发光放热情况,等燃烧结束后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以上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的内容便是在选择阶段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石。

(2)实验在领会阶段的核心作用。领会阶段是在知觉的基础上理解教材,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例如要学生建立关于“氧化—还原”的初步概念,可以先从碳、硫、铁等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来形成“氧化”概念,通过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来形成“还原”概念,再从这个实验里生成物铜和水的分析来形成“氧化—还原”概念。同样,通过称量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反应物质量总和跟各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的实验来论证质量守恒定律;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导出电离理论,都是从生动的直观提高到抽象的思维,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

(3)实验在习得阶段的保持作用。习得阶段是经过理解、领会,让知识进入记忆阶段,通过记忆保持知识、习得知识的过程,在这阶段实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学习了氢气的可燃性后,让学生完成氢气的爆炸实验,在爆炸声和学生的惊叹声中,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而理解是记忆的基础,“意义识记”是牢固的记忆,因此实验可间接保持记忆。另外,实验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活动,在看、听、做、想等活动协同工作时会在大脑皮层中留下生动鲜明的痕迹,造成强烈印象乃至终身不忘,直接起到了保持记忆的作用。

(4)实验在巩固阶段的强化作用。巩固阶段是经过复习和练习将已获得的知识加以巩固的过程。在此阶段若能增加一些实验或操作,将会对巩固知识起到强化作用。如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证明氯酸钾里含有钾、氧和氯三种元素;不另用其他试剂鉴别硫酸、氯化钡、硫酸钠、碳酸钠的溶液等。这些都要求学生以设计实验方案的形式,写出所需用的仪器和药品,绘出实验装置图,说明操作过程,然后通过实验,从实验的结果来解答问题。

3.化学实验的评价功能

(1)化学实验知识方面的评价。主要内容有:是否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药品),能否正确地描述化学实验现象;是否认识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知道其操作方法;是否了解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的选择依据;是否了解化学实验药品和化学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性问题。

(2)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方面的评价。主要内容有:能否正确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否根据一定的化学实验目的对化学实验药品和仪器进行选择;能否根据一定的化学实验目的和化学实验仪器的特点,安装一些常见的、简单的化学实验装置;能否根据一定的化学实验目的,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和化学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活动。

(3)化学实验探究能力方面的评价。化学实验探究能力主要是通过在化学实验活动中灵活运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8个探究要素来体现的。能否在教师的启发下或独立地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化学实验问题,并能比较清楚地进行表述;能否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发下对化学实验问题的可能答案提出猜想或假设;能否根据所要解决的化学实验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初步的论证;能否根据实验方案独立或与他人合作来完成化学实验;能否运用多种方式和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对所获得的证据运用化学用语、表格、线图等形式进行处理;能否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或对猜想和假设进行解释;能否对结论的可靠性进行简单的评价,并对自己在化学实验研究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反思;能否较为规范地独立写化学实验报告,并主动与他人讨论和交流化学实验探究的结果。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功能是多层次和多方位的。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化学实验能为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知识、检验化学理论、验证化学假说提供化学实验事实;从方法论角度来看,化学实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功能,是落实科学素养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手段;从教学论角度来看,化学实验在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操作能力及质性评价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学形式和手段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教育论的角度来看,化学实验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尊重科学、注重实践,负责、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

标签:;  ;  ;  ;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多层次功能的再认识_化学实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