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当前的教育发展和改革(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是“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确立的教育改革目标
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批准了我国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作为一个法律性文件,提出了六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目标。在六条具体目标中,有一条这样规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就是说,《纲要》以法律性文件形式,确立了素质教育的地位。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所以要说明这一点,是因为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种说法一直是有争议的。
关于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的争论大致有三方面:
第一,对于素质教育提法的不同看法。
第二,对“应试教育”提法的不同看法。
第三,对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一提法的不同看法。
在学术领域内展开对以上这些不同看法的讨论,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但这些讨论应该统一在为实现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一目标的前提下展开,而不是去否定这一法定的目标。
二、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顺应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有利于基础教育全面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在迎接新世纪到来的时候,世界各国都把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全面提高公民的素质,培养更强的新一代人,成为几乎每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这里,我向大家介绍几个材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教育问题的研究材料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就教育问题做过几次重要的研究。1971年,教科文组织委托法国前总理和前教育部长富尔领导成立了一个七人小组,研究教育改革问题。
1972年,这个小组正式提出了一个报告, 题目是《学会生存》。1993年,为了研究迎接新世纪的教育战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现在叫做“21世纪教育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国际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育信息,由若干位专家进行分析研究,于1996年提出了一份报告,题目是《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21世纪的教育应该把终身教育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
教科文组织报告在关于终身教育的概念里,提出了教育的四个支柱的观点。这一观点主要阐述了在终身教育过程中给人以什么能力和品质,培养什么的问题。
第一个支柱:学会认知。鉴于科学进步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新形式带来的迅速变革,必须把相当广泛的常识和就少数问题能够进行深入研究的可能性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认知能力”既要有广泛的知识基础,又要有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可能性。报告认为,这种认知能力是接受终身教育的许可证,它给人的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第二个支柱:学会做事。这里所指要学会做的事,除了要继续学习、从事一种职业外,还有更广泛的意义。就是说,还必须获得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使人在社会里能够应付各种情况,包括各种预料不到的情况。我们原来所理解的学会做事就是教给人一种本领,使他将来在社会上能找到一定的地位。但是,将来我们的社会变革会是很迅速的,因此需要有这样的做事本领,需要人能够随时适应变化的情况,其中包括那些预料不到的情况。报告还强调:要培养人有促进集体劳动的能力。报告认为,学会做事能力的培养是目前教学方法中被过于忽略的一个方面。报告认为:学会做事就是让人在一生中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工作,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
第三个支柱:学会共同生活。共同生活,包含着国与国人民之间共同生活的意思,就是要倡导地球村的概念。如果不会共同生活,单独一个国家的生活是不可能安定、稳定的。把这一概念延伸来看,当然也包括在一个国家内部人与人之间共同生活的能力。这是目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的比较薄弱的环节。
第四个支柱:学会生存。也就是法国前教育部长富尔主持之下所提报告的题目。教科文组织报告认为,学会生存有着十分强烈的意义。因为21世纪要求人人都要有比较强的自主能力和判断能力,同时要求加强每个人在实现集体命运过程中的责任。所以要使人们学会生存。学会生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使埋藏在每个人灵魂深处的所有才能都充分地发挥出来。如记忆能力、推理能力、想象力、体力、审美观、和他人交流的能力、领导者的天然气质等。报告认为,学会生存的过程也是使人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过程。
法国关于教育改革的设想
1995年9月法国总理朱佩、教育部长贝卢写信给弗罗先生, 以国家的名义委托他组建一个委员会——学校思考委员会。他们要求委员会对法国教育体系的现状进行客观调查,分析其发展结果和变革,同时与其他国家的教育进行比较;要求委员会根据法国社会的需求,从现代科技变革的挑战出发来阐述国家对教育的期望,并对未来教育改革提出具体建议。
1996年6月30日,学校思考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报告, 题目是《为了学校》。报告共300页,核心是关于法国的未来教育改革问题。 报告提出了21条建议,其中一条核心观点就是:从入学的义务到必学的义务。
报告认为,法国的义务教育实施100年以来, 适龄人入学率已达百分之百。国家已经承担了让学生入学的义务,公民也承担了送子女入学的义务,但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不让人满意。调查显示:在进入初中的学生中,有七分之一的人不会阅读,四分之一的人不会计算,五分之二的人不能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报告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如果不能及时掌握基础知识,将永远得不到补偿。也就是说,要在适当的时间里——少年时期——抓紧学习。在这个时间里没有学到的东西,将来再去补偿是很困难的。
报告提出了法国的教育改革口号:让所有人掌握最起码的知识。这是报告中最引人注目的口号。什么是最起码的知识?报告提出:学校应保证在法国就学的全部学生在16周岁时,能够掌握以下六个方面的知识,以保证他们获得未来成人和未来公民真正的权力。这六个方面的起码知识是:
1.会读会写。会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我们的语文考试及格,它和我们语文考试的概念不一样,它要求学生在将来走进生活时有能够阅读的能力。 会写的具体要求是: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对2000 个词汇文章选用300个词。再用100个词进行概述。句法、语法错误不得超过规定数量;100个词的概念还要求清楚地誉写下来, 并能直接在计算机键盘上录入。
可见,在这些会读会写的要求中,重要的是让学生有一种能力,它是一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而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会认、会解释某些字词。
2.能计算。
3.能理解空间与时间。报告认为这是认识和分析客观世界必要的条件。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知识转换为能力的要求。
4.学会观察事物和有生命的实体,学会简单操作技能。
5.关于体育、艺术教育。身体及其感觉机能是构成所有知识技能、社会行为的基础素质。
6.掌握公民的行为规则和价值观。
根据以上六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报告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其中主要有两条:一是要加强学前教育。二是要简化教学大纲。做为保证措施之一,报告提出要调整学校作息时间,作息时间要适合学生获得起码知识全面要求的安排。
报告认为:世界各国教育史的情况大致一样,这就是:义务教育普及100多年后, 人们对义务教育的概念常常是指儿童入学和学校接受学生的义务,学生能否掌握必要的知识并不成为社会对学校的要求。随着社会发展的更高需要,人人应该具备起码的文化知识。近年来人们要求学校履行教育结果的义务,即学校不仅要有接受学生入学的义务,还要有履行教育结果的义务。那么,什么是教育结果的义务呢?这就是要保证全部学生获得必备的知识和能力,获得起码知识。
德国的材料
1995年我到德国考察职业教育,看到德国的一所企业办的职业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计划。在这份职业教育计划的培养计划中,提到了关键能力的培训计划。这一计划提出把五项关键能力做为培训重点。一是任务的组织和实施能力;二是交流与合作能力;三是学习和工作方法的使用能力;四是单独或集体承担责任的责任心;五是心理和体力承受能力。这就是他们所认为的关键能力,要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地培养这些能力。
我们看到:德国人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由教师设置各种障碍和挫折来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可见,德国是把以上几方面的能力培养做为关键能力加以培养并贯彻在教学中。
以上材料都说明:各国在迎接新世纪的时候,都在考虑自己的教育发展战略,都在反省原来的教育能不能适应变革的新世纪的挑战。在这些教育改革的思路中,普遍地比较重视全体人的素质和全体人比较全面的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现在提出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既是迎接新世纪我们国家教育的一种战略思考,也顺应了世界教育改革的总趋势。因为整个世界所面临的新世纪是共同的,虽然各国有不同的问题,但新世纪给我们各国带来的许多问题都是共同的。
三、实施素质教育是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素质教育并不是凭空提出来的。建国以后,国家教育方针经过几次调整,加上很多大家都知道的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我们的教育方针贯彻中不断出现反复。
有一段时期,贯彻教育方针反复比较集中的反映在“三中心”问题上,即:肯定还是否定“三中心”。在一个阶段里,比较强调书本知识的教学,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出现了有时忽视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倾向,忽视学生和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等情况。由此提出教育改革的任务。但是,教育改革之后,往往就把原来的课堂教学、书本知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全部否定。于是,又出现了新的倾向。就是:一方面表现为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力度好象加大了,生产劳动实践的时间增加了,学生的自主能力被重视了;但同时,又出现了忽视课堂教学、书本知识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情况,造成教育质量下降。解放以来,这样的反复出现过多次。虽然反复过程中也不断取得经验,但反复本身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少损失,使我们走了不少弯路,也使我们培养出的一代一代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素质缺陷。
这些教训使我们认识到,应该全面的、综合的、整体的来认识教育方针所确定的教育任务、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近几年来,我们在方法论上有不少新的认识。15世纪以后,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分析为主的思维方式占主导地位。近几年,特别是系统论出现之后,大家认识到要用以综合为主的思维方式看问题。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使我们也开始综合的、整体的来考虑教育现象。这时,我们认识到教育内容的各种要素是相互关联的、相互影响的,孤立地看问题是不行的。
因此,以提高人的素质作为目标来实施素质教育,避免教育方针的偏颇和反复,这是对建国以来教育经验的科学总结。我们的素质教育是更整体、更全面、更综合的提出的,而不是孤立地提哪一个方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教育改革逐步深化。最初,大家针对“文化大革命”中否定学习文化知识,否定“三中心”的弊端,强调课堂教学,加强书本知识的传授。当时的口号就是:加强双基,就是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加强双基的口号是对“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否定。随着教育改革实践的发展和一些国外教育理论,如布鲁纳、布鲁姆、原苏联的赞可夫、苏霍姆林斯基、巴班斯基等人教育理论在国内的传播,大家认识到只强调基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是不够的,又引入了能力和发展这样两个概念。大家认为能力和发展与知识和技能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所以口号又转变为:“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在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过程中,大家又发现一些心理因素,其中包括兴趣、意志、情感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人的成长也是十分重要的,于是又开始把这些东西综合起来,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因而,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内涵愈加丰富,变成为“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开发非智力因素”的口号,其内涵越来越丰富,综合性越来越强。在对改革目标和培养目标逐渐加深认识的基础上,1983、1984年以后,开始提出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在北京,最早有一些同志、一些学校对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如当时北京八中的陶祖伟同志,最早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素质教育大纲,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叫做“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并开始进行素质教育的试验。
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对培养目标内涵的认识越来越丰富,对培养目标内在联系和内化作用的认识越来越加深的结果。特别是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之后,素质教育这一更加深刻、更加综合的概念就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素质教育正是在改革的实践中,人们加深了对教育方针理解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建国以来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注:本文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陶西平同志在第三期全国体育教研员讲习班的讲稿,本刊做了部分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