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州市论文,新课程论文,调研报告论文,高中语文论文,情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9月,广州市普通高中语文进入了新课程的实施,三年内全体高中语文教师都参与了课改实验。2007年6月,广州市首届高中新课程学习的学生高中毕业,宣布第一轮的高中课程实施工作结束。为了了解新课程实施情况,2007年5~6月我们对参加新课改实验的教师开展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调研采用问卷、座谈会、访谈和听课等形式,调研对象涉及广州市十二个区(市)的高一、高二和高三的课改教师,共有655名教师为本次调研提供了直接的信息。我们着重从课程的结构、课程的目标、课程的教学等三个方面去表达广州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情况,形成如下的报告。
一、关于课程的结构
本次课程改革与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及以前的高中课程改革有一个根本性的区别,那就是课程结构发生了标志性的变化,表现为:①所有课程都按照必修和选修进行了调整和组合,选修课程的比重加大;②必修和选修均采用较小的模块单元组织学习;③以学分管理统筹与推动课程开展。语文学科的必修分5个模块,用5个学段的时间学习;选修分为五个平行的系列,在每一系列里,理论上可以开设无数的模块。这种结构上的变化成为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变量,围绕着这种结构性变化,整个教学都要进行相应的变革和较大的调整,这是课程实施的重点和难点。
本次调研显示的情况是:
(一)教师认同课程的基本理念,认为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有利于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个性爱好的发展。在问卷调查中,有90%的教师认为开设选修课是完全有必要的,他们赞同选修课开设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认为必修与选修的互为补充、互为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学生更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能有效地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高中语文课程的结构体现了时代要求,在反映学科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了选择性,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对待课程规定的选修时间上,有26.78%的教师认为合适,32.14%的教师认为时间太短。
(二)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充分利用以主题为核心的模块教学设置,适时地调整课程内容。在问卷调查中,发现60%以上的教师对模块教学都进行了调整,其中32.95%教师的必修课,分别安排在前五个学段完成,一个学段完成一个必修模块,然后在开设选修课的时候,采用两学段同时学习两个(或多个)模块的方式。22.40%的教师对必修和选修都作了调整,没有完全按学段完成模块内容,而是根据实际,在各模块内容中,抽取适合学校实际的内容,重新组合,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块。29%的教师对必修作了适当的调整,选修则按学段—模块的形式组织教学。90%以上的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除教科书和教参外,都用了其他的学习资源,模块教学的设置,为教师和学生经验的介入开拓了空间。
(三)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和时间分配,对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学组织方式产生较大的冲击。按照课程结构,必修与选修的教学时间分别切分为1.25和1.75,五个必修模块结束时,正好处在高二第一学期的上半段,学期教学没结束。必修结束,学校有两个重要的工作必须完成,一是组织学业水平测试,二是开设选修课的指导,这都是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具有阶段性标志作用的重要工作,是关乎整个高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各校都十分重视,但由于必修结束时是上学期的中段,所以水平测试前的复习和选考指导都挤占了第六学段的时间,即高二第一学期下半段的时间,第一个选修模块的学习时间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冲击。在调查中,很多教师认为如果把必修定为六个(或四个)模块,与现行的学期管理模式比较和谐,操作性会更强。
(四)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三年来还未出现真正意义的“选修”,选修价值和选修意义仍停留在观念和文本上。高中新课程方案,在保证所有学生都达到高中水平的前提下,通过课程的设计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它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把个性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智力资源,不求所有学生在形式发展上的同一,而求学生内在品质的提高和丰富,为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人生追求,提供尽可能多的可能途径。语文教师非常赞成新课程理念,认同其价值取向,但在具体的实施中,体现个性发展的选修课未能如课标的规划进行,在实施中遇到比较多的困难。新课程实施三年,还未出现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选修还基本处在“统一”和“限定”的状态中。本次调查,有94%的教师所在的级组的选修课都是按原教学班集体选修,其中80.19%是按原教学班集体选修,全级组同时开设规定的模块。7.30%也是按原教学班集体选修,不同的教学班有不同的内容,5.51%采用老师固定上某些选修模块,学生分班(组)轮上不同模块的形式。在调查中有6%的教师所在学校是按学生报读人数重新编班,教师按报名人数开课,但这些学校的选修基本是按高考方案中的文学类和实用类选考开设,且大多集中在高三,这样的选修是与选考结合,应该不是课程标准中的选修。
(五)大部分教师认为开设语文校本课程是有意义的,但在实施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本次调查超过六成的教师认为学校开设校本课程是有意义的,其中12.01%的教师认为非常有意义,47.88%的教师认为有意义;有四成的教师对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持保留意见,其中28.57%的教师认为在语文课程中,校本课程是可有可无的,11.03%的教师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开设校本课程。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课改的第一年许多学校投入了较多的人力和物力开发校本课程,教师的热情高涨,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教师普遍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各种专业支持不到位,教师要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名目繁多的选修Ⅰ上。因此,从第二年开始,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基本停止了。
(六)选修模块开设的不规范,会导致了语文学分管理出现混乱。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有许多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某一模块的内容分拆为几部分,如将《唐诗宋词元散曲》分插在必修的四个学段中学习,换言之,四个学段的学习时间,学生可以拿到10个学分。
二、关于课程的目标
为了加强对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整合,课程标准从“过程和方法”的角度切入,总目标用五个部分加以陈述,必修课程用两条线描述,选修课程分别根据五个系列的特点拟定目标。这些目标都整合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习内容。课程实施三年,教师对此感觉如何?操作如何呢?
(一)课程系统目标表述新颖,操作上难以把握。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系统由于采用了一种新的语言模式,教师普遍感觉这种表达方式新颖,有利于沟通不同学科中相同的学习行为,比较好地体现了当前高中阶段各学科的共同目标的追求。但由于缺少了学科目标的清晰行为,在操作上容易出现模糊,有45.45%的教师认为课程实施亟需完善的是课程实施的操作性,包括目标的表述要简明扼要,便于记忆才便于操作。
(二)课程目标太多,课堂上对三维目标内容的整合有形式主义的倾向。在课程实施的初始阶段,大部分教师都自觉地在每一堂课上落实“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随着课程实施的不断开展,各种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纷至沓来,教师感到每一节课都要实现三维目标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在实施中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各种教学设计都写满了三维目标,但在具体的操作上,教师大多仍遵循着一课一得的经验,继续走“老路”。
(三)交流合作、自主学习和语文实践能力的课程目标在学生身上体现得较好。新课程实施后,广大教师通过各种学习和培训更新观念,通过对实验教科书的研究,触摸和了解了课改的基本精神,在实验教科书的指引和要求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交流合作、自主学习和语文实践能力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出现了向实现课程的目标发展的良好态势。课程实施前,教育部曾向全国教师作了大规模的调查,其中包括了解旧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以此为基础之一确定新课程目标。本次调查,我们根据教育部问卷内容,设计了一些在学生身上实际体现得较好的课程目标,让教师排序,结果比例依次为:交流合作的能力(第一位)、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二位)、语文实践能力(第三位)、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四位)、责任感(第五位)、创新能力(第六位)。
(四)学生的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提高明显;写作能力、语文基础知识技能削弱。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的特点,本次调查设计了一批问题,情况如下:
表1
表2
从表1的统计中教师认为学生通过课改学习,其思辨能力提高的比例最高,认为学生勇于提出自己见解的意识加强的比例次之,认为学生的审美意识有所加强的比例排第三位,认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提高排第四位。
从表2的统计中教师认为学生的写作能力降低的比例最高,认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技能削弱的比例次之。
(五)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成必修课规定的课外阅读量和练笔量。必修课程目标规定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必修课的设计思路是在两个学期半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完成。根据教学的实际,本次调查把150万字的课外阅读和2万字的课外练笔的要求放宽至三年六个学期,也就是说每学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5万字,课外练笔约3500字。调查结果表明,只有3.24%的学生每学期能完成25万字的课外阅读,19.48%的学生每学期完成约3500字的课外练笔。
(六)大部分教师对五个选修系列的课程目标感到生疏,繁杂的内容又分散了他们对目标的把握。高中语文新课程的难点是选修,其难点在于:①以系列的方式体现,每一系列都可以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开出内容完全不同的模块,内容庞杂;②五个选修系列中的其中三个系列是以两种不同内容的并列方式构成,如诗歌与散文。两种不同样式的内容共处一系列,这无疑加大了该系列的内容,也就加大了对该系列目标把握的难度。③选修模块天生就决定了它具有很大的弹性这一特点,弹性增大也就必然地增大了教师对课程目标把握尺度大的难度。④高中选修的时间远大于必修时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选修成功了,新课程也就成功了;选修不理想,新课程决不能说成功。本次调查,有95%以上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实施后他们的工作量增大了,其中60.38%的教师认为工作量增加了很多,他们很大部分时间是花在选修的学习和备课上。
三、关于课程的教学
本次调研着重从使用实验教科书开展模块教学的情况,探索新课程学习方式的情况,运用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情况,教师与课程同步发展的情况等方面切入,了解和表达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状态。
(一)大部分教师对目前使用的粤教版新课程高中实验教科书感到适应。粤教版新课程高中实验教科书有两个主要特点:①增加阅读量,强化阅读质量;基本阅读——扩展阅读——推荐阅读三个系列把阅读按不同的要求分级推进。②阅读与活动相辅相成,和谐发展;以活动带阅读,阅读衔接活动。实验三年,广州市的区域教研和各校的校本教研针对教科书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作了大量的工作,总结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本次调查80%以上的教师认为自己适应试验教科书,3.40%的教师感到非常适应,77.59%的教师感到基本适应;12.28%的教师感到基本不适应,5.84%的教师感到很不适应。
(二)大部分教师在实验教科书的指引下,正确开展语文阅读与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高中语文课程的主要载体是阅读,在开展阅读活动中,56.98%的教师完全按照教科书的要求精讲基本阅读,略讲扩展阅读,29.05%的教师则根据学校的实际,调整了教科书中的某些基本阅读和扩展阅读。对必修课中推荐的课外阅读,46.42%的教师采用教师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式,有11.36%的教师不但推荐,还用测验的方式促进阅读,落实阅读。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课程实施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接近八成的教师在教科书的指引下,开展各种语文实践活动,68.50%的教师不是刻板图解和被动反应教科书,而是在教科书所描述的框架内进行创造性的设计,根据实际调整活动。只有2.59%的教师没有开展语文活动,18.18%的教师按传统的阅读教学,只讲课文,不开展活动。在实施中,9.57%的教师认为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他们的语文实践意识提高了。
(三)选修课按模块组织教学在实施中遇到一定的困难。本次调查,教师所在学校的五个必修模块一般都是安排在高一和高二连续五个学段内完成,必修结束后进行学业水平测试,从第六学段开始进入选修。必修课基本能按课程标准执行,即一个学段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用5个学段完成5个模块的学习,但在选修的开设上,有55%以上的教师是两学段同时开设两个(或多个)模块。
下面是某三间示范高中连续两年高二级选修的情况:
三间学校都是在第六学段开设一模块,六、七学段同时开设两个(或多个)模块。原有课程与新课程的教学都是以学期组织教学,新课程虽然以学段开课,但在学校的管理与师生的心理上仍把学期作主要的学习时段,第六学段结束刚好是高二的上学期结束。《传记选读》的编写是文言与现代文兼有,这不能不是教师把它放在第六学段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七、八学段,三间学校同时开设了两个(或以上)的模块,两学段打通学习,所选模块均是古诗文和现代文(写作)搭配。对于这种处理,教师们是这样解释的:如果一个学段都学文言文或现代文,学生容易出现疲态,影响质量;古诗文与现代文搭配学习,学习效果会更好。两个学段完成两个模块可以解决文言与现代文的问题,但写作怎样处理呢?写作不能没有,也不能集中在一个学段进行,于是有的学校就出现了在两个学段的学习中再加一个写作模块的现象,但写作模块也不是在第七、八学段完成,必须拖延至第九、十学段,即高三完成。
(四)课堂教学呈现多种方式,传统教学与新课程倡导的教学并存,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兴未艾。本次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呈现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并继续在新课程教学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在古诗文的教学中,60.05%的教师采用传统式的讲授方法,在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文本的教学过程中,分别有12.33%、14.12%、12.17%的教师使用讲授方法。46.59%的教师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经常使用自主学习的方式,32.14%的教师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经常使用自主学习的方式;50.64%的教师在文学类阅读中经常采用探究学习的方式,20.61%的教师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经常使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无论是论述类、文学类,还是实用类、古诗文的教学,都均有超过20%的教师经常使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与鉴赏。
(五)大部分教师重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交流与展览,让发展性评价获得最大的效益。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而绝不是简单地进行优劣高下的区分,这一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已深入到教学的许多环节中,将近九成的教师在每个模块的学习中都开展了学生学习成果交流(展览),46.91%的教师每学段举办1-2次,10.06%的教师每学段举行3次或以上,30.68%的教师是不定期举行。33.44%的教师一直坚持过程性评价,使用多元的评价内容,强调评价日常化,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反思与总结习惯,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在模块学分的认定上,89%的教师过程性评价占学生总成绩的10-30%,69.48%的教师采用“平时纸笔测验+模块纸笔测试+其他评价”的模式。
(六)高考考试方式对高中新课程实施有巨大的影响力。2007年1月《新课程高考考试大纲广东考试说明》公布,根据高考的方案,各校纷纷调整选修课的安排,都努力地寻找与高考发展模式相一致的选修课程。85%以上的教师在高考考试方案公布后,认为在高三按高考要求的实用类和文学类进行选修指导是合适的,65.25%的教师认为在高二应加强古诗文的选修指导,18.99%的教师认为高二应加强必考内容的训练,高三则按高考要求的实用类、文学类指导学生选修。本次调查的座谈会与访谈是在2007年高考后进行的,看到高考试卷后,许多参加课改的教师怨恨自己做了很多的“无用功”,凡有高考指导经验的教师都认为,以旧课程的语文经验来进行教学,也能考好新课程高考。
(七)课程实施的周课时数普遍多于课程标准规定的周课时数。模块教学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是36课时,周课时数是4节,本次调查,97%以上的教师周课时5节或以上,39.12%的教师6节,44.80%的教师高达7节或以上。模块教学周课时4节,如果按工作量,高中语文教师要担任3个班才符合要求。课程实施的第一年,很多教师都要担任3个班的语文课,随着实施的开展,这种现象得以纠正,目前担任三个班的教师只有5%。
(八)教师队伍年轻,女性比例高。承担本次课改的高中语文教师平均年龄不到40岁,教龄5年以下的新手教师是21.63%,5~10年教龄的教师是30.35%,11~20年教龄的教师是35.55%,20年教龄以上的只占12.33%。男性教师28.62%,女性教师70.89%。
新课程改革的实质是学校文化的重构,它是一个逐步构建的过程。“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课堂教学——学生素养”之间各环节有无数的落差,三年的课程实施,教师们在各种的落差中努力地寻找着各种的平衡与支撑,克服了重重的困难,享受着新课程理念带来的憧憬。作为首批的实施者,他们有着更多的挑战与自身在短时间内难以克服的诸多痛苦与无奈。新课程改革是一个整体性的改革,教师的实施与我们的调查只能表达这个整体当中的一部分。在调查中,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我们的水平从实际出发作了以上的报告,谨供关心课改的同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