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措施对ICU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焦虑状况的影响论文_袁海艳

(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ICU 江苏昆山 215300)

【摘要】目的:探究为重症监护室(ICU)内冠心病患者行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焦虑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其入院时间可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患者。分别为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以及常规护理服务,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心理状况改善情况,通过SF-36生活质量评估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改善进行测评和对比。结果:经过不同模式的护理服务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相比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改善更为显著和优越,数据在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分析,最终获得P<0.05的结果,说明差异有意义。结论:在ICU病房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取得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焦虑状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见该种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价值。

【关键词】护理干预;重症监护室;冠心病;心理焦虑状况;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1-0250-02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在临床中其发病率较高。该疾病发生的原因是患者的冠状动脉循环异常,进而致使其冠状动脉的血液运行以及心肌需求失去了原本的平衡状态,进而造成心肌缺血性损伤[1]。为探究护理干预对ICU冠心病患者不良心理状况的影响,我院特选取78例患者参与研究,并且研究已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现将研究进行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ICU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症状,且经过动态心电图检测确诊为冠心病。按其入院时间可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患者。其中研究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介于48~81岁,平均年龄(61.3±3.2)岁;对照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介于49~83岁,平均年龄(62.2±3.4)岁,两组患者在临床基础资料数据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经过统计学计算后得出P>0.05的结果,即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等。

研究组行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添加了更多的服务内容,主要内容包括:①心理护理干预,冠心病治疗周期较长,且易反复发作,因此患者在此过程中极易产生焦虑、抑郁、不安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及预后,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适当时间主动与患者经进行沟通,鼓励患者阐述自己的想法,倾听家属给出的意见或建议。对患者的病情、健康需求以及心理状态等进行整体评估,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疏导。获取家属信任,共同给予患者治疗的信心。在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时应态度诚恳且条理清晰,还可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式帮助减缓紧张的情绪。②疼痛护理干预,冠心病发作时会有比较严重的胸痛症状,需要护理人员对此进行细致观察,明确患者的疼痛症状以及程度,在止痛方面,应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实施不同的处理方案,对于疼痛程度较轻的患者可通过听音乐、看视频、读书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若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严重或已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时,可遵循医嘱为其行镇痛药物,但是需要严格控制镇痛药的应用频率和剂量,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③睡眠护理,ICU冠心病患者应保证良好的睡眠以提升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促进患者脑神经细胞自身具备的生理功能的恢复,因此需要护理人员为患者创造出一个舒适的病房环境,保证病房内的温度与湿度适宜,光线正好,通风条件良好,以及室内应保持安静,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

1.3 临床观察指标

①采用SF-36量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项指标中主要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以及角色功能四部分,分值与患者生活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②不良心理情绪改善通过SAS、SDS评分评定,分值与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之间存在负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则以(x-±s)的形式来表示,通过t对其予以检验,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模式的护理服务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提升,其中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更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在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计算结果中显示有意义,即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大幅度的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导致其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基于此背景下冠心病的发病率正呈现出逐年提升的不良趋势[2]。在ICU中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相比于普通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更加凶险且严重,患者易因此而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多种不良心理状况,对治疗效果及预后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则显得尤为重要。

护理干预在临床中的实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有调查结果表示,ICU冠心病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的原因与疾病久治不愈、治疗过程复杂、担忧治疗效果以及经济压力过大等因素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3]。因此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其病情的变化或发展,还应该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在发现患者出现焦虑等状态时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或在治疗前为其行预防性心理干预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消除其不良心理状况,提升治疗疗效以及临床预后[4]。本组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不良心理改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结果也足以说明护理干预在ICU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

4.结语

综上,为ICU冠心病患者行临床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车雯.护理干预措施对ICU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焦虑状况的影响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05(11):3201-3202.

[2]谭正红,吴振华.ICU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1(39):8-9.

[3]邢洁,李亚洁.对重症监护室冠心病患者实施舒适性护理的应用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03(29):165-166.

[4]崔红梅.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04(53):1-2.

论文作者:袁海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1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措施对ICU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焦虑状况的影响论文_袁海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