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2“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地带”(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磊[1](2020)在《太原市及周边环境空气PM2.5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和人口迅速的增长,伴随而来一系列社会环境空气污染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PM2.5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可作为多种污染物的载体,其携带的重金属组分可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故近年来关于PM2.5中重金属组分的研究逐渐增多。因此,借助化学分析和污染物受体模型对PM2.5中重金属进行污染特征分析和源解析就显得尤为关键,同时利用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特定地区人群的进行风险评估有利于明确该地区人群的暴露风险。本研究于2017年和2018年在太原市及周边(榆次大学城)共采集了42个PM2.5样品,通过ICP-MS对收集的样品进行元素分析,以获取10种元素(砷、镉、钴、铬、铜、锰、镍、铅、钒和锌)的污染水平。通过分析两点位PM2.5中重金属浓度水平和时空分布,结合当地重金属污染源特征,利用受体模型与健康风险模型分析与评估。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太原市PM2.5重金属组分中锰、铅、锌为三种浓度最高的元素,均值分别为114.27±78.36ng/m3、73.41±57.58ng/m3和195.54±128.98ng/m3,其浓度总和分别占采暖季和非采暖季浓度总和的79.90%和85.45%。榆次大学城PM2.5重金属组分中锰、铅和锌同为三种浓度最高的元素,其均值分别为56.57±32.95ng/m3、70.02±56.66ng/m3和201.23±164.71ng/m3,其浓度总和分别占采暖季和非采暖季浓度总和的78.14%和73.70%。两采样点位中铅和镉元素在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均超过国家参考限值。太原市和榆次大学城在非采暖季重金属污染水平与其他地区年均值相近,在采暖季两地浓度则明显偏高。(2)富集因子分析表明,10种元素主要受人为源影响,太原市和榆次大学城重金属富集水平为:锌、铅和镉显着富集(92.25-476.71),钒、镍、铬、砷和铜中度富集(10.74-40.93),钴和锰轻度富集(1.17-6.91)。Cd元素为富集程度最高的元素,其受人为源影响最大。采暖季重金属富集程度显着高于非采暖季。燃煤供暖为引起PM2.5中重金属富集的人为源之一。(3)太原和榆次大学城主成分分析结果类似,均提取出3个主成分因子,分别代表烟尘、金属冶炼排放及工业粉尘。两区域非采暖季累计解释方差高于采暖季,非采暖季污染来源解析结果可信度高于采暖季。(4)相关性分析及PMF分析结果表明,燃煤、工业过程、机动车尾气和扬尘为太原和榆次大学城的主要污染源,采暖季燃煤贡献率较高分别为38.4%和40.5%,非采暖季机动车贡献率较高,分别为15.6%和39.3%。(5)健康风险评估表明,太原和榆次大学城PM2.5中锰元素可引发较强的非致癌风险,除锰外其他重金属元素引起的非致癌风险均远低于美国环保署(EPA)限值,非致癌风险系数介于1.02×10-5-5.23×10-1之间。人群在采暖季比非采暖季具有更高的非致癌风险,儿童比成人具有更高的非致癌风险。太原市和榆次大学城的致癌风险相比,二者具有相似的降序规律,太原和榆次大学城PM2.5中铬和砷元素的致癌风险均高于EPA的阈值,人群易受这两种元素引起的致癌作用影响。研究结果致力于解释特定污染源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和危害,有助于实施预防和控制措施。综上所述,太原和榆次大学城PM2.5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及污染源类型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不同的健康暴露风险。在进行大气污染防控时,可根据当地工业企业类型结合污染源种类进行综合治理。
陈飞[2](2019)在《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国家产业规划以及海洋发展战略推动下,沿海城市依托港口通过填海造地开展临海工业建设进而推动临海新区发展,临海工业承载着沿海地区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海向拓展的双重职能。推进沿海产业发展,实现临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是沿海城市建设的重要诉求。相比于沿岸地区其他工业类型而言,临海工业规划强调陆海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填海造陆提高用地临海性,空间向海洋单向扩展,属于新兴规划类型,相关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构建临海工业规划研究框架,明晰临海工业发展目标,动力机制和发展策略,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首先通过35个国际案例研究总结临海工业典型特征与发展路径,并选择与我国产业开发相近日本、韩国、新加坡,总结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研究从演进历史与产业类型两个维度展开,在时空维度上,通过总结3个国家临海工业发展演进历程,清晰我国临海工业发展的历史坐标定位;在产业类型维度上,对比重化工业、加工产业、综合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总结案例国家在工业组团、工业城市、区域协同、综合型城市功能区4种开发模式,并从工业用地与新城开发两个层面分别总结发展影响机制。针对我国类别丰富的临海工业实践,研究总结沿海产业与港口发展的时空与地域特征,构建“港口-产业-新城”发展模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将我国临海工业划分为港口扩张型、新港综合型、重化工型、加工产业聚集型、海洋资源开发型5种。在122个案例分析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模式演绎、文献综述等方法,总结各类临海工业布局模式、总结发展问题,分析影响机制并分层次分类别提出发展策略。通过国内外案例对比研究,指出重化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就业密度低、职工带眷系数低特征,使用常规规模预测方法会导致配套生活用地规模过大问题;同时填海造陆使工业用地具有弹性开发特征应针对用地扩张特性选择适宜的规划方法;论文提出通过合理产城定位、优化规模预测方法、转化弹性开发等策略促进临海地区集约开发。研究以产业发展、城乡规划、海洋规划等多领域视角构建理论框架,提出完善陆海统筹规划与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等提升策略。此外研究针对五种类型的临海产业特征,分别从港口功能演进、沿海产业多元化、海洋生态修复等角度提出专项规划策略。论文定义临海工业概念,分析国内外总计157个案例,将临海工业从临港工业研究中剥离出来并建立了研究案例库;从产业组织与海港发展视角,分析临海工业影响关联,构建港口-产业-新城研究框架;在港产城交叉框架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突破了经济地理学者单一产业分类法,建立城乡规划研究基础。论文面向沿海地区城市建设问题,以大量调研与案例分析为基础,通过理论建构、模式总结、发展影响机制分析、策略体系推导等研究,期望挖掘临海用地开发动力与机制,提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策略,为城市建设层面落实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及区域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杨振强[3](2017)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北部湾经济区位于广西南部,南面北部湾,背靠中国西南、中南,东接珠三角、西连越南、云南,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自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北部湾经济区抓住难得发展机遇,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开展招商引资,培育优势支柱产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面貌大为改善。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北部湾经济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是北部湾经济区新的发展定位和历史使命。整体上来看,北部湾经济区的规模有限,区域竞争力不强,产业发展、企业培育、人才建设、技术创新等等方面还存在各种不足,离“沿海经济增长新一极”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与国家最新战略的要求不匹配。至今,北部湾经济区仍是中国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凹地。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既是广西经济发展需要,也是支撑西南、中南地区发展的需要,更是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需要。因此,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不仅是后发展、欠发达地方区域的跨越发展问题,也是国家层面的区域平衡发展和对外开放发展战略实现问题。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目的开展研究,兼顾现实发展和理论创新需要,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同时也是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发展实践展开的。理论方面,第二章分析介绍了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等,并作了一定引申分析,这是本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实践方面,第三章分析了美国、日本、韩国和国内广东、江苏、福建沿海区域开放发展过程,侧重从政府作用、发展策略、政策措施等方面分析,对每一个区域发展经验做出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比总结国内外沿海区域开放发展经验,作为对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启示。根据经济学理论和沿海区域发展实践,第四章深入分析了北部经济区开放发展现状,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产业发展、区域合作、产业布局、内部协作等方面的问题,并分析了制约经济快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然后,基于理论、实践和现状,笔者对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的路经选择、产业发展、合作深化、市场建设开展深入研究。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构成一个开放发展研究的框架体系。一是第五章深入研究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的路经。研究得出开放发展路经是本文核心,既是对北部经济区实际发展道路和策略的研究,也是对后发展地区跨越发展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笔者基于SWOT分析方法和自组织理论分析研究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路经。首先介绍有关的分析理论和方法,然后分析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列举主要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发展机遇和挑战,找出北部湾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最有分别根据SWOT分析、自组织理论和沿海地区发展实践分析北部湾经济区的各项发展因素,找出可行的发展路经,并概况主要的发展措施。笔者认为产业发展、区域合作、市场建设是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开放发展的策略实施的具体支撑。为此,后面深入分析相关问题,力图把研究开展深入。二是第六章深入研究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问题。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滞后突出表现在产业发展的落后。产业规模小、层次低,产业集聚程度低,主导产业有待形成,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从产业开放合作方面来说,对外贸易和投资规模较小,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分工合作程度不高,特殊的区位优势有待深入挖掘。本分深入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制约和影响因素,利用主导产业评选方法,对现有的主要产业和规划发展的主要产业进行分析,结合比较优势、产业周期理论,对主导产业选择和新兴产业培育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就产业布局给出自己的参考意见。最后,重点分析北部湾经济区区域产业合作问题,基于产业梯度和产业差异原则,提出自己的对策和建议。三是第七章深入研究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合作问题。区位优势是北部湾经济最大发展的优势,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实现发展要素资源外部补给,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北部湾周边区域合作和面向东盟合作是对外开放合作的重点内容,近年来已经建立各类合作平台。但总的来说,存在合作范围有限、合作内容有待深入、合作平台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笔者基于区域合作理论,深入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开放合作现状和区域合作平台问题,然后根据新时期“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提出深入区域合作、完善区域合作平台的对策和建议,特别是发挥北部湾经济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同时,笔者深入分析了跨境经济区合作区的问题,对中越东兴—芒口、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区合作区建设提出了创新性的发展建议,对跨境经济合作的模式和内容做了丰富发展。四是第八章深入研究了北部湾经济区的市场建设问题。市场机制、市场环境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经济规模有限,北部湾经济区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主体规模小、市场竞争等机制不充分、政府参与经济建设程度过深等问题。市场发育与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市场体系完善、市场环境优惠可以减少企业经营的隐性成本,可以方便经营者组织生产要素,从而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笔者深入研究了北部湾经济区市场体系和市场环境建设问题,基于市场经济和交易费用理论,对市场建设和经济发展关系做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市场体系和优化市场环境的对策和建议。虽然本文针对性研究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问题,但分析研究的大多数内容也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共性问题,所使用的发展策略和对策措施,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发展对策方面:一是研究提出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的具体路经和建议;二是研究提出北部湾经济区主导产业选取和各市产业布局对策和建议;三是研究提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区域合作深化和区域合作平台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四是研究提出北部湾经济区市场体系完善和市场环境优化的对策和建议。这其中包括了研究提出增强北部湾经济区服务国家东盟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能力的对策和建议,研究提出了强化西南、中南等地区联动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发展理论方面:一是基于综合优势竞争理论和自组织理论,研究了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实施非均衡发展策略问题;二是归纳了国内外典型沿海区域的开放发展经验,并从地方政府角度提出可行的发展策略;三是对于产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或者相近的区域之间的合作进行了探讨,并区分具体情况分析可行模式;四是分析研究了中越跨越经济区合作区建设中的要素组合问题,对于基于比较优势和合作共赢下的三方或多方合作具有借鉴意义。
张文,刘旭,汪义通[4](2015)在《“中国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专题》文中研究说明一、考点扫描(表1)近年高考,特别是2014年高考地理试卷继续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中国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有关联的内容在各地高考试卷中承担了重要角色。扫描近年来的高考题,与"中国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有关的高频考点及命题视角,并列举典型试题进行参照(见表1)。
杨振[5](2010)在《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与组织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旅游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法国,后随着发端于英国的工业考古学的流行,工业旅游慢慢发展起来。工业旅游产业是顺应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而产生的,是由属于第二产业的工业和属于第三产业的旅游业相结合而催生的新兴业态,既是工业产业结构向高端发展、价值链向两端延伸的结果,又是旅游消费市场向多元化、多层次、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必然。如今,在美、德、英等工业发达国家,工业旅游已成为重要的旅游产业,西方发达国家将工业旅游业称之为“朝阳中的朝阳”产业。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早开展工业旅游的是首钢、宝钢、海尔、长虹等知名大型企业。2001年,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工业旅游项目,至今已连续发布了4批、345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单位,标志着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开始提高门槛、进入市场化运作。工业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对促进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开展工业旅游有较强的外部正效应,不仅利于工业企业进行自我宣传,还拓展了旅游产业内涵、满足旅游者多样化需求、促进社会科普教育。但是,我国工业旅游产业规模狭小、市场化程度较低,整个产业的市场绩效较差,与此同时,对工业旅游产业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一方面,由于工业旅游产业组织特性、运作模式与一般工商业差异大、与传统旅游产业有所区别,对传统旅游产业运作分析的文献成果不能直接指导工业旅游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工业旅游产业高度分散、统计数据严重不足,对工业旅游产业定量研究存在很大困难,现有研究文献对工业旅游产业全貌认识还存在一定偏差。因此,长期以来,理论界对工业旅游产业的相关研究很少,从产业组织视角对工业旅游进行全面研究几乎是空白。正是基于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理论研究的现状,本论文以传统产业组织SCP分析框架为基础,探讨了我国工业旅游产业行成、发展与制约因素,工业旅游的产业组织及其优化,试图回答如下问题:第一,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各发展阶段表现出哪些特征?第二,我国工业旅游产业有什么样的市场结构,企业市场行为设定如何影响了产业绩效?第三,工业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如何设定,相关主体的行为如何调整和优化?根据本文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特点,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做综述,阐述了工业旅游在我国和世界发展的大体情况,回顾与产业成长和发展相关的相关理论,研究工业旅游产业的产生、成长、发展。行文沿两条主线展开:一是产业纵向发展。从产业生命周期角度来探讨工业旅游产业所处的产业发展阶段及发展状况;二是产业横向发展。对截面时间点上工业旅游产业组织进行分析来论述我国工业旅游产业组织状况。最后对全文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梳理,指出研究不足之处并对工业旅游产业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文共包括六部分内容,其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引言,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第二部分阐述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产业形成与发育基本方式进行梳理,从产业生命周期角度描绘产业成长与发展的阶段特性,介绍产业组织及其优化的基本理论。第三部分主要写我国工业旅游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对我国工业旅游产业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对我国工业旅游产业的发展特征、发展制约因素进行详述。第四部分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对我国工业旅游产业组织进行分析。界定工业旅游产业组织相关主体,运用产业组织经典SCP分析范式对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分别从产业发展战略视角和产业组织优化视角提出推动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优化工业旅游产业组织的建议。第六部分对全文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梳理,指出研究不足之处并对工业旅游产业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相比于己有的研究文献而言,本文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第一,本文首次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对工业旅游新兴业态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我国工业旅游产业组织的相关建议。以产业的成长和发育理论为基础,对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形成方式、发展阶段和成长路径进行研究;以产业组织理论为介入点,详述了我国工业旅游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最终提出优化工业旅游产业组织的建议。第二,本文运用但不局限于产业组织分析,融产业发展战略于产业组织分析之中,从产业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角度对我国工业旅游产业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本文对我国工业旅游产业组织的研究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对工业旅游产业形成方式、工业旅游产业SCP分析上具有创新性的贡献,研究结果具有前瞻性,提出的政策建议具有可操作性。不足之处在于受行业统计资料限制,缺乏计量分析,并且部分定性分析有待实证的检验。
杨振[6](2009)在《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特征及组织优化》文中指出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存在现实的地域和行业垄断属性、规模经济性不强、进入壁垒独特这三个产业组织特性;以我国四批345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我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空间结构和分布状况,根据我国产业布局调整来分析我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布局特征和发展现状;最后对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工业旅游产业组织的对策。
印成玲[7](2008)在《成渝经济区优势制造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及成渝经济区成为“十一五”规划中的重点发展区域,使得成渝经济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区域开发重点,伴随国家主体功能区的逐步推进,成渝经济区成为新时期中国西部经济增长乃至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增长极。成渝经济区功能定位为“一极五个基地一屏障”,即:国家新经济增长极;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防科研产业基地、优势农产品加工基地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经济区内,以成德绵经济带为主体的成都制造业集中区,以重庆摩托车产业、装备制造业等为核心的制造业集中区,在提高产业集聚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有着卓越的贡献。但是,在中国制造业面临结构转型背景下,面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制造业的绝对优势,成渝经济区制造业如何定位,如何在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中壮大自己的优势产业,实现经济区内制造业产业升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很现实的问题。论文力图通过对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深入剖析,结合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制造业比较分析,借助发展潜力和发展规模两个维度,将成渝经济区制造业发展战略定位为“我国制造业第二梯队领头雁”;为了实现这一发展战略,论文结合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重庆、四川经济普查数据,建立区域优势产业指标体系,选择出成渝经济区优势制造业,并对其产业布局进行全面、详细的描述及诊断,为金融危机和灾后重建宏观大背景下的成渝经济区制造业未来发展战略提出建议。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制造业概念界定及发展趋势;第三部分:成渝经济区制造业发展现状;第四部分:成渝经济区制造业战略定位;第五部分:成渝经济区优势制造业选择及布局特点;第六部分:成渝经济区制造业发展战略。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从国际制造业发展趋势及国内制造业区域布局角度,对成渝经济区制造业发展进行战略定位;第二,采用可进行地区集中度分析的产业布局衡量指标熵指数,对成渝经济区制造业各行业的地区集中度进行深入分析;第三,建立区域优势产业指标体系,选择出成渝经济区制造业优势产业,提出成渝经济区制造业优势产业呈“帆船型”布局,并进行分析;第四,研究成渝经济区制造业发展时,立足于产业关联理论试图将支撑制造业创新活动的生产性服务业纳入研究视野,并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提出建设性意见。
胡波波[8](2007)在《我国与周边若干国家和地区工业用地价格的比较及实施策略》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土地资源的稀缺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加强对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已经势在必行。工业用地是我国工业生产的空间载体,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决工业用地供给紧缺、价格偏低和市场混乱等问题是当务之急。通过与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比较可以发现,建立工业用地监督管理机制和完善工业用地出让方式是重要手段,良好的工业区管理模式也将大大改善我国工业区的运营混乱的现状,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宽广的平台。本文对我国与周边若干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用地价格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实施策略,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有以下几部分:(1)对中国、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用地供应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工业用地价格的因素,通过区位论、竞争优势论和土地补偿论等相关理论,认为工业用地的价格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巨大作用。(2)通过对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工业用地的发展研究及现状分析,得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将会出现工业用地的大量扩张,提高工业用地的使用效率和保障工业用地的供需平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3)比较分析了中国、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用地供应方式、空间区位、发展时段、供应量、国家经济指标和不同土地用途等六个方面与工业地价的关系,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差异。要有针对性地使用供应方式,不同区位采用不同价格策略,针对我国现处的发展时段制定工业地价并与国家主要经济指标相协调,调整不同用地的价格水平结构,并得出基于工业用地供应状况,我国工业用地的价格上涨幅度在2%~10%之间。(4)通过周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情况,证明工业用地的价格增长变缓并不能对我国吸引外资起决定性的作用,而通过对我国工业地价的构成并结合浙江省情况,认为工业地价并不是影响企业选址的最重要因素,增加工业用地供应、改善投资环境和加强工业区的管理更为重要。(5)为了完善工业用地的价格,建立健全的价格机制,本论文提出从完善工业用地出让方式、保障工业用地供需平衡、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和转变工业区管理模式等四个方面来进行,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奠定扎实的基础。
刘小辉[9](2006)在《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研究》文中提出产业结构调整是东北振兴的核心问题。我国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重大难点问题的解决,包括持续增长、启动消费、增加就业、提高国际竞争力、规避国民经济运行风险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最终都要依赖于结构性矛盾的缓解。就黑龙江省而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突出矛盾的当务之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环节和必要条件,也是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黑龙江省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北临俄罗斯,东临日本、韩国和朝鲜,有条件充分利用邻国的物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参与区域性国际分工。黑龙江省是我国东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东北经济区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产业格局,既存在一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已形成的区域性结构趋同等矛盾,研究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必须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来分析、论证。本论文写作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分析与研究,提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思路和方向,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为黑龙江省中长期的政府宏观调控提供政策建议,从而推动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首先,在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的演进、现状、困境及竞争力差异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了黑龙江省在东北经济区中的地位。论文通过分析俄、日、韩对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影响,阐述了黑龙江省在东北亚经济区域中的地位与分工。提出了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考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的观点。其次,运用偏离——份额分析(Shift-share Analysis)、投入产出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对黑龙江省内部的产业关联进行分析,分析黑龙江省各产业和各行业发展现状及动态,运用1992年、1997年和2002年投入产出表对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进行测算和评价。再次,在产业结构定量分析和比较分析结论的基础上,分析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不一致,区域内结构趋同,部分资源性产业出现行业性或区域性衰退,区域内产业发展缺乏协调等一系列矛盾。论文明确黑龙江省在区域内分工的基础上,以投入产出法为基础构建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综合评价模型,根据2002年黑龙江省投入产出表,对黑龙江省主导产业进行了分析。提出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并针对黑龙江省中长期的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孟凡柳[10](2006)在《论战后日本的国土综合开发》文中认为目前,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其实质是要解决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不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独有的经济现象。自有人类历史发展以来,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因此,如何推动本国欠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一直是绝大多数国家政府想要达到的国家目标之一。从20世纪中叶开始,许多西方国家在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均较大规模地制定和实施推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计划。其中,战后日本的国土综合开发颇具特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努力,日本已经完成了国土基础开发的任务。在国土开发法规、综合开发规划体系建设、国土轴理念的建立、综合开发程序的设定、综合高速交通体系的建设以及缩小区域差距的具体措施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日本在国土开发过程中也出现过偏重临海工业开发、东京一极集中、人口的“过密”和“过疏”现象严重以及环境污染、公害蔓延等方面的深刻教训,本人认为,深入研究日本国土开发的经验与教训,不仅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开发有所启迪,而且对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均衡发展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国土综合开发是国家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均衡增长的重要手段。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其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在日本,虽然国家颁布的国土政策和国土开发规划以及法律、法规等文献资料较多,但日本学者对日本国土开发的研究成果并不很多,特别是关于开发理论的研究更少。在某种意义上讲,日本尚未形成自身的国土开发理论体系。日本学者的研究虽然很深入,但大多是侧重某一小范围区域开发的个案研究,缺乏对整个日本国土开发的宏观把握和系统研究。而我国国内,虽然在国土整治和开发、国土规划方面有专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但是像日本这样,从宏观调控经济角度,对解决地区经济差异、产业空间布局、边远地区的发展、人口分布、保护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内容综合地配合经济计划实施的国土开发计划,我国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依据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理论,采取史论结合、理论与实证结合、文献分析和统计分析、要素分析和区域综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介绍和分析五次日本全国国土综合开发计划的政策和实践过程为主线,对战后日本国土综合开发的过程做出了基本评价,系统地归纳日本国土综合开发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之上,将战后日本国土综合开发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资源和农业开始阶段(19451955)——工业开发阶段(19551977)——科技开发阶段(后工业开发阶段19771987)——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开发阶段(1987至今),并分析了日本国土综合开发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特征,试图将国土综合开发初步的理论化、系统化。并由此得出目前中国大致处于国土综合开发阶段中的工业开发阶段。据此得出中国在未来国土开发中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所应注意的问题,为中国的国土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二、8.2“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地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2“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地带”(论文提纲范文)
(1)太原市及周边环境空气PM2.5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PM_(2.5)中的组分特征 |
1.2.2 PM_(2.5)中重金属的的来源 |
1.2.3 PM_(2.5)中重金属的的来源解析进展 |
1.2.4 PM_(2.5)中重金属的风险评估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样品采集 |
2.3 样品测试及方法 |
2.4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
第3章 太原-榆次大学城PM_(2.5)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
3.1 PM_(2.5)中重金属元素时空分布特征 |
3.2 与其他城市PM_(2.5)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太原-榆次大学城PM_(2.5)中重金属的来源解析 |
4.1 PM_(2.5)中重金属的来源解析方法 |
4.2 富集因子分析 |
4.3 主成分分析 |
4.4 相关性分析 |
4.5 PMF来源解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太原和榆次大学城大气PM_(2.5)中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 |
5.1 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
5.2 健康风险评估分析 |
5.3 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对未来污染控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2.1 相关定义与分类 |
1.2.2 相关概念辨析 |
1.2.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研究现状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临海工业区产业类型 |
2.1.1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 |
2.1.2 加工型临海工业 |
2.1.3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 |
2.1.4 综合型临海工业 |
2.2 港口分类与相关概念 |
2.2.1 海港分类及临海工业应用 |
2.2.2 码头布置 |
2.2.3 港口发展 |
2.2.4 海港物流 |
2.3 典型工业用地布局模式 |
2.3.1 重化工企业布置模式 |
2.3.2 海洋资源开发工业用地布局 |
2.4 建设用海规划编制 |
2.4.1 海域规划管理体系 |
2.4.2 填海造陆技术要求 |
2.4.3 造陆形态综合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临海工业典型案例与发展演进 |
3.1 日本 |
3.1.1 发展历程 |
3.1.2 斐然成绩 |
3.1.3 案例甄选 |
3.2 韩国 |
3.2.1 发展历程 |
3.2.2 典型案例 |
3.2.3 案例甄选 |
3.3 新加坡 |
3.3.1 发展历程 |
3.3.2 空间演进 |
3.4 其他类型临海工业 |
3.4.1 台湾-出口加工型临海工业 |
3.4.2 欧洲-河口延伸型临海工业 |
3.4.3 美国-原料自给型临海工业 |
3.5 临海工业发展支撑体系 |
3.5.1 产业发展战略 |
3.5.2 海洋开发政策 |
3.5.3 航运发展支撑 |
3.5.4 财政政策支撑 |
3.6 本章小结 |
4 国外案例开发模式与用地布局 |
4.1 日本模式 |
4.1.1 模式1-扩建型产城双核模式 |
4.1.2 模式2-新建组团式开发模式 |
4.1.3 “先生产、后生活”开发特征 |
4.2 韩国模式 |
4.2.1 模式1-综合型重化工业城市 |
4.2.2 模式2-协同型加工产业集群 |
4.3 新加坡模式 |
4.3.1 层近式用地布局 |
4.3.2 国家工业区定位 |
4.4 工业用地布局特征 |
4.4.1 港口主导用地布局 |
4.4.2 岸线资源分配模式 |
4.4.3 产业集群布局模式 |
4.5 用地临海性比较 |
4.5.1 造陆模式比较 |
4.5.2 临海效率分析 |
4.6 产业新城建设模式 |
4.6.1 公司城模式 |
4.6.2 政企共建模式 |
4.6.3 国家开发模式 |
4.7 本章小结 |
5 我国临海工业发展与分类 |
5.1 发展历程与早期实践 |
5.1.1 发展历程 |
5.1.2 早期实践 |
5.2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
5.2.1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
5.2.2 深水港港城空间布局 |
5.3 沿海工业地域特征 |
5.3.1 时空分布 |
5.3.2 地域差异 |
5.4 港产城发展模型 |
5.4.1 港城空间发展模型 |
5.4.2 产城空间发展模型 |
5.4.3 临海工业“港产城”发展模型 |
5.5 我国临海工业分类 |
5.6 本章小结 |
6 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1.1 用地布局模式 |
6.1.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2.1 用地布局模式 |
6.2.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3 重化工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3.1 用地布局模式 |
6.3.2 开发问题与影响机制 |
6.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4.1 用地布局模式 |
6.4.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5 海洋资源利用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5.1 用地布局模式 |
6.5.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6 宏观层面临海工业开发问题 |
6.6.1 过度开发与资源闲置 |
6.6.2 产业同构与重复建设 |
6.6.3 居住优先与布局失衡 |
6.6.4 陆海统筹亟待规划衔接 |
6.7 本章小结 |
7 临海工业发展建设与规划策略 |
7.1 总体发展思路 |
7.1.1 临海工业建设基本思路 |
7.1.2 不同类型差异化发展思路 |
7.2 共性问题规划策略 |
7.2.1 合理定位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
7.2.2 优化规模预测推进集约开发 |
7.2.3 转化弹性规划落实规划实施 |
7.3 专项问题规划策略 |
7.3.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3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5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4 规划提升策略 |
7.4.1 构建学科协作规划工作框架 |
7.4.2 完善陆海统筹规划编制体系 |
7.4.3 构建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规模以上海港货运吞吐量 |
附录B 各省市临海工业建设情况 |
附录C 各省市沿海工业项目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 |
二、开放发展战略 |
三、沿海地区开放发展 |
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 |
五、简要评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实现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实现创新 |
三、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后发展区域开放发展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后发展区域开放发展分析框架 |
一、区域经济系统模型 |
二、区域经济系统开放发展模型 |
三、后发展区域开放发展分析框架 |
第二节 经济发展理论 |
一、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
二、经济增长动因理论 |
三、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四、经济增长的简化模型 |
第三节 区域发展理论 |
一、区域均衡发展 |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 |
三、后发展地区赶超发展理论 |
第四节 区位优势理论 |
一、区位有关概念和内涵 |
二、区位因素理论 |
三、区位优势与区域发展 |
第五节 区域经济分工合作理论 |
一、区域分工合作基础 |
二、区域分工理论 |
三、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
第三章 国内外沿海区域开放发展实践 |
第一节 国外典型沿海区域开放发展 |
一、美国西部沿海开发 |
二、日本东部沿海开发 |
三、韩国沿海地区开发 |
第二节 国内典型沿海区域开放发展 |
一、广东沿海区域开放发展 |
二、江苏沿海区域开放发展 |
三、福建沿海区域开放发展 |
第三节 典型沿海经济区开放发展经验对比启示 |
一、国际区域对比启示 |
二、国内区域对比启示 |
三、国外与国内区域对比总结 |
四、对沿海后发展地区的启示 |
第四章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北部湾经济区界定 |
一、地理区域界定 |
二、行政区域界定 |
三、功能区域界定 |
第二节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前 |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中越关系正常化前 |
三、中越关系正常化后至北部湾经济区设立前 |
四、北部湾经济区设立至今 |
第三节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现状 |
一、开放发展成就显着 |
二、开放发展问题突出 |
三、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战略路径分析——基于SWOT分析法和自组织理论 |
第一节 分析理论和方法 |
一、SWOT分析法介绍 |
二、自组织理论介绍 |
第二节 北部湾经区开放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
一、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优势 |
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劣势 |
三、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机遇 |
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挑战 |
第三节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路径选择 |
一、可行路径分析 |
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路径归纳 |
第六章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重点产业培育 |
第一节 产业开放发展现状 |
一、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
二、产业发展布局现状 |
三、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开放度分析 |
第二节 北部湾经济区产业选择和布局分析 |
一、区域产业发展影响因素 |
二、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分析 |
三、北部湾经区产业选择和布局 |
第三节 加快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开放发展 |
一、坚持实施产业开放战略,加快吸引各类要素聚集 |
二、坚持实施非平衡产业发展战略,尽快培育主导优势产业 |
三、坚持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大力争取国家层面支持 |
四、坚持人才优先战略,提升长远发展能力 |
五、坚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增强基础领域投资建设 |
六、突出区域内部合作,形成整体竞争合力 |
第四节 基于产业梯度和差异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分析 |
一、区域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合作 |
二、北部经济区与周边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分析 |
三、加强区域产业分工合作 |
第七章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区域合作深化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 |
一、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 |
二、区域经济合作内在机理 |
三、区域开放合作的层次 |
四、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内涵 |
五、区域经济合作的作用 |
第二节 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
一、区域开放合作成就 |
二、区域合作平台建设 |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
第三节 “一带一路”背景下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 |
一、“一带一路”战略提出 |
二、“一带一路”战略中北部湾经济区定位 |
三、创新北部湾经济区支点作用 |
第四节 建设特色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 |
一、跨境经济合作区理论和实践 |
二、广西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 |
三、创新北部湾跨境经济合作模式 |
第五节 拓展深化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合作 |
一、强化北部湾经济区腹地支撑 |
二、加快融入区域产业分工合作 |
三、拓宽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平台 |
四、强化区域合作平台具体措施 |
第八章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市场体系建设 |
第一节 市场与经济发展关系 |
一、市场、市场体系和市场环境 |
二、交易费用与市场环境 |
三、市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北部湾经济区市场体系建设实践和评价 |
一、中国市场化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 |
二、广西(含北部湾经济区)市场体系建设 |
三、北部湾经济区市场体系分析评价 |
第三节 加快完善北部湾经济区现代市场体系 |
一、现代市场体系的特征和要求 |
二、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意义 |
三、加快建设北部湾经济区现代市场体系具体对策 |
第四节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优化市场环境建议 |
第九章 展望: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型经济高地 |
一、开放型经济内涵和要求 |
二、建设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必要性 |
三、建设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可行性 |
四、建设开放型经济高地的重点任务和措施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国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专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考点扫描(表 1) |
二、知能构建 |
1.知识体系建构 |
2.知识思维线索 |
三、图像突破 |
1.层层深入,水到渠成 |
2.环环相扣,思维缜密 |
3.抽丝剥茧,理清思路 |
4.逻辑推导,迎刃而解 |
四、方法提炼 |
1.通过区域定位,认识区域特征 |
2.比较区域异同,理解区域特征成因 |
3.综合分析区域地理要素,确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 |
4.中国区域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分析 |
五、经典研习 |
(5)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与组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本文主要创新点 |
2 产业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 |
2.1 产业发育成长的基本方式 |
2.2 产业成长与发展的阶段性 |
2.3 产业组织及优化基本理论 |
2.4 SCP 分析范式的适用性问题 |
3 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形成与发展 |
3.1 工业旅游产业的内涵 |
3.2 我国工业旅游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回顾 |
3.3 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发育的阶段性与周期研判 |
3.4 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4 我国工业旅游产业组织分析 |
4.1 我国工业旅游产业组织主体框架 |
4.2 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4.3 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
4.4 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
5 我国工业旅游产业政策设计 |
5.1 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政策 |
5.2 我国工业旅游产业组织政策 |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 |
6.2 工业旅游产业的研究方向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6)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特征及组织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业旅游产业界定 |
二、工业旅游产业组织特性 |
1.现实的地域和行业垄断属性 |
2.工业旅游产业的规模经济特性 |
3.独特的进入壁垒——声誉壁垒 |
三、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特征 |
1.我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空间结构特征 |
2.我国产业布局调整与工业旅游产业发展 |
四、我国工业旅游产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工业旅游产业总体规模仍偏小 |
2.工业旅游市场化程度低 |
3.工业旅游行业监管缺失, 营销模式趋同 |
五、优化工业旅游产业组织的建议 |
1.推进工业旅游市场化运作 |
2.促进工业旅游规模经营, 开发工业遗产旅游资源 |
3.加强行业协会建设, 规范行业标准 |
(7)成渝经济区优势制造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 |
1.2.2 成渝经济区相关研究 |
1.3 研究框架及方法 |
1.3.1 框架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数据来源及处理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制造业概念界定及发展趋势 |
2.1 制造业的概念、分类及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 |
2.2 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 |
2.2.1 绿色制造将成为制造业发展方向 |
2.2.2 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互动发展 |
2.2.3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明显 |
2.2.4 由实体制造向“虚拟制造”转变 |
2.2.5 由本地制造向全球资源配置转化 |
2.2.6 技术创新中心与制造中心呈分离趋势 |
2.2.7 极端制造是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
第3章 成渝经济区制造业发展现状 |
3.1 成渝经济区范围界定 |
3.2 成渝经济区制造业产业发展指标体系 |
3.2.1 产业发展水平 |
3.2.2 产业结构 |
3.2.3 产业集中度 |
3.2.4 产业专业化水平 |
3.3 成渝经济区制造业发展现状 |
3.3.1 成渝经济区制造业发展水平 |
3.3.2 成渝经济区制造业产业结构 |
3.3.3 成渝经济区产业集中度 |
3.3.4 成渝经济区制造业专业化水平 |
第4章 成渝经济区制造业战略定位 |
4.1 成渝经济区功能定位 |
4.1.1 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 |
4.1.2 西部大开发 |
4.1.3 成渝经济区功能定位 |
4.2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布局 |
4.2.1 我国制造业发展概况 |
4.2.2 我国制造业SWOT分析 |
4.3 我国制造业空间格局 |
4.3.1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
4.3.2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
4.3.3 陇海—兰新沿线工业地带 |
4.4 成渝经济区制造业战略定位 |
4.4.1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制造业比较分析 |
4.4.2 成渝经济区制造业定位 |
第5章 成渝经济区优势制造业选择及布局特点 |
5.1 区域优势产业涵义 |
5.2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 |
5.3 成渝经济区优势制造业产业选择 |
5.3.1 区域优势产业评价方法 |
5.3.2 成渝经济区优势制造业产业辨别 |
5.4 成渝经济区优势制造业评价 |
5.4.1 总体评价 |
5.4.2 三项标准评价 |
5.5 成渝经济区优势制造业空间布局特点 |
5.5.1 总体布局 |
5.5.2 优势制造业产业布局特征 |
第6章 成渝经济区优势制造业发展战略 |
6.1 强化基础设施保障战略 |
6.2 集中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战略 |
6.3 积极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战略 |
6.3.1 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创新子系统 |
6.3.2 以产业簇群为载体的创新子系统 |
6.3.3 以综合体为载体的创新子系统 |
6.4 大力发展生产者服务业战略 |
6.5 加强川渝地区分工协作战略 |
6.6 成立区域产业发展基金战略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8)我国与周边若干国家和地区工业用地价格的比较及实施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
1.1.1 宏观背景 |
1.1.2 微观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企业设厂的区位选择研究 |
2.2 工业用地供应方式研究 |
2.3 工业用地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
3 研究的基础理论 |
3.1 概念界定 |
3.2 基础理论 |
3.2.1 工业区位论 |
3.2.2 竞争优势理论 |
3.2.3 土地补偿理论 |
4 我国工业用地利用现状及价格水平 |
4.1 我国工业用地利用现状分析 |
4.1.1 工业用地现状 |
4.1.2 工业用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4.2 相关法律法规 |
4.3 工业用地价格构成 |
4.4 我国工业用地价格水平 |
4.5 工业地价与企业选址的关系分析 |
5 周边若干国家和地区工业用地现状及价格水平 |
5.1 韩国工业用地现状分析 |
5.1.1 土地利用规划现状 |
5.1.2 工业用地的发展历程 |
5.1.3 工业用地的现状分析 |
5.1.4 工业用地价格水平 |
5.2 台湾工业用地现状分析 |
5.2.1 工业用地发展历程 |
5.2.2 工业用地现状 |
5.2.3 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
5.2.4 工业用地价格构成 |
5.2.5 工业用地价格水平 |
5.3 日本工业用地现状分析 |
5.3.1 工业用地的发展历程 |
5.3.2 工业用地现状 |
5.3.3 工业用地价格水平 |
6 我国与若干周边国家和地区工业用地价格比较分析 |
6.1 基于供地方式的工业用地价格比较 |
6.1.1 中国工业用地供应方式研究 |
6.1.2 韩国工业用地供应方式研究 |
6.1.3 台湾工业用地供应方式研究 |
6.1.4 日本工业用地供应方式研究 |
6.1.5 地价比较 |
6.1.6 结论 |
6.2 基于空间区位的工业用地价格比较 |
6.2.1 地价比较 |
6.2.2 结论 |
6.3 基于发展时段的工业用地价格比较 |
6.3.1 地价比较 |
6.3.2 结论 |
6.4 基于经济指标的工业用地价格比较 |
6.4.1 地价比较 |
6.4.2 结论 |
6.5 基于供应量的工业用地价格比较 |
6.5.1 韩国工业用地供应量与地价变化关系 |
6.5.2 日本工业用地供应量与地价变化关系 |
6.5.3 台湾工业用地供应量与地价变化关系 |
6.5.4 中国工业用地供应量与地价变化关系 |
6.5.5 结论 |
6.6 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的价格比较 |
6.6.1 价格比较 |
6.6.2 结论 |
6.7 工业用地价格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影响 |
7 我国工业用地价格的实施策略研究 |
7.1 完善工业用地供应方式 |
7.2 保障工业用地供需平衡 |
7.3 建立监督管理机制 |
7.4 转变工业区管理模式 |
8 结语 |
8.1 本文的创新点 |
8.2 本文的不足及今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论文相关的基础理论 |
2.1 区域经济理论 |
2.1.1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 |
2.1.2 区域分工与要素流动理论 |
2.2 产业结构理论 |
2.2.1 产业结构的分类 |
2.2.2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
2.2.3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 |
2.3 产业组织理论 |
2.4 产业布局理论 |
2.4.1 区位理论 |
2.4.2 比较优势理论 |
2.4.3 均衡与非均衡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分析 |
3.1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现状 |
3.1.1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演进 |
3.1.2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系统分析 |
3.1.3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3.2 黑、吉、辽三省产业结构的比较 |
3.2.1 区域间产业结构差异的测度及分析 |
3.2.2 黑、吉、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分析与评价 |
3.2.3 东北地区竞争力差异分析 |
3.3 东北三省在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产业布局协调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加强六大产业群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矛盾 |
4.1.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机遇与挑战 |
4.1.2 产业结构升级与六大产业群的矛盾分析 |
4.2 区域间结构趋同与重复建设问题 |
4.2.1 结构趋同与重复建设的含义 |
4.2.2 对结构趋同的实证考察 |
4.2.3 结构趋同的原因 |
4.3 产业衰退的调整和治理 |
4.3.1 黑龙江省产业衰退区域的现状 |
4.3.2 黑龙江省产业衰退区域形成的原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演进及关联分析 |
5.1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动态 |
5.1.1 GDP的产业结构现状及动态 |
5.1.2 GDP的产业内部结构及动态 |
5.1.3 劳动力投入的产业结构现状及动态 |
5.1.4 劳动力投入的产业内部结构 |
5.2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的分析 |
5.2.1 偏离—份额分析模型(SSM)设定和分析方法 |
5.2.2 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 |
5.3 黑龙江省产业关联效应的测定与分析 |
5.3.1 影响力系数分析 |
5.3.2 感应度系数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黑龙江省产业结构配置与优化 |
6.1 黑龙江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与分工 |
6.1.1 俄、日、韩对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影响 |
6.1.2 黑龙江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地位与分工 |
6.1.3 黑龙江省在东北亚经济区域中的地位与分工 |
6.2 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黑龙江省主导产业选择 |
6.2.1 黑龙江省主导产业选择的意义 |
6.2.2 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
6.2.3 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 |
6.2.4 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指标测算 |
6.2.5 主导产业选择综合评价模型及评价结果 |
6.3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方案 |
6.3.1 建设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
6.3.2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结构升级 |
6.3.3 加强农业的战略地位 |
6.3.4 推动区域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业政策建议 |
7.1 以产业结构政策引导产业结构合理化 |
7.1.1 进一步推动工业化仍将是产业结构政策的重心 |
7.1.2 有重点地加强服务业的发展 |
7.1.3 加快金融体系改革,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
7.1.4 调整第一产业的结构 |
7.2 以产业组织优化保证产业结构优化 |
7.2.1 提升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 |
7.2.2 完善国有企业退出机制 |
7.2.3 促进战略产业集群的形成 |
7.2.4 引导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
7.2.5 改革政府管制 |
7.3 以产业技术政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 |
7.3.1 以技术跨越实现产业技术进步 |
7.3.2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7.3.3 处理好传统产业同高新技术的关系 |
7.4 以产业布局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
7.4.1 通过城市化推动工业化 |
7.4.2 通过工业带的发展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
7.4.3 处理好重点地区优先发展和各地区协调发展的关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论战后日本的国土综合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绪论 |
(一) 研究动机及目的 |
(二) 研究范围 |
(三) 研究方法 |
二、国土综合开发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一) 国土综合开发的概念 |
(二) 国土综合开发的相关理论 |
三、战后日本国土综合开发概述 |
(一) 日本国土概况 |
(二) 战后初期的国土综合开发 |
(三) 《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时期的国土开发(1961—1968) |
(四) 《第二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时期的国土开发(1969—1976) |
(五) 《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1977 年~1987 年) |
(六) 《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时期的国土综合开发(1987—1998) |
(七) 《第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时期的国土开发(1998 年至今) |
四、对战后日本国土综合开发的基本评价 |
(一) 日本国土综合开发的基本经验与特点 |
(二) 战后日本国土综合开发绩效 |
(三) 日本国土综合开发存在的问题 |
五、结论(启迪与思考) |
(一) 中国目前总体上处于国土综合开发阶段中的工业开发阶段 |
(二) 中国现阶段进行国土开发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8.2“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地带”(论文参考文献)
- [1]太原市及周边环境空气PM2.5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D]. 王志磊.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2]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D]. 陈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3]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研究[D]. 杨振强.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4]“中国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专题[J]. 张文,刘旭,汪义通. 地理教育, 2015(03)
- [5]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与组织优化研究[D]. 杨振.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5)
- [6]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特征及组织优化[J]. 杨振.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7]成渝经济区优势制造业发展研究[D]. 印成玲. 西南交通大学, 2008(03)
- [8]我国与周边若干国家和地区工业用地价格的比较及实施策略[D]. 胡波波. 浙江大学, 2007(05)
- [9]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研究[D]. 刘小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05)
- [10]论战后日本的国土综合开发[D]. 孟凡柳. 东北师范大学, 2006(10)
标签:工业用地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 北部湾经济区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工业旅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