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转型期高校知识分子的心理困境_知识分子论文

论社会转型期高校知识分子的心理困境_知识分子论文

试论社会转型时期高校知识分子的心理困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分子论文,试论论文,困境论文,时期论文,社会转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正经历着一场全方位的转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道德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选择、生活方式等各方面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如果我们把目光集中到教育科学文化领域里来,其巨大的变化与发展并不亚于经济领域。改革开放的中国比以前任何时候更需要知识、更需要知识分子,市场经济为广大知识分子提供了比以前几十年多得多的生存空间、宽松环境、机会选择和经济回报。然而,当市场经济及其政治、文化、社会效应所带来的自由与机会真正逐渐降临到知识分子头上时,他们所面临的不是胜利的喜悦和欢欣,而是沉重的思考、选择和责任,他们也从来没有这样急切,这样傍彷,这样迷茫。这种变革也使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选择、生活态度、心理情绪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转换、裂变与震荡。

作为知识分子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知识分子,由于其在社会中所处的特殊位置、环境和所担当的特殊角色、使命,在这种社会变革、转型中更有着自己特殊的心理感受和行为选择的种种心理困惑。

一、待遇的改善与相对剥夺感的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已有了充分的认识,党和国家已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来考虑。根据中国教育的现状,国家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出台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要》,也采取了一系列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举措: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经费的增长比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的比率,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政策,扩大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放宽办学政策,拓宽办学渠道,鼓励高校“产学研”一体化,提高教师待遇等等。改革开放的十五年,是全国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改善最大的时期,无疑也是高校知识分子待遇提高最快的时期,其生活状况的改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教育的投入偏少,教师的待遇偏低,但短期内仍难以使这种状况有根本的改观。“待遇低、要求高、责任重、工作苦”,仍是教师包括高校教师的普遍现状。随着各项改革的全面铺开和深入,其他各行业是在劳动、人事、工资等方面的自主权越来越大,在每次教师提高工资时,某些行业的往往提得更多,幅度远远高于教育战线。事实上,与其他行业相比,教师并未从调资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其实际收入水平且有下降之势。据统计,1990年教师收入水平在十二个行业中排行“老九”,而1992年底已是“老九”不保,排列到第十一位了。教师与其他行业人员的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之势。他们所付出的辛苦劳动与社会所给予的回报、补偿是否平衡呢?与其他行业相比,他们能否心安呢?据南方某大城市的调查表明,高校教师普遍表现出较强的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夺感来自于对自身利益判断与评价,当认定自己本应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时,就会感到自己被剥夺了,从而也会产生社会分配不公的感觉。这种心理感受具体表现为:其一,高校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收入、声望、实权及整体社会地位进行评价时远远低于社会其他群体对他们的评价:其二,在一般高校教师的心目中,从事体力劳动的个体户、工人、售货员等的收入要比其他群体高;而对他们的社会声望的评价则低于其他群体;其三,在对人们获得收入、声望、权力和整体社会地位的各项决定条件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高校教师对学历、专业技术等知识因素的评价远远低于其他群体。其四,高校教师对于“付出了劳动心血就会有相应的报酬”、“现在社会分配比较合理公平”等命题更多地抱否定态度。上述各种评价和态度取向上的差异,明显地反映出高校知识分子群体存在着一种较强的否定性心理感受,比较其他群体而言,他们对自己的现状更为不满意,社会不公平感(尤其是收入分配不公感)更为强烈,由此产生的相对剥夺感也更强烈。

二、“下海”“上岸”两傍徨

长期以来,高校知识分子生活于清贫、辛劳之中,特定的社会角色使他们不仅在工作中须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而且还得作道德、人格上的典范,为人师表。“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烛成灰泪始干”,确是他们人格和精神的真实写照。可以说,“安贫乐道”是他们的典型性格心理特征。

而市场经济是带有明显的趋利性的,物质利益表现出空前的吸引力,利益机制在调节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正使整个社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着历史性的转变,高校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也不能不受到冲击。生活的窘迫和生存的危机使一部分高校知识分子不得不放下清高和面子,放弃“君子固穷”、“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传统观念,希望通过“下海”来改变自身的生存状况。90代初,在一片沸沸扬扬的“下海”声中,一批批高校知识分子或扑通往商海里跳,或跳槽改行,或创实体,办企业,做生意,或兼职,提供智力、科技服务,搞信息咨询、设计策划,甚至摆摊设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见仁见智,各尽其力,拼搏于商海或第二职业之中。他们或者“不顾身家性命”,不要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彻底“下海”,或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一技之长,一业为主,兼营别样,搞“多种经营”,“下海不离岸”,半入江风半入云,两头挂靠,留着退路,或者“孔雀东南飞”,奔赴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另谋高就,择枝而栖。他们缘何下海,究其因由,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在原来的工作岗上收入太低,生活寒酸、拮据,想下海改变这种状况;二是在原单位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显自手;三是有自己的一番事业,想有所成就,苦于没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想“下海”获得较好的经济条件后,以便顺利地进行自己的事业;四是想换个工作、生活环境,出去闯闯,体验一下外面世界的生活、检测一下自己的能力,希望在社会中学些新的“有用”的东西,以适应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凡此等等。

在早先的“下海”族中,有的成功了,旧貌换新颜,完成了自己社会角色的转换,改写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然而,市场经济的大海,有着既能挽救人也能毁灭人的双重特性,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风险的世界,是一个造就英雄,通向成功的世界,也是一个优胜劣汰残酷无情,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世界。毕竟,学院书斋教坛讲台与商海是大不一样的。长期在高校这种特定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生活惯了,一种全新的生存生活方式于他们来说确是一场挑战,市场经济为他们提供了机遇,也检测着他们的素质、心理、实力。表层的行为表现适应似乎不难,但真正的心灵契合,彻底地适应却绝非容易之事。近年来,经过商海、市场的洗礼,一些“下海”者却又悄悄上岸了,陆续返回院校,重操旧业。当年,他们是抱着种种动因和目的以不小的决心而离开这块阵地的,如今,他们经风沐雨之后,重返故园,其复杂的心态和因由决非三言两语可道清,但这种现象确实引人注目。“下海”人缘何又“上岸”?以下几点似可作为注脚:其一,一些人本身素质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并不相适应。他们在学校可能是好教师、科研骨干,然而,毕竟商海与学坛不同,他们有些并不是经商的“料子”,如此就短避长,只能是一种错误的选择。其二,是观念上的不适应、市场经济是趋利性的,利益机制起着关键作用,在商海中“钱”是第一位的,是最高价值目标,要“下海”,就必须追利逐利,作为过去的儒者人师,长期的熏陶和素养,所形成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性格特征、行为惯性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下海”后,离开了原来的文化群体,又不能马上彻底融入商人群体之中,在文化心理上成为“边际人”,两不靠,在得到时感到新的失落,从而在心理的苦痛和矛盾中,重新选择“上岸”以解脱。其三,当初匆忙下海,未选准门路,被大潮卷进去欠缺周密的考虑,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现实生活。而在心理上也只作成功的预期,而缺少对付困难、风险的准备,一旦碰到困难,便心灰意冷,“回头是岸”。其四,市场经济本身充满着风险,目前我国改革尚未完全配套,社会保障机制在短期内难以建立起来,激烈的竞争和风险使人安全感严重缺失。历经艰险之后,还是觉得平静的校园、基本的保障、平静的心灵的可贵。鉴此种种因由,在历经“走一回”、“试一次”的亲身体验之后,权衡比较,再次作出行为的选择,应该说是比当初的急切更为冷静和明智。

“下海”者,大多数仍留在商海里,有些已然“上岸”,而留在“岸上”的,仍不免心里痒痒的,安于现状确非大家所愿,横下心来一闯,也决非容易可作出的决定,他们在观察着、思考着,在犹豫傍徨、权衡选择着,是利是弊?是得是失?何去何从?市场经济将会长久地撩拔着他们的心扉,使高校知识分子处于一种不安和躁动之中。

三、尴尬的学术与心理的失落

知识,是人类最可贵的资源和财富,历史的经验一再证明,谁掌握和运用了知识,谁就拥有了财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这一真理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掌握。而知识分子——作为知识主人的集中代表,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作用,也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竞争,而市场的竞争更重要的是知识、技术、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生产率正日益成为一个国家、地区、企业、公司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拥有开发高新技术的能力、不断更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知识的含量日益成为决定企业实力的主要因素,这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在一些地区,争购新成果、抢买专利技术已成为一种新的景象,重奖、重酬、重用知识分子,重视他们的研究成果,已成为不少地方、单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具体措施。

然而,与这种理性认识相去甚远的是高校知识技术成果的现实命运和学者、学术的尴尬境地。

作为中国科技的两大支柱是中科院和高等院校。1990年,高校取得9360项科技成果,但多数未能得到应用。国家实行专利法以来,高校累计科技成果7万余项,然而申请专利的仅有9270项,仅占14%, 而被应用的则更少,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成果大多数被束之高阁。

所幸的是,近年来,高校实行“科技工作面向经济主战场”的方针,高校科研课题已有70%直接来自各级政府和厂矿企业,使科技成果的开发、转让、推广和服务将有较大的改观,高校自办科技产业也已逐步兴起,“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用。高校中有高新技术项目的理工科专业技术人员正日益吃香起来,日渐受到企业、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然而,高校的专业技术人员并非人人都是如此幸运,那些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教师们却备受冷落。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应用技术,从长远来看,也更需要基础理论和人文精神以及对社会的终极理性关怀,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根基深厚的、国情复杂的国家的当代社会变革一时派不上用场或派不上好用场的关于社会的思想者、理论研究人员,比科技人员意义更为重要。社会变革,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更需要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培养全社会的人文精神,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然而,这些知识分子含莘茹苦、甚至投入毕生精力、倾注全部心血的学术研究成果却书难出、文难发,这已成为一个普遍的难题和学者们的共同命运。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社作为独立的自主经营者,以经济效益为第一追求目标全在情理之中,而以社会效益为重,甚至赔本出一些好的学术著作,确已是难能可贵的。山东人民出版社几年来每年拿出50万人民币资助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诺大的中国又有几人能成为幸运者呢?而就读者而言,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使广大人们向世俗化、功利化、实用化、短期化转化,“下里巴人”,日将人众,“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在所难免。教授、学者们不再吃香,不再是当年人们崇拜的对象,学术著作与通俗文学相比,其市场的冷落不能不令这些知识分子尴尬。即对这些在高校执着于自己事业的学者们来说,学术就是生命,面对此境,那种心理感受个中滋味岂可一言道尽!

四、安全感的缺失与紧张的心理压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全员聘任制的全面展开,以及工资、人事制度配套改革的进行,高校系统竞争机制已全面引入,这对于提高师资总体素质、教学质量,是必不可少的,而高校知识分子的竞争压力也无疑大大增强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谁也不会轻松,谁也难保铁饭碗,高校知识分子也不例外,过去的那种安稳感、清静感、安全感正在逐步消失,社会的转型使人们处于不安和不适之中。

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快速”,现代科技正加速发展,“日新月异”已难称其实。社会转型期,社会对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的需求也日益增强。高校知识分子一方面作为科技、知识、理论的创造者和新观念的倡导者,领导着技术、知识、理论的新潮流,站在时代前沿,但另一方面,现代科技理论的发展,综合性、多学科性、边缘性的特点日见突出,作为单个的知识分子其知识结构难免老化,知识量不足,知识面偏窄,作为知识传播者须全面掌握动态,及时调整自身知识结构,补充、拓展,深化自己的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现在,科技发展和知识更新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快,其总量的增加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因而高校知识分子的压力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大。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学生对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挑剔,其学习兴趣和对课程的选择随着市场需求关系而变化,学习自主性日益增强,要求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教师的教学必须适应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教学的压力明显增大。

市场经济的另一个原则就是效率原则,即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高校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精简高校,为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师待遇,精简人员,压缩编制是必然之势,教师数与学生数之比也在增大,教师承担的工作量必将大幅度增加,过去一些高校,教师上半年课,轮休半年脱产搞科研的状况几乎已不可能。而且,由于近年来高校教师断层现象严重,年轻教师不得不肩挑重担,顶上去;教师队伍不稳,流失、短缺,也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难题,在岗位的教师不得不超负荷运转,一个上几门课,身兼数职的比例正在增加,其任务可谓重矣。

高校教师总体上仍属低薪阶层,在社会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物价指数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他们还得费心尽力去为生计、为养家而考虑、操劳,工作的压力已然不轻,生存的压力日见其重。

社会转型、变革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压力已是每个中国人所面临的现实在问题。据有关专家统计,我国人民90年代疾病的变化是传染病发病率下降,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心理健康保健已现实地摆在人们面前。高校骨干教师早夭短命现象已引起人们广泛的社会关注,而今,在社会呼吁要关心高校知识分子身体健康的同时,其心理疾病也不可忽视。北京一家心理咨询中心统计,在前去咨询人员中,高校知识分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心理问题多涉及工作竞争和压力,对自身前途感到焦虑和紧张。

五、沉重的使命感与浮躁心气

知识分子向来被誉为社会的理性和良心,是人类的基本价值精神的维护者和理性的运用者,勇于承担道义和责任的价值选择态度和强烈的使命感是他们的显著特征,他们以极敏感的神经感触着社会,以冷静的头脑思考着社会,对社会的不合理现象给予怀疑和批判,他们既是社会文化和思想的传承者,也是社会思想和文化的创新者。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一个民族的文明进程中,当两种文化发生冲突、撞击、融汇、整合之时,知识分子便作为一种“变压器”而出现、存在。这时,他们的肩头承担着颇为沉重的双重任务:一方面,他们需要热情地学习、汲取先进的文化并将其精神传播到全社会中去;另一方面,他们又需要审慎地用一种新的视界去察析、转化、重建传统的文化,使之以崭新的风范适应新的时代要求而延续、发展下去。现在的中国社会,无疑正处在这样一种重要的文化转型的时代。在这种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高校知识分子不仅是时代新文化的敏感的承受、传播者,而且也是传统文化的自觉的创造性转化者,还得承担起社会文化、思想、观念的整合的任务;他们不仅要积极地“入世”,积极参与,投入到改革和现代化进程之中,为其鸣锣开道、推波助澜,而且也要相对“出世”,对社会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进行冷静的、理性的审视、探索,提供理论上的参照、指导。无疑,这使命是很艰难的,可以说,当今中国社会是最需要思考、理论、冷静、理性、价值导引和秩序整合的时代。

然而当今社会的急剧变革和转型,社会的脉搏犹如潮水涌动,惊涛拍岸,潮起潮落,社会事物瞬息万变,各种社会热点和潮流迅速变换,真叫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经商潮、公司潮、兼职潮、炒股潮、下海潮、出国潮……频频拍打着人们的心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牵引着整个社会的功利化、行为短期化,搅得人们已再难妄然入眠。高校知识分子虽生活于较特殊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中,但市场经济的大潮早已冲垮校园高高的围墙,风卷残云般震撼着他们的心灵。本来就“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知识分子,在这强烈的冲击波前还能保持“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的悠闲之心和潇洒之态吗?诺大一个中国再也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高校知识分子已断然难守其静而超然物外作冷眼观,普遍处于一种躁动和不安之中。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在新旧体制并存的情况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前,高校知识分子在短期内仍将难以彻底走出转型期的心理困境。但是,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高校知识分子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靠政府的关心、社会的同情,更有赖于社会变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更有赖于其自身在行动上不断积极的参与,投入,在理论上积极地探索、创新,在思想上观念上变革、适应,在心理上调整、平衡。

标签:;  ;  ;  ;  ;  ;  

论社会转型期高校知识分子的心理困境_知识分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