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体系建立的框架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框架论文,体系论文,我国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在构划出我国城市体系2000年及2010年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城市规模、空间、职能、网络等四大体系的战略设想。
关键词 中国 城市体系 框架
1 总体目标与战略框架
在2000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下个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城市体系建立与发展的任务极其繁重。其目标取向为:以集约、高效、提高质量为中心,适度发展大城市,以协调、联合、调整结构为导向,加速发展中小城市,建立大中小城市比例适当、运作有序的规模等级体系;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强化东部城市网络,形成中部点轴系统,加强西部极点开发,建立点—轴—面结合、双向循环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系;以南北联合、东西互补为契机,建立分工明确、效率公平兼顾的城市职能体系;以香港、广州、上海、大连四大国际性城市为龙头,以北京、天津、南京、沈阳、哈尔滨、武汉、郑州、西安、兰州、重庆等十大核心城市为重点,以信息、交通、产业网络为基础,建立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的城市网络体系。
为配合上述四大城市体系的建立,中国城市体系发展的战略框架确立为:强化开发东部沿海、长江沿岸“T”型城市密集带,极化提高, 辐射带动;积极开发京广铁路沿线、新欧亚陆桥沿线“+”字型城市带,中间突破,两侧扩展;启动开发京九铁路沿线城市带及内陆,沿边城市,以点带面,顺序发展,逐步形成由东部沿海、长江沿岸、京广铁路沿线、新欧亚陆桥沿线构成的“开”字型城市带为骨架、由若干城市极核区镶嵌其中的城市有机统一整体。
2 城市规模等级体系
若按非农业人口指标划分,至1990年底我国超大城市(为研究方便,我们将非农业人口大于200万的城市暂命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 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数量分别为10、22、42、173、375个。若以超大城市为1,则呈现出1∶2.2∶4.2∶17.3∶37.5的金字塔型
分布状态。若按非农业人口总量(不包括市辖县)计算,五种类型城市分别为3868.0、2952.5、2846.4、5242.1、4267.5万人, 呈现出1∶0.76∶0.74∶1.36∶1.10的较均衡分布状态。若按工业总产值(不包括市辖县)计算,五种类型城市分别为6782.5、5681.6、 5923.4 、 12806.2、14219.0亿元,呈现出1∶0.84∶0.88∶1.90∶2.11 的弱金字塔型分布状态。由以上三种比较方法可以看出我国城市规模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现状特征:一是城市发展不协调,突出表现为五种类型城市数量与人口、经济总体规模严重背离。二是特大城市、大城市发育不充分,这两类城市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规模比例几乎持衡,处于最薄弱环节。三是中小城市数量多,而人口集中程度低,吸纳能力弱,经济实力不强,表现出明显的粗放式发展特征。应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城市规模体系发展对策。
2.1 以集约、高效、提高质量为中心,适度发展大城市
应遵循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正确引导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发展。在城市发展方针上,应适当控制超大城市规模尤其人口规模的扩大,适度发展特大城市与大城市。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就全国城市化总体水平而言,正处于城市化初期向加速期转变时期。不应人为加以控制,应按其客观规律给予充分发展,以期达到最佳人口规模效益、经济规模效益、行政管理规模效益、居民生活规模效益。要按照现代化、国际化要求,高标准、高起点分步改造、重塑大城市。积极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使其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强行淘汰占地多、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建设卫星城镇。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应逐步将居住职能、工业职能、商业职能向城乡结合部、卫星城镇转移。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近期二、三产业并重,远期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使其成为城市体系中信息、技术、金融的极强区与辐射源。应创立一流的城市环境,做到合理、节约使用土地,具有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以及方便、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条件。
2.2 以协调、联合、调整结构为导向,加速发展中小城市
中小城市量大面广,是推动我国城市体系合理化、城市质量现代化、城乡区域一体化的基础,是提高城市化水平的保证。首先要促进中小城市人口、经济、空间的相互协调发展。这类城市多数未达到最佳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城市病态现象不突出,应坚持以人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基础,搞好城市功能分区和规划布局。其次实施多维联合。中小城市在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城市与区域相互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中介、耦合作用。应积极消化大城市扩散的产业、技术、信息,充分利用周围腹地劳动力与当地资源。同规模类型城市之间的资源应互为利用,以联合求发展。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应突出专业化与区域特色。不断提高分工与专业化水平,主导产业选择不宜过多,尽快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提高产业与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四是加快发展速度,扩大城市规模。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扩大城市人口容量和经济容量,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扩展并举。2000年以前,小城市设置步伐应放慢,以提高质量,获取良好的示范效应。
2.3 建立以县城为主体,县城、建制镇、 集市三者相互结合的集镇结构体系
至1994年底我国已有16433个建制镇和66583个乡村集市,是带动乡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集镇发展应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之路。地方政府应积极合理规划布局,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依靠当地力量进行重点建设,集镇应以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农产品资源、劳动力资源为方向,发展以乡镇二、三产业为主体,以第一产业为依托的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集镇经济。同时,应提高载荷能力,大力吸引农村劳动力,以非农产业补农、促农,避免或减轻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农村衰落与城市超载并存的过量城市化(over-urbanization )、假城市化(Pseu-urbanization )不良现象及其严重后果。县域面积一般较小,应增强县城的聚集功能,带动建制镇和集市整体水平的提高。
3 城市空间结构体系
根据区域非均衡理论,区域成长的因素、过程、动力机制、空间结构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城市体系发育程度、产业结构层次、信息网络完善程度和交换强度、基础设施水平、人口素质及规模、城市集聚方式和密度,都存在着极大的非均衡性。所以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必须以资源配置为基础性手段,采取多元战略,形成点、轴、面结合、双向循环与交流的空间结构体系。
3.1 东部沿海地区——网络带动,域面推进
进入90年代以来,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先后进入“后城市化”(Po-st-urbanization )发展阶段,以高城市人口比重、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高城市环境质量、低城市人口密度,城市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为基本特征,代表了城市化发展的新趋势。东部沿海是我国城市体系发育程度最好的地带,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经验,及时提高城市体系内在质量和水平。应以国际经济一体化为方向,以高度集约化经济为特色,参与国际经济、文化大循环,积极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并加强与内地城市的水平与垂直联系。同时,以网带面,强化城市群的关联效应。加强辽中南、京津唐、胶济沿线、长江三角洲、闽东中部沿海、珠江三角洲六大城市群带的横向关联,形成群带之间的现代化、系统化通讯、信息网络。再次,强化域面推进。加强各城市群带向周围腹地的辐射与推进,各域面之间应相互联接,并在下个世纪前期形成联系紧密、整体实力强大的中国环太平洋沿岸巨大连绵城市带(或称城市走廊)。
3.2 中部地区——轴向扩展,点面结合
中部地区首先应以京广、京九两条南北纵贯铁路为主轴,以哈大铁中沿线、滨洲——滨绥铁路沿线、同蒲铁路沿线、陇海铁路商丘——洛阳段、赣鄂湘长江段五大城市带为副轴,建立便捷的交通通讯网络,使其逐步成为带动中部地区城市和经济发展的强大轴带。京九铁路沿线除南北端点城市外,其余城市整体实力薄弱,但发展潜力巨大。应突出区域优势,重点抓好以地级城市为主体的规划与建设。其次有计划培育新的增长极点。根据当地资源特点,以能源、原材料、农副产品开发与加工为突破口,精心选择一大批资源丰富、区位优越、以地县政府驻地城镇为主体的增长极,并向中心城市发展,再次利用已基本形成的城市体系框架和城市较均匀分布的现实基础条件,加速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改造,促进城市从发育阶段向开发生长阶段的转换。
3.3 西部地区——以点为主,点轴结合
西部地区城市体系建设应重视西安、兰州、成都、重庆、昆明、贵州、乌鲁木齐、西宁等中心城市的发展,增强实力,完善功能,极化与扩散相互结合,提高滴流效应,迅速改变城市孤岛式发展、辐射带动能力低下的局面。本区城市化正处于起步阶段,应进一步扩大现有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用地规模、以满足西部地区城市体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及经济发展的加速,应围绕兰新铁路、南疆铁路、北疆铁路、青藏铁路、宝成、成昆铁路、西南地区环形铁路等培育城市,近期集中力量培育关中平原、成都平原两大城市区域。应利用内陆国境线长和对外开放的优势条件,积极发展边境口岸城市,逐步选择部分县城及建制镇发展成为新型工矿、工贸、商贸、旅游城市。
从全国整体而言,近期应强化发展东部沿海、长江沿岸“T ”字型城市密集带,积极发展京广铁路沿线、新亚欧陆桥沿线“十”字型城市带。至下个世纪前半叶,形成由上述四带构成的以开放、集约为主要特征的“开”字型四大城市群带。
4 城市职能体系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区域内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作用。城市职能体系则表现为各种职能类型城市的有机联系和空间分工、组合形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客观上迫切需要建立南北相互交流、东西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有序公平竞争的职能体系。
4.1 强化主导职能,完善一般职能
城市做为区域中高质量的点,人口、物质、设施、经济活动、社会文化活动高度集中地,担负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多种职能和重任。经过解放后多年的发展,我国城市已经形成政治中心城市、工矿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旅游疗养城市等多种职能类型,每类型又可细分为若干亚类,这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城市的发展必须有其主导职能并使其不断强化,才能使城市在竞争中富有活力,在城市与地域分工中处于更为有利地位。每一城市都要精心选择和大力培育主导职能,面向整个区域、全国乃至世界、充实、完善全国城市职能系统,使主导职能成为城市成长、发展的驱动轮。而一般职能则多为该城市或本区域服务,在城市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和服务性作用,门类较多,有条件的应不断完善。比较利益较低的职能部门,可通过区际协作和交换,求得相对平衡。到2010年,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应完成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式经济,由外延式扩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成为全国高效率、高收益、高贡献率的中心。
4.2 南北相互联合,东西优势互补
从全国总体城市职能结构分析,具有西重东轻、北重南轻、西部职能单一、东部职能复杂的基本态势。但1978年以来,又出现城市职能尤其是经济职能趋同度逐步加大的趋势。今后应首先坚持平等互补原则,实施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按照产业布局、空间环境、交通运输、地区供求关系组织生产,确定城市产业的发展方向。其次,逐步理顺能源、原材料、初级产品、加工产品价格体系,加快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环境资源、技术信息资源的商品化,强化南北相互交流、东西优势互补的客观基础。再次,在强调职能分工的同时,加快联合步伐,不同区域城市在国家价格体制、税收体制、财政体制、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城市之间应向形式多样、内容广泛、长期稳定的技术联合、投资联合、产销联合的方向发展。
4.3 重塑单一职能城市尤其是重工业城市职能结构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单一职能城市尤其是以某一矿产资源而兴起的重工业城市发展步履维艰,效益低下。应抓紧潜导职能的扶持,根据当地地生产要素禀赋,选择对区域发展有重大意义、代表城市发展方向的潜导职能进行超前启动,重点发展,“九五”末、“十五”初完成职能的替代。同时,尽量使一般职能多元化,并强化旁侧作用。还应在国家的积极支持下,增强城市自身调整能力和适应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5 城市网络体系
城市关联度的提高,城市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的实现,需要建立通达、便捷、高效、开放式的城市网络结构体系。
5.1 信息网络体系
到2010年,应基本形成以国际性城市为龙头,以全国核心城市为重点,以省会、自治区首府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基础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网络体系。根据对城市空间区位优势、对外开放程度、人才技术富集程度、国际贸易现状水平、各类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我们选择香港、广州、上海、大连四城市为国际性城市,北京、天津、南京、沈阳、哈尔滨、武汉、郑州、西安、兰州、重庆十城市为核心城市。应加大力度发展上述14大城市的信息产业,使之成为全国一级信息收集、分析、处理、提供、传播中心。迅速提高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水平,到2005年,在通信网规模容量、技术层次、服务水平等方面进入世界先进水平。随着联网的计算机、数据库、网络传输带的增加,以及网上应用系统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将逐步成为现实。应规划与逐步建立一级城市之间的信息高速公路,以增加信息传递量,提高传递速度和信息共享程度。各省、自治区政府驻地为二级信息中心,应提高通信方便程度和效率。除接收、消化一级中心传递的信息外,还应有独立收集、分析复杂信息的能力,同时将有关信息迅速向省域内中心扩散。在完善二级信息中心光缆干线系统的基础上,今后应积极建立二级信息中心与地级城市之间的光缆干线系统。
5.2 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交通运输网络体系是指由铁路、航空、公路、水运、管道等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网系统,是城市与外界实现有形运输的基本保证。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交通运输网络联系方式也应不同,国际性城市与核心城市对外有形运输联系要以航空、铁路运输为主,强化航空港和高速公路建设。东部沿海与长法沿岸“T”字型城市带应与铁路、航空、 水运相互配合,京广铁路沿线和新亚欧陆桥“十”字型城市带应以铁路、航空运输并重,内地城市应以铁路、公路尤其是公路运输为主,确保城市与外界物质能量的交换。
5.3 产业网络体系
首先应提高下行垂直产业联系的质量。城市向周围腹地转移的产业、产品、信息、技术、资金、人才尤其是产业、产品应适用、经济、污染少、成效快、技术含量高,有利于腹地贸、工、农或农、工、商一体化及生产的现代化。其次,应提高上行垂直产业联系的规模与速度。腹地为其中心城市提供的农副产品、工业原料、半成品、城市用地、劳动力应及时、充足、保证城市的健康发展。乡村城镇化具有显著的亚洲特色,也极符合中国的国情。应通过城乡之间的产业网络联系,尽快提高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质量与水平。第三,同等规模城市之间的水平产业联系应打破行政分割,畅通无阻,互利互惠,使分工、协作、联合向纵深发展。
STRUCTURE AND PROSPECT OF SETTING UP CHINESE URBAN SYSTEM
Li Yujiang
(Regional Econo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ople's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
Abstract
This paper sets up general goal and basic structure of ch-inese urban system on the year 2000 and 2010.The establishmi-nts of urban scale,space,function,network systems are chie-fly discussed.
Key words China; urban system;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