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_发散思维论文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_发散思维论文

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新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造教育是开发人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创新能力是21世纪合格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实施创造教育是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树立“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现代创造教育观

传统上,人们习惯于把创造能力同科学家、发明家那些伟大的发明创造联系起来,认为它是少数专家学者特有的一种能力。这种观念严重影响了大多数人创造潜能的开发,不利于我们对中小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创造观念的束缚,树立更为开放的现代创造教育观。

(一)创造能力是人类一种普遍的心理能力。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每个正常人从儿童期开始,都具有创造的能力。在人们之间,创造能力只有大小之分,没有有无之别。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所说,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我们头脑和身体资源中极小的一部分。我们的创造潜能犹如埋藏在深山大海中的座座金山,等待我们去开发和利用。

(二)创造能力有两个层次。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创造能力分为“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和“特殊才能的创造力”两个层次。前者是一种能够产生尽管前人“已知”,但对自我来讲仍是“新颖”的结果的能力,它以个人独特性为标准,是大多数人都具有的一种创造能力,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开发和培养的一种能力;后者是少数专家学者所具有的一种能够提供新颖的、首创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创造性成果的能力,它以社会新颖性为标准。由此看来,科学家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重新组合或转换,从而获得“新的领悟”同样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三)创造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传统上,人们将创造能力看做一种神秘的、与生俱来的个人的天赋品质。事实上,创造能力同人类其他个性品质一样,是可以培养的。爱迪生不懈探求的品质就是在其母亲精心地培养下发展起来的;美国小发明家劳森(10岁)和巴顿(14岁)10次专利权的获得,也得益于母亲让他们每天做一项创造性游戏的日常训练。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只要转变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启发研究型”教学模式,想方设法鼓励学生超越现有知识范畴,发现新问题,发明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把学习与创造、模仿与创新、理性与幻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当然,学生的创造潜能能否转化为成功的创造,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学校的教育引导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方面是大有作为的。

多方面开展创造教育

(一)加强思想教育。崇高的理想、对祖国的热爱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进行创造性活动的精神动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结合教学内容讲述科学家、发明家、文学艺术家的成长历程,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了解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和最新的科技信息,点燃学生的创造火花。

(二)鼓励质疑问难。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大胆怀疑、喜欢寻根究底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在教学中,我们要切实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敢于逾越常规,敢于想像猜测,敢言别人所未言,敢做别人所未做,宁愿冒犯错误的风险,也不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框框内的创造品格。同时,我们还应创设一种宽容、民主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提问,最终引导他们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注重发散思维训练。研究表明,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我们可以通过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特性,鼓励学生自由思考,甚至异想天开。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使用悬念法、故事结尾设想法、一题多解法、创造性复述法、观察想像法等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四)广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是我们进行创造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小创造、小发明等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并辅之以科技论文评比、智力竞赛、社会调查等,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以及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五)开展创造技法训练。人们要发明创造,除了要具备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创造思维能力外,还要懂得创造的规律。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一些创造的技法,使其了解创造发明的一般过程,掌握创造发明的一般方法。比如,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类比发明法、模仿创造法、假想构成法、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检查一览表法等实用创造发明的技法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我们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在进行小发明、小创造的过程中,逐步摸索、总结出一些适合自己的创造技法。

标签:;  ;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_发散思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