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探讨论文_刘玉杰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探讨论文_刘玉杰

黑龙江省林业第二医院 黑龙江 伊春153100

摘要:目的:总结手术室控制医院感染的具体措施,完善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方法:医院感染管理科与手术室随机抽查相结合,对各种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整改。结果:通过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使手术感染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一类切口感染率小于0.5%。结论:只有加强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才能减少手术感染率,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

手术室是医院重要部门之一, 是病人手术治疗及挽救生命 的重要场所。 随着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 手术量的日益增加, 在 保证手术医疗安全的过程中, 手术室医院感染工作的质量直接 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及医疗效果。 为了减少手术感染率, 我院 加强了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力度, 使手术的感染率控制在≤ 5 %, 一类切口感染率小于 0.5%。 现将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一、建立了院科两级感染管理组织

我院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 由分管院长任组长, 成 员为各科主任和护士长;同时手术室为确保手术病人的安全, 减 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成立由护士长为组长两名质控护士为成员 的科室感染管理小组, 主要负责科室的微生物监测、指标监测、 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及平时手术室感染工作的督促。 在平时日 常工作中, 护士长进行经常性的抽查, 动态掌握消毒隔离工作的 执行情况, 保证感染监控与管理的落实。

二、加强培训学习

管理者首先要得到规范化的培训后才能正确指导、监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重点加强对感染监控人员的培训, 科室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 培训各规章制度及标准, 或选派优秀护理人员外出学习与短期 培训, 回科室后传授给全科医务人员。 手术室不仅无菌操作要 求高, 而且工作的独立性强。 手术室操作经常是在无人监督下 由单人来完成, 这就要求护士有崇高的职业道德, 充分认识到手 术室无菌管理的重要性, 并能自觉执行。 对新上岗护士、实习 生、进修生必须设专人带教。 定期对工人 、卫生员进行培训, 以 提高其文化素质和基本的医学知识, 使其规范操作, 减少自身感 染和交叉感染。

三、加强质量考核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一系列《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 管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和我区颁发的《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等, 制订了一整套科室感染、预防、控制的措施及规章制度, 使感 染管理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如消毒隔离制度、手术室一 般制度、洗手制度、手术人员外出制度、参观制度、一次性医疗物 品使用与回收制度、腔镜清洗消毒制度、洗手及巡回护士职责 等。 护士长和科室质量检查小组不定期检查护理人员消毒隔离 制度执行情况, 对违反制度者给予及时指出, 并纳入科室星级考 核。 工勤人员做清洁卫生工作大多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 清洁、消毒是否到位除了培训外还要有检查和考核, 护士长每周 进行不定期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做出整改。

四、控制感染的具体措施

1、手术物品消毒

所有手术器械、医疗用品原则上能用高压 蒸汽灭菌的首先选用压力蒸汽灭菌, 包内放监测消毒效果的指 示卡, 包外贴 3M 胶带监测消毒效果, 3M 胶带不少于 3 格。 对 于不耐高温、不耐湿的物品采用环氧乙烷或过氧化氢低温等离 子灭菌机灭菌, 到目前为止这两种方法对橡胶、塑料等低温物品 的灭菌是最有效的。 对于显微器械、腹腔镜、脑室镜等高危险度 的手术用品, 可用环氧乙烷、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机灭菌, 也可用 2%戊二醛浸泡 10 h 以上, 每次浸泡前必须用浓度指标 卡检测其浓度。

2、外科洗手

正确的外科洗手是阻断医务人员携带病原微生物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之一, 是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 , 它可以 完全清除手部皮肤的暂住菌和常住菌。 我科采用“七步法” 进行 外科洗手, 先用洗手液, 然后用佳润牌皮肤消毒液, 整个擦洗过 程不少于5 min, 始终保持双手高于肘部避免污染。 若外科洗手 不彻底, 手上致病微生物可通过手套针眼进入手术部位。 医院 感染管理科每月不定期对手术人员外科洗手后采样进行细菌培 养, 保证手术人员的刷手后细菌菌落总数≤5 cfu/ cm 2。

3、手术室消毒

我院手术室均采用垂直层流净化手术室空 气, 择期手术每日晨由夜班护士提前 30 min 开启空调净化系 统。 有观察资料显示:每天第一台手术室内空气中微生物含量 平均合 格率 为9 5 .7 4 %, 连 台手 术 中微 生物 含量 平 均为 78 .57 %, 如第一台手术结束后经通风、湿式清洁消毒后的连台 手术中微生物含量平均合格率为 93 .75%。 连台手术应在前 一台手术完成后净化 30 min 再进行第 2 台手术, 手术室内物品 应摆放整齐, 保持清洁无灰尘、无血迹 , 严禁在手术间内整理包 布等工作。 各手术间拖把固定两套使用, 使用后用消毒液浸泡 消毒, 再清洁晾干、备用, 防止由于拖把引起的交叉污染。 据 WHO 调查结果表明, 空气中浮游菌达 700 cfu/ m3 ~ 1 800 cfu/m3 时, 则术后感染率显著增 高 ;若 降低到1 80 cfu/ m 3 以下 , 则 感染率明显下降。 我科规定每周清洗回风口、新风口管初级 过滤器二次, 每月消毒空调管道系统, 定期更换过滤器。 每月医 院感染科对手术间做空气细菌培养 1 次, 使其菌落数控制在≤ 10 cfu/m 3 。

4、无菌物品的管理

无菌物品设专人管理, 定期检查无菌器 械包和敷料包的有效期, 无菌物品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 7 d, 超 过或潮湿不能使用, 应重新灭菌。 无菌物品应存放在无菌柜内, 无菌柜离地面≥20 cm , 离墙壁≥5 cm , 离天顶≥50 cm , 室内相 对湿度控制在 35 %~ 50 %。

5、加强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

手术病人的血液、体 液、分泌物是手术室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源, 预防、控制手术室 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是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使用一次性 无菌物品时先检查物品的生产厂家、供货单位、产品名称、规格、 单位、产品批号、消毒或灭菌日期、生产日期、卫生许可证[。 一 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存放在温度适宜、干燥通风的专柜内, 由专 人负责保管, 每周清查灭菌日期 1 次, 并经常抽样做细菌学检 测, 合格后方可使用。 使用后全部按《医疗废物处理条例》 规定 制订严格的回收管理制度, 加强用后处理是防止回收重复使用 的关键, 用后毁形处理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由专人送医院集中 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交接时需在交接登记本上签名。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是手术室工作质量的体现, 往往 忽视了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可能发生感染。 通过建立院科两级感 染管理组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对医护人员定期组织医院感染 知识培训学习, 加强手术室内外环境的管理, 手术物品消毒灭菌 隔离工作的监控, 严格无菌技术的管理, 可有效防止手术感染, 确保手术安全。 作为手术室护士长应大胆管理, 严格要求, 要有 高度的责任感, 首先是建立健全一整套质控体系和管理对策, 重 点加强手术室各个环节的感染监控, 对薄弱环节进行整改, 使手 术室每个环节都达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 1] 王云芳, 张煜敏, 郭波月.连台手术中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与研究 [ J] .护士进修杂志, 2003 , 18(10):882-883.

论文作者:刘玉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探讨论文_刘玉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