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角度下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意识的缺失——以人教版高中第一册英语教科书为个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以人论文,个案论文,中国文化论文,缺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化在广义上说来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当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上则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每一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给予巨大影响。无产阶级的文化则是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历史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总结阶级斗争成果的产物。[1]所谓课程之中的文化意识形态就应该是体现政治和经济要求,并且对国家政治经济以及人才培养起巨大的反作用;也将会影响并形成受教育者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在十九世纪斯宾塞提出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使得分类的科学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课程核心和制定课程的依据。课程改革也就成为适应科学革命和社会意识而作出的种种变化。这种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精英所认可的课程意识形态就构成了社会的强势文化。与之不相符合的文化也就难登大雅之堂,即出现“文化霸权”现象,这样的文化霸权造成课程意识形态不可避免的偏激。
课程不是中立与客观的,而是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性,课程知识的研究是一个意识形态的研究,简言之就是主流阶级的权力、意志、价值观念文化意识的体现与象征,实际是一种官方的语言、法定的文化(Michael W.Apple:1995)。课程的问题不仅仅是技术性、教育性和认识论的问题,而是阶级、经济权力、文化霸权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是显性和隐性价值冲突的结果,只是一个价值性的意识问题;本质是伦理性和政治性问题,并最终涉及——这一点被认可——马尔库斯·罗斯金(Marcus Raskin)所称之为的“公共利益”(the common good)的热切个人追求。
一、中学英语课程教材中中国文化意识形态的缺失
《光明日报》2000年10月19日登载的南京大学外语教师从丛的“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育的缺陷”一文也揭示了我国青年学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把Mencious(孟子)奉为异国圣者译为“门修斯”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由此,反观近20年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所用的英语教材,涉及中国文化内容的课文极少,而由这些教材培养出来的,现在在教学第一线的英语教师,由于本身中国文化的缺失更加重了学生的文化失语现象。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分为九个级别,强调了对中国文化内容的学习新课标在具体的内容标准中要求,熟悉我国一般社会生活的话题:职业、节日、风俗、社交礼仪等(语言知识8级);对祖国文化能有更深刻的了解(情感态度5级);能在交流中用英语介绍祖国文化(情感态度8级);在交际中注意到中外交际习俗的差异(学习策略5级);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文化意识8级),由此可见,在中学英语教材中适当地配置代表中国文化内容的课文是非常必要的,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以人教版高中第一册英语教科书为个案进行调查:全书选取的主题丰富、体裁多样,分为12个单元,设计众多主题:朋友、英语世界、旅游、难忘的经历、文化、体育、电影、艺术语言,但是经过作者的整理发现,涉及介绍中国背景内容的单元只有3个,分别是第五,八,九单元,还都是单元的选读课文;其余无疑都是开阔了学生视野的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通过表一可知在全部12个单元的课文之中涉及西方国家知识的课文占全书的66.67%,恰是中国知识的两倍;而两方国家的人物的设置更是达到80.23%,约是中国人物设置的4倍。
(表一)
本问卷采用分组抽样的原则,对武汉市武昌区一中学高中一年级四个平行班的学生进行调查,设计问卷60份,每个班级随机抽样调查15名学生,收回问卷60份,有效问卷58份。(采取百分数计算方法,取小数点后面三位有效数字)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者了解到中学生英语学习当中的确是存在中国文化的意识缺失问题。首先,占全体调查人数70.7%的学生渴望更多了解反映本土与多元结合的文化意识;而且绝大多数对表示西方文化的节目与食物名称了解(96.6%,67.2%)却对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名词知之甚少;44.8%的被调查者渴望将来从事跨文化交际的使者,36.2%的也表示要出国学习交流;其次,占据大多数比例的被调查者只能用英语介绍国外的风土人情,就算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只限于书本上涉及的少量内容。对于教师、教材的教学安排情况的反馈也明显反映英语教学中中国本土文化的缺失,分别达到91.3%和93%的极高比例。通过第8个问题可以发现,占据全体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语言学习主要问题在于缺乏对文化意识的积累以及母语文化的积淀。最后,第九和第十个问题都集中反映如今新课改后教材文化意识培养方面的不足和缺失,也明显表达广大学生对中国文化涉猎的渴望,更是要求以后教材的编写能多多涉及一些中国风情和文化(48.2%),并且有29.3%的学生要求教师教学中侧重传授本国文化。这样的调查结果使得中国文化意识缺失问题的严峻性清晰可见,但这不是鼓励学生用母语的负迁移影响。所谓母语的负迁移是指当两种语言中的不同刺激的或反应在某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时,外语学习者则会倾向于用母语的思维与表达方式去代替外语中的表达或理解方式。就是原来过于避免语言学习的负迁移,反而造成了如今课程本国意识形态的缺失。
值得强调的是,针对学生学习中跨文化交际的母语负迁移,教材的编写不应该要学习者摈弃自己国家的优良文化,而是提醒他们在交际中注意二者的区别,更要注意灵活把握二者的关系。外语教学当中通常会出现“文化化”的现象,即不自觉的用目的语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来规约自己的言语行为。从掌握语言的角度来看是一种学习方式,但如果因此失去自我文化而一味追求目的语文化,绝对是不明智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牺牲自我文化而求目的语文化的极端行为。
二、中国文化内容在英语教材中存在的必要性
(一)利于学生深入学习英语和英语知识的传授
知识学习的最高效率是要在真实的情景环境里才能产生。增加中国文化内容的英文资料,用合乎西方英语规则的材料来帮助学习外来语言;并且结合日常的汉语生活环境,从而为更好地用英语表达、输出中国文化,加强对外交流能力打基础,使得掌握交际会话的任务顺利完成。与此同时,学生为了可以正确表达中国文化也会有效积累英语规则和语料,会更好的追求语言的地道与纯正,这些都无疑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外来语言能力的提高。
(二)利于学生感悟中国文化和培养其道德情操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像汉代的辞赋、唐代的诗歌、宋元的词曲、明清的小说和戏剧,还有祖先们在医药、农业、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学习英语绝不是忘记本国的文化与历史,一味的崇洋媚外,而是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语言学习者。语言永远是文化的载体,只有存在于本国文化中的语言才是充满活力,若只是一味地吸收外来文化,而无法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这种交流的本身就是不平等,长此下去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利。中华民族要想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应该让世界了解和尊重中国的文化,而青年一代的文化感悟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则尤为重要。
(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意志
在感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民族自豪感也在日趋加强,在通过学习英语渗透中国文化时更要侧重学生爱国情操的培养,通过学习语言向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使得祖国走向世界,使得学生树立学习语言报效祖国的坚定意志,锻炼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与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强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坚定不移的爱国意志。
(四)利于学生发生语言交际行为
学习弘扬本国的文化还能促使学生运用语言交际具体行为的发生。他们在积累了一定的关于本国文化的语料以后会产生交际行为的冲动,特别是在遇到特定的情景后就极有可能发生语言交际的行为。随之个别次数的发生,亦将有助于更好更多的学习本国文化,使得这样的交际行为更加频繁,最终达到自动化。
三、有效弥补英语教材中的我国文化缺失的策略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是我国对外交流的目标,也是我国英语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方向。因而,教材选题应该在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介绍中国特色的文章。如何有效弥补我国英语教材中的本国文化缺失,不仅要考虑我国英语教材改革的特色,更要制定具体的措施与对策。
(一)英语教材中要重视中国文化意识的培养
英语教科书的编排要注重课本文化意识培养的有效性。首先要明确不是所有同学都将有幸接触国外的生活环境,大多数的他们需要的是将来所必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别是承担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其次,如今的课堂仅仅以貌似全面的介绍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为目标,结果使得当今课堂的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节,对于那些耳闻目睹,十分熟悉的中国事物,学生却在教材中找不到现成的英语说法。学生因此要么望文生义,硬搬汉语句法和词汇,自己“创造”出汉语式的英语表达;要么一筹莫展,出现“不知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无奈和尴尬”(张哲,2001),产生“中国文化失语症”(从丛,2000)。保证教学与现实文化的吻合将会极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将会有效避免一些常见的中式英语错误,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外来语言的动机和信心。
(二)用适度性原则指导渗透中国文化
适度原则就是中英文化应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中国文化的导入只能占中学英语教材的一定比例。外语教材要以反映目标语文化为主,这是一个基本原则。注重中国文化的导入,绝不是英语教学中心的转移,而是英语语言教学文化的深化。中国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走过弯路,一段时期全部是中国的政治内容,一段时期又全是英美的舶来品(孟臻、虞正亮,2003)。这两种极端都无助于培养中国学生的对外交际能力,如何让编写的教材既能保证目标语语言特征的文化倾向,又能避免母语以及本国文化意识的缺失,则需要坚持编写的适度性原则。
(三)建立明确、完整的反映中国文化的标准和内容
教师在教授课本知识之中,重视课本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传授用英语去表达中国文化。根本原因就是缺乏统一的指导与计划,因为教材中找不到它们的影子,也很少有这方面的资料可供查阅,造成了学生这方面能力的缺陷。目前我国的文化传递,既无大纲,亦无教材,全凭师生们进行自我传播,随意性较大,也不够准确。如此一来制定一个有效的文化意识指导性规则就变得极为必要。所谓指导性规则的贯彻就应当系统地提供给一线教师参考教材和资料,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有效接受到这方面的训练。中国人学英语应当包括表达中国特有事物的英语,在各类英语教材中,加入中国文化、中西文化比较的内容,以弥补跨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的缺失。另外还要对教学工作的具体措施提供可行性的指导性建议,帮助教师学生明确关注到本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四)提升教师素质
课堂教学一直是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主渠道。随着社会对外语运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外语教师所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承担着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双重任务。要想在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教师不但应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英文化和汉文化的修养以及很强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中要将这些文化和意识传授给学生,使其内化于思维之中并能服务于语言运用。同时,外语教师还要具备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素质。用英文谈论中国的事情,可以增加教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语教师既要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文化交流的平等意识,培养他们对异文化的宽容态度,以使他们在日后的对外交流中不辱使命。这样的英语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英语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自己有关中西文化的综合素质,提高跨文化交流意识,这样才能真正担负起在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