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确保电力营销体系能有良好的发展,应认识到自动类型电能计量系统的作用,并能结合实际的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需要,制定科学的自动类型电能计量系统应用方案,推动电力营销体系的长足发展。本文就自动类型电能计量系统在当前电力营销领域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能计量;电力营销;自动化系统
过去电力营销方面的用户用电量统计工作常以工作人员人工抄表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由于抄表工作者个人素质或者客观因素的干扰,容易出现抄表准确度不足的问题,影响电力营销体系的发展。现代电力营销体系中在落实了自动类型电能统计装置后,在提升了电能计量准确性的同时也提升了电能计量效率。
一、实施电能计量自动化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电力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为了适应社会需求以及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在配变监测计量,低压集中抄表和地区厂站电能量遥测等项目方面加大了资金投入和研究。但是某些项目一般建设都比较的分散,因此容易导致计量自动化孤岛等相关问题的产生。为了减少项目建设而导致的问题出现,避免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提高电力企业综合效率和自动化建设水平,同时配合电力企业“十二五”信息规划的建设要求,针对目前电能量遥测系统,大用户负荷管理系统,低压集中抄表系统技术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目前已经具备了建设电能计量自动化一体化的条件。在电力企业推广电能计量自动化的建设,通过建设计量自动化主站支持平台,对大用户实现负荷管理,线损分析统计和母线平衡的动态监测以及电量的统计,结算,计费和考核。解决目前线损“四分”管理实践时,存在因人工错抄,估抄,漏抄等原因造成抄表数据不准确以及抄表时间差异造成抄表数据的不同期等问题。促进电力企业向着一体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二、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
水平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主要由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低压集中抄表系统、厂站电能量计量遥测系统系统和配变检测计量系统组成。下边就从这四个方面介绍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
2.1 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
该系统包括计算机技术、计算机通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三种。不仅如此,该系统还实现了在线监测与原有管理系统的结合,从而实现对电力负荷的监控和管理。该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有远程抄表、检测电量、电量负荷等,实现了电能质量的检测与采集、电量负荷控制和异常检测等功能。
2.2 低压集中抄表系统
该系统具有通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低压扩频等,实现了小区用户的电量采集、检测、储存和处理等功能。采集数据的频率为每日一次。由于该系统功能实现了智能化,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提高了电量统计的准确度,改善了对窃电的管理与检测质量,有助于电费的回收。
2.3 厂站电能量计量遥测系统
该系统主要实现了电量数据的运用,包括对接入地网的远程监测、对电能表/发电站资料的收集和管理等。该系统还可以对电量月使用量和主网线损坏情况进行分析,对电能表的各种数据进行综合记录和整理,控制大量数据的实时更新,一般被广泛运用于变电站和发电站。
2.4 配变检测计量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电量采集装置、电量计量和主站系统构成,广泛应用于公用的变电用户。该系统通过无线网技术和低压配电器实现了电量的检测和数据采集。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可以同时检测多个数据的终端,对其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电能计量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果
(1)提高线损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传统线损的“四分”相关管理工作中,其主要的体系为周期性抄表核算,这种传统体系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工作量较大、统计结果不够准确和实效性较差等,这些问题都对线损管理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相关电力企业应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加强技术创新的力度,在线损的“四分”管理中,积极的探索并实现精细化的管理模式。电力企业应将营配的一体化为基础,对线损的“四分”管理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开发,进而实现线损的计算公式自动生成和线损动态建模。其次,随着配电网GIS系统的更新,电力企业建立了一个由线到变、由变到户关系的维护机智,并在环网的供电下,妥善解决了关于计算10kV线路分线线损这个难题。利用电能计量的自动化技术对其周期进行了压缩,将月度的分析转化为日分析,实施系统和人工同时实现报表,进行比对,消除差错,持续改进。①利用系统自动采集厂站各条线路计量电能表、专变用户计费总表、居民小区用户电能表、公变台区总表月冻结表码,确保数据完整、正确;②通过营销接口将营销系统新增、变更用户及计量装置资料传向计量自动化系统,确保用户及计量装置资料实时性、准确性和唯一性。通过接口将变更的线变户资料传向计量自动化系统确保线-变和变-户关系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唯一性。以上两点有效保证,自动生成各类线损报表,实现主网和配网损耗的自动正确统计。进而全面的提高了时间维度和管理维度上线损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2)实现电力企业跨系统高效作业并给予了业务支持
电能计量的自动化技术结合了局内的其他技术,进而实现了电力企业跨系统高效作业及业务支持。电费结算时,电能计量的自动化技术在营销系统中,导入了远程抄表的现代化科技手段,用系统抄表来替代了传统人工抄表。在用电检查系统里,实现异常的用电事件自动的触发,并自动生成工单,且对完成期限进行了限制行为,进而将传统发现用电异常的人工模式转变成用电检查自动监控模式。在客户停电管理系统里,导入错峰的负荷及用户停电的实践,进而可以自动采集客户停电事件,并提供了较为可靠、高效的技术支持。电能计量的自动化技术通过远程遥控功能,并结合了电量实时采集的功能,从而实现了在电能预购方面的管理。此外,还将功率因数、负荷曲线和客户电量等数据,通过网上的营业厅来发布,使得电力企业的客户能够准确、及时地掌握自己用电的情况。在配网的自动化技术下,导入了电能计量的自动化终端遥信的数据,大大减少了相关遥点建设,进而减少了投资成本,达到了电力企业降耗节能的目的,最终实现了电力企业跨系统高效作业的形成,并给予了其业务支持。
(3)提升了有序用电工作水平
在传统的错峰管理中,主要是通过现场人工巡查的方式来完成的,可见传统的错峰管理具有较大的工作量,且还无法实时地对用户自觉的错峰情况进行监察。电能计量的自动化技术能够通过系统实现对用户错峰情况的在线监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现场相关工作量,进而确保用户自觉的错峰率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加强错峰管理监督考核,并合理使用错峰效果分析功能,对各个基层的部门和单位对错峰用电的执行情况每日都进行一次通报,并对其考核的情况实施每月都公布一次。在年终时候,电力企业可以根据整体实施情况,来对基层部门和单位的相关工作情况进行比较,并给予相应奖罚,进而形成健全的一个考核机制,提升有序用电工作水平。
结语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是在社会用电需求紧张的环境下产生的,该系统在远程抄表,负荷控制,统计线损四分工作,统计供售电量和市场管理等工作上功能显著,不仅帮助电力企业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电力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解决了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许多与电力有关的问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志学.基于新时期营业电能计量自动化的应用研究[J].硅谷,2016(03):72.
[2]张爱茹.电能计量信息系统的开发[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7):123.
[3]赵军.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能计量与管理模式中的应用及其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08):45.
论文作者:刘春晖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电能论文; 系统论文; 电量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抄表论文; 电力论文; 负荷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