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碳生态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设计发展趋势论文_刘玲玲

浅谈低碳生态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设计发展趋势论文_刘玲玲

桐城文城工程咨询事务所 安徽桐城 231400

摘要:从目前来看,随着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突出,如何落实低碳生态理念并解决拥堵,对道路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城市道路建设的现状分析 入手,提出“以车为本”的道路设计的弊端,从而论述低碳生态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设计发展新趋势。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道路设计;可持续发展

1、城市道路建设现状分析

随着交通需求的增长和汽车数量的激增,道路交通拥堵逐 年加剧,对当前城市道路设计提出新的要求,首先应该从分析 城市道路建设现状入手。

1.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加剧了城市交通拥挤

尽管《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要求:城市道路交 通规划应符合人与车交通分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分道的 要求。但传统的道路设计中因为用地限制及考虑不足,道路停 车场及停车设施不能满足迅猛增长的停车需求,导致部分道路 两侧都成为临时停车场,挤占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使得城市 行人、自行车、机动车混行,造成了道路安全程度和通行能力 的下降,使城市交通功能急剧下降,加剧了交通复杂化,增加 了管理难度。

1.2对行人、自行车慢行系统考虑不周

传统的道路设计特别是旧城区的城市道路,由于没有系统的 路网规划及周边用地限制,道路横断面布设过于单调,对行人、自行车等慢行系统考虑不周,没有突出行人及自行车的路权。

1.3道路附属设施未进行细致设计

公交停靠站大多沿路边设置,未考虑港湾式停靠站,公交 车的进出站导致交通堵塞,影响机动车的通畅。由于缺乏系统 的市政管网综合规划,市政管线需要多次开挖人行道埋设,反 复铺筑导致交叉口盲道经常不对接或不连续。

2、传统的“以车为本”的城市道路设计的弊端

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多以满足机动车交通需求为核心,更 多的是出于车辆行驶安全和工程质量方面的考虑,不仅缺少对 交通主体“人”的关注,也不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传 统的城市道路设计较多地参照了公路设计思路,重点考虑机动 车交通,过分注重车辆行驶线形几何指标,而行人和公共交通 的空间路权分配不足、通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未将道路看作 系统工程,结合交通、市政管网、景观、城市设计进行系统综 合的设计;横断面布置过于单调基本都是千篇一律,致使整个 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偏低,产生交通拥堵、交通混乱、交通安全 等多方面问题,无法较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公交优先,这与新 形势下中国整体的交通发展政策也不太吻合。

3、现代的“以人为本”的城市道路设计的新要求

交通的作用从本质上是实现人或物的空间移动,道路只是 载体,车辆是工具,因此,城市道路的服务对象是“人”,这 与公路特性有所不同。在整个道路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始终 “以人为本”,保证多种交通方式的安全性,创造安全、通畅、舒适、宜人的交通环境,实现以交通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1用地要求

良好的道路设计应紧密结合城市用地和功能区,根据用地 性质和功能区的要求提供不同的交通服务模式。

3.2功能要求

道路的主要作用是为沿线的建筑、居民及用地提供交通服 务功能,两侧的现状或规划用地性质不同,道路的主要功能及 设计考虑的重点也不同。因此,现代城市道路设计除考虑其 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外,更应该强调其对沿线的服务 功能。按照两侧用地性质的不同,使道路系统建设与道路使用 紧密结合,突出交通、生活、景观等不同功能道路设计的侧重 点,体现人性化道路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系统设计要求

城市道路是集道路、市政管网、城市景观于一体的综合系 统,城市道路设计中应加强道路、管网、景观等与城市设计的 衔接,结合城市自身特点,针对空间组合、景观风貌、建筑特 色、道路宽度甚至断面布局、市政管网等进行综合设计。通过 对道路路面结构、主题色彩、照明、绿化、小品等设计,使道 路、管网与道路景观乃至城市景观相互协调、和谐美观,达到 提升城市整体环境水平的目的。

3.4交通设计要求 交通设计不同于交通工程设计,必须充分体现交通功能。传统的道路设计过于强调单个设施的功能而缺乏对各个系统的 详细量化分析,致使道路方案设计重点不突出。交通设计通过量化分析各交通系统设施的供应能力,提出合理的交通组织设 计方案。

3.5慢行系统要求

城市交通要树立行人优先的理念,设计应从以机动车交通 为中心转变为综合考虑行人、公共交通、自行车、机动车等多 种交通方式,改善居民出行环境,保障出行安全,倡导绿色出 行。城市应建设城市步行、自行车“绿道”,加强行人过街设 施、自行车停车设施、道路林荫绿化、照明等设施建设,切实 转变过度依赖小汽车出行的交通发展模式。

4、低碳生态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设计

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往往引发人口拥挤、住 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都是 城市快速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急需在城市各 方面建设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 设施建设的意见》指出:全面落实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等 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水平,优化节能 建筑、绿色建筑发展环境,建立相关标准体系和规范,促进节 能减排和污染防治,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对于道路建设而言,低碳生态道路是指道路的设计、建设 遵循“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道路 全寿命周期内综合运用各项技术措施,以降低能耗和减少碳排 放,形成行车安全舒适、运输高效便利、景观完整和谐的绿色 道路交通系统,保障道路基础设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 境效益。根据各地道路建设实践,低碳生态理念下的道路设计 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节地、节材、节水、节能、降噪等。

4.1节地: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综合利用道路设施空间布局公共交通与静态交通设施,系统规 划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优化道路横断面,优化城市道路交叉口 设计,统筹地下各类设施、管线布局,实现合理开发利用。

4.2节材:道路建设应采用环保型绿色建设材料,提高循环 利用和再生材料的利用比例,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如:路面再生利用、废旧材料回收利用(橡胶沥青混凝土)、建筑 垃圾固结利用等。

4.3节能: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降低混合料拌合温度,减 少排放与能量消耗。泡沫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掺加一定比例的稳 定剂(泡沫沥青)将原路面材料重复利用,节约资源。4.4节水:低冲击开发技术依托于道路下凹绿化带、公共绿 地、街边公园等减少雨水的流速和排水量,同时补充地下水,从而实现雨水的回渗、回用。

4.5降噪:城市道路路面可考虑采用多孔排水性沥青路面与 橡胶沥青路面两类,降低行车噪音,提高行车舒适性并减少对 道路周边居民的影响。

5、结论

总而言之,低碳生态是21世纪的热点话题,如何落实理念并解决交通 拥堵问题,对道路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城市道路建设 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传统的“以车为本”的城市道路设计的 弊端,分析现代“以人为本”的城市道路设计的新要求。从节 地、节材、节水、节能、降噪等几个方面,论述低碳生态理念 下的城市道路设计发展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吴海俊,胡松等.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J].城市 交通,2016年11月.

[2]曾庆红,杨桥艳.未来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方向[J].保山 师专学报,2015年3月.

论文作者:刘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浅谈低碳生态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设计发展趋势论文_刘玲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