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开发构想与发展态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论文,态势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15-06-06 中图分类号:TV882.2,F062,X1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227(2015)10-1621-09 DOI:10.11870/cjlyzyyhj201510001 流域经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经济,它以江河为通道,以物流为纽带或轴心,通过整合和优化流域内的各种资源而形成具有一定分工协作的经济带[1]。从世界范围看,对流域经济问题的研究开端于20世纪40年代,1933年美国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成功制订和实施了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计划,其成功经验为后来许多国家所借鉴,并且从此流域经济问题的研究受到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2]。综观国内外流域经济空间开发的历程,许多以流域为基本单元的经济空间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绩[3,4],比如密西西比河、莱茵河等。流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对整个流域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5]。长江经济带是一种典型的流域经济。自从20世纪80年代长江经济带相关理念及开发构想提出以来,在经济发展、产业集聚、港口发展与航道建设、岸线开发、沿江交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和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把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明确了长江经济带肩负的参与国际竞争、协调东中西3大区域、推进双向开发、建设生态文明的使命。结合长江经济带的相关研究,回顾总结长江经济带开发构想与历程,分析对长江经济带开发的进展、态势与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对进一步理解长江经济带战略内涵,推动长江经济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升长江经济带对国家经济的支撑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与沿海经济带共同构成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建设的“T”字型宏观格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资本转移,尤其是三峡工程建设、浦东开发开放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决策实施,给长江沿江开发提供了机遇。国家对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与发展非常重视,专门在“八五”重点攻关项目“三峡工程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中设立了专题“长江产业带建设的综合研究”(虞孝感等,1991-1995),开展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与布局研究。该项研究在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内河产业带和国际工业制成品基地”的目标以及“整体开发与重点开发相结合、从单项开发到综合开发、从防灾到兴利、从局部开发到上中下游全面开发”的开发模式,构想了上海、南京、安九、武汉、重庆、攀泸6大经济圈以及沪、宁、汉、渝为中心的4大沿江城市密集带的空间格局,规划了基础工业(能源、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等)以及汽车电子等工业的发展与布局,提出了沿江公路大通道和铁路大通道建设的思路和设想以及长江干流河道治理、长江口整治、干流港口建设、长江岸线合理利用、生态保护与灾害治理的对策建议。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进一步在长江经济带战略定位、产业发展、交通与港口建设、城市群发展、对外开放、岸线开发、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等方面对“八五”战略构想进行了发展与完善,提出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的战略目标,以及建设立体交通网、促进产业升级和有序转移、建设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建设上海自贸区、实现长江大通关、施行多向开放、推进长江岸线有偿使用、严格控制和治理长江水污染和强化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等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表1)。 2 长江经济带开发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前,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主要处于自我发展建设时期。这一时期,虽然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提出了以沿江和沿海“T”字形为主轴线的开发模式,国家也把南通、上海、宁波等城市辟为开放城市。但总体上,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处于自我发展建设时期。如,这一时期上海、苏南等地大力发展乡镇工业与外向型经济,对原有部分工业企业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电子、家用电器、机械、纺织、食品等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了能源和原材料工业项目建设,宝钢和仪征化纤等一批大型企业投产,中上游原有的工业基地,包括攀钢、武钢、湖北汽车制造、四川重型机械和电子工业等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和扩建,初步形成了较强的生产能力。 20世纪90年代,长江经济带进入以浦东开发开放为带动的重点建设时期。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的开发模式从水电开发、防洪排涝、水土整治和重点产业建设,转向了以港口发展和产业园区建设为主的经济开发,从以沿岸主要中心城市为主的重点开发,转向沿江区域整体开发。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决定“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同年,全国人大批准通过兴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为中上游、“三峡”库区的建设提供了机遇。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武汉、宜昌、芜湖、九江、岳阳、重庆等先后开辟为对外开放城市,三峡库区包括宜昌、秭归、巴东等湖北、四川二省17个县市确定为长江三峡经济开放区。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长江沿岸各省市产生了强烈的开发开放意识,各地逐步把发展战略的重点转向长江沿岸地带,与浦东毗邻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纷纷与浦东开发开放政策接轨,利用优惠政策与优越的投资环境,取得突破进展。 21世纪头10年,沿江开发建设主体开始由点到面拓展。这一阶段,长江沿江省市开始重视沿江区域开发,纷纷将各自的经济发展重点转向本省(市)临江城市或地区(表2)。如,上海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江苏省从2003年开始正式实施沿江大开发战略,2007年编制《江苏省沿江发展总体规划(2011-2030年)》,指出江苏未来沿江地区将努力建成沿江经济带、沿江城市带、现代化港口群、基础设施网和生态环境宜居区。安徽省则提出以加速融入长三角为核心的“东向开发战略”,提出要把沿江城市群建设成为全省跨越式发展的龙头、对外开放的门户、长江流域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2011年颁布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开发园区发展规划纲要》。另外,江西、湖北、湖南、重庆等省市也相继提出本省(市)的沿江开发战略(表2)。 “十二五”年以来,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整体推动时期。这一时期,重点依托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增强武汉、长沙、南昌中心城市功能,促进3大城市组团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城市互动合作;提升重庆、成都中心城市功能和国际化水平,发挥双引擎带动和支撑作用,推进资源整合与一体发展;做大上海、武汉、重庆3大航运中心,发展长江航运;促进多向开发开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整体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最终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形成转型升级新的支撑带。 3 长江经济带发展态势 《指导意见》提出的长江经济带范围包括11省(市),其中长江干流七省二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是这一区域的重中之重,由长江沿线38个城市①构成的沿江地区是长江干流七省二市的经济核心地带,长江沿江地区的发展更能体现出以长江开发为依托的经济带发展特征。 3.1 长江沿江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2012年长江沿江地区的土地面积约占长江干流七省二市的28.4%,人口占长江干流七省二市的40.3%,国内生产总值占61.4%。从经济增长趋势来看,长江沿江地区经济总量增长迅速,在全国的地位不断提升。1997年、2006年与2012年长江沿江地区GDP分别为17 511.5亿元、54 030.8亿元与134 271.6亿元,分别占全国比重为23.5%、25.8%与25.9%;并且长江沿江地区人均GDP分别为9 031元、26 062元与65 787元;2012年长江沿江地区人均GDP比长江流域七省二市高3 43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7 462元(图1)。可见长江沿江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日益突出。 3.2 产业快速向沿江地区集聚,临港型产业优势凸显 沿江地区产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征:首先,沿江开发区发展态势迅猛,成为吸聚经济要素的主要载体。截至2014年,长江沿江地区已批准设立5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全国总数27.4%),22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全国总数19.3%)(图2),3个保税区(张家港、上海外高桥和宁波)以及一大批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些园区作为沿江地区开发开放的前沿阵地,吸引了生产要素向沿江转移、集聚。其次,着眼于吸纳国际制造业向沿江转移,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化工和冶金等3大临港型产业集群,以汽车、船舶、机床和成套设备等为重点,形成机械基础件、关键零部件——先进重大技术装备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以石油化工为龙头,形成基础石化原料——精细化工、合成材料的化工产业链;以特种钢为重点,形成钢冶炼—特种钢材—金属制品的冶金产业链。目前,沿江地区钢铁、石化、能源、建材等产业已经集中了一批优势企业,钢铁工业形成了以宝钢、武钢、攀钢、马钢、重钢为首,石化工业形成以金山、扬子、镇海为首,船舶工业形成以中远川崎、扬子江船业、新世纪造船等为首,汽车工业形成以上海大众、武汉神龙、重庆长安、芜湖奇瑞、宁波吉利、苏州金龙、南京南汽为首,建材产业形成以海螺集团为首的工业生产基地。2012年长江沿江7省2市钢铁产量占全国的30.5%,汽车产量占全国的43.0%,其中轿车产量占全国的48.4%。第三,临港产业发展,带动了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心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武汉、重庆等城市的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激光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工程、自动化技术等领域已经集中了相当数量的优势企业和技术研发机构,并拥有许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其中武汉“光谷”、上海张江“药谷”、“上海中国硅谷”、南京“软件谷”、重庆车谷、无锡物联网、苏州生物纳米等都已成为沿江地区经济的亮点。 3.3 航道整治与港口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长江航运物流高速增长 在航道整治方面,经过航道部门长达近10年的系统整治,长江航道的通航能力大大提升。2010年3月,长江上游航道系统治理已全面完成,通航条件明显改善,长江上游宜宾至重庆航道等级由四级提高到了三级。在港口建设方面,长江干线初步形成以重庆、宜昌、城陵矶、武汉、九江、芜湖、南京、镇江、苏州、南通、上海等主要港口为依托,大中小型港口相结合,铁水、公水、江海河联运的港口群体。包括南通、泰州、镇江、南京在内的11个长江水系港口已成为亿吨大港。目前,长江沿江主要港口都在扩建或新建集装箱专用码头泊位,如泸州港、重庆港寸滩港区、涪陵港、宜昌港云池港区、武汉港阳逻港区等集装箱专用泊位以及九江、芜湖、南京、镇江、扬州、苏州、南通等港区以及上海洋山深水港的专用泊位。 伴随航道整治和港口建设,长江干流货运量持续快速增长。长江干线航道,2000、2012年货运量分别为4亿t、17.8亿t,10年间增长近4倍以上。在长江综合运输体系中,长江航运占有重要地位,2013年长江干线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承担了沿江地区85%的煤炭、铁矿石以及上游90%以上的外贸货物货运量。2012全年,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5亿t,上游、中游与下游港口分别占1.49、1.65与14.3亿t。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南通、苏州、镇江、杭州、武汉、重庆等港口,其中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完成7.76亿t,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外贸吞吐量主要集中在苏州、南通、镇江、南京、上海等大型港口。 3.4 长江岸线开发利用受到沿江地区高度重视,岸线开发成效显著 图1 沿江地区人均GDP与七省二市及全国对比 Fig.1 Comparison of Regional Per Capita GDP 图2 国家经开区、国家高新区统计分析 Fig.2 Comparison of Regional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nd National High-tech Zone 长江岸线是处于水、陆交接地带的一种特殊资源,其由于具备便利的通航条件而可以供人类发展港口、大运量大耗水工业以及物流仓储利用,因此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长江岸线的内涵经历了由空间向资源(不可再生性、稀缺性),进而向资本(战略性经济资源)的转变;开发功能也逐步从原来的港口主导开发,向产业主导开发,进而向多功能平衡开发转变;开发利用方式从初期的粗放利用,逐步向集约利用与可持续利用转变。近年来,国家和沿江省市通过法制化途径,规范港口岸线使用审批管理,保障港口岸线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表3)。另外,各沿江地市也相继出台相关的长江港口岸线管理办法,确定临江开发区的岸线使用准入门槛,提高长江岸线使用效率。例如,泰州市明确规定凡利用长江岸线的项目每500 m岸线投资强度不得低于1亿美元或10亿元人民币,沿江投资总额在1亿美元或1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累计已达160个,每公里优良岸线投资强度达到20亿元左右。通过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长江岸线的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益。 3.5 沿江通道逐步完善,沿江大通道基本形成 在沿江公路大通道建设方面,沿江地区先后建成了苏南地区沿江高速公路、苏中沿江高等级公路、安徽沿江高速公路,江西正在建设赣北沿江高速公路,另外重庆正在建设沿江高速公路通道,四川即将开工建设攀宜沿江高速。沪渝高速(G50)全线贯通(2010年4月)打通了长江干流沿江高速公路通道;重庆巫山至湖北宜昌的高速公路通车(2014年12月)标志着沪蓉高速(G42)全线贯通。在沿江铁路大通道建设方面,合宁高速铁路(合肥—南京)的通车(2008年4月)加速了我国中部地区与长三角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合武高速铁路(合肥—武汉)的通车(2009年4月)不仅缩短了武汉与华东城市的距离,更为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增加了一条快速通道。宜万铁路(宜昌—万州)的通车(2010年12月)打通了沿长江铁路通道,结束了长江流域沿江没有铁路贯通的历史。另外,近年来长江沿江地区的高铁建设快速推进。汉宜高速铁路(武汉—宜昌)的通车(2012年7月)与合武铁路、宜万铁路共同组成东连南京、上海,西达重庆、成都的沿江快速铁路大通道。沪汉蓉高铁全线开通(2014年7月)标志着横跨长江经济带上的动车大通道开始形成;目前长江沿线的分段高铁也正在建设中,未来还将加大长江经济带上的交通网络覆盖面(图3)。 4 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长江经济带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其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该区域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各种要素快速集聚,开发建设热度增大,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 4.1 重化工业全线铺开,环境压力明显增大 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大发展,以石化、冶金、建材、能源等大耗水、大运量、同时也是污染密集型的产业在长江沿岸全面铺开,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长江沿江化工产量将近占全国的1/2,长江沿江分布着5大钢铁基地(上海、武汉、攀枝花、马鞍山与重庆),7大炼油厂(上海、南京、安庆、九江、岳阳、荆门与武汉),以及上海、南京、仪征等地的石油化工基地。近年来,沿江地区的开发热情高涨,纷纷把重化工业作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大力推进本地区沿江区域高能耗、高水耗、重污染的重化工产业发展,如上海市的精品钢铁基地、化学工业区等沿长江入海口布局并紧邻黄浦江;江苏省沿江城市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物流4大产业集群;安徽省沿江城市重点发展汽车、冶金、装备制造、石化及化工、建材及新材料和物流6大产业集群;江西省九江市在金沙湾建设化工园区,吸引富达化工等化工企业的快速集聚;湖北省武汉市化工发展区依托葛化集团,建设化工型港口城镇;重庆市利用天然气资源,在位于三峡库区的长寿、万州、涪陵等地区发展天然气化工和盐气;四川省泸州市在长江沿线上规划建设了纳溪、合江、高坝等4个化工园区,推动“西部化工城”建设。长江中上游地区借助沿海地区经济转型的机会,大力推进化工产业向内陆转移,中上游沿江地区大量规划建设化工产业园区,在加上中下游传统石化产业聚集区,长江沿线已逐步形成了覆盖上中下游的石化工业走廊。据统计,目前长江沿线共布局化工园区62个,生产企业约2 100家,沿线化工产量约占全国的46%。这种污染密集型产业沿长江“全线铺开”的发展趋势,给沿江地区环境带来严重的威胁。 4.2 污染排放量快速增长,部分地区接近或达到环境容量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之一,建设用地加速扩张,人口与工业迅速集聚,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从水污染排放来看,突出表现在流域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居高不下,2009年长江流域污水排放的总量是33.2亿t,较2003年增加了22%。从2003-2012年的沿江地市工业污染排放累积量来看(图4),工业污染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长三角、中游的武汉与九江、上游的重庆,尤其长三角工业污染排放累积量最大。2003-2012年的沿江地市工业污染排放量的变化来看(图4),中上游地区工业污染增加的趋势非常明显。尽管目前长江干流总体水质较好,但局部地区环境容量已经接近或达到发展的临界点,部分城市干流污染严重。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省界水体水质状况,在60个抽检断面中,V类水断面个数由2002年的1个增加到2011年的9个,劣V类水断面个数由2002年的5个增加到2011年的8个。单就江苏省而言,2014年长江江苏段水质已降到三类,全省2/3河流水质低于三类,沿江8市废水排放量占全省总量的74%,江苏段入江支流有103条,较大的排污口有130多个。部分江段形成岸边污染带,其中就有南京燕子矶江段南岸和八卦洲夹江北岸、泰州九圩港下游江段北岸等。长江中下游河流、湖泊近年来已出现严重富营养化趋势,长江支流(汉江等)、太湖、巢湖等河湖出现“水华”,无锡市2007年发生了太湖蓝藻水华导致的“水危机”事件[23]。虽然近年来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提高、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新一轮的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的提出,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上游地区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生态环境威胁与压力。 图3 长江沿江地区交通格局 Fig.3 Traffic Pattern of Region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图4 长江沿江地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及变化格局(2003-2012年) Fig.4 Industrial Wastewater Emissions and Change Pattern of Region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在大气环境方面,根据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2013年全国74个城市的年均浓度排名显示,长江经济带内的上海、武汉、成都、重庆、合肥、南京、杭州、苏州、扬州等29个大中城市年均浓度普遍是国家标准(二级浓度限值为35 μg/)的2倍以上,特别是上海、武汉、宁波和南京等特大型城市的最大日均值分别达到了421、339、416和312μg/。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未达标天数(2011年)格局显示,城市空气质量较差的主要集中部分沿江城市群地区(长三角地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重庆等),且中上游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处于较差水平。长江经济带内酸雨污染也很严重,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3》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酸雨分布区域集中在长江沿线及中下游以南,特别是重庆和江西两省市的酸雨频率分别达到52.9%和76.4%,降水PH年均值均在5.0以下,达到了较重的酸雨级别。 4.3 集装箱吞吐能力超前,形成货源的恶性竞争 水运和港口发展是内河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随着长江开发进程的加快,长江水运得到重视,沿江港口建设大大提速,港口建设在沿江全线铺开。但同时在长江港口建设方面也出现了“恶性竞争”、“贪大求全”、“能力过剩”等问题。目前,长江干流沿线已建成万吨级泊位389个,形成了包括南通、泰州、镇江、南京在内的11个亿t大港(2011年)。从集装箱码头建设来看,吞吐能力超前的问题十分突出,2010年14个沿江港口城市的集装箱设计吞吐能力为1 432万TEU,集装箱吞吐量为868万TEU,设计吞吐能力为实际吞吐量的1.65倍。重庆、武汉集装箱吞吐能力富余都比较大。如考虑在建和已报批的项目,长江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富余将更多。长江沿江多数港口城市集装箱吞吐能力明显过剩,但当前沿江港口城市建设集装箱码头的积极性仍然很高,规划建设的集装箱码头的吞吐能力很大。另外,长江沿线新建港口建设中“贪大求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上游地区宜宾、乐山和泸州纷纷提出建设“第一港”的口号,规划建设目标脱离自身建设条件和腹地经济状况,不但造成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也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4.4 城市群发展不平衡,中上游城市体系不够完善 《指导意见》提出建设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3大城市群的目标。从目前各城市群的发育状况来看,上中下游明显不平衡,中上游城市体系不够完善。成渝城市群城市数量最少,仅为22个,不到长三角城市群(50个)和长江中游城市群(57个)的1/2(表4);从城市密度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密度为2.0个/万,成渝城市群城市密度为1.3个/万,远远低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密度(4.6个/万),总体上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城市分布较为分散;从城市群首位度来看(表5),长江上游城市群首位度明显偏高,城市两极分化明显。总体来看,除长三角城市群目前已形成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体系相对完善的城镇体系结构,中上游城市体系不够完善,长江中游特大城市偏少,城市分布过于分散;长江上游城市少、密度低,城市群格局尚未显现。 5 对策建议 长江经济带面临问题的关键解决途径是实现区域间的协调治理,而区域协调治理的核心在于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针对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体制机制改革建议如下: (1)改革考核机制 进一步推进政府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发展基于绿色GDP的政府政绩考核体系,研究设计出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容量)相互关联的指标,建立经济目标与环境目标并重的政绩考核体系。在环境目标考核方面,强化对政府官员在环境管理方面的考核;同时,更要对官员任职期间的环境质量进行量化考核,将水环境质量变化、空气质量变化、群众环境投诉数量等纳入考核标准。促进经济带相关政府关注环境、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破除行政壁垒 长江经济带行政范围上包含11省(市)以及众多地级城市,协调这些省(市)之间、地市之间的关系,打破地区间行政壁垒和区划限制,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生态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办事,使资源在整个经济带的范围内获得更合理有效的配置,上下游之间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相互配合。具体可以通过推进长江经济带“大通道”到“大通关”的转变,实现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和检验检疫一体化,以通关一体化带动经济一体化和管治一体化;通过“大产业带”到“大产业链”的转变,从追求产业规模扩大,向产业链式整合转变,实现上下游的环境责任共担、发展利益共享;通过“大港口”到“大集团”的转变,整合港口资源,实行港口、岸线统一经营管理,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减少恶性竞争。通过这些区域一体化措施,促进区域分工格局的形成,转变地区之间竞争方式;从传统的“竞次”增长转变为“竞优”增长,在逐步消除行政壁垒的基础上创造新时期长江经济带新的竞合关系。 (3)强化流域协调机构 目前长江流域专门的协调与管理机构有水利部派出机构长江水利委员会、交通部派出机构长江航务管理局,前者侧重长江水资源管理,后者侧重长江航运管理,皆难以承担起长江经济带协调管理的重任。另外在长江经济带协调方面,还有一些协调机制,如“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等,通过高峰论坛、高层对话和联席会议等形式进行相关事务协调。但是这些协调机制相对松散,解决跨区域问题的能力较弱。在流域协调机构方面,可以针对专项事务的协调,建立跨省市的区域协调机构,如,针对跨省市生态补偿机制,组建“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委员会”;也可以建立综合性的协调机构,如成立长江经济带建设协调委员会,下设“长江经济带建设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并赋予一定的职能与权力,来综合协调长江经济带发展。 (4)建立流域管理法律法规 健全长江经济带开发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推进长江经济带跨行政区开发战略的统一实施。我国目前已形成了包括《水法》、《水污染防治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以及部门、地方性法规在内的与“水”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虽然法规较多,但部门分置,“九龙治水”,缺乏协调。针对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建议借鉴国际先进的流域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包含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经济社会协调等方面的流域综合管理法律,尽快出台《长江法》。在《长江法》出台前,可以针对新时期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的重要问题制定一些跨部门的综合管理条例,以规范长江经济开发建设的秩序,保障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 ①上海、重庆、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九江、岳阳、常德、益阳、武汉、黄石、宜昌、鄂州、荆门、荆州、黄冈、咸宁、恩施、攀枝花、泸州与宜宾。标签:长江论文; 港口论文; 长江经济带论文;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武汉超大城市论文; 经济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武汉南京论文; 重庆发展论文; 重庆到武汉论文; 杭州南京论文; 武汉发展论文; 长江流域论文;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论文; 南京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