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空间变化研究_农村论文

农村社区空间变化研究_农村论文

农村社区空间变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论文,社区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社区空间变迁是农村社区变迁的重要方面,它制约着农村社区发展的进程。在生产力的作用下,农村社区空间结构的变迁大致经过自然经济时期、转型期、工业化时期等三个阶段,呈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缧旋式上升趋势:农村工业化促进农村社区封闭结构的瓦解;社区竞争引起社区空间地位的变化以及社区的融合、发展与消亡;社区功能的拓展与地域范围的扩大促进社区发生分化;社区政府整合作用推动社区趋向新的平衡。社区发展必须由自发变迁向计划变迁转变,社区规划工作应引起重视。

农村社区是相对于城市社区而言的区域性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的巨大变迁,不仅包含了农村工业化等时间变迁的内容,而且反映在农村社区空间结构的变化上。由于地理空间是社区活动的载体,社区的空间结构制约着社区发展的进程,因此,研究社区空间变迁的规律性,科学地制定社区规划,组织社区建设,保证社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和农村社区概念的重新界定

(一)社区概念的界定

“社区”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引进社会学的。它最初是人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与“社会”相对应。社区是指一种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具有价值观念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社会群体;而社会是指由异质人口组成的具有不同价值观念,重理智轻人情的社会群体。滕尼斯指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社区向社会发展是势所必然。

社区后来被派生为社会学的概念而被广泛运用,也被赋于新的内涵。目前,在社会学研究中,几乎所有社会研究的实体:学校、企业、邻里、街区及范围不等的地方自治体均可以被称为社区。社区也由一个具体明确的概念变得含混不清。有关社区的定义,多达百余种,但是从定义的出发点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1.功能的观点和群体的观点,认为社区是由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利益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2.地域的观点,认为社区是在一定的地区内共生的有组织的人群。两种观点并无本质的区别,只是分别侧重强调社区的功能性与地域性。事实上,社区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不但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性和功能性特点,而且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只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社区的功能性与地域性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科学的社区概念,必须涵括社区功能性和地域性两个方面的特点:严格的社区定义,也必须有明确的质的规定性,社区必须具备相对完整的社会功能,自给自足的特性是衡量社会区域是否成为社区的基本标准;社区的概念还必须是一个历史的概念,要与社区的发展相适应。社区具有自给自足性,即社区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在不断扩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基本生活需要”不断纳入“基本生活需要”的范畴。而由于社区功能专业化的发展,社区供给呈相对缩小趋势。于是,人的生活需求的绝对扩张与社区供给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不断促进传统小社区向现代大社区转化。

基于以上几点认识,我们认为,社区是一个具备相对完整的社会功能,能够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地域社会。在这样的地域社会中,由于人们共享同一的生活环境和社区服务,加上不同程度的血缘、地缘、业缘关系的联结,居民形成了共同的社区意识与心理认同感。

(二)农村社区概念的界定

农村社区总是相对于城市社区而言的。根据传统的认识,农村社区是指居民以从事农业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区域社会,它有别于城市社区的主要特点是:1.居民从事的主要职业是农业,经济活动简单,自给自足性强;2.人口密度较低,居住分散,较少流动,人口素质低;3.社会结构简单,职业分工远不如城市复杂;4.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主要地位;5.经济、技术、文化落后;6.社会意识保守;7.生活方式单调、枯燥,生活节奏慢。这种认识与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并不完全吻合。

城市是伴随着社会大分工慢慢从农村中分离出来的。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产生了永久和固定的居民点;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丰富了社会剩余产品,产生了农民定期交换剩余产品的集市;商人的出现,促进社会交换的不断扩大,处于交通便捷之地的集市慢慢演化为集镇。集镇是城市的雏型,集镇慢慢发展为城市。城市发展的历史,实际上是城市不断从农村中分化、成长、成熟的历史。城乡分异是社会的地域分工,是城市与农村的“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农村以城市为中心,城市以农村为腹地。

因此,我们认为,给农村社区下定义,必须反映其基本职能,既要揭示城乡区别和联系,又要反映农村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要求。农村社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地,以自身为腹地的社区类型。农村社区区别于城市社区的主要特征是:从职能上看,农村社区以农业职能为基本职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并不是否定农村为城市服务的农业职能;从景观上来看,农村社区具有城市社区所不具备的田园风光;从社会生活方式来看,由于乡村城市化的过程是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的过程,我们不能否认农村生活的相对滞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落后。

二、农村社区空间变迁的主要过程

根据农村社区生产力发展与空间结构的特点,我们可将农村社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然经济时期。这一阶段,农村社区封闭、均质的空间结构与落后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农村社区处于超稳定状态。

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特点是:1.生产的单一性。农业是农村的主要生产部门,粮食是主要的劳动产品;2.土地是主要的劳动对象,生产工具落后,劳动力素质低,生产力水平低下;3.生产的自给自足。家庭手工业作为农业的补充性副业而存在,主要满足家庭的生活需要;4.家庭是基本的生产单位,“男耕女织”是普遍的生产模式。

社区空间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1.自然村构成基本的社区单元。由于家庭作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承担了几乎所有的社会职能,自然村落就足以形成“自给自足”的地域单元。

2.封闭性。村民的社会交往主要局限在村庄内部,他们之间以血缘、地缘关系形成一个团结紧密的群体,具有较强的乡土观念和社区归属感,与外界较少联系。正如马克思指出:“小农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联系。他们的生活方式不是使他们相互交往,而是使他们相互分离。”即使在村庄内部,村民之间的交流也是以情感交流为主要内容,而缺乏经济、生产上的联系。

3.无质、同构性。马克思曾生动地描述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农村社会,他说:“他们进行生产的地盘,即小块土地,不容许在耕作时进行任何分工,应用任何科学,因而也就没有多种多样的发展。……一小块土地,一个农民和一个家庭;旁边是另一小块土地,另一个农民和另一个家庭。一批这样的单位就形成一个村子;一批这样的村子就形成了一个省。”村与村之间,生产结构相似,生产方式相同;在村落内部,主要仅存在住宅与农田的用地分异。

4.城镇与农村相对立。在广阔的农村地域,城镇数量少、规模小。在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城乡对立主要表现为阶级对立,城镇是阶级统治的中心,城镇通过各种方式剥削、统治着农村;建国后,城乡对立主要表现为经济对立,一端是以机器操作为主的大工业,一端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传统农业。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基础上,进而形成了城市居民——非农业人口与农村居民——农业人口的二元社会结构。

第二阶段:转型期(即乡镇工业发展初期)。改革开放后,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农村社区发生了分化,传统的社区地域结构开始解体,但适应农村现代化、工业化发展的地域结构尚未形成,生产力与社区地域结构之间,社会、经济、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表现突出。

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农业经营出现“小型化、兼业化、半自给”的趋势,影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2.乡镇工业取代农业而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力量,乡镇企业多为“船小好调头”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3.家庭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工业生产则具备明显的社区属性。

农村社区空间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1.以自然村为主的均质的社区结构发生了分化,基层社区的地域范围明显扩大。农村地区由均质单一性社区分化为县城、中心镇、一般集镇、中心村、自然村等具有不同职能、不同地域范围的社区类型。

2.小城镇不断从乡村地域中分离出来。集镇规模不断扩大,新兴集镇不断涌现,一些村庄初具集镇规模。但是,从县城范围内来看,小城镇“星罗棋布”,缺乏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城镇建设搞“小而全”,既浪费大量的建设资金,又不利于迅速提高社区服务和生活环境的质量。

3.乡村工业发展迅速,但是其社区属性显著,规模小,布局分散。这一布局特征在乡镇企业创办之初主要体现出启动成本低,开办经费少,土地占用矛盾少,便于工农兼顾等优势。但是,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其弊端也日益显示出来,既有封闭、分散造成投资大、效益差的问题,又有工业污染难于治理的问题,还有村与村、乡与乡之间低水平竞争、产业结构趋同而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

4.工业与农业争地,导致农村社区的基本职能——农业职能的削弱。农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急剧下降,工业、建筑用地过多地占用农田,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使得农民从事农业的比较利益低下,农业投入较少。社区政府“以工建农”“以工补农”的力度不大,农产品的商品率难以上升,甚至不能自给。

5.城乡关系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继续存在的条件下迅速发展,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二元经济结构基本被打破,城乡关系由对立走向融合。但是,农村社区之间相隔离的状况表现比较突出。由于乡镇企业、村镇建设的社区属性,社区要素主要作垂直流动,而缺乏横向联系,从而形成社区间相分割的局面,以前是自然村与自然村之间相分割,现在是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乡镇之间相分割。

第三阶段: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趋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农村社区进一步发生分化,社区内工业区、农业区与居住区生活区适度分离。社区政府的整合功能增强,社区之间职能上合理分工,农村社区趋向新的整合状态,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苏南部分地区农村如张家港市,已率先迈入这一阶段。

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经济结构不仅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根本转变,第三产业也迅速发展;2.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经营由集约化经营转变,乡镇企业的经营方式由“船小好调头”向“船大抗风浪”的企业集团化方向发展,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企业日趋增多,农业生产率迅速提高;3.外向型经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牵引力。

社区空间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1.农村工业由分散布局向农村工业区集中,这是由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所决定的。农村工业区的建设有利于节约耕地,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与现代化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农村社区之间的“壁垒”;能够持续、稳定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离农人口城乡“两栖”等社会问题。

2.城镇建设的城市化。农村小城镇普遍按照生活区、工业区、商业服务区、文化娱乐区、农田保护区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面积不断扩大,以适应农民“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的需要。特别是县城,往往已具备中等城市规模,如张家港市的杨舍镇,江阴市的要塞镇和澄江镇等。

3.合理布局县域城镇体系,改变了城镇建设自发、分散的方式,以及城镇布局的无序状态。例如,太仓市提出建立“以市府所在地的城厢镇为核心,以中心镇(沙溪镇、浏河镇)为支柱,以各乡镇的集镇为支点,以发达的交通为联结的全市城镇化网络。”

4.基本社区的地域范围扩大客观上要求打破现行的乡村管理体制,克服农村社区内部按原籍划地为牢、各自为政的弊端,逐渐实行乡与乡、村与村的地界兼并或调整。

5.城乡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城乡二元结构彻底瓦解,即使存在农业与非农业人口的划分,也只具有人口统计上的意义。

三、农村社区空间变迁的机制

从农村社区发展变迁的过程可以看出,农村社区空间结构在生产力的作用下,呈现出平衡——非平衡——平衡螺旋式上升趋势: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促进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村社区封闭、均质结构的瓦解;社区竞争引起社区空间地位的变化以及社区的融合、消亡与发展;社区功能的拓展与地域范围的扩大促使社区功能发生分化;社区冲突刺激社区政府整合功能的发挥,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社区发展趋向新的平衡状态。

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促进农村社区封闭性结构的瓦解与开放性结构的形成

随着农村社区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与农业经济相适应的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显然已难以为继。农村社区趋向开放,主要表现在:从社区内部看,社区结构由均质变为异质,社区内部的功能分异本身反映了社区内不同地域单元之间联系的加强;从社区外部看,社区在一定地域内承担一定的职能,正是在与其它社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从社区空间布局来看,社区重心不断向交通便捷处转移,交通干线成为乡镇工业、城镇布局的重要发展轴,都是农村社区趋向开放的表现。

二、社区竞争引起社区空间地位的变化以及社区的融合、发展与消亡

一定地域内,生产资源与社会资源是相对有限的,不同社区之间立足本社区的利益,发展本社区力量,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必然是社区经济、社会活动的不平衡,其中主要是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包括生产力水平的不平衡与生产结构的不平衡,社区之间的空间关系因而发生变化;社区依据其比较优势,某些功能得到强化,逐渐形成其专业化职能。

社区竞争也引起社区要素的迁移,进而引起社区的融合、消亡与发展。如江阴市华西村原有村民234户,1015人,耕地857亩,村民分散居住在12个自然村内,各自然村均形成一独立的社区。后来,社区居民和经济活动逐渐向新村集中,其它自然村落则由独立社区沦为农业区域,这样,若干分散、独立的传统小社区融合为较大地域范围、功能分化的现代农村社区类型。这一变迁过程固然是在规划引导下进行的,但也是社区竞争的结果,因为新村的选址往往是人口较为密集,经济活动集中,区位条件优越的地点。

三、社区功能的拓展与地域范围的扩大,促进社区空间结构发生分化

斯宾塞认为:社会与生物有机体是相似的,即都有不断成长的过程,表现为体积不断增长、细胞增多,内部的联系紧密,体积的增大伴以结构的变化。社会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分化,结构的分化伴随着功能的分化。社会的一般功能分化为各个部分的特殊功能。我们认为,社会与生物有机体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有机论从根本上来讲是不科学的,但在这里,它能够比较形象、合理的解释社区发展演变的规律性。

以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为例。过去,农村集镇主要只具有居住、流通、政治等基本功能。现在,小城镇不仅是农村工业发展的中心,而且是城乡联结的纽带,人流、物流、信息流都从这里通过;不仅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聚集的蓄水池,而且是农村的多功能服务中心与文化娱乐中心。社区活动必须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载体,满足小城镇功能多样化发展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镇区范围的扩张,以获得充分的活动空间;二是空间结构的分化,以提高空间利用的效率。

四、社区冲突刺激社区政府整合功能的发挥,对社区空间结构进行调整,使之达到平衡状态

本文中,冲突不同于矛盾、竞争,主要是指社区发展中的种种不协调现象。社区发展过程中,冲突、不平衡是绝对的,协调、整合是相对的。小农经济条件下,社区发展的空间平衡是自发实现的;工业经济条件下,社区内部矛盾运动加剧,社区协调与整合不是自发实现的,社区政府的整合功能是社区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在我国,由于社区政府代表了居民利益,一旦社区冲突现象发生并危及社区居民的利益,社区政府便会采取行动,调整现行的社区空间结构。

以社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例。在乡镇企业发展初期,工业的发展往往带来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经济的发展往往是以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牺牲为代价的,而且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后果很快会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这样,经济发展的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社区居民对物质的需求与对生态环境、生活质量的要求都会发生冲突。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协调便会引起社区政府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结语

社区发展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认识只是在于反映社区运动的客观规律,并在实践中积极地作用于这一历史过程,从而改变社区变迁的自发状态,自觉地、有计划地组织社区建设,即实现由自发变迁到计划变迁的转变。根据本文所探讨的社区空间变迁的规律性问题,以下几点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是颇为重要的。

1.正确认识社区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充分认识社区生产力发展与空间结构的状况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及时调整社区空间结构,使之与社区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社区空间结构过分超前于生产力发展或落后于生产力发展,都是不合理的。

2.理解社区地域范围不断扩张的必然性。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村级地域单元所能提供的社区服务已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客观上已不具备发展为独立社区的条件。要避免中心村发展成为“新兴集镇”,形成城镇建设“遍地开花”的局面,城市化的进程要由外延城市化向内涵城市化转变。

3.发挥社区的比较优势,在社区竞争中发展专业职能,实现社区资源的最佳配置。要避免社区之间的低水平竞争,以及社区建设的低层次重复而带来的社区运行的低效率问题。

4.充分认识社区发展的规律性,发挥社区政府的整合功能,制定社区规划,有效地组织社区建设。社区规划不同于一般的区域规划与城镇规划,社区规划必须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为根本目的。随着社会发展观由以“物”为中心的经济增长观向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的转变,社区规划工作应引起重视。

标签:;  ;  ;  ;  ;  ;  ;  ;  

农村社区空间变化研究_农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