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加大了我国的环境压力,为了响应当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汽车改革成为当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汽车发展中的重点,这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能够有效减少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间接的降低国家对进口原油依赖程度,同时可以有效的拉动光能、核能、风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鉴于此,文章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的创新措施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发展趋势
1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究
1.1纯电动车
纯电动汽车应着重发展一体化电动底盘,对悬架、转向、电动附件进行重新匹配,研制先进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生产高性能动力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提升整车总体布置与性能集成优化技术,探索掌握电机先进设计技术,推动安全便捷、节能高效、高功率密度的充电基础设施的构建,重视350kw的大功率充电技术和关键设备开发,建立贯通原材料、生产装备、电池产业的电动汽车产业链。
1.2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应着重发展混合动力发动机、机电耦合装置、电机系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以及功率控制单元等关键部件,提升整车控制技术、混动集成技术、分布式驱动控制技术等,优化动力输出平顺性、节油效果、整车NVH等性能,不断降低混合工况油耗,提升续驶里程,推进电动汽车产品可靠性和耐久性。同时构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材料基础数据库、测试评价等共性平台,推动高性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产业化。
1.3燃料电池车
燃料电池汽车应着重发展燃料电池电堆及关键材料、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部件、燃料电池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掌握高效氢气制备、纯化、储运和加氢等关键技术,掌握低成本长寿命电催化剂技术、聚合物电解质膜技术、低铂载量多孔电极与膜电极技术、高一致性电堆及系统集成技术,提高燃料电池功率,降低燃料电池系统成本,建立完备的燃料电池材料、部件、系统的制备与生产产业链。
2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2.1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
为了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更加符合当前时代特征,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应积极强化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根据当前新能源汽车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同时还需要加强整体消费环境的建设,既需要保证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的有效性,也需要政府予以一定的政策支持,带动消费者消费,促使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渐朝着集群化方向发展,吸引关联供应商加入其中,有助于进一步减少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构建起更为全面、系统、完善的产业链,提高新能源汽车一体化生产能力,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与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建立新能源产业专项发展基金
虽然,国家给予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补贴与支持相对较大,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车生产与技术研发本身就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撑,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研究、开发与创新的持续性。因此,在今后国家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产业发展基金,而地方政府在也应该针对当地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予以一定支持,为其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使得这一产业可以最快的速度步入发展轨道,减少城市污染物的排放,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2.3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服务平台
为了促进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我国已经积极构建起发展服务平台,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首先是需要考虑到技术创新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企业合作,建立共同研究基地的方式,来实现对新技术的开发与创新,以此来提高创新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国家也应该加强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高等院校开办新能源技术专业,并且予以一定的经济支撑,同时还需要配备一些类优秀导师,以保证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社会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4注重技术创新,保护自主体系
强化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强自主研发项目、自主研发成果市场转化的财税等支持力度。通过加大引技引智,深化产学研合作等,强化产业基础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攻关,夯实产业基础。中国自主汽车企业应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可靠性和品质质量,加强研究最前沿的新材料、新工艺等基础技术,鼓励整零企业协同创新,加强全产业链技术突破,实现零部件“应用技术”与“平台技术”开发。以企业技术中心为载体,积极打造集零部件原材料、生产装备、模具等协同生产制造链,搭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标准制定、技术开发、工程化应用、测试评价等协同平台,构建产学研用的联合创新服务平台,加强自主知识成果产权保护,构筑自主技术壁垒。同时,立足自主,加强国际协同,寻找合适途径开展国际合作,引导企业对各阶段制约产业自主发展的应用技术进行攻关,力争补齐短板,全面掌握新能源汽车重大关键技术。
2.5完善配套体系,促进资源整合
积极引导新能源汽车行业共同构建生产责任延伸、基础配套协同体系,规范并维护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健康发展。完善新能源汽车安全监控、预警和处理机制;加强充电桩、充电设施网络布局的合理构建;解决充电接口和协议兼容性问题;建立国家充电基础设施管理部门,形成统一的平台,实现充电和结算的互联互通,共享互用,提升对未来新技术的兼容性,并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一体化进行规划;同时加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促进不同企业进行优势资源整合。
结语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是近几年我国发展较为良好的新兴产业之一,因这一类型汽车具有节能环保、低排放等诸多优势,受到社会群众的广泛喜爱。然而,在新能源汽车生产与制造的过程中,也同样面临着诸多瓶颈,而传统的生产技工工艺也对其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汽车生产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进行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从而有效提高汽车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为新能源汽车今后发展创造有力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桐,纪春有.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1).
[2]谷林洲,邵云飞.复杂网络视角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网络及其优化策略[J].技术经济,2016,35(1):16-21.
论文作者:李秀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新能源论文; 汽车论文; 技术论文; 汽车产业论文; 燃料电池论文; 自主论文; 技术创新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