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技师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摘要: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汽车维修技能人员及运用技术人员明显出现了紧缺的不良现状,这对于汽车专业技术教育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汽车教学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也对汽车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中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优化教学资源的途径。
关键词:中职教育;汽车专业;教学资源;优化
前言:
汽车专业所学课程实际上是对于操作性的要求很高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把理论知识掌握好,还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在教学资源的使用上或是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上都能达到教学预期想要的效果。优化教学资源,应用实践教学有助于直观的带动起学生学习汽车专业知识的兴趣,摆脱枯燥乏味的理论性知识满堂灌的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促使他们能自觉的,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慢慢的学会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的对更多新的知识进行独立的认知,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成为行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
1 人力资源的整合
1.1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首先,普及教学新技术扩大了教学容量,定期对专业教师进行轮训。当今正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特别是汽车知识。每年大量新型汽车层出不穷,汽车新技术不断涌现,除书本知识,大量的新知识需要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如果光凭传统教学方法的一枝粉笔一张嘴巴已不可能完成如此大知识量的教学;传统的教具如挂图、模型和实物在贮存、携带和使用上存在很多不便,且难以实现动态工作仿真,给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带来难题;传统的课堂教学准备使教师付出了大量重复备课劳动,使教师难以腾出时间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和参加科研活动,使教师难以自我提高。此时,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其次,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提高专业教学质量起关键作用。在授课方式上“双师型”教师可采用边讲边练、现场教学等灵活的方法,使教学环境职业化。这种方式在减少教学时数的情况下,也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最后,下厂锻炼是职业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只有亲临生产一线,才能把理论与实际很好的联系起来,才能真正了解市场的要求,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
1.2 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
以适应社会对汽车维修工的需要为目,以培养学生的汽车维护,汽车修理能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养方案,使毕业生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较强的汽车总成折装能力;一般总的修理、维护能力,一般全车线路铺排,以能维修汽车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教学和实践、实训体系,强调实践对学生应用技能的培训作用。调整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顺序,将对专业能力的培养循序渐进地渗透于各个环节。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是先学基础再进行实践练习。而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必须使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变传统的“理论一实践一再理论”的教学顺序为“实践认知一针对实践的理论学习一再实践”的顺序,所以在教学中体现多实践、早实践、实践教学不断线的方针。注重“创业”培养,体现专业特色。结合行业的特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更注重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能力培养,使该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市场需求,抓住机遇,主动创业,满足社会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优化教育资源
选择一些符合实践教学中适应学生使用的教材,这是学习掌握汽车专业这门课程的基础。一些真正适合学生使用的教材主要需要考虑到这几个方面,目前社会的经济发展需求,行业发展的需求以及结合学生自身对汽车专业所需掌握的主要知识点与其就业前景方向来选定。教材所编写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甚至到教学内容都是要围绕着学生在学有所成之时能与实际社会接轨的目的进行。教材还必须注意到按实践教学的模式以及教学进程中的主要要求进行编排课时内容,让教材加入更多实践性内容,使其变成真正的实用性教材。
3 多媒体资源与汽车教学的有机整合
3.1多媒体资源与汽车教学结合的优化
多媒体资源与汽车教学的结合,不仅提高了汽车教学的课堂效率,而且也进一步优化了汽车教学的方式手段。此外,多媒体教学课件在保存、传输和展现相关教学信息方面,具有数字化、交互性、集成性以及可诊断性等优势与特征。由此可见,同以前的任何一种教学媒体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运用,不仅使得了传统的汽车教学方式发生了极为深刻的改变,而且还为汽车教学活动带来了极为显著的教学优势。
3.2充分运用汽车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教学活动在教学手段、方法、内容、形式、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如果我们依然沿袭过去那种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方法,很明显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汽车教学活动的客观需要。因此,在开展汽车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充分运用汽车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的优势,真正使汽车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交互的过程。并且综合运用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各种有效资源,真正使整个汽车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形象和寓教于乐,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4 优化技能培训环境,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
加强中职院校汽车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是培育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而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践环节的必要保障。实训基地建设要尽可能贴近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努力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中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可以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种模式构建,二者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共同搭建学生技能实践的平台。一是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增加设备的投入,建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底盘构造与维修、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等相关的理实一体化教室,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同时,建立校内培训基地,提高技能考证比率。二是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可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向企业输送人才,并及时获取企业反馈信息,便于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
结语:
通过对汽车教学资源的不同组合,可以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汽车专业都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完成推动社会汽车行业发展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刘庆.高等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6).
[2]将安全.论高职汽车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于对策――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
[3]刘霞.高职汽车专业教学资源的优化探讨[J].企业导报,2013(06).
论文作者:罗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汽车论文; 专业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资源论文; 传统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