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研究:以上海市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产业结构论文,海市论文,效应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097(2009)10-0001-05
(一)引言
21世纪初以来,随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快速兴起,传统产业结构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并且有加速上升的趋势。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产业间的联系和渗透创造了客观的技术条件,促使了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以适应新兴技术变革的要求,从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提升的效果,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为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创造了条件,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这一过程,大多是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迂回方式来推进的,同时又主要是通过产业融合方式来实现的。
在这一过程当中,产业融合是生产力进步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必要条件,而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则是当今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和实践表明,一国的产业结构变动与该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该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方式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简单地说,所谓产业结构升级,实质上是指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一种发展过程或者一种状态。纵观各国的产业结构转换和经济起飞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这一过程的实现在不同的技术条件和生产贸易方式下,完成转换的时段往往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的。众所周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各相关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当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而根据产业结构理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中后期,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开始出现了一种称之为“去边界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实际上就是本文要研究的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另外,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一个地区产业融合的过程,大致可以通过两种基本路径来实现:其一是在国际生产体系中,当要素在区域间能自由流动时,一些优质要素主动选择向大城市集聚,而普通要素则选择向小城市集中,结果提高了大城市要素积聚的外部经济性,提高了大都市研发创新的效率,促进了产业融合;其二是当地政府充分地利用了“蒂伯特选择”机制的功能,通过将信息技术嫁接到传统产业当中,加大了技术改造的比例和力度,强化了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循环积累效应。这两种路径和机制,与吴福象和刘志彪[1]在城市化群落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一方的思路是一致的。产业融合的发生,大多对应于第二种路径。
事实上,产业融合需要一系列的约束条件。但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分析产业融合是如何提升产业结构升级的。本文接下来的任务,主要是通过统计分析,揭示在现行统计口径下产业融合是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这种结构转变的,这种转变又是如何通过各种指标来反映的,包括诸如产业结构转换值、就业结构转换值、经济效益转换值、摩尔结构转换值以及结构熵指数等。
(二)理论概述
整体而言,现有的关于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文献比较多,主要体现在关于产业融合的动因、战略、机制及其效应等方面。比如,Yoffie[2]提出,在信息化时代,企业通过基于新技术进行融合来实现其发展战略,并且它可以通过CHESS模型来解释。在CHESS模型中,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即创新性组合(Creative Combination)、水平解决方案(Horizontal Solutions)、外部性和标准设定(Externalities and Standards)、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及捆绑(Scale、Scope and Bundling)以及系统聚焦过程(System-focused Progress)等。该模型目的,旨在解释在位企业和创业企业的战略行为。Stieglitz[3]提出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产业融合方式,并且在通过对移动通信产业创新体系演变方式的分析后认为,不同的融合类型对于产业发展演化和商业战略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Lind[4]通过回顾定义市场和产业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方法,比如新古典主义、产业组织学、反垄断法、资源基础论、政府统计分类法、市场营销者等定义方法,提出了用技术变化和产业生命周期的框架来分析融合现象这一分析思路。另外,日本学者植草益[5]认为,产业融合源于技术进步和规制的放松。比如,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逐步放宽了产业限制,同时,各产业内促进行业竞争的技术在加快发展,这些因素都推进了产业融合的进程。
国内方面的研究也很多,比如,周振华[6]认为,产业融合不仅意味着传统产业走向模糊化和经济服务化的一种趋势,而且代表着产业间新型的竞争协同关系的建立和更大的复合经济效应的体现。也就是说,产业融合作为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不但导致许多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出现,开辟了新市场,使得更多的新参与者进入,增强了市场的竞争性,促进了资源的跨区域、跨行业的整合,带来了就业增加和人力资本的发展。马健[7]则认为,技术革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原因,给产业融合带来了必要性和可能性。马健认为,产业融合具有诸多的经济效应:一是改善产业绩效,减少企业成本;二是传统产业创新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三是有利于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提升一国的产业竞争力。
(三)机制研究
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产业融合是由于技术进步、放松管制和管理创新所驱动的。在上述各种路径中,产业融合不仅体现在它如何在各产业边界处出现了技术上的融合,而且这种融合又是如何直接导致各产业之间的产品和业务与市场出现融合的。而这些融合的发生,不仅使得原有产业的特性发生了变化,而且导致产业的边界出现了模糊甚至消失。产业融合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技术变革带来的技术创新来实现;二是企业通过改变自身经营发展目标和行业内竞争压力方式来实现;三是通过全球化和政策管制放松等外在因素的传导来实现。
首先,技术变革所产生的技术创新,不仅导致产业融合的发生,而且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众所周知,产业融合的提出与信息化进程中的数字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比如,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为数字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数字融合”,不仅改变了获得信息的时间、空间及运营成本,而且数字技术所取得的进步,大多发生在各产业的边界和结合部,使得包括电信、出版和广播电视等在内的信息内容,已经融为一种应用或服务方式,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电信业、出版业和广播电视业所出现的产业边界模糊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而20世纪末,随着数字技术、通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个人电脑的普及,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广泛运用,又进一步促进了出版、电影、广告、金融、保险、商贸、物流在产业间的融合。因此,通过信息技术的嫁接,信息产业、金融业和商贸流通业等往往高度融合,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度渗透现象,产业结构也随之升级。
其次,企业自身经营发展的目标和来自行业内的竞争压力,不仅促使产业发生融合,也驱动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发生。我们知道,企业经营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和企业长期的生存发展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因此企业选择融合化竞争策略,主要可以通过技术扩散的外部效应和规模效应来解释。当企业为了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品进行改造时,不仅带来了资源利用效率的增长和产品竞争优势的确立,同时也创造了市场竞争环境的改善等多方面竞争优势,使其成为行业内其它企业效仿跟进的对象。另外,企业为了追求一定的规模经济和低成本优势,必须通过各种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来改变其成本结构。这样,企业通过业务上的融合,不仅完成了对消费者消费模式的引导,而且随之带来了市场结构的调整,最终促使了相关产业的融合和结构升级。比如,汽车制造业和成套设备制造业的融合,就是一种典型的产业融合现象,房地产业中的智能化装置等也是很好的例证。
最后,全球一体化进程和政策规制的放松,不仅为产业融合创造了外部驱动条件,而且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在当前国际生产体系下,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驱动力量和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同时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使得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成为可能。虽然不同产业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进入壁垒,各产业之间也有其各自的边界,但各国贸易政策和规制的放松,使得资源得以自由流动,产业融合的障碍也在逐步消失。另外,由于全球贸易一体化和生产非一体化向深度发展,传统的加工贸易,也就演变成了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上的一个片断[8][9]。以上各种变化,不仅加快了当地产业融合和信息化进程,也使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增长水平进一步提高,最终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四)统计分析
根据上面的理论框架,下面进行统计分析。为了定量测度产业融合对上海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问题,我们选取了上海市最有代表性的六大支柱产业,包括:信息产业、金融业、商贸流通业、汽车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等。在分析中,我们着重考察2000年至2007年上海市各产业的增加值和从业人员的分布情况。
本文统计分析的前提假设是,产业融合的主要驱动力量是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的驾驭主体是高技术人员。虽然物化的技术和设备投入非常重要,但从静态角度来看,只要信息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少而其增加值大,就说明信息技术产业的效率不断提高;同时,从动态角度来看,如果信息技术产业在六大支柱产业中的增加值比重上升快于从业人员比重上升的速度,说明信息技术对产业结构的提升作用在不断加强。
1.首先来分析上海市信息产业的增加值、从业人员和人均产值的相对变动情况
(1)增加值方面:2000-2007年间,上海市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迅速,从2000年的338.18亿元迅速增长至2007年的1632.83亿元,在六大支柱性产业中增幅第一。同时,信息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当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步上升,从2000年的17.51%上升至2007年的28.24%(参见表1和图1)。
图1 上海市六大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可见,信息产业在上海市六大支柱性产业中的重要性上,的确完成了结构性的调整和提升。上海市正是由于信息产业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扩散作用,促进了相关行业产品升级换代和技术升级,这对于整个上海地区的产业结构也起到了结构性的优化作用。
(2)从业人员方面。2000-2007年间,上海市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从业人员人数一直保持着上升的态势,从2000年的6.52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0.95万人,在上海市六大支柱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也从2000年的1.69%上升到2007年的2.68%。不过,总体来看,目前上海市信息产业所吸纳的就业人数的数量依然较少,虽然其增加值比例较大,但从业人员比例在六大产业中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参见图2和表2)。
图2 上海市信息产业增加值和从业人员在整个产业中所占的比重
(3)人均产值方面。2000-2007年间,上海市信息产业的人均产值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上升的态势,从2000年的51.87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49.12万人,信息产业的人均产值要远远高于六大支柱性产业的平均水平。可见,上海市信息产业较高的人均产出增加值,对于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2.下面通过计算上海市产业结构转换值、摩尔结构转换值以及结构熵指数来证实这一结论和判断
计算中本文所采用的指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上海市信息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二是上海市六大支柱产业以外的非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是上海市六大支柱产业中扣除信息产业以外的五大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1)产业结构转换值。计算公式为:
(3)摩尔结构转换值。运用公式为:
由表3结果可知,2001至2007年间,上海市产业结构转换值不断提高,由2001年的8.60%增大到2007年的14.00%,同时,摩尔结构转换值和运用夹角表示的结果均有所增大,表示其对应边所表示的产业份额逐渐增加。也就是说,上海市信息产业的产业份额夹角增大,由2001年的4.209度增大到2007年的7.124度,表明上海市产业结构转换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另外,结构熵指数也由2001年的0.393增大到2007年的0.423。
综合各表数据,可以得到如下检验结果:
SEI=0.0303·REmployment+0.3439(1)
(1)式中,SEI代表结构熵指数,REmployment代表信息产业就业比例,=0.8595。
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为产业结构升级状况,用结构熵指数来表示,解释变量是产业融合程度,本文采用信息产业从业人员的占比来表示。OLS回归的结果表明,信息产业从业人员比例每上升1%,结构熵指数就上升3.0333%。
(五)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上海六大支柱性产业增加值和从业状况的统计分析和计量检验发现,在信息化过程中,产业融合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其作用机制是,产业融合不仅使得产业的边界日趋模糊,甚至消失,而且产业生命周期缩短,并使得产业结构呈现技术集约化趋势,从而使得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转化。本文研究还发现,产业融合提升产业结构升级,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并且最终在产业结构转换值、就业结构转换值、经济效益转换值、摩尔结构转换值以及结构熵指数等方面的指数中均有所体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的统计分析和计量检验中,用信息产业就业比例来代表产业融合程度虽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不失为一种较为可行的替代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