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维廉比较诗学学科理论研究

叶维廉比较诗学学科理论研究

刘鹏[1]2001年在《叶维廉比较诗学学科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叶维廉比较诗学研究的模子—寻根意识及其指向的模子—差异性研究范式的提出必须回到历史和逻辑两个动向之中才能得到有效的说明。我们发现,叶维廉比较诗学的模子—差异性的出场源于叁种关联:1.台湾本土化思潮——学术背景的历史关联;2.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的学科知识背景——学术背景的逻辑关联;3.东西方哲学的思想源泉——学术背景的思想关联。我们希望通过这叁个关联把叶维廉比较诗学的连带性问题尽可能展示出来。首先通过经验性研究暴露中国现代文化和诗学在放逐其传统文化和诗学之后的根性虚位和西方现代文化和诗学在放逐其传统文化和诗学之后的根性虚位,然后采用中国文化的思想源头老子道论的否定式语法和西方文化的当代叛逆性成果后期维特根斯坦的非本质主义作为思想工具,并以新进化论作为文化生态学的基本依据,在比较诗学暨比较文学学科中消解共同文学规律的绝对主义同一性幻想,确立差异性的学科核心话语地位,并以此为基本手段获得中国现代诗学弃儒、弃西之模子从道之模子的基本理论指向,并且在此理论指向下进行中西文学、诗学的跨文化传递实践。这应该是叶维廉的结论:无论是文化差异性还是文学、诗学差异性还是差异着的个人都可以通过道家美学理想持护一个继起的生命。

何敏[2]2008年在《论叶维廉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文中认为学者叶维廉对中西比较诗学的主要贡献是:通过质疑西方新旧文学理论直接应用到中国文学研究上的可行性,创造性地提出"文化模子"学说,以关注中西文化的互照互省。他对寻找东西方文学的共同规律,建立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架构做出了积极贡献。"文化模子"为中西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它是"跨文明研究"这一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在方法论上的具体化。

于伟[3]2017年在《海内外叶维廉诗学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叶维廉曾辗转港台与美国学界,故而对于叶维廉诗学理论的研究,一开始就是跨区域、跨国界的,带有一定世界性色彩。通过对美国学界、港台学界以及大陆学界对叶维廉诗学的研究,在获得一种国内外叶维廉研究全貌概览的同时,可以深化对叶维廉诗学研究的认识,并为学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张志国[4]2011年在《丰茂的生长与整体研究的缺失——叶维廉研究述评》文中认为叶维廉在诗歌及散文创作、中英文学互译、诗学批评等多重领域着述丰厚。港台及海外研究者在1980年代前往往采取"分而论之"的策略,1980年代末及1990年代以来"合而论之"的研究逐渐呈现,表现为从"放逐"现象的文化学视角出发综论叶氏的诗歌创作、从诗学与诗歌的密切关系出发评论叶氏诗歌的衍变,以及围绕叶氏的纯诗理论,从文学批评史的角度,追溯其理论对传统的继承及对现代诗学的建构意义。大陆学界虽然很早引介叶维廉的比较诗学理论,但由于其着述在大陆的引介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使得研究者难以把握其着述的内在理路和整体风貌。2002年伴随《叶维廉文集》(9卷)的出版,大陆掀起了对其着述的关注和深入研究。但由于高校的学科建制,大陆学界在叶维廉的比较诗学研究领域虽卓有成绩,但欠缺将其创作、翻译及诗学批评进行整合性研究的专着。

黄一[5]2015年在《叶维廉比较诗学的重审与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学界对叶维廉比较诗学存有误读,本文旨在对其比较诗学所阐明的新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路径进行重审与再研究。首先以叶维廉诗学中"同"、"异"、"模子"概念的重新剖析作为起点,探讨他是如何以这叁个基本概念作为根基构建起中西比较诗学理论体系;其次,探讨叶维廉在道家美学和现象学汇通研究中,如何实践其比较诗学基本思路,以此作为观照视野重新阐释中国古典诗歌。叶维廉超越传统的概念化比较方式,在现象学"境遇域"式的理解视域中展开比较研究;同时,道家美学和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现象学的比较视域,为叶维廉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审视中国传统美学及其观照下的中国古典诗歌,叶维廉也由此建构了纯任自然的诗学理论。

刘丽娜[6]2006年在《论叶维廉诗论中的自然观》文中研究说明自然观,原本是中国传统文化模子的鲜明特点,在叶维廉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中,他把自然观扩大到了与诗歌的观物感物方式、审美态度和表达方式相联系的方法论领域。叶维廉的自然观是亦儒亦道的,他认为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中的自然观是以道家美学为基本的,他把道家美学纳入到语言学的领域,把佛学和玄学纳入到广义的道家美学的范畴中来,他鲜明地提出了对儒家“诗言志”的批评。在建立中西诗论中的自然观的模子中,叶维廉以西方诗论中的自然观为参照系,归纳出了自然观在中国传统诗论中的具体表现,并指出中国古代诗学对于读者接受论方面的忽视和不足。 在有关叶维廉的诗论研究中,往往忽视了从方法论和非纯学理的视角对叶维廉的诗论做实践性的操作。本文试图就叶维廉诗论中的“自然观”这一鲜明的模子特征,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此展开详细的论证,探讨叶维廉诗论的叙述策略和实践的可操作性,以及他的诗学研究的局限性,以期突破其理论的纯学理性,开拓研究的新领域。

徐放鸣, 王光利[7]2007年在《文化身份与学术个性——论留美学者叶维廉关于中西诗学的汇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叶维廉是一位集诗人、学者和翻译家为一身的着名海外华人,具有独特的文化身份和卓着的学术成就,特别在中西比较诗学的理论创新与汇通性研究实践方面卓有建树。他首先将"模子"理论引入比较诗学领域,用先建构二元对立再消解二元对立的独特方法为中西诗学比较开拓了新的研究范式。叶氏以自己丰厚的中西文化底蕴与双语优势,独创性地以中西语言与诗为根基,分析梳理出中国古典诗歌与美国现代诗歌在意象呈现方式上的美学趋同性,进而探析出中西诗学"共同的美学据点",为中西诗学的汇通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在中西语言之间、中西文化之间、创作与研究之间的"打通"实践,不仅成就了叶维廉独特的学术个性和智慧风貌,也使他成为海外华人留学生群体中典范性的学者之一。

刘燕[8]2006年在《试论叶维廉中西比较诗学的建构视域》文中研究说明叶维廉(Yip Wai-lim,1937—),集学者、批评家、诗人、散文家、翻译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其跨越东西国界与地域、跨越中西语言与文化的学术成就享誉国际比较文学界,被美国当代着名诗人吉龙·卢森堡誉为"美国现代主义与中国诗艺传统的汇通者",中国学者乐黛云称赞"他对中国道家美学、古典诗学、比较文学、中西比较诗学的贡献至今无人企及"。①

杨伟[9]2007年在《叶维廉比较诗学中的文化忧虑》文中认为叶维廉先生的比较诗学理论博大,学界对其研究已经很多,但关于他的文化生态忧虑尚需更多探讨。本文试图谈谈在阅读理论文本基础上的一种理解:叶先生在其比较诗学理论中一直贯穿着学者的忧虑,也一直试图在自己的诗学研究中寻找解决这种危机的途径。这种努力表现在对待中西文化和文化交流的积极而辩证的态度上;表现在对文化根源和现实审视中的文化生态忧患意识。

于伟[10]2011年在《叶维廉比较诗学理论的独特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叶维廉的比较诗学研究始终寻求异质文化中共同的美学规律和共同的美学据点,寻求中西诗学的汇通。他的"模子"理论,无疑为他对目的的追寻打通了道路,而他的互照、互识理论,虽然也是在对同一目的的追求过程中产生的,却已经超越了原来确定的目标,转向了异质文化和文学间的"同异全识",转向了异质文化间、文学间的对话。而这种转向的产生,固然是时代文化发展迫切需求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叶维廉对道家美学的参悟和领会不断加深所致。

参考文献:

[1]. 叶维廉比较诗学学科理论研究[D]. 刘鹏. 暨南大学. 2001

[2]. 论叶维廉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J]. 何敏.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 海内外叶维廉诗学研究述评[J]. 于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

[4]. 丰茂的生长与整体研究的缺失——叶维廉研究述评[J]. 张志国. 华文文学. 2011

[5]. 叶维廉比较诗学的重审与再研究[J]. 黄一. 中国比较文学. 2015

[6]. 论叶维廉诗论中的自然观[D]. 刘丽娜. 西南大学. 2006

[7]. 文化身份与学术个性——论留美学者叶维廉关于中西诗学的汇通性研究[J]. 徐放鸣, 王光利.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8]. 试论叶维廉中西比较诗学的建构视域[C]. 刘燕. 东方丛刊(2005年第4辑 总第五十四辑). 2006

[9]. 叶维廉比较诗学中的文化忧虑[J]. 杨伟.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0]. 叶维廉比较诗学理论的独特建构[J]. 于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

标签:;  ;  ;  ;  ;  

叶维廉比较诗学学科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