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模型的实际应用_解析函数论文

三角函数模型的实际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际应用论文,函数论文,模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角函数作为描述现实世界中周期现象的一种数学模型,可以用来研究很多问题,在刻画周期变化规律、预测其未来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通过几个具体实例,说明三角函数模型的实际应用.

一、直接给出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题

例1 某专业调查队在调查某商品的出厂价格和它的市场销售价格时发现:

(2)若某经销商每月购进该商品m件,且当月能售完,则在几月份盈利最大?并说明理由.

又1≤x≤12,故当k=1,即x=6时,y最大.

综上可知,在6月份盈利最大.

点评 本题是经济学中的销售利润问题,是两正弦曲线的叠加,紧扣已知条件分别确定出厂价格函数和销售价格函数是解题的关键.

例2 在某个以旅游业为主的地区,每年各个月份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人数会发生周期性变化.现假设该地区每年各个月份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人数f(n)可近似地用函数来刻画,其中正整数n表示月份且n∈[1,12],例如n=1时表示1月份;A和m是正整数;ω>0.

统计发现,该地区每年各个月份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人数有以下规律:

①各年相同的月份,该地区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人数基本相同;

②该地区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人数最多的8月份和最少的2月份相差约400人;

③2月份该地区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人数约为100人,随后逐月递增直到8月份达到最多.

(1)试根据已知信息,确定一个符合条件的f(n)的表达式;

(2)一般地,当该地区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人数不少于400人时,该地区进入了一年中的旅游“旺季”.那么,一年中的哪几个月是该地区的旅游“旺季”?请说明理由.

因为n∈[1,12],n∈N*,所以当k=1时,6≤n≤10,故n=6,7,8,9,10,即一年中的6,7,8,9,10五个月是该地区的旅游“旺季”.

点评 本题从一个实际的应用背景出发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但不同于以往的考查方式,考查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与应用意识,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与数据处理能力.

例3 如图1所示,某市拟在长为8km的道路OP的一侧修建一条运动赛道,赛道的前一部分为曲线段OSM,该曲线段为函数y=Asinωx(A>0,ω>0),x∈[0,4]的图象,且图象的最高点为S(3,2);赛道的后一部分为折线段MNP,为保证参赛运动员的安全,限定∠MNP =120°.

(1)求A,ω的值和M,P两点间的距离;

(2)应如何设计,才能使折线段赛道MNP最长?

(2)法1 在△MNP中,∠MNP=120°,MP=5,如图2,设∠PMN=θ,则0°<θ<60°.

由正弦定理,得

即将∠PMN设计为30°时,折线段赛道MNP最长.

法2 在△MNP中,∠MNP=120°,MP=5,

当且仅当MN=NP时,折线段赛道MNP最长.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三角形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例4 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常参考股价(每一股的价格)的某条平滑均线(记作MA)的变化情况来决定买入或卖出股票.股民老张在研究股票的走势图时,发现一只股票的MA均线近期走得很有特点:如果按如图3的方式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则股价y(元)和时间x的关系在ABC段可近似地用解析式y=asin(ωx+φ)+b(0<φ<π)来描述,从C点走到今天的D点,是震荡筑底阶段,而今天出现了明显的筑底结束的标志,且D点和C点正好关于直线l:x=34对称.老张预计这只股票未来的走势如图中虚线所示,这里DE段与ABC段关于直线l对称,EF段是股价延续DE段的趋势(规律)走到这波上升行情的最高点F

现在老张决定取点A(0,22),点B(12,19),点D(44,16)来确定解析式中的常数a,b,ω,φ,并且已经求得

(1)请你帮老张算出a,b,φ的值,并回答股价什么时候见顶(即求F点的横坐标);

(2)老张如能在今天以D点处的价格买入该股票5000股,到见顶处F点的价格全部卖出,不计其他费用,这次操作他能赚多少元?

解析 (1)因为C,D关于直线l对称,所以C点坐标为(2×34-44,16),即(24,16).

把点A,B,C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得

所以当x=92时,股价见顶.

(2)由(1)可知,=6+19=25,故这次操作老张能赚5000×(25-16)=45000元.

点评 本题以股票曲线图为模型,考查y=asin(ωx+φ)+b的解析式及性质.第(1)问观察解析式,要求三变量a,φ,b,故根据对称性由点D的坐标得点C的坐标,再代入A,B,C的坐标,通过消元、三角变换与给值求角等变形得解;第(2)问实际上是求点F的纵坐标,就是求函数的最值,利用在对称轴处取最值,求出

二、拟合选取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题

例5 某“帆板”集训队在一海滨区域进行集训,该海滨区域的海浪高度y(米)随着时间t(0≤t≤24,单位:小时)而周期性变化,每天各时刻t的浪高数据的平均值如下表:

(1)试在下页图4中描出所给点;

(2)观察图,从y=at+b,y=Asin(ωt+φ)+b,y=Acos(ωt+φ)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函数模型,并求出该拟合模型的解析式;

(3)如果确定在一天内的上午7时至晚上19时之间,当浪高不低于0.8米时才进行训练,试安排恰当的训练时间.

解析 (1)描出所给点如图5所示:

(2)由(1)知选择y=Asin(ωt+φ)+b较合适.

注意到t∈[0,24],所以0≤t≤7,或11≤t≤19,或23≤t≤24.

再结合题意可知,应安排在11时到19时训练较恰当.

点评 本题利用搜集到的数据,作出相应的“散点图”,通过观察散点图并进行函数拟合而获得具体的函数模型,最后利用这个函数模型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例6 某港口在某季节每天的水深y(m)与时间t(h)(0≤t≤24)的观测数据及其关系如下表:

(1)选用一个函数来近似拟合这个港口的水深y(m)与时间t(h)的函数关系;

(2)一般情况下,船舶航行时船底同海底的距离不少于4.5m时是安全的,如果某船的吃水深度(船底与水面的距离)为7m,那么该船在什么时间段能够安全进港?若使该船当天安全离港,它在港内停留的最长时间是多少?(忽略进港和离港所用的时间)

解析 (1)以时间为横坐标,水深为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散点图(如图6).

根据散点图,可选用函数y=Asin(ωt+φ)+b来拟合水深与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数据和图象可以得出:A=3,b=10,T=12,φ=0.

(2)由于船的吃水深度为7m,船底离海底的距离不少于4.5m,故船在安全航行时水深应不少于11.5m.

即12k+1≤t≤12k+5(k∈Z).

注意到t∈[0,24],所以得到1≤t≤5或13≤t≤17.

所以该船在凌晨1时至5时,或下午13时至17时,能够安全进港.

该船要在一天内在港口停留时间最长,就应凌晨1时进港,下午17时离港,故该船在港内停留的最长时间为16小时.

点评 通过对给出数据的研究,了解函数图象的大致走向,为拟合函数提供直观的印象,这是利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最常见的方法.

三、演绎建立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题

例7 游乐场中的摩天轮匀速旋转,其中心O距地面40.5m,半径40m.若小明从最低点处登上摩天轮,从他登上摩天轮开始计时,他与地面的距离h将随时间t变化,已知5min后到达最高点.

(1)求出h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小明第1次距离地面20.5m时,用了多少时间?

解析 (1)不妨设摩天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7所示,设经过t min后,小明由P旋转到,则.

点评 摩天轮在周而复始的转动中,包含着许多数学问题,这里研究了人所在的高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得到一个三角函数模型,解答的关键是通过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寻找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转化为三角函数模型.

例8 一半径为4m的水轮如图8所示,水轮圆心O距水面2m,已知水轮每分钟转动5圈,如果当水轮上点P从水中浮现时(图中点)开始计算时间.

(1)将点P距离水面的高度y(m)表示为时间t(s)的函数;

(2)点P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大约要多少时间?

故点P第一次到达最高点需要4s.

点评 实际问题的背景往往比较复杂,而且需要综合应用多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它,因此,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当注意从复杂的背景中抽取基本的数学关系,还要调动相关学科知识来帮助理解问题.

标签:;  ;  ;  ;  

三角函数模型的实际应用_解析函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