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文泰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不断推进,土木施工的规模及数量也随着不断扩大和增加,这就使的土工程的安全性显得极为重要,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是建筑结构的重要主城部分,但是由于混凝土易受到外界气候、本身材质、人工维护等影响,会经常性产生裂缝,这些裂缝不但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更会影响建筑物的施工质量,为了消除这些裂缝所带来的影响,就需要不断的引进新工艺,新材料,本文旨在分析裂缝形成原因,提出合理措施,消除裂缝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土木工程;裂缝处理;对策研究
引言
要促进行业的发展,必须认真落实行业生产标准,保证生产质量,并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不断做出改革,提升工作质量,获得更好的成就。土木工程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居民生活条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为了完善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相关单位应及时做好工程质量管理,减少和预防施工中的各种不良问题,在土木工程中,裂缝问题对工程质量有很大影响,同时也会阻碍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作为施工管理人员,针对施工问题首先要分析原因,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困难,才能实现建筑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1土木工程施工中出现裂缝的原因
1.1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材料的影响
第一是收缩裂缝。这种裂缝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形状不规则。其形成的物理原因是在混凝土硬化的过程中其水分流失,导致混凝土的性状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其凝结胶体性状,当形变的内力超过外力约束时在其表面就容易出现干裂的情况。第二是温度裂缝。这种裂缝受温度影响较明显一般表现为冬天施工产生的裂缝较宽夏季产生的较窄,其形成原因是在施工过程中水的加入让水泥产生大量的热,进而在水泥内部产生相应的温度力,当温度力超过自身承受限度时就会让水泥发生形变最终形成混凝土裂缝。要解决这种问题的产生就要切实的对施工温度和湿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1.2地基变形
户外施工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大,当施工地基出现水平或垂直位移,在位移过程中产生的拉力会超出混凝土的承压能力,从而产生裂缝。地基出现位移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施工地本身的地基条件差,容易出现沉降,其次是地基局部的不均衡受力而导致的沉降。
1.3钢筋锈蚀
土木工程中钢筋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如果钢筋原料没有保存好,钢筋的氧化膜就会被破坏,从而会导致钢筋中的铁元素与空气接触,混凝土中含有水分子与氧原子,当暴露在空气中的钢筋与混凝土结合时,混凝土结构就会被侵蚀,钢筋上的锈蚀石混凝土产生了一定的膨胀力,最后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1.4施工技术不标准造成的影响
在施工时根据不同的质量需要有相应的质量标准,如果施工人员未按照预定的施工标准进行,对于一些数据没有进行准确测量而是单凭经验而定就很可能造成影响。还有一种情况是施工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不足,没有足够的经验来对现场进行合理的判断,或是责任心不强没有认真对待某个工作环节,这也有可能诱发裂缝的产生。在工人上岗前应当对其责任进行明确,对施工标准和技术进行交底工作,要严格监督防止发生偷工减料的行为,防止裂缝问题的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措施
2.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仔细考察供应商选择质量上乘的材料,在施工中要对材料进行保护确保其不变质尤其是夏季梅雨季节一定要做好防潮工作。对水泥这种材料在施工中要尽量减少单位水泥用量,并且注意不同规格和批次的水泥不能混用。碎石的选择要考察几项指标,含泥量要少于1%,针片状物质比例要介于15%-20%,颗粒的直径要控制在5mm-30mm不能超过40mm。砂土要选择良好的中砂注意其含泥量和颗粒含量指标。施工中对水的选择要注意水的pH值和水灰比,要严格控制用水量。外加剂能够降低加水时产生的热量对温度裂缝控制有一定帮助,但是在添加外加剂时一定要注意其品种和掺量,切不可盲目添加。
2.2控制温度
温度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施工中,应注意施工场地外界的温度和湿度,如果是高温天气,应该使用遮阳板保护浇筑层,大雨或大雪天气最好选择停止施工。混凝土构件的后期维护也与温度有关,维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利用洒水或草料覆盖的方式保持湿度,减少内外温差,定期对混凝土表面洒水,保证湿度,如果遇到寒冷的天气,做好保温措施。混凝土的温度会因为体积的大小而变化,尺寸越大,应力也会越大,控制温度对减少混凝土的裂缝有积极作用。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可以埋设水管,利用水循环的方式降低温差,再者,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可以选择冷水降温后的碎石来来降低混合材料的温度,从材料做起,控制温度,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裂缝。
2.3加强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时的监管力度
加强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时的监管力度是保证工程实施质量的核心,有关部门一定要在生产时对一些重点环节进行仔细监督。在生产时要将数量控制好,要做到一次能够全部浇筑,不能出现数量过多的状况。要避免热胀冷缩现象对混凝土的影响,要将混凝土之间的距离进行合理规划,要对混凝土的运输状况进行监督,要防止振捣后的混凝土因为运输不当而产生裂缝。在对混凝土进行二次压抹处理时也要格外关注,要防止在这个阶段发生裂缝的情况。工程实施时各项工作要做扎实,切不可因为进度缩短某过程时间。对成型之后的混凝土进行养护也是重要的一步,要避免因水分过度蒸发而产生气孔。
2.4做好施工后期的养护工作
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大型的工程中,如桥梁道路工程,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都是由于后期养护工作不到位。当下,混凝土的养护主要以蒸汽养护和自然养护为主,混凝土养护主要内容是尽量在混凝土终凝之前,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采用蓬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当暴露面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等工具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到终凝为止。并可根据的具体情况选择养护方式。
2.5严格把控现场施工
首先,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实际工现场,制定出有效的混合土现场管理的体制,规定混凝土的合理配比,搅拌时间,温度的掌控等内容。其次,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合理的掌控浇筑的速度,尽量避免漏振过振现象的出现。再次,企业利用加水,保湿,保温等措施减少裂缝的产生,做好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最后,施工单位要制定现场考核的奖惩制度,通过严格的考核,有奖有罚的制度,提升现场施工人员对工作的责任心以及责任意识。
2.6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的把控是全过程的工作,从施工前期的质量到现场施工,最后的工程验收,都应积极做好质量监控。首先,在选择混凝土构件材料时,严格执行材料控制,施工单位应有专人对材料进行核查,在进入施工现场前,检查材料的合格程度,禁止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其次,施工现场应有专门的材料管理人员,对材料分明别类的细化管理,例如水泥要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并做好防护措施,减少因为雨水等问题影响水泥的质量。最后,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配比,合理配置各种材料,在规定的搅拌时间和温度情况下施工,避免出现混凝土拌合物离析现象。再者,混凝土运输时,尽量选择较为平坦的道路,减少剧烈震动。
结语
裂缝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对施工后期维护也会带来不利影响,造成成本增加。保障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还是在于裂缝的控制和预防,我们在施工中,一定要强化施工质量管理,从源头做起,优化施工方案,提升施工标准度,规范人员行为,最大限度的减少裂缝产生。
参考文献
[1]暴自坤.建筑墙体工程中的裂缝问题防止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1:1552.
[2]唐国安.关于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策略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5,(05):164-165.
论文作者:王伟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温度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钢筋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