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与论文,社会发展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文化”,英国人类学专家泰勒博士曾于1871年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将其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由此看来,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成果的结晶,它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精神和物质生活的诸多领域。文化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活动,起着或推动社会发展,或抑制社会进步的作用。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曾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灿烂的黄河文化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曾经起过十分重要的凝聚和促进作用。今天迈向现代化的中国,在急剧发展变化的世界的辽阔背景下,当我们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眼光重新审视中原文化,就会看到其中既有凝重、朴实,至今仍闪耀着鲜活生命力的精华,又有封闭、守旧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糟粕。本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认真分析研究中原文化,扬其精华、弃其糟粕,使其为河南经济振兴、社会进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乃是我们关注中原文化的目的。
一、现代思想文化的基本特征
当代世界、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已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历史性潮流。近代西欧经济的发展与现代东亚经济起飞的历史昭示人们:文化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发挥着定位和推动作用,经济活动如果不灌注一种理性精神,文化价值或者说经济活动如果缺乏精神动因和精神规范,那么就容易变成一种纯物质利益的冲动和暴发挥霍。
今天,我们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也决不能缺乏文化精神的定位和推动作用。现代思想文化是指在马列主义的指引下,按照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要求,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的思想行为观念、与市场运转、商品经营的谋略和手段方式以及社会主义环境与心态等一系列的规范和准则。我认为现代思想文化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开放性
现代思想文化必须是开放性的文化,它要适应国家全方位开放的需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把商品推向广阔的地域与市场,实现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衔接与互补。现代思想文化应该是一种全方位的大文化,它不仅要为国内服务,还要走向国际市场,实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对接。
(二)竞争性
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文化不可避免地要推行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的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要生存和发展,公众和消费者对商品和市场也有自主选择的权力,谁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要竞争就要力争上游,创新拼搏,寻求机遇,赶超对手。这就决定了现代思想文化必须是富于竞争精神意识的文化。
(三)自主性
“政企分开”之后,企业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经营权,企业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企业领导和企业员工手中。能否发展生产,搞活经营,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配合,市场文化不可缺少。市场文化内在的合力就在于:承认人、相信人、尊重人。现代思想文化的魅力和优势就是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自信、自主、自强的信念与责任感、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功利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要引发人们物质观念的变化。物质利益不仅成为企业猎取的目标,而且也成为广大群众的强烈欲望。现代思想文化要面对物质利益和金钱财富,帮助企业和公众树立正确的致富观,反对拜金主义和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摆正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
(五)高效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倡公平竞争,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环境和市场风云变幻,要有时间的紧迫感、讲究速度、节奏和效能,克服不讲效益的落后经营意识。因此,现代思想文化要吸收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面对我国落后又需急起奋进的现实,提倡“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激发企业和员工时代责任感和发展紧迫感,尽快把经济工作搞上去。
(六)协调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新型的现代化经济,它的发展呈现着横向发展、专业化、协作化的格局。一个企业的发展,既取决于组织自身人员,产品、组织、管理的内在因素的好坏,又要有更多、更广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即需要组织与组织,部门与部门,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协调一致,消除各种矛盾纠纷,发展内外团结合作。在这种复杂的、多边的关系网络中,现代思想文化要善于利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的协调思想、协调意识、协调心理行为、协调手段与方法等,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建立和谐的关系和合作。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冲撞与抉择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伴生的现代思想文化的特征与要求,必然会带来组织发展与人们活动在观念、心理、行为上的很大变化,这样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冲撞与对抗不可避免。传统文化从其主流上看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主体文化,它产生的社会基础是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农业经济。现代思想文化与传统思想文化的冲撞与对抗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有代表性的方面:
(一)“义”与“利”的观念冲撞与抉择
传统文化把“义”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义”即道,道即人的伦理道德修养。古人倡导和追求“义”的境界,于是历史造就了一大批仁人义士,他们被后人奉为做人的楷模。至于“利”,则被视为比较次要的,而且利的获取还要受到种种伦理的限制。求义者为“君子”,求利者为“小人”,这种观念便造就了轻商淡利的传统。虽然据说“商人”这种称呼就起源于中原,但中原地区的商业经济和沿海的广东、福建以及同属内陆的山西、安徽等省相比差距很大。传统的“义”、“利”观念与现代社会发展商品经济所提倡的大力发展生产,千方百计获取经济效益,富国富民是不相协调的。现代思想文化,既要有商品和物质利益的新观念,又要有为人民服务、富民强国的基本点,它倡导“义”“利”的并举,追求“利”与“义”的统一,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传统的“义”、“利”必须调整改造,否则它将不利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因循守旧与竞争创新的矛盾对立与抉择
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因受观念、地域、经济基础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滋生出安贫乐道,知足常乐,“不患贫,而患不均”,一切循规蹈矩的思想,这与现代市场观念和竞争观念显然是背道而驰的。竞争是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合理的积极的竞争有利于革新和进取,有利于激发组织和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现代思想文化要在竞争创新中,去寻求团结合作,以实现经济发展的健康和社会关系的平衡,反对因循守旧不求进取和保守落后不行变革的旧思想旧意识。
(三)自尊自贱与改革开放、奋发图强的冲撞与抉择
传统文化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长期社会意识的积淀。由于受到农业经济和东亚大陆特殊地域环境的影响,再加上15世纪以前中国在许多方面是领先于世界的,而15世纪以后又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样一方面形成了“华族中心”的自尊自大,一方面又产生出盲目崇洋,“一切皆不如人”的自轻自贱。这种“阿Q 式”的文化心态的两面性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现代经济是环球一体化的经济。一个国家的经济腾飞,除了本民族的内在因素之外,还必须借助外部世界,借助世界各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突破自我封闭,消除愚昧落后,树立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世界观是新文化建设的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四)个性张扬与集体至上的矛盾与抉择
中原传统的社会结构是以人群为基础的,其组合方式或以血缘关系,或以宗亲关系,或以地缘关系,或以业缘关系,这些组合,把个人与家庭、地区、国家融合在一起,代代相承,形成一种牢固的群体意识,排斥个性张扬。现代社会发展,重视个人能力的发挥和个人才能的作用。现代管理要借鉴国外合理的民主观念、人权思想、人本主义,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劳动者个人的潜能,在发扬集体主义的同时,充分发挥每一个组织和个人的优势和特长,鼓励人才“冒尖”,提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贡献个人聪明才智,争取建功立业。
(五)人治与法治的冲撞与抉择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是君主专制制度。中原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是反对暴政,强调统治,而统治的中心又是帝王专治。在历史上虽然也曾有法治的提倡,但法治不过是人治的附属。长期以来习惯以权代法,“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宗法家长制代代相传。法治是现代社会民主制的基础,是发展市场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确立新型人际关系网络的保证。它必须克服历史上以君权代法治的影响。以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级制度森严等不良政治现象轨,以社会主义法律为主导,结合行政干预和社会伦理自律,建立人人认同的公平合理的社会新秩序。
三、现代思想文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继承
现代思想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矛盾冲突,是历史与现实的大冲撞,是本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悖的一面。但传统文化又有许多富有生命力的精华,这些精华铸造了一个民族共同认同的文化意识、文化行为、文化方式。鲁迅曾指出:“新的阶级及其文化,并非突然从天而降,大抵是发达于对旧支配者及其文化的反抗中,亦即发达于和旧者的对立中,所以新的文化仍然有所承传,于旧文化也仍然有所择取。”那么传统文化有哪些价值值得承传与择取的呢?
(一)爱国护国精神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是一个民族崇高思想道德、情操、情感的社会化的集中体现。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中华大一统的思想以及社会组合的特殊性,造就了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这种传统的精神使黄河文化、长江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与海外文化融合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爱国护国精神是中国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振兴祖国的精神支柱。
(二)求实创新精神
滔滔黄河水,流经千年而不息,哺育了一代代的中原儿女,培育了他们勤劳、智慧、勇敢、不屈、富于韧性的精神品德和讲究务实的态度和作风。在待人处事方面,崇尚厚道、朴实、坦诚、情义为重、顾全大局。在行为上,提倡苦干、实干、巧干,反对虚言和空谈。这种务实精神对于我们今天实现中原经济腾飞无疑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人主、人情、人信观念
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其研究的方向是以研究人,完善人,使用人为主的人文文化。这种文化思想认为: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天人可以合一,万物可以合体。处理好人的关系,一切问题都好解决。人是有感情的,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交往要讲交情、讲义气。讲情就要讲信誉,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知识、才能、智慧和努力。恩格斯曾说:“我们要用整个的社会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这是十分重要的。
(四)仁爱、民本、厚礼思想
传统文化从人学出发派生引发出影响几千年的仁爱、民本、厚礼的思想。仁爱是儒家,墨家的重要思想,它讲的是社会关系中为人处事的相互谅解、爱护、理解的原则。民本是孔孟仁爱思想的升华,它讲的是治国立民为本,民为贵,得民心,致民富,则国家兴旺,天下太平。礼是各代不断完善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讲的是人与人的互爱、互尊、互敬、友好、和睦,以及个人活动,社会关系,宗教行为的礼仪礼节。中国是礼仪之邦,它为世界文明曾做出过重大贡献。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正不断加强国内外各民族间的交流和合作。因此,尊重人,爱护人,礼貌待人仍然是我们处理国内外关系的准则。
(五)贵和持中思想
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关系原则就是注重和谐。贵和的思想所提倡的是:万事讲平和,讲和解,讲团结和睦,讲和谐统一。持中的思想讲的是:凡事叩其两端其取中,即无过无不及的中庸哲理。中庸的精神不是折衷主义,不是简单的静态的承受,而是理想的人格和在动态过程中对程度分寸的把握与选择。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在事物复杂的时间、空间、心态的交汇中,不走极端,力求选择最好的途径去争取最佳的效果。贵和持中的思想是最具东方文化特色的意识形态。所谓“和为贵”,“和气生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就是其精髓所在。
(六)辩证思维方法
传统文化的哲理重视辩证思维方式与方法,即看待事物既要看到它静态的表象,更要看到它发展中的演化。传统文化中万物交感,“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的朴素辩证思想,至今仍闪耀着理智的光芒,受到日本、新加坡、韩国、以及西方一些国家的青睐。中原文化中古代贤哲的辩证思维方法很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四、传统文化的鉴别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建设任重道远
从上述的阐述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的涵盖过去的存在,它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沿革与筛选,并得到社会认同的观念、思想行为、心态、习惯方式与伦理道德规范。它作为一种概念和价值取向,支配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它蕴含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传统文化又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对它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科学的解释。
(一)关于传统文化的二重性
传统文化本身以及它发展的不同时代的因素使其具有二重性:既有不断变革发展,善于融汇其它文化的一面,如汉唐文化;又有守旧复古盲目排外的一面,如晚清文化。既有顶天立地,爱国抗争,自强不息的一面,如宋文化;又有逆来顺受,不求进取的一面,如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它既具有勤奋求实、崇尚美德、醇厚朴实的一面,如周文化;又有愚昧落后、自卑自贱的一面,如近百年旧文化,如此等等。
传统文化在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的主流,但其本身又都有积极与消极的两面作用。积极的一面促进了政治的贤明和经济的发展;消极的一面套上沉重的枷锁,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面对传统文化自身和发展的二重性,我们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采用两种不同的择取方法;凡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要大胆地认同和继承,以使其古为今用。凡是不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要求的,要细致地鉴别,完全无用的应坚决抛弃,部分有用的可进行加工改造,变不利为有利。两种文化,两种择取,这乃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需要,科学的态度。
(二)借鉴外来文化的必要
现代思想文化的建设还必须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文化建设也不例外,但“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不能照搬照用,全盘西化或外化。我们应该有鉴别地吸收外来文化中富有现代活力的观念、思维方式、先进技术与科学管理,并经过融汇改造使之变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精良武器”。在这方面日本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日本在历史上曾掀起“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两大改革运动。他们立足本国,放眼全球,既吸收中国文化的精华,又吸收西方文化的长处,在维护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采取兼收并蓄,文化起家,科技立国的方针,成功地创造了日本的新文化。
(三)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当代新文化
由于文化具有较为稳定的继承性,它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密切相关,自觉不自觉地具有排它性。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现代信息与市场经济的社会里,闭关锁国,盲目排外不能实现现代化,割断历史丢弃传统同样不能振兴中华。
我们的历史任务是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包括中西文化)的撞击中,去寻求合理的科学的认同与统一,进而去把握最佳均衡点,并以此为基础,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对中外文化的机制批判继承,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文明的、昂扬奋进的中原现代思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