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期间我国化学工业发展战略的思考_化学工业论文

“九五”期间我国化学工业发展战略的思考_化学工业论文

我国化学工业“九五”发展战略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学工业论文,发展战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是指导我国今后15年发展的跨世纪宏伟纲领。面对新的世纪、新的格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化学工业,肩负着光荣而又艰巨的历史重任,新的形势要求化学工业在今后五年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我国国民经济实现迈向21世纪的战略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化学工业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人民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多年来,化学工业始终坚持为农业和各部门服务的方针,对促进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四大把石油化工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化学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化学工业现状和“八五”回顾

目前,我国化学工业已经形成具有相当规模、门类比较齐全、品种大体配套并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要的工业体系,为90年代和下个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一)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我国目前有化工企业约3 万个,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7.3%。“八五”期间,产值年均增长8%。1995年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化肥2334万吨(折纯)、合成氨2760万吨、乙烯235万吨、农药23万吨、纯碱580万吨、烧碱460万吨、硫酸1550 万吨、醋酸42万吨、染料17万吨、油漆125万吨、合成树脂和塑料397万吨、轮胎5800万套,都已达到或超过“八五”计划规定的指标。其中,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农化学品和作为支柱产业的石油化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八五”期间,化肥产量净增550万吨,比1990年增长21.8%; 乙烯产量净增78万吨,比1990年增长49.7%。目前,我国有十余种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二)生产建设和科技开发取得较大进步。“八五”期间,化学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七五”增长159%。五年中, 共建成大中型骨干项目69个。化学工业通过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引进近千项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使大型合成氨、尿素、乙烯以及子午线轮胎等生产技术和装备达到了国际上七、八十年代的水平。与此同时,化工自主开发和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也取得很大进展。一批精细化工开发成果也正向工业化推进。

(三)结构调整有一定进展。“八五”期间,化工产品结构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与1990年相比,尿素在氮肥中的比例由33%提高到52%;离子膜烧碱在烧碱总量中的比例由5%提高到10%; 子午线轮胎占轮胎总量的比例由4%提高到11%;精细化工率也由25%提高到32%。 一些新兴领域也在逐步发展。

(四)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这期间,化工部确定了到本世纪末实现“三个一百”的目标(即到2000年,化学工业实现年出口创汇100亿美元,累计利用外资100亿美元,培育100 家外向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在化工进出口贸易方面,1994年总额达到239亿美元,其中出口97亿美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2.1倍和 3.2倍,并且形成了一批出口产品的生产基地。目前我国化工“三资”企业已达5500家,总投资额达56亿美元。

(五)生产力布局趋于合理。改革开放以来,化学工业根据区域特点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实施“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方针,使生产力布局有了较大改善。

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当前化学工业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速度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结构调整的步伐不快。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地区布局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还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三是科技开发能力和水平不高;四是技术装备比较落后;五是企业规模小而分散。

二、化学工业“九五”发展方向

化学工业“九五”期间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纲要》,按照“高起点”、“跨世纪”和“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科技进步,发展外向型经济,努力建设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化工企业集团,使主要化工产品的品种、质量和数量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并逐步实现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促进化学工业整体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化学工业“九五”期间的发展重点:一是继续发展农用化学品,保证农业生产的需要;二是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加快有机原料、有机中间体、合成材料以及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和建设,搞好为机械电子、汽车制造以及建筑业等国家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配套服务;三是努力开拓化工高新技术及新兴产业,积极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及高出口创汇的化工产品。

实施化学工业第九个五年计划,要从全行业的角度,整体考虑和提出包括国家直属化工企业、省市化工企业、乡镇化工企业和外商投资化工企业在内的新的发展战略。这些发展战略是:

1、 以加快石油化工发展带动全行业整体水平提高为重点的结构调整战略。我国已把石油化工列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对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将起重要作用。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包括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已完成了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原料结构调整。现在,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90%以上的原料是由石油化工生产的。当前,我国化学工业缺口最大的是石油化工产品,其中尤其以合成材料最为明显。因此,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并以此带动全行业的结构调整,将作为我国化工发展的基本战略。

2、以规划建设化学工业园区为特色的区域经济布局战略。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要求,发挥地区的相对优势,规划好吉林、大连、南京等18个大化工基地和苏州、抚顺、湘潭等15个中小城市精细化工基地。在提高东部沿海化工发展水平的同时,积极扶持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化学工业的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形成各具特色的化工生产区域经济。

3、以实现“三个一百”为目标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 要在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上有新的突破;在利用国外资源发展国内化工上走出新路;在增加化工产品、成套技术设备的出口和劳务输出、对外工程承包上迈出新的步伐,形成东西南北全面开放、沿海、沿边和内陆结合,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互补,各有侧重,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全面实现“三个一百”的目标。

4、 以搞好重点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和发展化工高新技术及新兴产业为内容的“科技兴化”战略。对重点国有企业采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提高自主开发能力,逐步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有较强竞争能力的骨干企业。同时,对化工高新技术及新兴产业给予重点扶持,组织好一批重大科技开发项目的攻关,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逐步完成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结构转换。

5、 以造就跨世纪的职业企业家队伍和专业工程技术带头人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战略。造就一支职业企业家队伍,培养一批专业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加快外向型经济“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工人的技术素质。通过强化在职教育,形成比例协调、专业配套的化工教育体系。

6、以加强环境保护和搞好综合利用为前提的资源节约型战略。 实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加快化学工业发展,必须以搞好环境保护为前提,使化工生产建设与环境保护做到协调发展。“九五”化工发展,必须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按照《中国21世纪议程》的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加强环境保护必须与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密切结合。我国是人均资源匮乏的国家,与世界人均水平相比,矿产资源占有率只及世界的1/2。 要大力发展节能、节材、节水以及资源再利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努力提高原材料和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同时逐步建立以节约运输力为中心的化工节约型生产系统,形成优化的能源和原材料运输布局,以尽可能多地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上述六项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要最终形成一批符合产业政策,产品各具特色,具有整体优势的化工园区;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化工企业集团和国际工程公司;形成一批按国际惯例运行,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化工外向型企业;实现“九五”化工发展“跨世纪、高起点、上水平”的要求,使主要化工产品在数量、品种和质量上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三、实现“九五”计划的主要措施

1、加强宏观调控,统筹规划,搞好产业政策导向。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化学工业的发展必须打破区域、部门界限,实行大行业管理,即对全社会的化学工业进行宏观调控。全行业管理,既包括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和精细化工等不同行业,也包括“三资”化工、乡镇化工等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要逐步探索适合中国化工发展需要的全行业管理的模式。加强全行业管理,重点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统筹规划,按照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合理安排全行业的发展,并做好协调;二是制定政策,通过产业政策和行业管理法规,引导并规范行业的发展,使行业管理逐步走上法制的轨道;三是抓准信息导向,为行业发展搞好服务;四是管好化工国有资产,使其保值增值。

2、突出重点,抓好七大工程的建设。 为了加快化工结构调整和实现化工发展的“高起点”,“九五”化工建设要本着“有限目标,重点投入”的原则,抓好七项在行业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的重点工程。包括:

一是化肥工程。继续把化肥作为“九五”发展的重点,到本世纪末,化肥要实现国务院确定的上第三个台阶的要求,大幅度减少进口,国产化肥生产满足需求量的90%;氮磷比例基本符合农业需要;整体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为此,除抓好在建项目外,重点放在老企业改造上,并在有资源的地方建设一批化肥装置。

二是农药工程。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高效农药新品种,基本建成南北两个农药创制开发中心,增强自主创制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同时,安排一批重要原料和中间体项目的建设。

三是以乙烯芳烃为龙头的石油化工工程。加快在建乙烯工程建设和现有乙烯装置的改造,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安排新的大型乙烯和芳烃项目的建设,组织好石油化工初级产品的深加工和系列开发,并把石油化工的发展和现有化工企业的改造结合起来,以此带动和促进整个化学工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是精细化工工程。按照“统筹规划,放开发展”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精细化工的发展,在纵向发展上抓产业化,横向发展上抓基地建设。力争到“九五”末期,全行业精细化工比例达到45%。

五是离子膜烧碱工程。将发展离子膜烧碱作为调整烧碱产品结构的方向,加快国产化进程,到本世纪末,离子膜烧碱产量要从目前占总产量的10%提高到25%。

六是子午线轮胎工程。对现有重点轮胎企业进行子午线化工改造,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到本世纪末,子午胎产量要从目前占全部轮胎产量的11%上升到35%,并建成若干个年产500 万套以上的大型轮胎企业集团。

七是化工装备工程。贯彻“装备与工艺并重”的原则,加快国产化步伐,推进国际合作,使化工装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达到世界80年代末的水平。

这“七大工程”,每一项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把科研开发、技术改造、国产化、生产销售、进出口贸易一条龙地组织起来,搞好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

3、坚持以老厂为依托,向国营大中型企业倾斜。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九五”期间,抓好“双加”项目,尽量少布新点,把技术改造同企业改组、改制、兼并、合资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和发展后劲有显著提高,真正成为加快化学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4、集中力量,促进形成重点优势行业和基地。“九五”期间, 要本着“有限目标,重点投入”和“择优扶强”的原则,重点抓好七大工程、100个左右大型项目、18个大型基地、15 个中小城市精细化工基地建设,从技术、资金等方面加快对这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基地的投入,使分散的企业优势、项目优势转变为行业优势。

5、坚持依靠技术进步,贯彻“科教兴化”的方针。“九五”期间,要坚持“高起点”的原则,加快化工高新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一方面要用高新技术逐步改造传统产业,另一方面要为下世纪初经济的发展准备技术来源。要集中力量,突破几项对国民经济影响重大和长期制约化学工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主要内容有:(1)加大企业技术进步的力度;(2)集中力量,积极组织重大技术、装备的攻关;(3)大力开发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4)突破关键技术,攀登科技制高点;(5)组建一批技术力量强、装备精良的工程技术开发中心;(6 )大力推广新技术;(7)增强化工设计和施工水平;(8)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9)加大科技投入。

6、优化化学工业布局。要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按照经济的内在联系,部署好化学工业的布局。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和沿长江地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橡胶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珠江三角洲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及外向型经济;环渤海及东北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基本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西南、西北和华北部分地区资源丰富,重点发展磷化工、橡胶工业、天然气化工和煤化工。

要充分利用经济特区、沿海沿江沿边开发区以及各类保税区开放地带经济活跃、实力雄厚的特点,加快外向型化学工业的发展。中西部地区要加快资源的开发利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要支持内地化学工业的发展。总之,要通过区域规划,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科技优势结合起来,形成各具特色、具有整体优势的区域经济。

7、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为了争取“九五”化工发展得到更多的资金,必须建立高效、灵活、规范的投融资机制,多渠道筹集化工发展资金。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国际和国内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国家和地方联合投资,以及发行债券、股票等多种方式,筹措和引导社会资金进行重点项目的建设。走出一条充分利用外资和内资、少负债务的资金良性循环道路。要努力适应投资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争取组建控股公司,在有条件的企业集团组建财务公司。

8、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九五”期间, 要加快大中型化工企业体制改革的步伐,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实现经营机制的全面转换;对有条件的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改造,结合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到“九五”末,要形成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以股份有限公司为骨干的现代化工企业体系。

9、搞活流通,大力发展化工第三产业。发展化工第三产业, 要在搞活流通上下功夫。要建立、健全各类化工市场,形成统一的化工流通管理和协调体系,打破化工技术、商品流通领域条块分割的格局。要进一步强化市场基础,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市场机制,逐步建立适合化工生产和流通特点,与国际市场衔接,多层次和开放、竞争、有序的化工商品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体系。“九五”期间,发展化工第三产业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积极拓展化工产品的仓储及海陆运输业。目前我国液体化工产品的海上运输是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随着沿海、沿江地区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化学工业的发展,这个矛盾将更为突出。要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液体化学品专用码头,可采取区域联合协作的方式发展沿江、沿海和远洋化工产品运输船队,进一步搞活流通环节,推动区域化工和外向型化工经济的发展。

二是加快建立化工产品与技术的信息网络和高速信息通道,实现信息采集、存贮、处理和传递手段现代化,积极推动化工产品流通和科技进步。

三是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与有关部门合作建立、健全农化服务中心,开展科学施肥和科学施药的技术培训,对精细化工产品组织应用服务、开拓应用领域,发展各类中介组织等。

10、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当前的国际环境,为化学工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九五”化工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开拓,促进化学工业更快地实现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全面实现“三个一百”的目标。主要内容有:

(1)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建立完善的法制及高效管理机制,积极吸引外资,拓宽外资投资领域,增辟融资渠道,特别是有重点地吸收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促进老企业的嫁接改造,盘活存量资产。同时,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中西部地区。

(2)加快外向型企业(集团)的建设。要抓紧发展100个外向型重点企业(集团),使其成为利用外资的主体和出口创汇的骨干,率先与国际经济接轨。

(3)推动政府间和民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九五”期间, 要在加强发展高层次交往的同时,广泛开展民间交流。同时,要积极在国外开办公司和企业,拓宽领域,壮大实力,充分发挥跨国经营的窗口作用。

(4)积极拓宽与国外公司的合作渠道, 推进一批重点合作项目的建设。要抓住国际金融资本热点转向中国,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的机遇,加强与国外大企业、大财团在大型项目上的合作,争取在合资建设高新技术项目方面有新的突破。

(5)加强与港、澳、台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九五”是本世纪的最后一个五年计划,也是最关键的一个五年计划,它关系着我们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参与21世纪国际间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完成“九五”计划规定的任务尽管有一些制约因素,但有着更多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经过今后五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化学工业跨世纪的战略目标必将能够实现。

标签:;  ;  ;  ;  

“九五”期间我国化学工业发展战略的思考_化学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