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习自然的兴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兴趣论文,自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兴趣是土壤,智力是种子。浓厚的兴趣,能使人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培养学习兴趣不仅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好自然及其它基础学科的根本保证。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是提高自然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自然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渴望探求真理的一种心理活动的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稳定的兴趣时,他就能积极地思考,大胆地探索其实质。那么,兴趣是天生的吗?不是,兴趣是后天培养的。一个婴儿本无所谓兴趣,兴趣是在接触外界事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婴儿见到色彩鲜艳的气球,会躺在摇篮里目不转睛地注视;听到美妙悦耳的音乐,又会手舞足蹈,这就是兴趣;上学了,会对生活中的一些自然景观:声光电磁、日月星辰、风云雨雪等现象提出疑问,发生兴趣;长大后,看到一本描写大海的书,就迫不及待地搜寻有关大海的资料,想去远航,当航海家,这也是兴趣产生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在教学活动中,创造必要的环境,选择恰当的教法,积极主动地、有目的地去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明确学习目的,是培养兴趣的关键
学习目的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良好的学习动机,就不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自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自然学科重要性的教育,介绍自然学科的奥妙,一些现象,涉及的范围。比如从“生活常识”谈起,暖气片为什么总是装在窗子附近;阳光透过三棱镜后为何会变成七色光带;茶壶盖上为何要留有小孔等……让学生提出问题,展开讨论,研究解决的方法,进一步阐述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自然知识紧密联系,而能源紧缺、环境污染、外层空间的开发等问题,也需要运用自然知识去探索解决。再如,“信息高速公路”建成后会引起人们生活观念上的改变,这些重大突破和诱人前景,都有赖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一些实例服务于教学,与学生形成共识,才能对自然学科产生稳定、持久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直观教学是教师配合讲课,把实物、教具等演示给学生,向学生提供感性经验或用来说明、印证所讲知识的方法。直观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直观教学运用得纯熟、演示得明晰、诱导得深入,会使学生加深印象,启迪思维、开拓视野,极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智能,获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恰当的直观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让他们对事物有充分的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嗅一嗅、尝一尝、做一做、说一说的机会,以丰富深化其感知,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使能力得到较快的提高。参观是直观教学的形式之一,在自然教学中发挥着很大作用。有一次,我结合讲授环保问题,专门组织学生集体参观污染严重的焦化厂。一到现场,只见浓烟滚滚,直冲云霄;废水横流,臭气冲天;机器轰鸣,震耳欲聋。学生们通过亲身参观实践,感触颇深。参观后,同学们写了很多慷慨激昂的文章。有的同学还联想到2l世纪末的地球,那将是一个荒无人烟的世界:动物灭迹,草木不生,飞沙走石,暗无天日。在那焦黄的土地上,横七竖八地堆着动物的骨架,土黄色的天空像一口沉重的大锅扣在头顶上,天上不停地飘落尘埃……这是由于人类不尊重自然,而最终受到了自然的惩罚。所以,运用直观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好学、乐学的目的。
三、加强实验,巩固兴趣
自然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等特点,而学生求知欲强,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富于科学性、趣味性、新颖性的实验,能荡开学生心扉,激发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如学习《大气压》一课时,为使学生对大气压的存在确信无疑,教师演示“瓶子吃鸡蛋”的实验:把一张纸点燃后放在广口瓶内,燃烧一会儿,使瓶中气体稀薄,然后把熟鸡蛋置于瓶口上,骤见鸡蛋落入瓶内。学生完全被实验吸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提出问题:“大于瓶口的鸡蛋为何落入瓶内?”“实验前为什么投入点燃的纸要燃烧一会儿……”这样直观的演示,恰当的提问,一定能调动学生动脑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巩固学习兴趣。因此,在一个演示实验中,教师配以适当的理论知识传授,使学生懂得了从物质的宏观现象深入到微观实质,并用理论武装自己,使自己成为在知识海洋遨游的人;一次次实验,学生通过眼、耳、鼻、舌、身全方位地感受到了自然界物质变化的魅力,在这些实验中,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强烈的兴趣变成了学习的动力,这种浓厚的、稳定的兴趣促使学生去获得广泛的知识;促使学生情绪高涨和对学习充满信心,勇于克服困难,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不断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性活动;促使学生视野开阔,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
四、及时鼓励,提高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要有积极的态度和较高的期望。在平时交往中,经常用语言、微笑、手势、眼神等方式进行鼓励,学生才能尽情地表现自己,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确立远大的志向,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发展潜力,用内心的体验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在设计具体教学活动时,尽量让学生的成功多于失败,以激发学习兴趣。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以培养他们对成功经验的重视,增强学习信心;当学生在活动中失败时,教师不责备,而应以信任的眼光、温柔的话语及时鼓励,培养自信心,激发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共同特点及个体差异,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差异,使学生都能适应教学,自主参与,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最佳发挥,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
总之,教学有法,并无定法,不拘一法,激发学习自然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可根据自然学科特点和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步步着眼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的求知欲伴随教学活动而产生发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想学乐学,才能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为国家的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