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职业教育的重大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教育论文,民族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战以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经济腾飞的事实均已表明:发展职业教育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生产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对此,我国也于1991年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6年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这些法律、条令的颁布,对于在我国大多数相对贫困、落后的民族地区发展职业教育,推动少数民族社会的经济振兴和改革,是极其重要的。但是,时至今日,在民族地区仍有许多人对职业教育的价值认识不够,故本文拟从经济、社会、教育三方面加以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一、经济价值
对于民族地区来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能有效地提高从业者的素质,使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并切实地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模式从自然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从而振兴民族经济。
(一)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现代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论认为:人力资本,即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同体现在物质产品上的物质资本一样,都是生产投入的要素,都会对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产生重要作用,因此经济发展必须将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该理论还进一步指出,现代社会劳动生产率取决于机器、设备等物力因素的状况正在大大改观,而人力资本的作用却大幅度增加,故对劳动者本身的投资就变得更有价值。这说明劳动力资源对现代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由于现代生产与经营的科技化和专业化,各种专门技术人才和熟练的从业人员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正日益突出。
目前,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资源合理配置这一重大问题。一方面我国民族地区物质资源极其丰富。这些地区拥有全国90%的草原、50%以上探明储量的煤、95%以上的钾盐矿、95%的稀土矿、75%的铂矿。水利资源蕴藏量约占全国的2.5%。我国十大林区中有七个在民族地区,全国50%的森林资源都在民族地区[1]。另外,民族地区还有大量的经济作物、各类水果、驰名中外的畜牧产品、珍禽异兽以及风光秀丽独特的旅游资源。这些种类繁多的富饶资源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我国民族地区缺乏开发这些资源的专门人才,绝大多数从业人员又缺乏职业训练。这主要表现在:(1)科技人才基数极小。据1984年的统计,十个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省区地方仅有科技人员46020人,仅占全国总数的18.9%[2]。(2)结构不合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专门人才缺乏。以西藏为例,到1990年时83.46%的在业人口分布在农、林、牧、渔业,但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仅1768人,占整个专业人才队伍的7.86%。又如在新晃侗族自治县,全县人口22万,工科技术人员仅25人,其中机械专业5人,水电5人,森工3人,土建3人,地质4人,其他5人,而化学和食品工业方面还是空白[3]。(3)来源与分布不合理。即中央派驻的多,本地所属的少,汉族出身的多而少数民族出身的少,分布在大中城市的多而在乡镇的少,外地培养的多而本地培养的少。这样的结果是,大多数外进人才不熟悉民族地区的情况,生活不适应,因而大量流失;即使留下的也主要在大城市,难以对广大乡镇产生影响。(4)更为严重的是,人才培养层次不合理。民族地区急需大批各类中初级专门技术人才,而目前的应试教育又致使90%以上回乡的中小学毕业生不具备就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显然,通过大力发展民族职业教育将能够培养出各类专门人才,直接提高少数民族从业人口的素质,使民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并使之与民族地区丰富的物质资源合理配置,进而充分有效地开发物质资源,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二)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改革
大力发展民族职业教育的另一重大意义在于,职业教育能够有效地促使民族地区的经济改革,使之走上市场经济的轨道。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一方面,经过十年的改革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被有力地证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一个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正在形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也就必然要纳入这一体制之中。目前,由于我国政府已经明确指出,经济开发的重心将逐渐由东向西转移,要大力开发大西南和大西北。而西部正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主要的聚居地区,所以民族地区将成为全国大市场体系中的主战场之一。从另一方面看,我国东部沿海经济高速发展的成功尝试已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合理地配置资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也就能够成为民族地区经济振兴的战略手段。因此,《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在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发展经济……必须增强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
民族职业教育将为民族地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重大贡献。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文化环境的限制,我国大多数民族地区基本上还处于传统的自然经济状态,其观念、经营方式、产业结构、人才流动等方面都不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必须大力改革。而职业教育由于与经济发展有着更直接的联系,因而能有效地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改革。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在观念上,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广泛开展,必将在该地区造就出一大批各行业的专业人才,产生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尤其是这些人才先富起来的示范作用,将会对传统的自然经济观念产生猛烈的冲击,从而形成广泛的市场经济意识。其二,职业教育将直接推进农牧科教的结合和先进技术的推广,使传统的农牧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并有助于调整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其三,职业教育能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他们将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的优势,针对市场的需求发展其他产业,并将各种形式的贸工农经营一体化,使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民族地区的经济实现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其四,促进人才的流动。市场体制的确立必然带动民族地区人才的流动,特别是多余的劳动者将流向城镇或发达地区去另谋职业,这就必须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
二、教育发展价值
大力发展民族职业教育还将使民族教育真正走上有效教育的轨道,形成良好的民族教育发展机制,从而切实地促进民族教育自身的改革和发展。
(一)教育的低效性是民族教育发展缓慢的病因之一
建国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发展民族教育,国家在政策、经费、师资培养等方面都给予了许多照顾,还在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区设立了专门的研究和管理机构,大力资助民族语言教材建设,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协作,建立民族教育专项补助经费,从而使我国民族教育在极其薄弱的基础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民族教育并未因此而取得应有的进步,反而还存在着儿童受教育积极性不高这样的严重危机。据国家教委计划建设司的统计,1991年全国小学入学率平均为97.84%,而新疆、内蒙、青海、云南、贵州、广西、宁夏、西藏等主要少数民族省区为88.64%,其中西藏只有55.19%[4]。另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重点课题“农村女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结果显示,与1988年相比,青海省的化隆、循化、共和三个民族自治县1991年女童入学率分别从56.9%、57.2%、67.4%下降至39.2%、48.3%、53.6%[5]。另外民族地区儿童辍学率也较高:1989年小学生辍学率在4.2%以上的省区全国有9个,其中有6个是少数民族省区,西藏高达18.1%[6],青海则从1989年的3.2%上升到1991年的4.95%[7]。因此,新文盲不断产生。据统计,1990年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每千人中,文盲、半文盲占255.9人,比全国多74.7人[8]。
除了历史、地理、落后的教育观念等原因外,民族教育的低效性是导致民族教育至今处于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下表可以看到,这几个民族地区保持着教育投资的高速增长,而教育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却并未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故教育投资的有效性低[9]。再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民族教育的低效性是由民族教育自身的误区造成的,即在民族教育系统中,直接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专业人才的职业教育远远落后于普通教育。1988年全国普通中学少数民族在校生共2816409人,而在中专、农业类职业中学、中师的少数民族在校生才413948人,仅占前者的15%[10],到1993年少数民族学生中上普通中学的为313.7万人,而上职业中学和中专的仅为32.9万人[11],后者只相当于前者的16.5%。可见民族中小学教育绝大部分是普通教育。由于这种普通教育至今采用的仍是应试教育模式,即围绕考试和升学进行教学,从而严重地忽视了对学生走向职业生活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其初中升学率不到30%,高中升学率不到10%,导致大部分中学生毕业后,因缺乏职业训练,致富无门,难以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以至许多人感叹到:“上学不上学一个样,不上学还可以劳动,一上学就成了白才(无用之才)”。少数学生虽然升入大学,但毕业后相当一部分却不愿回民族地区,而是力争留城市,加之从中央到地方又优先截留人才,故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返乡率较低。即使有少部分大学生回到民族地区,也常因为条件差,用非所学,不少人又流出了民族地区。就是民族地区数量有限的职业教育也主要分布在城市,不能辐射广大乡镇;其层次结构又主要在单一的高中阶段,初中和小学阶段的职业教育层次未得到充分的发展;办学形式大多是由中央或地方政府单一筹办,未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办学积极性;学制规格也单一僵化。上述种种弊端使得民族职业教育难以适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显然,民族教育虽然享有优惠政策和大量的资助,取得了显著成绩,却未能充分激发民族地区民众的教育需求,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民族教育未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偏重于应试性的普通教育,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严重脱节,使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从而成为一种低效教育。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民族教育的有效性
上述分析表明,大力发展和改革民族职业教育,能满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帮助学生毕业后成功地走向职业生活,提高民族教育的有效性,从而刺激人们发展教育、接受教育的愿望,使民族教育走出困境。
教育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就是认为现代教育必须是有效教育。所谓有效教育,就是向受教育者传授能够切实有效地应用于现实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在现代社会之中,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消费,而更是一种投资,所以人们必然要关注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若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调整教育的目标和教育的内容,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不能迅速地进入生产力系统,从而导致教育不但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而会增加社会和个人发展的负担,因为人们接受教育不仅需要直接的财物成本,而且还要间接地牺牲机会成本。这样一来人们发展教育、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就必然受阻。特别是对于条件艰苦、经济不发达的民族地区来说,低效教育甚至会遭到人们的抵制,入学率低而辍学率高,部分家长把送孩子上学视为抓丁派款,采取“以小换大顶替读书”,“宁愿挨罚,也不愿上学”均是其典型表现之一。应当说,大多数少数民族群众不是反对教育,而是反对脱离生活实际需要的低效教育。
所以,大力发展和改革民族职业教育,不仅能克服民族教育结构单一、脱离实际的弊端,而且能培养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中初级专业人才,帮助人们成功地走向职业生活,脱贫致富。这样,社会和个人就会大力投资教育,努力发展教育,积极接受教育,从而使民族教育走出发展缓慢的误区,形成持续、稳定的发展机制。
三、促进民族现代化的价值
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表明,接受变革、走向现代化之路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教育则被视为开启通往现代化大门的钥匙,而作为现代社会产物的职业教育也就成为促进现代化最重要的触媒之一。对于迷信盛行、生产力落后的民族地区来说,职业教育更是使少数民族走向现代化的有力武器。
欧美和日本的学者对现代化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大多数人认为,现代化应具备以下特征[12]:(一)工业化,这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原动力;(二)科学化,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三)制度化,指政府和其他机构的工作都有法令规章或标准可循,各种活动按一定程序进行;(四)理性化,即处理重大事情时,能避免感情冲动,以理智的判断来处理事务;(五)民主化,即社会的开放性和平等性;(六)专门化,即社会组织高度分化,分工细密,职业专精;(七)效能化,即力求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产出,手段与目的一致,个人不断进行自我实现,各组织对社会不断做出贡献;(八)社会流动化,即社会集团之间的关系是开放的、自主的,在社会等级分层方面个人凭才能和努力可以往横向和纵向流动;(九)世俗化,即摆脱神学控制,讲求人文性和功利性,尊重知识。
按照现代化的上述指标,结合职业教育目的、内容、方法诸方面的特点,我们看到,职业教育将对民族的现代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首先,职业教育将促进民族地区工业化的实现。至今为止,大部分民族人口分布在广阔的乡村,凭手工业和体力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牧)经济谋生。现代职业教育将从现代化工业的需要出发,培养学生专业化的技能,从而有助于民族地区的工业由传统的手工业转变为以科技为基础的现代工业,由手工劳动转变为机器操作;使农牧业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工商业式的生产经营方式;使社会生活由分散的乡村生活转变为以都市为中心的城镇生活。这样,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内容——工业化就将会在民族地区生根、开花和结果。
第二,发展职业教育将有助于提高民族人口的科技素质。科技知识是现代化工业必需的基础。在广大的民族地区,由于闭塞偏远、文化落后、宗教意识浓厚、迷信色彩重和民族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人们缺乏对现代科技的强烈向往,以至遇上灾害时,不是运用现代科技知识去战胜困难,而是去念经拜佛。而职业教育不仅能向少数民族人口传授科学知识,使科学转化为现代技术,而且能有效地显示科技的实际功用,培养人们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应用科学的态度以及实事求是、不断创新的科学思维方法,从而全面提高民族人口的科学素质。
第三,职业教育将有助于民族地区管理的制度化、专门化、效能化。现代社会组织高度分化,分工细密,职业专精,各司其职,力求以较少投入获得最大效益。所以,管理与科技、教育被并列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职业教育则侧重于根据现代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进行职业指导、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职业规范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这就必然有利于克服民族地区传统管理模式的许多缺陷,诸如靠宗族、社团或家族包揽百事,凭经验处事,因循守旧,不重专业技能,忽视工作效能等等,从而在制度上促进少数民族现代化的进程。
第四,职业教育有助于少数民族观念的现代化。任何变革,最重要的是观念的变革。美国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于1962年至1964年在亚、非、拉三大洲6个国家中调查了600人,进行了一次规模庞大的关于人的现代化的研究。其结果表明:所谓现代化,不仅仅是一种经验制度或政治制度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现象或心理状态,即现代化所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无论一个国家引入了多么现代化的设备和制度,若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式上还没有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那么这种现代化就只能是徒有其名,难以持续稳定地前进[13]。职业技术教育针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系统有效地讲授现代职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规范和态度,使人们成功地进入现代化实践,从而形成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如科学理性精神、竞争与发展的态度、开放与流动的观念等等。这些将帮助长期封闭、落后的民族地区抛弃宿命论、封建等级、宗教迷信、排斥科技、轻视功利等传统观念,内化上述现代化所需的观念。
综上所述,大力发展民族职业教育,具有多方面的重大价值。它不仅能切实地促进民族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克服民族教育自身的低效性和单一性等弊端,而且会在技术、制度和观念上加速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进程。
注释:
[1] [2]孙若穷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年版,第223页。
[3]孙若穷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第206页。
[4]《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第16页。
[5]《青海民族女童教育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6]同上。
[7]同上。
[8]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编《少数民族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6年5月,第21页。
[9]《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第17页。
[10]谢启晃主编《中国民族教育发展战略抉择》,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94页。
[11]同[8],第11页。
[12]袁振国《教育改革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45页。
[13]袁振国《教育改革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