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与化疗联合治疗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观察论文_尹端端,杨雁鸿,周文文,王真真,王小玉

(秦皇岛第一医院肿瘤科;河北 066000)

【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与化疗联合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病例均为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样本量共6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划分组别,对照组实施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化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对比2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计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化疗;联合;治疗;多种恶性肿瘤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046-01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种疾病,该类型患者一经确诊已发展至中晚期,仅能采用放、化疗治疗;而常规的化疗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长时间下来会出现脱发、恶心呕吐、骨髓功能抑制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治疗的疗效[1]。本文主要研究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单纯采用化疗治疗及其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联用的临床效果,并报道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临床资料

所选病例均为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样本量共62例,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划分组别,每组均31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在37-74岁之间,均值(47.16±1.52)岁;肿瘤类型:胃癌6例、结直肠癌4例、食管癌4例、非小细胞肺癌11例、卵巢癌3例、宫颈癌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在36-75岁之间,均值(47.79±1.09)岁;肿瘤类型:胃癌5例、结直肠癌3例、食管癌3例、非小细胞肺癌12例、卵巢癌5例、宫颈癌3例;观察组则采用化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对比2组各临床资料(P>0.05)。

1.2纳入、剔除标准

(1)纳入标准: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并与患者及(或)家属签署“本院知情同意书”;所选研究对象均经影像学诊断、病例检查等证实。

(2)剔除标准:本次所选研究对象剔除合并其他部位原发性恶性肿瘤者,剔除合并免疫系统、自身血液系统者,剔除合并严重感染患者,剔除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或脏器功能障碍者。

1.3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院以后,均行常规止吐、镇痛和水化等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科学的营养支持;与此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化疗治疗,其中,①胃癌患者化疗方案为顺铂+氟尿嘧啶(DF)、多西他赛+顺铂(TP)、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FOLFOX4),②结直肠癌患者为伊立替康+亚叶酸钙+氟尿嘧啶(FOLFIRI)、卡培他滨+伊立替康(XELIRI),③食管癌患者采用TP、顺铂+氟尿嘧啶(PF),④肺癌患者采用长春瑞滨+顺铂(NP)、吉西他滨+顺铂(GP)、TP,⑤卵巢癌采用TP方案,⑥宫颈癌采用氟尿嘧啶+异环磷酰胺+顺铂(FIP)。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治疗的第1日至14日,将15mg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加入到500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地址,一日一次,4h滴注结束;持续治疗14日后间隔7日再行下一疗程治疗,共治疗两个疗程。

1.4效果评定

(1)对2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进行评定,①完全缓解(CR):病灶全部消失,且持续时间≥4周;②部分缓解(PR):病灶最大直径下降≥50%,且持续时间≥4周;③稳定(SD):病灶最大直径下降≥25%,且持续时间≥4周;④进展(PD):未达以上标准,且有新病灶出现;有效率(RR)=CR+PR,疾病控制率(DCR)=CR+PR+SD[2]。

(2)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3.0版统计软件行双侧检验,且P<0.05表示有统计意义。其中,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n(%)]进行统计描述。

2.结果

2.1对比2组治疗疗效

观察组治疗后的RR、D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2组治疗疗效(n)

2.2对比2组不良反应

研究组治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2例、腹泻便秘2例、肝功能损害2例、骨髓抑制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9.03%;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3例、腹泻便秘2例、肝功能损害4例、骨髓抑制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2.26%;组间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长时间受病痛的折磨,致使机体的耐受力差;常规化疗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治疗的疗效,但不良反应也较多。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作为新兴的化疗药物,其在抑制血管生成方面的效果较为显著,且该药的稳定性、生物活性均优于其他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加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作用靶点主要是血管内皮细胞,在化疗治疗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能够最大限度延长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而改善患者近远期疗效[3]。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了,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其治疗后的RR、D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与陈瑞琳等[4]研究结果基本接近。

综上所述,化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兴,马丽娜,王美清,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联合DP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3):3492-3494.

[2]高梅燕.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对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1):4349-4350.

[3]朱晶.放化疗联合抗血管形成药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1):25-27.

[4]陈瑞琳,张程程,吴桦,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顺铂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5):118-120.

论文作者:尹端端,杨雁鸿,周文文,王真真,王小玉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  ;  ;  ;  ;  ;  ;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与化疗联合治疗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观察论文_尹端端,杨雁鸿,周文文,王真真,王小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