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华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 441200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的建筑工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在一些建筑施工中,这项技术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施工技术,对于建筑的结构以及建筑的安全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
引言:
现今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时,为将建筑裂缝产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就要在施工过程中大范围的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因为这种施工技术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能够有效的避免建筑裂缝的产生。进行现代建筑工程的建设时,通常都会大量的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凝结变硬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温度差异的制约而出现各个程度的收缩或膨胀情况,这也正是建筑裂缝产生的根源,为防止建筑裂缝的产生,首先要了解其出现原理,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最高效的处理措施。
1.后浇带的类型
1.1、平直缝
平直缝的特点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简单进行模板安装及折除,常常被应用于事故性的解决方式及工程厚度较薄的施工中。其缺点为渗水线路短,不能确保后浇带界面结合的质量。
1.2、阶梯缝
阶梯缝的特点为支模便捷,易折除,渗水线路较长等。施工中混凝土结合面要与水压方向相垂直,可以有效确保界面结合的质量,具有极好的抗渗性,便于后期的清理工作。
1.3、企口缝
企口缝的特点为混凝土结合面与水压方向相垂直,具有极好的界面结合,抗渗线路增加等。但这种后浇带形式支模施工难度较大,浇注过程中死角不容易密实,在清理折模中也很困难。成型后施工单位必须对边角进行有效保护,如重视程度不足将会对后期施工接缝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后浇带的应用形式和设计原则
2.1.应用形式
在房屋的建筑中,需要利用混凝土进行建筑,但是由于内外温度不同,会导致建筑结构出现裂缝,后浇带可以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提升建筑的整体强度,有效的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在房建工程中按照实际的应用可以分为三种,首先是后浇沉降带,在结构差异比较大的区域设置,比如在建筑的主体和裙房结构,在主体施工后,当主体结构沉降到一半的时候浇筑裙房结构其次是后浇温度带,在温度差的作用下混凝土的结构会产生裂缝,后浇温度带可以提升混凝土的自由度,从而很好的避免了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最后是后浇收缩带,混凝土结构具有一定的收缩效应,从而减少其对建筑结构质量的破坏
2.2.设计原则
在进行后浇带的设计时,主要设计原则为释放应力,次要设计原则为抵抗应力通常情况下,建筑的整体由高层建筑裙房基础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在重力的作用下,建筑会产生一定的沉降,因此需要设置后浇带来稳定建筑物在进行工程的设计之前,需要对建筑的基础结构和裙房结构的强度进行计算,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构应力的数值将裙房结构与基础结构先分开,在确定了准确的沉降值后进行后浇带的浇筑.
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
3.1、在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前要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有效地编制,确保其合理性、完整性,同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遵照施工方案的规定进行。根据房建施工的相关规定及施工方案对混凝土浇筑的厚度进行准确确定,当浇筑厚度过高时,就会出现钢丝网侧压力加大等现象,致使其向外凸出及尺寸误差等。采用堵头板进行后浇带接缝施工,在堵头板上根据所要接缝的具体形式进行凸条的正确安装,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因接口处不支模等原因引发的自然斜坡接茬现象,致使混凝土在具体接缝处浇捣施工难度增大,出现混凝土空鼓状况,进而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造成严重影响。
3.2、在混凝土后浇带浇注施工前,必须严格遵循施工要求对整个需要浇筑的平面进行有效处理,将其表面的杂物、砂石及软质混凝土层进行有效清除,并对施工两侧的混凝土进行凿毛,并用水进行及时清洗,以此保证其湿润度,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有效解决。必须确保表面清洁才能进行水泥净浆及混凝土界面处理剂的涂抹作业,最后浇筑混凝土。如先进行混凝土后浇带浇注在进行两侧混凝土凿毛,就会降低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同时在后浇带两侧易出现裂缝,甚至产生渗水现象。
3.3、在后浇带底板过程中,增加设置临时固定砖墙在后浇带两侧,砖墙高度一定要比底板高度高,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外溢现象的产生,并将防水砂浆分别涂抹于墙壁的两侧。同时在离后浇带两侧厘米的宽度范围内设置砂浆挡水带,将其高度定为到厘米,宽度定为厘米,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底板周围的积水进入后浇带。为减少水泥浆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流失严重,必须对振捣器和模板的间距进行严格控制。
3.4、在对底板混凝土垂直施工缝进行浇筑施工中,竖缝处的封堵处理主要选用的是钢丝网模板,在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时,在对垂直施工缝表面进行压力水清洗,将其表面的浮浆及碎片等进行有效清理,直至露出清洗地方的骨料,同时清洗钢丝网片,进行拆除钢丝网片作业必须等到混凝土终凝后进行。经过合理有效处理过的垂直施工缝可以增强新旧混凝土粘结的强度,确保混凝土的统一性及整体性。为避免后浇带内进入浮浆和碎片等杂物,可以釆用木板及铁皮对其顶部进行封盖,采用临时挡水带对其四周进行围护,采用表面涂刷缓凝剂的方式对体积较大的混凝土进行有效防护,可以对混凝土表面的凝结进行有效延缓。
4.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发展
4.1、在房建工程具体施工中,依据混凝土标准规范对建筑物的平面尺寸进行有效确定,当建筑物的平面尺寸比规定的最大伸縮缝距离大时,一般情况下为增加伸缩缝的间距施工企业普遍采用施工后浇带的方式进行施工作业。并将伸縮缝间距控制在混凝土规定范围内,主要原因是环境、气温等因素会对地上结构产生严重影响。在屋面保温隔热处理过程中,必须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适当地提升山墙、外纵墙、屋面等方面的钢筋纵向配筋率,如外墙保温处理应选择高效可靠的解决方式等。在进行建筑物抗震要求处理中,应严格按照抗震设计中防震缝宽度的具体需求对伸缩缝宽度进行准确确定。在地下室设计中普遍存在结构超长现象,在设计过程中,在气温的作用下地下室的顶板和室外外墙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地下室基础结构稳定的情况下,对其结构主要产生影响作用的为混凝土收缩应力,这也是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现阶段除后浇带处理方法外,主要应用的处理方式是布置细而密的钢筋在地下室顶板及外墙位置。
4.2、在处理高层建筑主体和裙房问题中,可以根据房建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永久变形缝或沉降后浇带的选择。一般情况下,为了准确确定后浇带的使用方式,可以综合考虑建筑物所在地的上部结构布置情况、地基持力层的土质、以及建筑物的基础形式等,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科学有效地处的特点,在使用地基施工技术时,要根据实际工程建筑情况,灵活釆用地基施工技术。出于对经济条件和房屋建筑质量的考虑,地基施工技术要尽量符合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当地基选址在土层构成相对松散、柔软的地方时,人工强化加固的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就成为不二之选。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旋喷注浆施工处理技术最为常见。水泥注浆施工技术主要是利用注浆凝固后所形成的具有强度高、物理性质好的混合土层结构来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层的承重力,从而有效的防止地基的大面积或不均匀沉降。这种注浆形成的主要动力是压力设备以及注浆原料,经过科学的配对比例对其进行有效的调和,并通过管道注入到土层中,以此来加大土壤中砂石颗粒与土壤颗粒之间的粘性和密度,通过夯实处理把土壤中的水分、气体清空,使注浆纯度更髙,凝固后强度更硬。
参考文献:
[1]徐承源.对房建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J].山西建筑,2013,24:115-116.
[2]徐耀.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要点探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5:108-109.
[3]池彬.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2013,14:168.
论文作者:王红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1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过程中论文; 裂缝论文; 地基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