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医院管理中的几个经济指标论文_葛冬玲

浅议医院管理中的几个经济指标论文_葛冬玲

葛冬玲 (长庆油田矿区事业部燕鸽湖医院 750006)

【摘要】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涉及医、药、保(险)、患、政、企六方利益,医院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组织,任何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行业竞争对手政策的改变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医院的竞争力,因此医院必须通过对社会效益、工作效率、经济运行状态等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监测,利用有效的经营管理手段,改善与提高其活动的经济效益和效果,提升医院市场竞争力,这不仅是卫生部门、医院领导决策、临床科室开展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油田公司“全面对标,揭示差距,明确措施,追标创标,降本增效”成本对标工作以及矿区服务对标管理的需要。本文以自治区二级医院综合平均数值资料作为此文分析基础,主要围绕我国现代医院经济管理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医院 经济管理 指标控制 财务核算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258-02

一、 医院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医院成本核算理论和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体系,缺乏统一、 科学 、规范的方法。造成成本核算资料只能在本医院内部进行纵向比较,而不能在不同医院之间进行横向比较, 使数据缺乏可比性。

2.当前我国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基本不由成本核算结果决定的体制现况,使医院缺乏成本核算管理的原动力,对医院实行成本核算认识不足,成本核算可有可无,即便有了成本核算也会出现重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管理,轻责任成本核算管理。

(二)建立和完善医院成本核算重要性

利润=价格-成本。在医疗市场相对成熟、病源相对稳定、医疗价格和医疗服务项目完全由政府主管部门定价的情形下,医院增收往往伴随成本的增加,相对而言,节流工作与增收相比可挖掘的潜力大,节流是医院收入空间增加有限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医院作为修理“人”的工厂,是病人消耗医院提供的特定服务作业,成本形成于治疗作业全过程,费用发生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事情、每一项活动上。因此我们在开辟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医学科学技术的同时,讲求经济效果和“修理成本”,改善治疗的整个作业流程,开辟降低成本的途径。

二、医院引入单病种核算是医改推进的必然选择

单病种成本是某一病例住院患者从入院登记,到后台医生诊断治疗,护士执行护理工作、医疗设备操作、检验检查至到出院期间医院所付出的各种成本。进行单病种成本核算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患者的住院费用构成、从科室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科室收入三方面入手,进行科学的单病种成本核算和单病种费用(实行单病种限价付费)的标准测算,找出内在的比例关系的过程,以便于衡量单病种实际成本与社保制度付费标准间的差异。是对医院成本核算的细化和深化。建立单病种诊疗的标准成本,一方面可以掌握各类病种的成本水平,分析医疗质量与费用成本的相关性,反映每一病种治疗的效率和费用的高低,科学地评估医院的技术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对单病种成本进行管理,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和医疗项目成本核算,能增强医疗项目操作者的成本意识,把管理的重点放在诊断和治疗作业上,主动参与管理,形成良好的内部制约机制,增强医院的绩效管理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管理者提供开展医疗项目管理及政府部门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等方面的决策依据。

三、门急诊、住院业务收入指标动态分析

医院业务收入是反映医院运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及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科室医疗收入主要包括直接业务收入和间接横向分成收入两大类,是科室的一切业务直接收入以及与医技科室检查收入的分成收入的总和。从就诊方式分为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从服务项目不同分为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我院通常对门急诊业务收入动态、住院业务收入动态进行定期分析,找出门急诊人次变动影响、每一门急诊人次平均费用变动影响、住院人次变动影响、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变动影响、出院者平均日费变动影响以及其他综合影响因素。分析探讨影响医院业务收入的因素及其影响的程度和方向,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依据,进而对影响因素进行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吸引更多病人就诊,提高医院的业务收入,确保医院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经济指标

随着医改政策的逐步推进,药品和材料的购销差也将进入“微利”时代,而固定资产尤其是“高、精、尖”设备的应用,在医院综合竞争力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已经成为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这种医疗环境下,迫切要求医疗机构从源头抓规范,建立和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和推行医疗设备成本效益观念,加强医疗设备投入与产生分析,为指导科学投资,改善医院经营管理,提高设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重要保证。

(一)建立完善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分析

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本期业务收入总额/分析期平均占用固定资产净值×100。该指标说明医院平均每百元固定资产所产生的价值,反映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收入额指标越大,说明固定资产利用效果好,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越大。通过对该项指标的分析可以指明合理配置固定资产的方向,通过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全部固定资产收入率,进一步挖掘固定资产创收能力。

(二)完善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的几点建议

1.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目前医院普遍存地在“重购轻管”的不良现象,各家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账实不符现象普遍存在。为了实现固定资产“管”得明白、“用”得高效,一是在设备购置前必须首先了解区域卫生资源情况、区域需求、同级医院同一设备使用情况、设备效益预测几个方面的信息和情况。二是加强财产清查,定期进行对账与核销,杜绝漏洞。三是要加强对医疗设备使用的基础管理工作,督促各临床使用部门严格执行医疗设备使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效益不高或闲置的医疗设备分析,查找原因,研究解决方法,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减少设备闲置时间。

2.从源头抓规范,科学的收集成本核算资料。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数据是在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是医疗设备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因此必须从源头抓起。按照全成本核算管理要求,建立单位固定资产、实物资产的管理数据库和台账管理,由专(兼)职人员负责本科室医疗设备的收入、支出及医护人员工作量等数据的统计、收集整理、登记、汇总工作,为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提供第一手的资料,使效益分析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3. 网络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由于医疗设备分布在各临床、医技科室,涉及面广,使医疗设备成本核算的各种数据庞大、繁杂,使用人工式计算难度大且准确性差,因此医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实现数字化管理,使各项数据实现计算机网络化、自动化,这样数字使用者就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阅相关数据资源,真正实现基础数据的资源共享,为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高广颖.医院财务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2]医院财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卫生部制定.

[3] 2010年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

[4] 2013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财务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

论文作者:葛冬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8

标签:;  ;  ;  ;  ;  ;  ;  ;  

浅议医院管理中的几个经济指标论文_葛冬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